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魔难第十七
吕祖曰:内观以聚阳神,炼神以超内院,
上踊以出天门,直超而入圣品。
既出既入,而来往无差;
或来或往,而远近不错;
欲住世,则神与形合;
欲升仙,则远游蓬岛。
皆自内观,以得超脱。
不知阴鬼邪魔如何制,使奉道之人得以升仙?
钟祖曰:奉道之士,
始立信心,恩爱利名,一切尘劳之事,不可变其大志;
次发苦志,勤劳寂寞,一切清虚之境,不可改其初心。
必欲了于大成,止于中成而已;
必欲了于中成,止于小成而已。
又况不识大道,难晓天机,所习小法,多好异端,岁月蹉跎,不见其功,晚年衰老,复入轮回。致使后来好道之士,以长生为妄说,超脱为虚言,往往闻道而不悟,对境生心,以物丧志,终不能出十魔九难之中。
吕祖曰:所谓「九难」者,何也?
钟祖曰:大药未成,难当寒暑,一年之中,四季要衣;
真气未生,尚有饥渴,一日之间,三餐要食。
奉道之士,所患者衣食逼迫,一难也;
及夫业缘夙重,应当今世填还,浮世偷闲,犹恐高堂约束,于尊亲不忍抛离,欲清修难得闲暇 (音夏)。
奉道之士,所患者尊长邀拦,二难也;
及夫爱者父母,惜者妻儿,恩枷情杻,每日增添,火院愁车,无时休歇,纵有清净之心,难敌嚣烦之境。奉道之士,所患者恩爱牵缠,三难也;
及夫富兼万户,贵极三公,妄心不肯暂休,贪念唯忧不足。
奉道之士,所患者名利萦绊,四难也;
及夫少年不肯修持,老大徒伤落拓 (音托),气弱成病,顽心尚不省悟,命薄招灾,现世已经受苦。
奉道之士,所患者殃祸横生,五难也。
及夫急于求师,不择真伪,或辨辞利口,或道貌古颜,始自谓遇得道仙流,久后方知好利时辈。
奉道之士,所患者盲师约束,六难也;
及夫盲师狂友,妄指旁门,寻枝摘叶,终无契合,小法异端,互相指诀。不知:
日月不出,出则大明,使有目者皆见;
雷霆不震,震则大惊,使有耳者皆闻。
彼以皭火之光,井蛙之语,荧荧唧唧,岂有合同。
奉道之士,所患者议论差别,七难也;
及夫朝为而夕改,坐作而立忘。
悦须臾而厌持久,始忧勤而终怠惰。
奉道之士,所患者志意懈怠,八难也;
及夫身中失年,年中失月,月中失日,日中失时。
少则名利不忘于心,老则儿孙常在于意。
年光有限,勿谓今年已过,而待明年;
人事无涯,勿谓今日已过,而待明日。
今日尚不保明日,老年争再得少年。
奉道之士,所患者岁月蹉跎,九难也;
免此九难,方可奉道,九难之中,或有一二,但徒劳而不能成功也。
吕祖曰:九难既已知矣,所谓「十魔」者,可得闻乎?
钟祖曰:所谓十魔者,凡有三等:
一曰「身外见在」,二曰「梦寐」,三曰「内观」。
如满目花芳,满耳笙簧,舌嗜甘味,鼻好异香,情思舒畅,意气洋洋。如见不得认,是六贼魔也;
如琼楼宝阁,画栋雕粱,珠帘绣幕,蕙帐兰房,珊瑚遍地,金玉满堂。如见不得认,是富魔也;
如金鞍宝马,重盖昂昂,侯封万户,使节旌幢 (音),满门青紫,靴笏盈。如见不得认,是贵魔也;
如轻烟荡漾,暖日舒长,暴风大雨,雷震电光,笙簧嘹喨,哭泣悲伤。如见不得认,是六情魔也;
如亲戚患难,眷属灾伤,儿女疾病,父母丧亡,兄弟离散,妻妾分张。如见不得认,是恩爱魔也;
如失身火镬,堕落高冈,恶虫为害,毒药所伤,路逢难当,于法身亡。如见不得认,是患难魔也;
如十地当阳,三清玉皇,四神七曜,五岳八王,威仪节制,往复翱翔。如见不得认,是圣贤魔也;
如云屯士马,兵刃如霜,戈矛哄举,弓箭齐张,争来杀害,骁捷难当。如见不得认,是刀兵魔也;
如仙娥玉女,罗列成行,笙簧嘹喨,齐举霓裳,双双红袖,争献金觥(光)。如见不得认,是女乐魔也;
如几多姝丽,艳质浓妆,兰台夜饮,玉体轻裳,殢 (音替)人骄态,争要成双。如见不得认,是女色魔也;
此十魔虽有,不认者是也。既认则着,既着则执,所以不成道者,良以此也。
若奉道之人,身外见在,而不认不执,则心不退而志不移;梦寐之间,不认不着,则神不迷而魂不散。
内观之时,若见如是,当审其虚实,辨其真伪,不可随波逐浪,认贼为子。及起三昧真火以焚身,一挥群魔自散,用紫河车,搬运自己之阳神,超内院而上天宫,然后可求超脱。
今古好道之流,有清净之心,对境改志,往往难逃十魔九难,空有好道之虚名,终不见得道之实。
或出离尘劳,幽居绝,志在玄门,于九难不能尽除,在十魔或者一二,非不得道也,于道中或得中成,或得小成,于仙中或为人仙,或为地仙。
若尽除魔难,序证验而节节升迁,以内观合阳神,指日而归三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