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25|回复: 0

《四维奇藏——阴符经讲解录》第三讲第一节 天生天杀 道之理也

[复制链接]
福琳同泰 该用户已被删除
福琳同泰 发表于 2007-12-13 0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1、提论:

生杀予夺,道的性质最全面。道性是里,是生命的实质,人心是表,是存在的变化动力。

人为天所生,被天地视为刍狗,既没有喜爱,也没有憎狠。体道重德者有再生之玄机,背道离德者则自生自灭。天地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所以人非天杀,而是自杀。因为天性在人,人身为万物之灵,并列三才。其身含玄机,知之修炼者则能夺天地之造化,取再生之神机,由此而得长生久视之道。

如果说天性是母,人心就是子了。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由此可知,人如果随其心机和有心用其机,则背天逆性,欲火生发而无物能治,只能为天机所克。天机就是天毁其形,并没有天杀其形,实际是其自杀。缘由是天人合一,人与天没有一刻可以分开来认识的,这就是大道支持的玄理。

我们与大道只相表里,为什么不在人自身上去修证大道呢?如果每一个人都重视了人身与天地的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都是一个道理?都是从人身开始入手。为什么还要让心往外驰而不立即从现在从我自己修起?

从表面字义上说,那是天所生,天所杀,那么呢肯定是顺理成章的。字面意义是这样的,那么内在含义是怎么样呢?实际上是说生杀予夺啊,生与杀呀,予与夺,从道性这个方面来说,它肯定是包含得最全面。我们看这个字表呢,分析问题呢容易流于那个字面的含义,字面的含义意思是说对它内在的那个意思可能缺乏揣测。我们换个角度说,我们人是处在阳性的一面,而那么道呢它处在阴性的那一面,那道呢它肯定是里呀,我们人是表。因为天性在人嘛,人心在机。

所以说人和天性之间它本身是这样一种表里关系。那么道性它在天理的表现上来说,它实际上是天生天杀。天生天杀是人为天地所生,“天地视万物为刍狗”这是《道德经》中所说的一句话,和这个地方呢实际上是有点相通的意思。是它没有把人的生命呢,或者是万物的生命当作是,需要用情感去对待的一件事。它只是把它当作所用的那一部分,所用的那一部分实际上是刍狗,刍狗呢它有形它有用,但是呢它没有情。所以说它也没有喜爱,也没有憎恨。

那么我们人呢,如果要是能够明白这方面道理的话,我们努力的方向呢就可以体现出来;不明白呢,可能就纵情去了。纵情呢就很容易把自己的那种的想法放到人的那种人文文化啦,社会情感这个方面啦,去发挥。这样呢,对天道的那个运作啊,可能就琢磨不透。特别是人类现在发展到这个程度噢,表层意思呢已经比较浓了,而潜在的那一面它就比较淡薄,意思就说对于那个道的理性的那一面是它取你的那一面,我们人现在基本上都不去管它,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现在做任何事情都从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比较多一些,而从道理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少一些。所以说像我们修炼人体道重德,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体道嘛是你对道性的那种体悟,然后重德是重视你行为的一种,那种和合。这个实际上是比较重要的一种修炼任务。

你修炼这个任务抓好了,也是说你有生命的再生之德。再生之德是说天性在你身上体现嘛,就像我们搞植物的耕种一样,我们看起来好像是为了自己的嘴去糊口,但实际上呢我们也在怎么?也在操作这个生化之机,操作这个再生的这样一种枢钮,这个枢钮是说你只有人才能做的到这一点。你看动物,动物的生物圈它只有弱肉强食,它严格的服从生态的那种循环规律。但是人就不是这样,人在消费的同时,他还可以创造。这是人区别其它的生物的一种比较关键性的地方。

所以说人发挥了自己的长处的时候呢,也是说在重德的方面,在运用自己道性的生机,然后再去创造。我们人如果要是没有道性的生机在支撑的话,我们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创造能力。那么我们只有盲目的去消费啦,说通俗一点,是有一点就吃一点,就不可能再去创造。创造实际上是我们人本身的这种能力噢,体现出了人和道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缘份这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说人在明白道理的时候,是你体道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人就有很大的那种能力。

