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3|回复: 5

厚音老师讲解《庄子·外篇》(第1讲)内篇《逍遥游》

[复制链接]
天堂 发表于 2022-4-18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2-5-9 12:38 编辑

《庄子·内篇·逍遥游》:                                     < 语聊整理,不当处请直言斧正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皲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皲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讲解]

   本来应该从庄子《外篇》讲起,但是考虑到庄子《外篇》跟《内篇》之间有一些联系,这个联系如果不先讲清楚的话,可能大家会一直认为只是属于一种知识的不断地重复、重复地刺激或者记忆的刺激,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所展开了一种交流,实际上是针对我们修炼的状态而言的。

   庄子内篇第一篇是《逍遥游》,它主要讲什么东西呢?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一般从文字上或者是从一些文献中得到的启示就是《逍遥游》讲的一种中国人在文理上所具备的一些想象力。是不是想象力呢?如果根据我们经过修炼体会过的一些状态来说,我们就知道,原来庄子在写《逍遥游》的时候,是掌握了人生命发展的一些规律。这个规律我们要从中间去找出来。

   “
北冥有鱼”,北冥在什么地方呢?这个肯定是庄子在创作中编出来的一个名称。当然他也说了,有些古代的文献中也说过这方面的东西。“齐谐者,志怪者也”这上面记载的一些东西是他在创作《逍遥游的时候所依据的一些内容。不过根据我个人的一些阅读感受,我就觉得他意有所指。这个“北”,根据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中习惯性的分类,北边属水,水在我们人身上属于肾脏。

   他说“
鲲化为鹏,徙于南冥”。现在有一个“北冥”又有了一个“南冥”,作为这个“冥”一般都是指的阴性的部分,特别是不可见的一部分。比方说冥币、冥钱,就像宗教里面所说的地狱中使用的一些观念一样。这里说的“北冥”和“南冥”指的什么呢?又说了这么大,这个“北冥有鱼”有三千里那么大,化而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表面上看起来很恢弘,但实际它指的是人身体内部这个南北相适应的地方所具备的一些生命背景,它指的是生命背景。在中医里面,北边属水,五行里属水,指的是人的肾脏。他又跑到“南冥”那个地方去,“南冥”是什么地方呢?南边属火,它属于人的心脏部位。

   如果要是有一个事物,它在人的肾脏中成立的话,这个论点成立的话。从人的肾脏,它一直要运行到人的心脏里面去,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在这个丹道传统文化里面经常所说的要心肾相合。要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就是“北冥”言志,“南冥”通心。我们现在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北冥”他描述的比较多一点,而“南冥”基本上没有做交代,说明北边是实的,而南边是虚的。南边是虚的,指的是人心的那一部分,进入到意识形态里面去了。北边这个实的一面就是人的身体这个基础部分,在中国人的中医里面称之为精气神的精。北实而南虚指的是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客观的描述人身体的状态。

   “北冥有鱼”,这个鱼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鱼是说有一种生命形态可能就在你的肾脏里面,需要你去激发它,或者启动它,达到一个生命飞跃的结果。这个结果和我们本身的修炼想法是密切相关的,不要忽略这种可能性。我们为什么说是可能性呢?因为在其他的文献里面可能没有这样说,我们从这样这个角度说是比喻我们历来所说到的一种生命形态。怎么样的生命形态呢?就是你要修炼,就要立志,立志就要大而虚,要大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大到像《逍遥游》所说的,“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要借天地之间的这个风。在借天地之风达到这样一个效果之前,庄子也描述了很多的比较,从一而再的角度,对这个行为加以了相反的描述。

   第一遍就是“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飞那么远的距离到南边去?我们刚才也讲了,从“北冥”到“南冥”,是有它本身的修炼意图的。在我们平常人的生活中,可能有一种对生活的执着,他不会像修炼者,把问题想的那么大,思考的那么远。就像老子所说的,要获得长生久视之道,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呢?作为庄子就在这个地方慢慢的平铺,不是平铺直述,而是平铺隐述了这个问题,他把这个问题藏起来了。要达到长生久视的这个目的,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呢?目前这个工作已经体现出,在某些人眼里荒唐的一面,就是“蜩与学鸠”它们的眼里这样一种荒唐,你为什么要飞那么远啊?跑到那么远的一个你不知道的地方去呢?你看我这样飞上飞下不挺好的嘛?

   第二遍“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我这样飞去飞来,也是飞呀?为什么要用这种行为来适应这种要求呢?他不理解,他除了笑以外,他还有一种不理解,跟我们现实世界中修炼界所体现出来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很多人对修炼不理解,站在既有的观念的角度上,科学常识或者是文化常识的角度上,就觉得这些人太可笑了,为什么要练功呢?练功练得说不定走火入魔了,最后甚至把自己小命搭进去了。当然,相信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这些人很多,为什么修炼界一直有这些人,他不断的在努力,向这个方向奋进呢?同时有的人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消失了,这也是实际情况。所以说我们要在这个角度,把这个问题要想清楚讲清楚了,然后进行一定解说,目的并不是要把《逍遥游》翻译怎样的透彻。我们不是搞这个专业的文字考证,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这些问题里面的一些积极因素。

   比方说《逍遥游》里面说“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国人在几千年以前就知道这些生物都是有呼吸连接在一块儿的,这一块儿就是空气。大家都知道了,每个人呼出的一定是二氧化碳,吸进去的一定是氧气。人与万事万物是一样的,都在呼吸。哪怕是一块石头,它也要呼吸,要是不呼吸它就没有所谓的风化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一种基本的思想,就是古人在思考问题的时所下的结论,他可能是比较符合我们现在的科学思维或者是文化惯性的。

   另外一个方面,庄子阐述了一个道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他称之“小大之辩也”。刚才说了“鲲鹏”与“蜩”这生命的相对性,这个与老子所说的长生久视的这种跨越,就必然有联系了,一个是非常大,一个是非常小,一个的志向要从“北冥”飞到“南冥”去,而一个就是我在那个地方过着小日子,飞上飞下,跳上跳下,就那么一点距离,就那么一点范围,这不也是生活嘛?

