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分形第十 ﹝出入分形 神仙脱质 超凡入圣﹞

金诰曰:道本无也,以有言者非道也;
道本虚也,以实言者非道也。 
既为无体,则问应俱不能矣;
既为无象,则视听俱不能矣。
以玄微为道,玄微亦不离问答之累;
以希夷为道,希夷亦未免视听之累。
希夷玄微,尚未为道,则道亦不知其所以然也。

玉书曰:其来有始,而不知大道之始何也?
其去有尽,而不知大道之终何也?
高高之上虽有上,而不知大道之上,无有穷也!
深深之下虽有下,而不知大道之下,无有极也!
杳杳莫测名道,随物所得而列等殊,无为之道,莫能穷究也。

真诀曰:超者,超出凡躯而入圣品;
脱者,脱去俗胎而为仙子。
是神入气胎,气全真性。
须是前功节节见验正当,方居清静之室,以入希夷之境。内观认阳神,次起火降魔,焚身聚气,真气升在天官,壳中清净,了无一物。当择幽居,一依内观,三礼既毕,平身不须高升,正坐不须敛伸。闭目冥心,静极朝元之后,身躯如在空中。神气飘然,难为制御。默然内观,明朗不昧,山川秀丽,楼阁依稀,紫气红光,纷纭为阵,祥鸾彩凤,音语如簧。异景繁华,可谓壶中真趣,而洞天别景,逍遥自在,冥然不知有尘世之累。是真空之际,其气自转,不须用法依时。
若见青气出东方,笙簧嘹喨,旌节车马,左右前后,不知多少。须臾南方赤气出,西方白气出,北方黑气出,中央黄气出。五气结聚而为彩云,乐气嘈杂,喜气熙熙。金童玉女,扶拥自身或跨火龙,或乘玄鹤,或跨彩鸾,或骑猛虎,升于空中,自下而上,所遇之处,楼台观宇,不能尽陈,神祗官吏,不可备说。
又到一处,女乐万行,官僚班列,如人间帝王之仪,圣贤毕至。当此之时,见之傍若无人,乘驾上升,以至一门,兵卫严肃,而不可犯。左右前后,官僚女乐,留恋不已,终是过门不得。轩盖覆面,自上而下,复入旧居之地。如此上下不厌其数,是调神出壳之法也。
积日纯熟,一升而到天宫,一降而还旧处。上下绝无滞碍,乃自下而上。或如登七级宝塔,或如上三层琼楼,其始也,一级而复一级,七级上尽以至顶中,不得下视,恐神惊而恋躯不出。既至七级之上,则闭目便跳,如寐如寤,身外有身。形似婴儿,肌肤鲜洁,神采莹然。回视故躯,亦不见有,所见之者,乃如粪堆,又如枯木,憎愧万端,不可顿弃而远游。
盖其神出未熟,圣气凝结而成。须是再入本躯,往来出入,一任遨游。始乎一步二步,次二里三里。积日纯熟,乃如壮士展臂,可千里万里。而形神壮大,勇气坚固。然后寄凡骸于名山大川之中,从往来应世之外,不与俗类等伦。
或行满而受天书,骖鸾乘凤,跨虎乘龙,自东自西,以入紫府。先见太微真君,次居下岛。欲升洞天,当传道积行于人间,受天书而升洞天,以为天仙。
凡行此法,古今少有成者:
盖以功不备而欲行之速,便为此道;
或功验未证,止事静坐,欲求超脱;
或阴灵不散,出为鬼仙,人不见形,来往去住,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夺人躯壳,复得为人;
或出入不熟,往来无法,一去一来,无由再入本身,神魂不知所在。乃释子之坐化,道流之尸解也。
故行此道,要在前功见验正当,仍择地筑室,以远一切腥秽之物、臭恶之气、往来之声、女子之色。不止于触其真气,而神亦厌之。既出而复入,入而不出,则形神俱妙,与天地齐年,而浩劫不死。既入而复出,出而不入,如蝉脱蜕,迁神入圣。此乃超凡脱俗,以为真人仙子,而在风尘之外,寄居三岛之洲者也。

道要曰:不无尽法,已灭息矣。

以上超凡入圣之诀,右大乘三门系天仙。

补注:
本单元之见金诰曰:乃指元始天尊说之意。
本单元 见玉书曰:乃指灵宝天尊说之意。
本单元 见真源曰:乃指太上老君说之意。
本单元之见真诀、道要、此喻曰:乃指正阳真人说之意。 (全篇完)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