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3|回复: 6

杨宁老师《法界之心》节选

[复制链接]
空行 发表于 2022-4-8 15: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观照阁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4530253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边打扫卫生边想明心见性的问题,想明心见性并不难,为何众生觉得摸不到边呢。大凡修学佛法的人,有谁不知佛说:“心了不可得。”又说“性无处不在。”所以,明心见性究竟是明什么心?谁在见性?
明心也就是去除虚妄不实之心,当一位修禅者念念集中在一个疑情,一个点上时,其它妄心不起,忽然一声响或一个境,把他这个妄想(指疑情、话头等)也打落,这时诸心(指妄心)消亡,唯留性耳。自性在那一刹那显露出来。
但究竟是谁在见性呢?还是“妄心”在见。故见也无见,只是从此以后,这个“妄心”明白了一个道理,“诸心了不可得,一切生心皆如梦幻泡影。”即得正见,安住在本位上,不再随境转,这就是初步的明心见性了。但因见性后,如无实证,虽心里明白了即念念不息生起的诸心是虚幻的,那由心造作的境也是虚幻的。但因习气、欲望还未除尽,故明知一切虚幻,但心还是随之动,只不过是随起随落(禅定功夫高的人),随定力的不同,这个随起随落,能放下的时间也是有差别的。但只要心有这一动,烦恼有这一起,哪怕只是刹那间的事,也已留了痕迹,在八识田中,将要受报的。
要眼、耳、鼻、舌、身、意全是空性的大机妙用。像以前我在打坐中烟雾进入肺,在进入时肺已把它转为纯氧一样。万事万物一接触你的六根,你的六根已全部把它转化,根本不用用心去放下,不用去雁过长空,不留痕迹(在心性上,只要生心,只要“过”就有痕迹),不用一念去转化这个烦恼。只要有一念,你已与空性相脱离,已是先天变为后天,已有染着,不能真正启用空性。
禅宗的许多高僧大德们,明心见性后,不再修色身。当然,如定力好,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色身还是有转变的。但这个色身的快速转变,最好还是要用“心”去转,如无心去做,那还是慢了很多。但祖师们不屑于做这件事,一来耗时太长,等身体转化过来,可能又需很多年;二来使命难违,要早点出来弘法利益众生。但如气脉彻底转化,神通具足,那给众生的加持会更大。禅的明心见性与密宗的修气脉明点结合,或禅与道教的炼内丹结合,是转化色身最快的捷径。也是此时代众生最需要的法门之一。
以前的许多高僧大德是由于修行时条件太差,营养环境跟不上,在行脚参访的过程中,已把身体弄垮了。故见性后,身体气脉转化起来非常困难。很多脉道因病已堵塞、干涸,而且脏器损坏很严重。故彻底转化色身,色身的健康、年轻是很有利的条件之一。当然还有许多高僧,因末法众生闻听正法的福报因缘不够,故要承担一部分业力,也会示现病相,那另当别论。
纵观自己的修行过程。在转色身这儿,已融进了密宗和道教的方法。在自己的心力未充时,观想是很重要的。诸佛菩萨只要是在此娑婆世界投胎转世,示现过化身的,他们在我们的这个宇宙场留下了高极的场能。我们观想他们,就能直接与这种高层次的场能相连,被他们直接同化、磁化,这也是灌顶的真正含义。这种灌顶来自无形的能量场。但需要修法者自心清净,意念专一。如果你心已进入空性,即可与无量无边世界的诸佛合二为一,与众生合二为一,与道合二为一,那种加持和灌顶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但即使心已进入空性,在转化色身时,对色身气脉的观照却还是需要的。如我在修持中,心冥然虚极,要回光返照自己各个脉轮,不是完全不作意,要用意念的。修持者必须全天二十四小时之中,有很长的时间用来观照脉轮,才能尽快转化。象现在的学人只是一天坐几个小时,其余大部分时间全在妄想烦恼之中,那是根本无法转化的。气脉能量聚集不够,火候不到,转化是不可能的。即使禅定功夫高的高僧大德也需真正长时间处于四禅八定之中,才能将这个色身转化过来。如果在行住坐卧中修定,还是对能量的聚积、转化有影响的,如果一直处于一个特定的姿势中会更快一点。