   他首先劝导人们要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意境,就是“鲲化为鹏”。化为鹏同时还要完成一个过程,从“北冥”到“南冥”的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在我们的生命中,就是你的心肾合一。人的心肾合一的就达到了这个人的先天状态。从修炼的角度上来说,他达到了先天的状态,他的元精就可以去哺养他的元神,促使在生命还存在的时候,这个神能够达到老子所说的外其身的这个状态,达到外其身的状态以后,生命的存在他就有保障了,一个外其身则身存的保障。这个保障实际上是把庄子的这种精神用来去翻译老子的圣人的意境。庄子有一个说法“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把庄子和老子进行比较的话,他们就有这样一种区别。老子相当于六合之内的这种圣人,他留下道德经以后,他光有论,但是他没有述。而庄子恰恰就在这个地方把老子的道德精神从他这个论述的角度加以的表述。《逍遥游》就是一种论述,除了结论以外,还有很符合逻辑的一些表述。

   《逍遥游》这么一个自然段落里面,除了“小大之辨”以外,庄子还提到另外一个论点“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早上产生的细菌,他不知道月亮的周期性的变化。知了并不知道春和秋的一种差别,因为它到了秋天以后就死了,春天它还没有钻出来,只有夏天的才是最热闹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比较出来了。

   庄子说:“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有这样一些生物,它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相不相信呢?你不相信这些生物,你得相信人吧?“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中国周朝时期一个非常有名的长寿者,他活了八百岁。“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如果要是拿普通人的寿命跟他比的话,岂不是很悲哀吗?

   然后他再一次的用人物相问答的方式,用表述了一遍“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庄子为什么啊又用借用他人的口再说一遍呢?而且说的内容和他前面所说的“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记住!这里他用了一个词儿叫做“化而为鸟”,后面“汤之问棘也是已”就不是说一种生物的变化,而是说两种事物,“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庄子这个时候为什么要把它并列起来,而前面是合起来的呢?庄子在创作的时候,就想提醒我们---鱼化为鲲,然后化为鹏。在他的描述里面这个“化”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但是在我们普通老百姓和普通研究者的眼里,对这个“化”是不大容易深入进自己的德性里面去的,他不可能产生轻易的相信的状态。既然“相信”和“不相信”同时提出来,就相当于“大小之辨”,“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庄子在反复的强调这个“大小之辨”。 “大小之辨”里面,实际上就有真假之分。大小也好,真假也好,长短也好,都是属于他的描述问题时候体现出来的道性。他没把这个道性撇在一边,而是把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能并列的提出来给你参考,那就看你在听到这些内容以后作何想法,不要一味的去用自己既定的观念来去猜测他。庄子已经把这个问题摆在你面前了。如果你从短的这个角度上去看长远,你肯定是看不清楚的。从小知的角度去看大知,你也是看不透的。你既然看不透。那你为什么不培养自己的德性呢?就是你相信这个问题,然后你不断的去接受或者是去研究它呢。

   接下来,庄子就做了一个转述 “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无论“知效一官”也好、“行比一乡”也好、“德合一君”也好、“而徵一国”之也好,把他们自己看待自己的状态加以比较和划分的话,它都是一个“大小之辨”,不是大知就是小知,不是大年就是小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思想就处在一种被禁锢的状态里面。我们以为我们自己懂得了很多。实际上“世界真奇妙”,它太大了,还有很多我们未知的这个事物,需要我们去理解它,同时也需要我们去了解它。

   如果说我们拿着我们自己本身这种文化和或者科学的一些既有的观念,去看这个未知的世界的时候。如果没有这样的心胸,或者没有这样的一种思辨方法,去看这个世界,我们永远处在小知、小年的知见里面,永远是受你自己本身的约束的一个状态。所以庄子就说“宋荣子犹然笑之”,总有那一些人他会笑,这种思想方法处在小年、小知的状态中去看这个世界的方法,他总是被人会取笑的。

   宋荣子在历史上是不是确有其人呢?如果要考证的话,还考证不了。也可能庄子杜撰出来的一个小说式的人物。但是不要紧,文字组合成宋荣子这个名字的时候,它已经携带了他应该表达的一种态度:你感觉到这个问题的荣耀的时候,是因为他给了你这种机会。

   到底这个他是谁呢?这个庄子没有交代,这就像庄子在《逍遥游》里面说表达出来的一种存在背景一样。庄子没有说这个“北冥”和“南冥”的背景,也没有说这个“北冥”是什么意思,“南冥”是什么意思,“北冥”在什么地方,“南冥”在什么地方。他只是说有这么一个存在的生物,它由鲲化成了鹏,然后他要徙于南冥,它要达到这样一个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到底为什么呢?他也没有交代。那只是说它有这种意向,这个意向对这些小动物们,无论是学鸠还是斥鴳,他们可能都不理解这个事儿。

   就像中国人在这个文化中展现的比较哲学的习惯,任何事情是比较出来的,所以庄子就展述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这种客观存在。除了这些生物以外,他又继续往前推,就是那些当官的,无论是小官一直当到大官,无论你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哪怕是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都是值得人笑话的。为什么值得人笑话呢?因为这个世界的背景太大了。你还了解的不够,然后你花了大量的精力陶醉在自己所谓的这个“大”的世界里面或者“大”的国度里面,而实际上这些相对来说是非常小而非常短暂的。

   接下来庄子莫名其妙地同时彰显的另外两句话。 “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得到好的赞美以后他不会心有所动。“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即使全天下人都骂他,他也不会沮丧。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些说明我们是在听他这个话外之音,“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听出他这个意思,比去比来原来有一个更大的境界酝酿着。除了鲲鹏徙于南冥这样的大事件以外,好几千里这么大的生物,要飞好多万公里,然后才能到达南冥,说明是很艰难的。对那个小鸟来说是一个不敢想象这个事的。所以说无论是荣誉,还是那个自己沮丧。他告诉人们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这样你就基本上打好了这个基础了。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也不可能说把这个事情表达的非常非常的清楚。“虽然,犹有未树也”没有表达清楚的那个内容。

