论铅汞第十

吕祖曰:内药不出龙虎也。
虎生于坎宫,气中之水是也;
龙出于离宫,水中之气是也。
外药取砂中之汞,比于阳龙;用铅中之银,比于阴虎。
然而铅汞外药也,何以龙虎交而变黄芽?黄芽就而分铅汞?所谓内药之中,铅汞者,何也?

钟祖曰:抱天一之质,而为五金之首者,黑铅也。铅以生银,铅乃银之母。
感太阳之气,而为众石之首者,朱砂也。砂以生汞,汞乃砂之子。
难取者铅中之银,易散者砂中之汞。银汞若相合,炼自成至宝。此铅汞之理,见于外者如此。
若以内事言之,古今议论各殊,取其玄妙之说,本自父母交通之际,精血相合,包藏真气,寄质于母腹纯阴之宫,藏神在阴阳未判之内,三百日胎完,五千日气足。
以五行言之,人身本是精与血,先有水也;
以五脏言之,精血为形像,先生肾也。
肾水之中,伏藏于受胎之初,父母之真气,真气隐于人之内肾,所谓铅者此也。
肾中主气,气中真一之水,名曰真虎,所谓铅中银者此也。
肾气传肝气,肝气传心气。心气太极而生液,液中有正阳之气,所谓朱砂者,心液也。所谓汞者,心液之中,正阳之气,积气液为胎胞,传送在黄庭之内,进火无差,胎仙自化。乃比铅银合汞,炼成宝也。

吕祖曰:在五金之中,铅中取银;于八石之内,砂中出汞。置之鼎器,配之药饵,汞自为砂,而银自为宝。然而在内之铅,如何取银?在人之砂,如何取汞?汞如何取砂,银如何作宝?

钟祖曰:铅本父母之真气,合而为一,纯粹而不离。既成形之后,藏在肾中。二肾相对,同升于气,乃曰元阳之气。气中有水,乃曰真一之水。水随气升,气住水住,气散水散,水与气,如子母之不相离。善视者,止见气,不见水。若以此真一之水,合于心之正阳之气,乃曰龙虎交媾而变黄芽,以黄芽而为大药。大药之材,本以真一之水为胎,内包正阳之气,如昔日父母之真气,即精血为胞胎,造化三百日,胎完气足,形备神来,与母分离,形神既合,合则形生形矣。
奉道之人,肾气交心气,气中藏真一之水,负戴正阳之气,以气交真水为胞胎,状同黍米,温养无亏。始也即阴留阳,次以用阳炼阴。气变为精,精变为汞,汞变为砂,砂变为金丹。金丹既就,真气自生,炼气成神,而得超脱,化火龙而出昏衢,骖玄鹤而入蓬岛。

吕祖曰:以形交形,形合生形;
以气合气,气合生气。
数不出三百日,分形之后,男女形状之不同,自己丹砂,色泽之何似也?

钟祖曰:父母之形交:
父精先进,而母血后行,血包于精而为女,女者,中阳而外阴以象母,盖以血在外也。
若母血先进,而父精后行,精包于血而为男。男者内阴而外阳以象父,盖以精在外也。
所谓「血」者,本生于心,而无正阳之气。
所谓「精」者,本生于肾,而有正阳之气,乃汞之本也,即真一之水,和合而入黄庭之中。用铅汤煮,以汞水煎。铅不得汞,不能发举真一之水,汞不得铅,不能变化纯阳之气。

吕祖曰:铅在肾中,而生元阳之气,气中有真一之水,视之不可见也。铅以得汞,汞有正阳之气,以正阳之气,烧炼于铅,铅生气盛,而发举于真一之水,可以上升。然而汞本正阳之气,即真一之水而为胞胎,保送黄庭之中,已是龙虎交媾,阴阳两停,亦以铅汤煮之。莫不阴太过,耗散真阳,安得成大药,而气中生气也?

钟祖曰:肾气投心气,气极生液,液中有正阳之气,配合真一之水,名曰「龙虎交媾」。日得黍米之大,名曰「金丹大药」,保送黄庭之中。且黄庭者,脾胃之下,膀胱之上,心之北而肾之南,肝之西而肺之东,上清下浊,外应四色,量容二升,路通八水,所得之药,昼夜在其中。
若采药不进火,药必耗散而不能住;
若进火不采药,阴中阳不能住,止于发举肾气,壮暖下元而已。
若采药有时,而进火有数,必先于铅中借气进火,使大药坚固,永镇下田,名曰「采补之法」。而炼汞补丹田,延年益寿,可为地仙。
若采药而以元铅抽之,于肘后飞金晶,既抽铅,须添汞,不添汞,徒还精补脑,真气如何得生?真气不生,阳神如何得就?既添汞,须抽铅,不抽铅,徒炼汞补丹田,如何变砂?砂既不变,金丹如何得就?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