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8|回复: 6

境界与真爱

[复制链接]
偏将军 发表于 2021-7-30 08: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境界是对事物的理解和包容,是在作出自己选择时总能舍自己而利他人的习惯,而不是在爱与恨的纠结中以恨告终。
而真爱是地老天荒都不变的存在。

 楼主| 偏将军 发表于 2021-7-30 09: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班路上,坐地铁的时候看看《造化的钥匙》公众号,看到一问一答里面有这段话,觉得境界这个定义很重要。

我们要舍去自己的利益很难,然后理解就偏差,更不要说包容了。

说具体一点,总结一下结束玄德修炼的老道友,几十年没有对玄德理念有质疑,多数是因为个人一件小事上的利益冲突,而全盘否定终止了玄德的修炼。

这就是对境界这个概念不清楚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偏将军 发表于 2021-7-30 09: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个人小恩怨,而放弃修炼大事,是比较遗憾的。多数如此。境界不够大。

如果舍去个人利益、恩怨,着眼修炼本身,认识上有不同观念,或者在修炼的理念上严重质疑,中中好像有这样一点味道,是个例外,我倒是很佩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溪水潺潺 发表于 2021-8-2 00: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溪水潺潺 于 2021-8-2 00:40 编辑

这个问题是近十年前提出来的,有当时的人生境遇产生的烦恼和困惑,当时想着老师能掐会算,给个具体的提示吧,不过老师给的回答是原则性、定义性的,时间还是能给人一些经验,其实太多人生困惑是不明事理的自寻烦恼而已,思想认识上方向把握对了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还是把自己的人生过程再简化抽象一点,把自己的社会角色再虚化模糊一些。把自己的人生看的太具体,角色摆的太清晰了,恐怕就难超脱人的爱恨情仇,是非恩怨了。
当下即佛,此刻即圣,佛的慈悲,圣的真爱,随心生发,自然而然。
还有感谢潘老师设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偏将军 发表于 2021-10-27 16: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我把提问者名字给简化没了。
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是因为当时我是想透了一点,就是要把关注点放在道上,境界大一点,想象一下熊老师给大家讲的这个道,太大太大了
然后相比之下,其他都不算什么大事了
知道什么事情重要,是很可贵的品质。
我甚至觉得在这一点上我觉悟了,但实际上不是,差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偏将军 发表于 2021-10-27 16: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潘老师?
熊老师是每次语聊都走一遍这个老师、那个老师,还算能接受,算是客套,当然熊老师处下不争、谦虚的品性是对的
但道友之间再称呼老师,我是很反感
我觉得老师就一个,就熊老师(我们这个小圈子内),再互相称呼老师,真是烦,乱套了,也比较扯。到底还讲不讲尊师啊?谁都是老师,那熊老师算什么呢?
你要反驳说,众人为师啊,那我只能认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溪水潺潺 发表于 2021-10-27 23: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看待众人为师?觉得有一个是对师父的境界理解的问题,“师父”的存在到底是怎样的方式?怕是超出常人的理解和想象的,于是就有服不服气的问题,不理解就不会服气,不服气自然生反感,所以道德经里有说要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2:23 , Processed in 0.0158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