   “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列子御风而行估计在古人那个年代是很轰动的事件。 平常的生活中经常碰到有人这样问我:我做梦的时候,为什么老是在飞翔呢?说明在人们的状态中,特别是晚上睡着了的这个梦中,人的飞行的感觉是非常真实的,说明人有飞的潜质。只是现在的科学肯定是不相信这一点,人怎么可能克服自己的重力离开这地球的引力能飞起来呢?从科学的概念上是不相信这一点的,但是中国人过去的确有这么一个叫列子的人,他御风而行,是人们眼中觉得这个事情值得传扬,值得夸耀。“旬有五日而后反”一飞最起码半个月没有问题,然后再要回来。“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致福者就是达到和谐的状态的人,还没办法把这两者的进行详细的比较,看他们孰优孰劣,说不清楚。“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尽管他免除了自己行动的劳苦,直接在天上飞,那多方便,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坐飞机、坐高铁都挺方便。但是还是有他需要提高的地方,为什么?因为修无止境。仅仅御风而行,飘起来了,就觉得这就是所谓的功夫了?恐怕不是这样的。

   庄子在第一篇里面交代的非常清楚。“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如果人达到了极高境界以后,他就是这么样几句话: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这个无穷就把这个事情全然地概括了。我们的发展,我们的生命的进化,它会有止境吗?武侠小说里那个人的轻功一发,可以跑的比平常人快不知多少倍,甚至有时候比马都跑得快,认为那就是所谓的功夫的极致。现在出了个列子,他居然可以御风而行,在天上飘飘半个月才下来。是不是到了极点呢?“犹有所待者也” 犹有待于提高了。所以他有一个结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把这一切放到无极里面去对待,放到无穷里面去感受的时候,他只有一个结论,希望大家把这个结论呢就给记住。总的说来,代表了一种意思,认识上的无止境。也就是说我们要想达到长生久视之道就是因为人有了大志。

   我们如果表面的看故事,肯定看看就过去了。如果再往下看,再往下酝酿,我们就知道言志而炼身是有个由来的。谈到志向,那肯定在处理身体方面必然要有所作为。那么这个作为到底是有为还是无为,庄子又开始在论而述之,把论点摆出来,论证一下。 “
尧让天下于许由”我在嗣位很久了,想把这个位置来就让给你,因为你是这天下比较有德的一种人。 许由就说:您治天下已经很好了,我如果代替你的话,到底是为了名?还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名,那是实之宾。我难道是为宾吗?这个宾不是我想做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你还是打消你的这个说法和想法吧,你把这个天下交个我有什么用呢?我没想要它。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你该干什么事,你心里应该有个数,尧,这是你做这个天下之主的事,你操心累了,然后想把这个位置让给别人。别人就会想:你才有管理好这个天下的份儿,而我不想要这个天下,你交给我岂不是坏事了吗?这里说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各安其分”。每一个人被创造出了以后,是有他的特殊作用的。这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个性与共性之间肯定是有区别的,我们要保留自己的个性,要融入我们存在的共性中间去,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这个状态达到以后有什么好处?下面他就说得比较清楚了。

   肩吾问于连叔曰:“
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接舆这个人说的话,简直是太不着边际了,大相庭径,不近人情。 连叔就问他,那么他到底说了什么?“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就跟肩吾说:“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瞎的人没办法让他去看最好的文章,聋的人没办法让他听到最美妙的音乐。“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人真的只有形骸上的聋盲吗?我今天才是相信的,真的有人思想上都是聋的和盲的, “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他说的这些内容和我现在所下的结论,都是针对你说的。

   “
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连叔就跟肩吾这样表述的一番:你看你,看人家说这个瞎子看不了文章,聋者听不见音乐,是不是?我看你思想上这么样一个情况的话,你对新生事物,啥事情你都接受不进去了,是不是?你应该怎么样呢?要旁礴万物以为一,将所有的事情看成是个一,这样你才有可能去领会你所领会不了的事。遗憾的就是,我们不知道这些常态的规律,它就体现在很平常的一些事情中。

   宋国的人“
资章甫而适诸越”,他不知道南方的人是怎么样生活的,他就把草帽卖到南方越人那个地方去。“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越人根本就不用戴帽子,你把帽子你拿去卖,岂不是找着赔本吗?

  “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这个人做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事业成功到一定程度以后,他肯定要想探索新的领域和新的范畴,就是“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尧治天下已经治的非常好了,但是他是不是就能够放下心来呢?他没有。最后跑到藐姑射之山上去了“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他情愿放弃这个天下的治理,而不显出颓废的神情。 有的人把它翻译成为他很有颓废,感觉到失落的感觉,也可能是因为他藐姑射山上,他没有见到“”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这样一些神仙,他没见到所以杳然丧其天下,两头他可能都没有捞着。

   庄子为什么要这样去描述呢?圣明的君主尧,庄子以他为例子来展述历代的君王在这上面所具备的一些追求。历朝历代,可以说几乎就没有皇帝不吃丹药的。大家都知道了,秦始皇派徐福带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然后向东瀛去求仙药,这是史记中记载的事。秦始皇没有等到徐福回来,他身边是不是就没有这样一些炼丹之士呢?实际上是很多的,他为什么还是死了呢?他吃丹药中毒了。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年轻的时候叱咤风云、南征北战、打遍天下无敌手。等他坐了天下以后,他就思考生命的延续问题,他也想把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也请了很多的炼丹之士帮他炼丹。 这个炼丹文化在中国自古到今的确是比较忽悠人的。之所以用“忽悠”这个词,因为“忽悠”这个词实际上是中性的。中性的就是当你被忽悠的时候,你一定要走向自己的反面。人对目的的追求往往就是要服从你老子的道德观“执而失之”,你执着于此,你必将失去于此,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很多人可能没有从道德经的角度出发了,就认为古人所说的东西的所有东西都是假的、不科学的。就像我们现在的中医一样,中医解决了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的大问题,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中医在民间、在朝上,都在为老百姓做着这种医疗服务,而这个服务是有效的,中医是有效的。无论你现代人怎么说它不科学,但它的确能够治好病。对特别这次疫情,大家也看得出来了。中科院的张伯礼院士获得了国家荣誉奖章了,中医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抗疫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国家肯定了的。中医的理论也好,实践也好,或者使用的药物的效果也好,都是得到实践检验的,不是一句话不科学就可以推倒、否定掉的。所以我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反过头来思考,要把我们自己的问题讲好,不要产生认识上的错误。全盘的否定也是属于认识上的一种弊端。