这个能力呢,可以这样说,降了移山填海以后,还有创造这个世界的这种能力。这是前面所说的天人合化,万化定基,也有这层意思在里面。是你什么东西都还要靠人的思维去配合,这个配合中有再生的玄机。但是我们现在人类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从我刚才分析情况来看呢,我们现在人类的情况是比较盲目,是比较被动的,看起来好像很主动,什么东西都在科学的那种支撑下,或者在这种科学的认识、文明、文化的认识下,好像觉得自己创造了很多,但实际上这一切创造都是来自人对道性一种运用。这种运用呢,但是离德来说,离德性来说,它就相去甚远。是只是人类在运用那个道性的积极性的那一面,而把它消极性的一面忽略了。

我说消极性的那一面是什么东西呢?是天生天杀,是它给你,它不会反驳你,它也不会反对你,但是呢它要杀你。这个杀它是不会留情面的噢,它不会留情面的意思是说它对世界上的任何生物它视于刍狗,这个刍狗也是说当它要用你的时候它要保护你,当它不用你的时候,它要毁掉你。这个毁掉,它是有它道理的,实际上是因为我们人本身能够掌握这个道理,但是又偏偏不去掌握道理,这个就叫背道离德。当你背道离德以后呢,实际上你就自生自灭了。

自生自灭是什么意思啊?是你自己生下来了,好像你觉得自生了,实际上你是被生下来的,你是被生了以后,那么你自灭是什么意思呢?你自灭是还是由你自己创造的环境,然后怎么啊?创造的现状然后再去毁灭你自己。像这个过程,我们人类正在怎么啊?走向这条路吧。

走向这条路呢,现在当然,现在的人啊可能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考虑,从整个社会上来看噢,因为整个社会我们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啊,是经济的发展啦,或者是经济腾飞啊。总的说来,好像为了一个民族,好像为了一个地球的繁荣,我们自己正在发展自己的科学,发展自己的经济,但是这个发展中的指导思维是不是符合道之理呢?我想这个道理大家想一下,人类是说在自己的创造中满足了自己的消费,而且从现状来看,这种消费是绰绰有余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吧,我们山上的柴如果不是人为的去破坏的话,那可能够我们烧,是你根本不用去操心;你去割田边的草,岸边的草都可以烧很长时间,这说明天、天道所生下来的一些东西,对于人来说它足够消费。但是足够消费,人是不是就满足这一切了呢?他不是满足这一切,他还要追求新的消费。

比方说,我们现在人原来是烧煤,一开始是烧木材,烧木材差不多了以后是烧煤,煤烧得差不多了以后是烧石油,石油烧的差不多了以后是烧原子能。然后原子能现在在全世界闹得不亦乐乎了。因为每发展一个原子能,大家就知道,哪个国家发展了原子能,就说明这个国家掌握了毁灭性的武器的这种制造能力。所以说现在原子能就受到制约,那是国家原子能署的一个协会在管这件事。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说明人实际上在现有的自然状态中他的能源的开发他实际上是很盲目的。这个盲目是说没有均衡的利用所有的自然资源。那么这个自然资源它既然没有利用的话,比方说就像草一样,今年死过去了,然后你没有利用它的话,它是不是就很可惜呢?这个不存在很可惜,这个是天生天杀。它一年一度,它是这样不断的生,不断的长,你利用它的时候,你就可以自己,你可以养活很多的人,你可以保护其它的资源的开发。你可以不开发其它的资源,但是现在的人类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思维它现在还达不到这个地步,它只是盯住新的、大的、和更强的能源,而对那些小的,非常普遍的,非常容易的这些能源,相反的弃之不顾。

这就说明人他的本身的思维的发展它是不符合于道性的。他不知道尊重这个万事万物,这个万事万物的存在它都有它自己合理的这一面。你要利用它,发挥它们的长处,就像有的地方搞生态农业一样,可以用人、畜的粪便、杂草搞沼气,沼气底液可以作肥料用。在有的地区这些项目正在推广,只是推广,要达到普遍运用还要有很长的周期。

所说我们现状的这一面,从小的方面,我们人自身对我自身所生下来的这一面,实际上他忽略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总以为我们是父母所生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想的,是不是啊!父母生了我们,我们的生命是来自于我们的祖先的。当然尊敬自己的祖先,比方说就像人们一样,平常想起来了清明节要给自己的祖先上香,是不是啊!然后呢磕个头,是不是啊!以表示尊敬。这是我们清明节的来历了。但是呢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忽略了天生的这一面噢,只考虑父母生的这一面,忽略了天生的这一面。对父母有情呢,对天地他就没有情啦。所以说对于天地之间的东西呢,他可以胡乱的拿过来,当成是自己的所有。而对这个所有的这一部分呢却不去感情。这在《道德经》中我已经讲过了。这是不是一种缺陷呢?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思维上面的一种根本缺陷。