 楼主| 空行 发表于 2022-4-8 16: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只是节选了该书内容的一小部分。但是这部分内容中讲到了非常重要的内容。
实际上所有实修的路走的都是完全一样的。
厚音老师曾经有一节课讲的张伯端紫阳真人讲的一段话,见性之后的修证。此一段内容也完整详述于《青华秘文》中。
为什么我时不时分享一些重要内容在草庄的论坛上。
我说一句实话。
可能听起来语气有点自大。我也无法详述。我只能说以我个人的见证。就目前这个时代中,道法传承的老师当中,厚音老师讲的这个次第、见地是最为究竟与融通的。就这个玄德理念,我认为是相当的正的。
这很不容易。
我本人并不拘于哪个门,认为没有哪个门,只看切中的关键核心,最实质的东西,根本没有门派差别可言,完全都是一个。
希望真修实证的人都能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空行 发表于 2022-4-8 16: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前一篇分享文章《真正实修成就之不二途径》中,再结合本节选文,指出两处很多修证者尤其自认为持“无为”修证者的错误。
一个是对无为的完全错解。
如果你无执,那是无为。但是大部分人的实际情况只不过是任由习气而已。
第二个问题,真实的修证并不是完全无为的。是无为有为的相结合,尤其丹道修炼,更不是纯粹的无为。
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禅宗还是道家,祖师讲的非常的清楚明白。
如禅宗慧忠国师讲的,无为要立在有为上。
张伯端《青华秘文》中讲的“忘中寻、寻中忘......"。
切记自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中 发表于 2022-4-8 2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中 于 2022-4-10 09:21 编辑