   刚才谈的是从实际的一面,大的方面,大人物,尧是大人物治天下尚且如此,然后回过头来谈到庄子自己的一些感受,简单的从庄子的朋友惠子与他两者之间的谈话,就表现出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一种分歧和处理的一些出路。不说是手段,而说出路,出路就是说只给你一个方向,让你往这个地方去思考,而不是说让你往这个地方去做,你去做,你可能对这个问题还有很多疑问。比方说,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瓢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无用把它扔在一边。

   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这么大的东西,你居然不知道怎么去用它。“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宋国的人有一种让手长时间的在水中不开裂的药,因为他经常要在水里去染、印,要跟水打交道,手就比较容易开裂,因为大量的水把皮表的脂肪带走了。然后手在干就容易发裂,他们就发明了这种药, 不龟手之药。 “客闻之”有个客人听说的这件事,“请买其方百金”花一百金 的这个价格,想把这个方子给买下来。“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去打仗,“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打仗赢了是因为这个药的缘故。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你把它做成一个大船,该可以吧“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你这个人是不是猪油糊了心,把你的智慧给盖住了。这还是比较比较婉转的话。

    惠子还是不服,“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就是要做啥都不行,“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你的话了跟这个长在路边的这个没有用的树一样。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这个牛很大,它能够抓住老鼠吗?“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你为什么不把它竖在你的心头,啥都没有的地方呢?“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他这一番话来表现一气呵成,好像是很连贯。但实际上想一想,怎么都让人想不通,那为什么呢?他在这里所做的结论,就对逍遥游做了一个这么结尾,这个结尾跟前面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化为鹏。 徙于南冥 ,跟这样一个动机它是相关的。你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哟。你已经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树怎么能够树在无何有之乡,啥都的没有,这地方你怎么做啊?“广莫之野”没有边界的地方,“彷徨乎无为其侧”这个更加飘渺了,“彷徨乎”真的像现在的人所理解的彷徨不觉吗?不是的,而是说。你有一个存在,在他的周围守护着。

   不知道大家看过几十年前严新老师说的一个功法没有?这个功法里面就是有这样一棵树,让人们种一棵树。一个小树苗让小时候的自己,去慢慢的浇灌这个树苗,让它在阳光雨露、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色的衬托中,慢慢的生长。这个功法是很有意思的。庄子可能就是这个功法的原创者。严新老师关于“想一棵树”:小时候的自己把它种下去,然后伴随着这个小树的成长。这就叫“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这个时候那个树在你的心灵中,既然是心灵中的事,那肯定刀斧也伤不着它,万物也很难以影响到它。“无所可用”没有人去打他的主意。“安所困苦哉!”表面上是说你不要担心这个树的结果。你不用担心它,它相反的给你带来一个无穷的转移和转化,到底这中间的转移和转化是怎么样在进行的呢?只有练过的人才知道哦。希望大家对我这样描述能够感兴趣。原来讲逍遥游的时候,可能没有涉及这个问题,现在因为大家的问题提出来了。我们就把它先做这样一个肯定。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2-4-18 22: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2-5-9 12:44 编辑

一、 人要想由有相进入到无相中间去,不但要明白本源性的开发,还要明白众人为师所包含的万物同一的原理 --- 僧庐听雨的问题

    七夕亥时得梦、梦中在开阳(县城老家、出生长大的地方)老房子、一群老师走过来说停电了(生活中老房子是在一中学里、父母俱是老师)、偏周边农户与我家在内的两三家是有电的;然后有人来催收债款、我寻思到老家(乡下爷爷奶奶老祖屋居所)去收点门面房租来还钱给人、场景转到老祖屋所在永温乡、正逢赶集、人山人海热闹异常、我到我家门面和屋子转了一圈、熙熙攘攘的、都很热情、没好意思开口、要去找的一个代收租的人家却找不到房子入口、他家被门面围了一圈不得其门而入、忽然就想起他家不是搬到县城我家背后了吗!正要走、遇一人拦路收账(帮那个来找我催收的人要钱)、我请他电话债主、债主说开会忙就挂了。来帮催收的反邀我游乐老家、走到乡坝子里、一个靠土墙房角拼了很多木桌子、桌上堆了一座泥碗山、逢见我一从小到大的玩伴老友、他看见我很高兴、跳到碗山顶大声吆喝喝酒、然后跳下来舞火龙、随后火圈一甩到一个我背后屋子里、我转过身、四五个小伙子趴在地上像机器人一样快速灵活高效的把火踩熄、把人们扔的垃圾迅速收捡干净,我当时很震撼、心想这才是伟大的清洁工、人们恣意玩乐他们在默默清扫。然后一朋友要我要吃完饭再走、我唯唯诺诺不好推辞、但心里并不愿意、总觉的熟悉的陌生、忽然很想回家、脑子里就想到回去一家人很和谐的在聊天、我自己则去养神修炼、一片清净。开始寻思在哪里搭个车回开阳的家。梦于此终。    因久未梦、此梦清晰异常。请师父解读信息、导引学生、谢谢老师!