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思维以后,我们就比较注重于我们自私那种观念的那种维护。就像我们中国人说的那个意思一样,“上阵父子兵”,是打起架来他也要讲一个亲缘关系的。这就说明人的思维中有很多那种小团体意识啊,遗传意识啊。这个呢实际上跟动物差不多,动物它在遗传思维方面它也是很简单的。比方说,动物在生活的过程中,除了饮食以外,再是交配,就生儿育女。

生儿育女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把自己的遗传基因传送下去。它们的目的很简单。我们人是为了什么呢?我们人实际上也是这样,生活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呀?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家庭,为了家庭每一个人能够糊口,然后呢去发展自己所谓的事业。这种想法你看幼不幼稚呢?实际上相对的幼稚,相对的狭隘。根本都没有想到,人既然考虑的有这么多,这么广泛,他的背后实际上还有一种机制在运动,但是呢都忽略了,这指的是天生的这一面,你既然不重视的话,它要杀你,它有没有道理啊?它也有道理,因为你不重视它嘛。所以说过去古人就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说一般在供祖先(灵牌)牌位上,正面中间的字一般是天地君亲师,是一般供的是“天地君亲师”,是这样吧?是天、地、国家、亲人祖先、师长。过去人一般都是按这个顺序排列的。但是现代人只有亲情有余,其它的都没有了。你说现代人他危不危险呢?从道理上来说,他的确处在相当危险的这个阶段,是基本上所有东西都否定了,然后呢他只肯定他的亲缘的这一面,然后呢发自于亲缘的这一面的特征呢又怎么?又只是掠夺,占有。像这样一种关系呢,就显得人就怎么啊?就杀机重重了。

当然这个只是从字面上推导这个意义。从现实中来看,我们人类也的确是这样。比方说,从印度洋海啸就能够看得出来,我们人类的感觉能力是相当弱的,根本都不知道灾难的演化过程,本身人应该知道,但是人为什么不知道呢?是人发展在阳性的一面发展的太多了,太自以为是的一面太多了。那么你被它所杀了,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是道之理也。另外我们还要谈一谈,继续从小的方面去延伸一下这个道理。因为天地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不是啊!圣人无心,他也是以百姓心为心的。天地无心,是因为天性在人啊,它肯定是由我们人身上来体现出这个天性的这一面,这一面它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人的存在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枢钮,这个枢钮实际上是说人他不是天杀,而是自杀。这个道理又要继续往下面推的话,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道理,是我们看起来好像是被天所杀,好像是天在毁掉你,实际上不是天在毁掉你,而是你自己在毁掉你自己。比方说,你本身有那个能力,但是你不知道你自己有那个能力,你而且在削弱那个能力,你慢慢的在退化那个能力。你说你到最后是不是你自己把自己杀掉了。实际上我们自己人类通过修炼的话,是不是啊!你不要说修炼,你是平常稍微亲近一点,你的感觉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对什么事情的变化你掌握的非常准确,也是一般的事你都能回避得过去。但是由于人本身在生活的过程中,他慢慢的趋于阳性的这一面越来越重了,所以最后就被自己所扼杀了。人为万物之灵,同时呢古人就称人为天地人三才之一,所以人身上饱含的玄机啊,那不是我们现在这个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个道理,是说我们人身所饱含的玄机啊,应该是我们是研究的对象,而不是我们的文化。我们很多是现在的文化、文明也好,科学也好,以及其它的民间的那种传承也好,实际上很多角度都慢慢的偏向于怎么?偏向于我们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而且是偏向于利益化,这个利益化一旦加深以后呢,我们人的思维它慢慢的也就制定了相应说来,制定了很多有违于我们自己本身的存在的这样一些规定啊,人为的文化机制啊,把这些东西无形中就确定下来了。

2、从人的生命入手考虑问题就是天大的道理。

当然这个人性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这个人性实际上是说天生的这一面,它万事万物它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是在每一个阶段呢,它又被各种各样的规定所约束。那么这种约束它只有在非常自发的情况下,是非常特殊的情况下,你认识它以后,你觉得那个东西它已经不合理了。

就像人类过去那种奴隶制一样,买卖人口一样,而过去来说是可以买卖人口的,可以买卖人口是说可以随便处置奴隶。这在我们中国的兵葬制的发展上,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在中古时代,就有陪葬制度,这个陪葬制度是把活人啊和死人一块埋起来。这就说明当时的人是非常残酷的,但是这个现象后来为什么到了秦朝以后,就慢慢的少了呢?那就证明过去奴隶社会它慢慢的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人们的那种文明观念在加深,所以后来陪葬的一般是泥俑啊,陶俑啊,是不是!这样的一些人像在里面。这在后来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情况就比较多。但实际上在中古时代,人们一般是用活人啊,活的畜生啊进行殉葬的情况比较多的。