      唉,我又把《真正实修成就之不二途径》看了一遍,之前也看过好多遍,以明确你的意思,因为个人的习惯用词语境不同,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能用普通的常规语言能说的清最好。我还是觉得你的上面节选不如你本人的文章。这个节选反而倒退了,你不能为了证明自己而引用一些貌似大师们的东西,你已经讲了,空性靠自悟。
      功性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们小时候不管什么原因,可能语文学得好,可能数学学得好,也有可能是外语,化学,物理等,也有个别人所有科目都好,这与天赋,兴趣和外界触发有关,比如很喜欢一个老师,就有可能这门学得好。不管哪门学得好,在这门上还是有专注,注意力集中,因为站在认识论角度讲,所有的学习都一样,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不应该有偏科,但事实上有偏科。回到生活中,各项也都是这样,各人都有偏,或叫专业,专长,专家。专注是法性,不过这种词我也不太喜欢用,空性,空性其实也不太喜欢用,不过空性其实是一种总观念,空性是变换的法性,各方面你都有心,不断的在生活中很多方面感兴趣,又转换到其他兴趣上,看起来你很不专业,没有深度,这就是空性。很全面。你不被一种内心的欲望恐惧而牵扯去努力,有一种因叫业力,努力学习可能是因为喜欢老师的欲望,努力学习因为恐惧未来没有好工作,努力工作因为担心别人说自己能力不行,努力练功因为担心身体的病乃至死或追求长生不老。努力就是功性,专注就是法性。但是这种努力和专注是被一种内心的欲望恐惧和隐忧而牵扯去努力,它是有指向的片面的努力和专注,空性它是全然的努力和专注,它不是欲望恐惧烦恼飘忽的变换,而是欲望恐惧烦恼不断清零又放出动态切换,全然的方面,看起来你很慢的发展,必然慢,因为你追求全面。所以我们要体会明白全然的空性和单纯的空性。空性本质之后表现是认识论,认识论,就是说你能清楚的认识,比如格物致知也是一种认识,只不过仍然有一个全然和单纯的问题,并不是空性是某一类人独有,人人都有空性,只不过是专长方面的单纯空性,需要认识到全面性。就像陈景润,他专注于某个问题时,你能说他没有空性,再比如,我们考虑一个问题时,别人喊我们都没听到,然后别人大喊一声,我们突然惊过来一样,能说我们这种专注,没有空性,但你又能说这就是空性,所以一般法性具体就是连着单纯的空性,全面的空性才是空性,而全面的空性是你随缘生活随想过程中的不断转换具体具体法性来做到的,由于某种目的而过分的有志努力于某个方面也就破坏了全面空性。我上面所讲,也是颇有禅风,极似公案。禅宗所谓公案其实就是善于举例说明的意思。
      其实我今天最想讲的不是空性,而是为什么没有空性。人在生活中不断会想,极端叫欲望烦恼。又叫虚界情绪,也是一种目的来源,是和所有人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就会有干扰,导致认识不清明,但这个说是干扰显然是站在低层次而言的,因为说干扰,比如你练功,有人干扰,你可以说是干扰,也可以说是别人为了让你转换,你就顺着别人做另外的事,你练功没练好,怎么了,你其他方面做到了,其实是一种帮助,让你多方面成长,你做任何事都有干扰,欲望烦恼时就是。全面又叫圆觉,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看起来你一事无成,但是其实你明心见性。开始慢后来越来越快,这个是我想的。所以虚界你的心能心平气和,能找到中心定位,能面对内心的一切感受。就会解决问题。回到你的心。面对你的情状。人的情状极端叫欲望烦恼。又叫虚界情绪,它是天堂和地狱,但是它是寻常心中体现的。不寻常是我担忧的。什么内丹气脉,明点。有些叫自然中成长。如果真的明白了道德经,你会瞠目结舌,你会发现各家都在引用,都在说没有门派差别可言,完全都是一个。其实它讲的完全不是,它是唯一真正讲空性的文章,比号称空性的专著还要有甚,当然最主要的吃惊不在这里,而是如果你真的按照道德经来实修,首先你的内心会崩溃都有可能,因为这要修到哪一年?所以都不好意思讲道德经。为什么叫玄德,我讲的是老子道德经中的词语,玄德是说你内心到行动都符合实际的状况,你真正的有民有己而心平气和是空性,亦是玄德的基础,不能一方面有民为民的想法,可又把当前的欲望和烦恼看成干扰,然后你不在乎干扰你大度你为它服务并更加专向的努力,你的理由是我练出来了更好的帮你,不是,人家不认为你的专向练成可以很好的帮助到别人,人家认为你的均衡全面发展才最能帮助到别人,所以人家要干扰你,当然你不知道这是别人在干扰你,它只不过体现为你的欲望和烦恼,你可以可成别人是干扰,最主要你也可以看作人家是劝你转换想法的意思,人家是站在很高的角度来帮助你的,是你的师傅,你的想法老是转换不了自己,老是想为民,却又把人家看成业力,那也是不明觉里,不是真正的空性,乃至玄德。
    另外中脉它不是气脉也不是功脉。它是道脉德脉。有点象网络,其他脉呢叫气脉,就像道路。中脉它是悟通想通的,它不是打通的,气脉或许是打通的。凡练功都是只能打通气脉,也有讲能打通中脉,那是没有关系的,即使位置重合也是两码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空行 发表于 2022-4-10 1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阅读。
这些是我在修证当中的真实总结。
我是希望能利益一些同样走在实修实证的路上的人。
不管有用还是没用。
要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去对应、要在自己的修证中去对应。因为每个人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自己是比较清楚的。有用没用,要对应在自己的身心。
当然你讲的也是从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讲的一些自己的心得感悟,你的认识也很好,只要它能让你自己真实受用。
另外中脉它可不是悟通想通的,空性也并不是一个理解。你真正明白的话,修证当中的法也就逐步的通了。
这个建议你去看一下厚音老师讲的关于中黄、中黄直透的内容部分,仔细的阅读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堂 发表于 2022-4-10 22: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2-4-11 05:35 编辑

断章取义不能和自鸣得意放在一起,因为面对纷扰的世界会找不到有益生命的方向;
夸夸其谈不能和对己无知放在一起,因为面向莫测的未来会找不到真正进步的道路。
”拾人牙慧”是指捡了别人牙缝里的一点聪明,修心是高技术,如果对这都无所知识,德又从何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空行 发表于 2022-9-27 19: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从这里路过又看到了自己发的这个帖子。
真希望实修的有缘人能看到。

厚音老师2015年10月10日星期六语聊汇总 悟真篇 第130讲《明心见性解决不了 长生久视 这个性命双修课题 张伯端先生心中的丹道意义》
两篇真有互参之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1:57 , Processed in 0.0152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