[语聊]

   老家:  本源的地方。
  
中学:  中中参西的一种修炼状态。就是把中西结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也的确是这样的,有很多思想是由西方传过来的,像一些宗教思维和科学上所表述的一些论证。
   
一群老师:  修炼以来已经接受过一些方法的人。
   
学校停电,家里和农户都有电:   说明梦者现在接受的修炼法门是和民农相关的,也就是你要明白这个农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学校是集中教化的地方,集中的形态停了,但是个体的明道过程还在继续进行着。

  
有人来催收债款:  当执着于自我的时候,就一定会存在亏欠于天地父母的事实,所以德是人无意识状态的积累。当你没有自我的时候,这个收债款的人肯定是不会找你的。
   
我寻思到爷奶奶祖屋去收一点房租来还钱:  祖上之德与自己所积之德的性质不相同。梦中他想用祖上之德来抵这个债。
   
代收租的人,他家不是搬到县城我家背后了吗:  祖上的德与自己的修炼如影随形,要想让其起作用,只需要忘掉自己就可以了。你随时可以达到这样一个和谐的这个目的。
   
骑车人反邀我游乐老家:   天地父母并非要索取回报,只是希望修炼者重视根源,以此获得长久的生发。

  
“走到乡坝子里、一个靠土墙房角拼了很多木桌子、桌上堆了一座泥碗山、逢见我一从小到大的玩伴老友、他看见我很高兴、跳到碗山顶大声吆喝喝酒、然后跳下来舞火龙”: 土墙房、泥碗山:  用土做成的房子、用土做成了碗,这是主观宗祠文化的一种表达。因为平时我们普通人都是有这种想法的,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子?就是要传宗接代,这些都是主观宗祠文化的一种核心。碗是用来吃饭的,这是民以食为天的一种表达。那喝酒,舞火龙:   传统文化对修炼者很敬重其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与期盼。

  “火圈一甩到一个我背后屋子里、我转过身、四五个小伙子趴在地上像机器人一样快速灵活高效的把火踩熄、把人们扔的垃圾迅速收捡干净,我当时很震撼、心想这才是伟大的清洁工、人们恣意玩乐他们在默默清扫。”:   在社会生活的周围所发生的自然形态是阴阳互动以牵制的结果。社会背后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是自然形成的,其转化与变易则依人类的集约之德来产生。人类本身也在积累各种各样的文明和科技的一些积极性,这些德必然会促进我们社会生活周围的积极发展。

   “一朋友要我要吃完饭再走、我唯唯诺诺不好推辞、但心里并不愿意、总觉的熟悉的陌生、忽然很想回家、脑子里就想到回去一家人很和谐的在聊天、我自己则去养神修炼、一片清净。”:   在这个时候他开始表达自己的心情。就像庄子在《逍遥游》里,先说的是“北冥”和“南冥”之间有一种生物在变化,同时它有一种意志,它要达到“南冥”的这个位置上去。 这个地方梦者的表述也是这样的,先从自己的背景开始描述,然后描述具体范畴时就描述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感受----朋友们想留在下来吃饭,他也不好推辞,但是感觉到很熟悉的陌生。 朋友:友情的范畴。熟悉的陌生:就是众人为师的精神尚未没有深入到平常心中。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已经习惯于跟家人呆在一块,不习惯于跟自己的朋友呆在一块。有人说我喜欢跟朋友呆在一块,像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梦者自己描述的是他觉得朋友熟悉的陌生。

   就想到一家人很和谐的在聊天、我自己则去养神修炼:  这里面表示的就是家人这些亲情的范畴了。对友情感到熟悉的陌生,对亲情就感觉到和谐的意念,说明人要想由有相进入到无相中间去,不但要明白本源性的开发,还要明白众人为师所包含的万物同一的原理,在《逍遥游》里庄子有“旁礴万物以为一”的一种思想,我们这里是轻描淡写的“万物同一”,相对比庄子在《逍遥游》里说的“旁礴万物以为一”气势要大的多。可想而知,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一种“小”。 你的亲情总是有限的,因为你的亲人是有限的,但你的朋友可以无限。你的朋友相对说就是“大”,你的亲人相对说就是“小”。如果你在“小”的里面沉浸的太深,或者意念的太多的话,那么你在“大”一面肯定就没有发展了,你走向不了社会,同时你悲悯不了众生。所以你对众生根本就没有责任感,同时也没有付出感。那这样下去是不是对修炼有影响呢?   

   所以说人要想从有相进入到无相,不但要明白本源性的开发,还要明白众人为师所包含的万物同一的这个原理。你不是要养神修炼吗?那么这个神是同一性的还是个性十足的呢?这是一个反问。我们明明都知道神是同一性的,要不然人的潜能(在西方的文化中都是承认的人是有潜能的)就没有收藏的地方了。人之所以潜能有收藏的地方,就是因为人没有把这个潜能开发出来,对人和自我的这个神的同一性没有去了解和开发。



二、弄懂自己心理活动的规律就是明心见性 --- 日丽中天的问题

   一梦求解

   老师好!   6月23日晨一梦,请老师解惑。梦中,我正在家里跟妈妈聊天,忽然有人敲门,一个二十几岁的男生,我并不认识他,但是,隐约知道他,他说来给我送护照,还拿出来两个护照,说是我跟他的,我说,我没有去办护照啊,但梦里我又好像觉得我需要护照,他说,师父说给你办的,我说那好吧,然后,他把两本护照都交给我了,我拿来一看好像很多条款,跟个合同似的,很麻烦,但我好像挺相信他师父的,粗粗扫了一下没太细看,可是隐约觉得好像有点不大对,这个男生就说,“我给咱两个弄反了,把你的弄成我的,我的弄成你的了,但,师父说没事。”    然后我就翻开护照看,里面夹着几张纸,小男生一张张的给我解释,然后护照上,有一栏是从事专业,挂他名字的实际是我的,写的是我的专业,就是中医心理学和健康管理,挂我名字的实际是他的,写的是,健康管理和英吉利其思,我在梦里还问,好像专业也差不多,这个其思,是不是就是翻译的意思,梦里想了一下,我英语还行,说不定,就这么弄也可以,不用太较真了,然后就醒了,我等醒了,越想越觉得困惑,为什么我在梦里觉得其思就是翻译的意思呢,所以,请老师解惑,谢谢老师!