还有很多约束,它同样存在我们的文化啦,或者政治面貌中,是不是啊!那么这个东西到底去怎么办呢?是我们怎么去认识呢?我们这个时候就要从人的那种身体的存在中去考虑这个问题,是我们身体存在它有很多的机制,它有很多的机制呢它应该是符合于万事万物的存在的,是万事万物就像我们人的身体一样,你每一器官或者每一个存在,它都有它的作用。就像我们的眉毛一样,看起来只是起装饰作用的,但它明显是挡汗用的,是你如果要是汗流下来的话,它就顺着眉毛流下去了。这是人的进化作用,这个进化作用它实际上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但是这个作用呢你如果说单纯的把它当作是装饰用的话,这个时候就很容易人为的去处理它,这个处理它当然是不恰当的,这个不恰当的意思是你在干扰你的存在,你干扰你的存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那肯定是坏事啦。

所以说像这样一些作为,就像我们的那种规定和法律一样,刑法啦以及宪法啦这样一些规定一样,你包括现在所有的很多行政规定,行政规定为什么越多,老百姓越难得管理呢?那个就叫以智治国,是你用智巧去治理这个国家的话,这个国家呢就会昏乱不堪。是不是啊!为什么会昏乱不堪呢?是因为人们的存在它实际上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它有什么样的形态是它的形态问题,并不是你规定的问题,但是如果说你规定死了的话,这种形态的压抑它就要转变成另外一种行为方式和存在,这是我们天地,

是说不安宁的一种基本因素吧。既然是知道这个道理噢,那么我们知之修炼呢,你要想长生久视,你要想夺天地间的造化;你又要掌握再生的这个机制,那么靠什么东西呢?是你怎样去考虑你自身所携带的这个信号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我们在前面八十一章《道德经》中讲的那个道性的问题,是说从整体上我们人的能动性它实际上它很强,能动性很强是因为人的思维它总是在获得我们的那种整体道性的支撑,这个道性呢实际上是天生的那一面,它不是人生的,但是我们人现在的文化中间,一直在说这个问题,我在讲课的时候也反复的强调这个问题,很多人就说:“唉呀,这个人修、修、修到后来,修成功了。

这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就博学多材,怎么样怎么样……”好像一定博学多材,就一定能够修成功。那都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你学得越多,修成功的可能性就越低。那么这个问题怎样去推导它呢?是不是学得多的人成功的人就越多呢?实际上学得不多的人成功的越多,是这样一个现象。是在我们的前辈中间,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像这样的人修起来它多得很,而且成功的人比那个有文化的人它要多得多。为什么这些人相反的不出名呢?是因为道性的原因,那些出名的人为什么他(她)又占了这个名的这个便宜呢?是因为这些出名的人实际上是占了一个立言的这个权利。

所谓立言,我们所说的三个关系(立言、立德、立信)噢。实际上我们所接触的,真正有德行的人,立德、立信的人肯定是占多数的,而立言的人是少数的;所以我们历史上成功的人他(她)往往是少数,但立德、立信的人占很大的比例,只是我们没有接触到而已。所以很多历史上的,特别是修炼的传承,不要把它看得太死!不要把它看得太死!都要归溯到天地之道这个角度上去,我们才可能去觉悟。你如果说非要说那一个人是你的师父,或者那一个人是你的引导者的话,实际上你就把天性的这一面你给否定了。

否定了之后呢,就直接给你前面增加了一个障碍,这个障碍呢实际是你最后觉悟的一种障碍,为什么他会形成一种障碍?是因为一个表和里的关系问题,是你的表你要深入到你里面去,你就要突破。比方说,就像我们人的微循环一样,今天我还在和老裴讨论人体的微循环的问题,你的微循环要通过皮下脂肪,通过经脉,然后通过肌肉,然后通过骨骼,然后通过骨髓,你才能够进入到里面去。它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器官它在参与,所以这种表里关系它本身就很复杂,但是你这一层层的,你想要深入进去,你就只有怎么?你就只有把它形成一个整体去考虑。