[语聊]

  在家里跟妈妈聊天:   在基础环境里面寻找自己的根源。大家注意在寻找根源,刚才僧庐听雨的这个状态实际就是告诉大家,一群老师来到你家说停电了,学校里面都停电了,你家还没有停电,旁边的还有几户农户也都没有停电,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是一个修炼者,所以你家沒有停电。学校是集中教育的地方,而现在我们的修炼已经不是集中教育的阶段了,而是各个自修自证的这个阶段。所以说学校停了而个人的修炼却没有停。

  “
一个二十几岁的男生,我并不认识他,但是,隐约知道他,他说来给我送护照,还拿出来两个护照,说是我跟他的,我说,我没有去办护照啊,但梦里我又好像觉得我需要护照”:   修炼需不需要照顾呢?肯定需要照顾的,而且是特殊的一种照顾,因为你根本都看不到照顾你的这个人是谁。原来我们讲过很多这方面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再温习一下。面前有两个人,一个人是自己的母亲,一个人是隐约知道的他,一个是基础,一个是发展所需要的引导因素,孰轻孰重在人的分别心中间此题是没有解的。她依赖母亲肯定是要大于依赖那个陌生的男生的。

   “
他说,师父说给你办的,我说那好吧,然后,他把两本护照都交给我了,我拿来一看好像很多条款,跟个合同似的,很麻烦,但我好像挺相信他师父的,粗粗扫了一下没太细看,可是隐约觉得好像有点不大对,这个男生就说,‘我给咱两个弄反了,把你的弄成我的,我的弄成你的了,但,师父说没事。’”: 为什么没事呢?“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弄反了当然会没事,但是过得了海关吗?在现实里面肯定是过不了海关的,这个现实中的错误的“反”在修炼中有代表什么样的一件事呢? 所以说在修炼中仅仅相信师父是不够的,更何况还是他的师父,不是自己的师父。那么自己的师父是谁呢?梦中所有的事、所有的人,哪一件、哪一个人不是自己问题的呈现呢? 梦境讲了这个程度,反问到这个程度,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原来是自己认识上肯定有待于改进的。 梦境的描述也是这样,就是他的师父,他的师父不是你自己师父吗?你既然不是自己的师父,你又不认识这个人,只是心里好像感觉到隐约知道是他,那为什么隐约的知道是他?为什么不把他也当自己师父,然后他的师父的师父也把他当自己的师父呢?总的说来,我们的认识里面还有很多需要那改进的地方。

   “
翻开护照看,里面夹着几张纸,小男生一张张的给我解释,然后护照上,有一栏是从事专业,挂他名字的实际是我的,写的是我的专业,就是中医心理学和健康管理,挂我名字的实际是他的,写的是,健康管理和英吉利其思,我在梦里还问,好像专业也差不多,这个其思,是不是就是翻译的意思,梦里想了一下,我英语还行,说不定,就这么弄也可以,不用太较真了,然后就醒了”:

   “
我的专业是中医心理学和健康管理”:    中医心理学:弄懂自己心理活动的规律,这一点弄懂了就是明心见性。修炼明心见性,这是一个基础。弄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这就是明心。健康管理: 能够维持自己的健康,以保证发展有一定的空间称之为筑基。除了明心以外,也就是自己了解自己以外,身体还要打好基础。所以“我”的专业是明心和筑基。明心和筑基还不足以让修炼能够长久下去。

   “
他的专业是健康管理和英吉利其思”:    健康管理:他从事健康管理和“我”从事的健康管理性质是不同的。因为他代表了深层的无为,“我”代表了生存的有为,他能代表“我”,而“我”却代表不了他。因为他能够促进整个生命向更高层次的运动和发展。而“我”做的有关的健康的努力都阻挡不了死亡的来临。 英吉利其思:   “利其思”,“思其利”,倒过来去理解就知道,“思其利”无非是对生命阴性系统的认识和积累。当修炼者明白了阴性系统的重要,并让阳性的生命形态顺应其发展的蓝图的时候,我们的炼丹也就真实不虚了。

    “
为什么我在梦里觉得其思就是翻译的意思呢”:   说的没错,其实就是翻译,不过不是翻译语言这种表象,而是翻译他与自己所能代表着积极的长生久视的生命发展蓝图。这个翻译责任就重大了,同时也非常的艰难了。



三、修炼者对自己思想基础的认识,是一个很复杂而漫长的痛苦的过程 --- 小王的问题(经编辑简化):

   1、今年疫情以来,频繁晚上梦到鬼伴随着肮脏恶心的东西,很多时候梦里和鬼争执打架。虽然现在对我生活没什么影响,但长期应该就不好了,是不是我心理扭曲变态了,请老师给我想想办法。

[语聊]

   人有着什么样的思想基础,就会衍生出什么样的是意识环境。一身正气,邪不可干,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良言。  如果人的思想中充满着自私和邪念,而且不愿意去改掉,这个时候即使了解了正道的好处,而准备去行为上的积累,也是很难以成功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思想基础没改变。修炼者对自己思想基础的认识,是一个很复杂而漫长的痛苦的过程。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这个小伙子前几个月来过一次,说实话如果按照过去的说法是一定要准备一个大棍子的。当时在跟他说话的时候,我反复的给旁边的道友提出这个要求,我说:你们去拿一个大棒子来,让我好好的在他头脑上敲一下。结果他们就是不去拿,不去拿也就没有棒喝成功。当然并不是说真的拿棒子打他,只是说想敲醒他而已,遗憾的是在他临走之前,他还是很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梦中或者他所说的遇到的所谓的他的修炼中,只要是对不起他的人和事来他都不愿意承受,而是他一定要去对抗。一定要去对抗,说明他这个人是非常自私的,对自我的既得利益保护得纹丝不透,一点点亏都不愿意吃。这也代表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一种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极端的自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的时候都是独生子,一家人围绕自己,满足自己,最后长大了以后,自己稍微有点吃亏的事他就都承受不了了。



   2、梦开车回家路过我家村南大桥,看见同村的一个叫艳丽的人,无仇无怨,我把他给杀了,把人头和一只手臂带回家,我妈妈坚持必须要炖了吃,没奈何我带到厕所里清洗,洗完我很惊讶,我竟然能干出这么精细的活。整个手和头被我仔细的把皮剥掉,皮下的肉被我洗的发白,零落的挂在白淅淅的骨头上,也就连着头颅的脖子上还算有点肉。我不愿意吃肉,我故意对我妈妈说脖子还要吗,我剁掉扔了吧!妈妈不许。我在准备炖时,决定不在迁就我妈妈,大声训斥妈妈说:我不吃肉,以后我也不允许你再吃肉。我为避免被外人看出来是人的头,把人头砍成碎片,找了个塑料袋装起来,在考虑该找个什么样的才能不被人发现的僻静地方扔掉时梦醒。这个梦除了对我妈妈有点不满有些情绪波动以外,其他都感觉非常正常,未出现恶心,恐惧等不适。请老师的看法。”

[语聊]

   尽管是个梦境,但是我们普通人肯定也不会做这样的随意杀人的梦。即使有仇有怨,也不能随意杀人,因为剥夺他人的生命是违法的。人家即使得有罪过,给你亏吃,给你罪受,但是人家没有影响到你的生命,如果你要剥夺他人的生命的话,这是违法的,这是世间的一种原则,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警觉的一个界限。尽管在梦中,同样也应该有这个界限,随意杀生也是有罪孽的,这是隐态环境必然会记录的实证。即使在梦中好像觉得杀了人没事一样,但实际上也是属于有忌讳的。为什么有忌讳呢?因为人的恶念一旦在人的意识中没有认识到的时候,它就会滋生和发展,它发展下去就会非常危险。如果梦中杀了人而无任何的罪恶感,说明梦中杀人之人的内心世界已经没有世间法规的概念,也没有隐态世界的善恶理念。没来由的恶行出现在梦中,应该及时地醒悟自己的生存原则已经自私到了极端。

   作为一个横向的联系,他“
杀了一个同村叫艳丽的人”,前面提问的道友叫做“日丽中天”,都有一个“丽”字,美丽的丽,都是大家所追求的美好的一面,“日丽中天”也好,“艳丽”也好,都是属于人希望的一种美好。 一个美好一不注意就被小王给杀了,过去小说里面说食其肉寝其皮,但是他跟这个人有没有什么仇怨?没有任何仇怨。为什么恨这个人恨到极点然后突然一下就把她杀了?没来由来的。那说明这个里面的横向联系就有一定的关系了。大家对美好的东西都能接收进去,都希望能够把它保留在自己的生存中。为什么小王见了以后他就杀掉呢?他杀掉这些希望美好的人,说明在修炼界也有这样一股力量,有的人在追求修炼的一种积极的成功,有的人却受到的一些信息的蛊惑或者侵蚀,最后思想中就产生了一些难以自控的一些恶行恶念,而后它们要阻拦这个修炼的积极发展。不知道用横向的联系和推论,能不能引起大家的一些警觉?我们的修炼不是孤立的,要知道原来在争取证道的过程中,还是要经历过千难万险的,也是要经历过一些苦难的,大家如果打算修炼下去的话,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考虑好。

   “
我妈妈坚持必须要炖了吃,我不愿意吃肉,我故意对我妈妈说脖子还要吗,我剁掉扔了吧!妈妈不许。我在准备炖时,决定不在迁就我妈妈,大声训斥妈妈说:我不吃肉,以后我也不允许你再吃肉。我为避免被外人看出来是人的头,把人头砍成碎片,找了个塑料袋装起来,在考虑该找个什么样的才能不被人发现的僻静地方扔掉时梦醒。这个梦除了对我妈妈有点不满有些情绪波动以外,其他都感觉非常正常,未出现恶心,恐惧等不适。请老师的看法。”, 对这一段进行一些节选删除后意思就已经很清楚了,好像他坚持自己的所谓的修炼的一种什么斋戒一样,但实际上他又不得不迁就自己的母亲。是不是?他妈妈一定要坚持炖着吃,他就大声的训斥他妈说不吃肉,以后也不允许你再吃肉。但是这一次呢?他把它洗好了,又炖好了,然后又决定不再迁就她妈妈,实际上迁就了没有呢?还是迁就了,对不对?大声的训斥以后有什么用呢?在行为上自己成为了一个主凶,因为杀的是你,炖的也是你,剥皮剔骨的也是你,对不对?这就说明本身妈妈这个角色是他在自己的心灵中模拟出来的。那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情节呢?因为妈妈代表了自己阴性的基础,基础变了,人性也就丧失了,所以这个梦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他说“大声训斥妈妈”,表面上是与基础相反,实际上并未抓到问题的核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说了‘我不吃肉,以后我也不许你再吃肉’,用吃不吃肉来掩盖杀没杀人,而且是自己主动施恶杀人这样一个事实,说明梦者还尚未警觉到自己在平常所谓的修为活动中,所建立的思想基础已经偏激到了凶残至极的这个地步。大家都知道原来回答过他很多的问题,他自己的修为活动也就是他很信仰那些民间宗教,有自己的堂口。作为自己的修为活动,他也知道这些活动很影响他,他很烦,他和那些人做很强烈的争斗,那争斗了结果越斗自己的恶念就越深,他自己在平常所谓的修为活动中,所建立的思想基础已经偏激到了凶残至极的这个地步。 可以这样说,他是没找到发泄的固定的对象,要是找到的话,对可能就是一个社会的危险分子。在现实中可能人们跟他的对抗还没发展到一定的地步,要发展一定地步,基于他这种思想状态的话,那是非常危险的。