你不能像西医除瘤的那个问题一样,觉得哪个地方肌肉厚了,就在哪个地方扎上一针,就用那种方法去处理问题。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打针也是这样,吸收的最快的实际上是静脉注射,所以现在上医院以后,一般都是给你打点滴(吊针),因为大家知道那个东西直接深入到你的血脉中去了,然后呢直接进入你的动态循环,这样是最快的。这说明我们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在运用人的认识上的比较功能。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搞清楚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接下来应该搞清楚的是天性既然是母的话,人心是子,这个母子之间的关系在《道德经》中就这样说的: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我想这个话的意思已经够清楚了!深入浅出,看起来好像很深,但实际上它说出来非常顺理成章。是不是啊!是你复守其母,你就没身不殆。是你整体的这一面你守住了,你就没身不殆。由此可知,人如果要随心机,而用其机的话,那就违背天道。你随着心去用心的话,你就违背天道。
背天逆性,这是我过去提出来的一个名词。

3、人身体上的玄机重重,所谓的不违背道性就是不用心机生存。

背天逆性是你违背了天理,然后呢逆反了你的本性,你这样一种作为来说肯定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说通俗一点,你最后是欲火越来越旺,是人的欲望它越来越高,在最后呢,你自己就要烧毁你自己。这种自杀推论呢我想是站得住脚的。是因为欲火升发以后,只能为天机所克吧,那么天机也是天毁其形,并没有天杀其形,我这句话大家思考一下,天毁其形并没有天杀其形,是它把你的信号,它把你的信号它给予你,或者它夺走你,它实际上只在夺你的形,并不是在夺你的神,那么你实际上呢是自己慢慢的消耗了你的神,你慢慢的消耗了你的神,所以说你当体会了古人所说的那个天人合一以后呢,人与天它就应该怎么啊?不应该分开来认识,它而是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认识,这是我们一直所强调的这个统一性问题,同一性或者是统一性它在这个中间呢,它是说人和天地之间它没有分别,它没有界线。

我们人从这个角度上去看问题的话,我们就会时时刻刻,你就得到一种能量的支持,那么我就问一下,我们如果要是不违背道性的话,那么我们的那个作为的基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违背道性,我们作为的基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答:无为、集体主义。)熊老师:有无为的说法,有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的说法,实际上这个问题呢,还是从字面上来说,大家都说得是对的,但是如果说要从字面上联系到本身《阴符经》的说法的话,那是说天性在人,人心在机。是你做人,你不动心机,你天性自然,你这个时候你就不离道性。你不用心机,所以说刚才所说的以智治国国之贼啊,说的是这个意思。

你如果说老是想用智巧来治理你的国家,作为我们个体上来说肯定是指我们身体这个国家啦。你要想用那个方法或者是你看书,能够把它治理好的话,你越是这样做,你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然这个里面有两者,一个呢是你以智治国,一个是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你这个不用心机,但是不用心机中它还是有个欲望啦,还是有个想法驱动你的行为,所以你到底为什么呢?有的人就像吃东西一样,好吃的就肯定多吃一点,好玩就肯定想占有一点,所以说人们是这样,在名利啊,在金钱啊,在地位啊,在这些方面啦,他就无形中他就会有一种自觉的朝那个方面去选择的那种冲动性,这个冲动性实际上是说他的天性啊它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能够保持得非常充分的。

这个天性实际上靠修出来的,这个修出来靠那个方面呢,这是老子所说的:治人事天莫若啬,是他俭啬,这个俭啬实际上在他来说,说起来好像非常简单,一曰慈,二曰俭,三不敢为天下先,是不是啊!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实际上你人要是做的话,你才能克服我刚才所说的那一点,是说除了你天性自然以外,你在每一件事情上呢你又非常注意你自己的,说通俗一点,是在现代人来说,你非常注意自己的消费,那怕用水也好,用火也好,总的说来自然界的所有东西吧,在你运用的时候你都要小心,你都要俭啬,是你都要替它着想。

我最近还看了网上的一篇关于一个老师的谈话,他说植物都是有生命的,说通俗一点,植物这个生命如果说过于伤害它的话,你都在积累罪过。你想说到这个程度,那就可想而知人的修炼有多难了。当然我们并不是因为人家说了这样一句话,然后呢我们连饭都不敢吃了。因为我们活着,我们要达到那个不吃饭的程度的话,专门喝那个琼浆玉液的话,那琼浆玉液从哪什么地方产生呢?它还是要由植物产生,那么植物的作用存活是干什么呢?它不也是由万物所循环使用嘛,这是下面这句话所揭示的一个道理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04:08 , Processed in 0.0144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