    这里我们介绍了一个比较消极的例子,在我们铺开来在讲述这个修炼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内容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斗争,实际上信号之间的那个斗争,它已经存在于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心里有数,是不是?没有这个数的话,我们自身是不是也容易受到一些干扰和破坏呢?这个是需要我们引起警觉的一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2-4-18 22: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2-5-9 12:53 编辑

四、修炼不是简单的所谓的练功观念的一种积累 --- 苍龙的问题

   两个女儿梦:

   1、6月7日晚一梦:梦见师父在参悟一本修炼秘籍,终于参悟透了秘籍精髓,这时秘籍大放光芒,显示出了一行数字公式:(?)πR2(四分之三πR平方),师父说:这本秘籍这是最后一次被参悟了!说完,师父跪拜在秘籍面前飞升了。我也跪在秘籍面前拜了三拜,心里对秘籍上刚才显示的数字公式很疑惑:修炼不应该是平面思维啊,起码应该是三维立体吧,怎么会显示个平面公式呢,至少应该是立体公式(4/3)πR3(三分之四πR立方)才对啊,秘籍也不应该是最后一次被参悟了吧,至少还应该有一次啊!想到这儿,见师父也飞升了,于是就拿起地上的秘籍走了,边走边寻思刚才秘籍上显示的内容,嘴上还在自言自语,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喊我:爸爸、爸爸,你说什么呢?我低头一看,原来一直跟着师父的那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在跟着我呢。我很惊讶问她说:你叫我什么?她说:我叫你爸爸啊!我心里很高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回答说:我叫英英。我心灵一动说:以后你就叫黄英吧。

[语聊]

    “四分之三πR平方” :   “πR平方”是圆的面积公式,“四分之三πR平方”是圆的面积的四分之三,代表了即将圆满的意思。四分之三,以及圆满的四分之三,还有四分之一没有把它圆满起来,这个也代表了大成若缺的一种境界。
   
“三分之四πR立方”:   这是一个球体积的公式。他说:修炼不应该是平面思维,起码应该是三维立体的。修炼讲的是意境,是对凡事的一种超越,不一定全是符合逻辑的线性关系。

  
“这本秘籍这是最后一次被参悟了”:   综上所述,师父的参悟与自己的参悟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自己的思维是有观念定式的。
   
“一直跟着师父那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在跟着我”:   小女孩:少阴。一直跟着师父的小女孩跟上了自己:说明少阴是具备生化基础的信号。少阴留在身边是不是要让自己思考什么呢?

   
她叫自己爸爸:  说明她身上有自己的遗传基因。
   
她说我叫英英:   英英,如果是阴阴的话,那就是阴上加阴,肯定是指在阳性的一面她有什么需要作为的地方?尽管是一个女孩,但是如果两个阴合在一块儿的话,一定会表达阳性的某种趋势。从生化的角度上来说,需要阳性的遗传来结合这个因素。
   
“我心灵一动说:以后你就叫黄英吧。”:  “黄英”其性质就完全不同了,黄色属土,属于人的后天,后天所想出来的阴性的内容并不能解决生化的问题。所以你的思悟,你的思考和体悟与师父的参悟相去甚远。



   2、6月8日晚一梦:梦见我媳妇生了个双胞胎女儿,都很顺利地出生了,第二个脐带还是我拿剪刀帮忙剪断的,给两个孩子包裹好后,一看都白白净净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很是讨人喜欢,于是给孩子熬了些菜粥或糊糊之类的给她们吃,第一个很听话吃了,喂第二个时好像看到有些菜就不吃了,我举起右手做了个打的动作,于是吃了。    我们夫妻的孩子已经快20岁了,也过了要二胎的最佳时机,感觉这两个梦境有很多不言之教,自己不甚理解,请老师解惑,感恩老师。

[语聊]

   是不是真的要去生二胎了?不是的。这是针对前面一梦,关于师父在参悟武功秘籍后飞升了,他自己想这个公式有点不对,不是平面的应该是立体的,后来因为小女突然一下出现了,才知道师父旁边的一个小女孩现在跟着自己了,跟着自己以后,最后产生的这个“女儿”。 我们首先就确定了他给“女儿”取得这个名字与她本身表述的这个名字是不一样的。女孩说:我叫“英英”,他说:“以后你就叫黄英吧”,为什么要给她赋予一个“黄”的意思呢?黄就是中土,中土就是后天意识,后天意识给了她以后,相当于强制给她一个受约束的名字。
   
   6月7号梦见师父留下了“英英”,6月8号就梦见自己的媳妇生了两个女儿,所以这是一个自己潜意识想纠正自己思悟里的谬误。头一天做了一个梦,你的思悟里面有一种错误,你的潜意识知道以后,第二天就再让你做一个梦,自己去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该可以了吧?能不能纠正呢?如果没有人给你去解释的话,你几乎不知道你前面的梦境和后面的梦境里面都有很多自己思悟不到的地方。独女“黄英”不能生化,因为她只有一个人。两个女儿就能够生化吗?同样还是不能生化,因为都是女儿,显然是不能的。修炼的性命的自然发展方向到底在哪个地方呢?修炼的发展还是得有自然的思考和师父在一定程度上的点化。

   梦境中明显的都是女儿,所以这是着了“女儿”这个相。以为这是自己的女儿,后面又生了一对双胞胎,还是以为是自己的女儿。醒了以后才知道儿子都二十来岁了,要二胎的机会没有了。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这个梦目的就是为了让后面的一点去提醒你,你这个生化的方向是没有选对没有化育的能力,这个得有一定的悟性。修炼不是简单的所谓的练功观念的一种积累,除了练功这些观念以外,最重要的是自己面对自然的时候是怎样看待自然的变化的。如果觉得自然的变化在你眼里没有什么值得重视的,就像生孩子一样,夫妻两人结了婚就必然有自己的孩子,至于有什么样的孩子那是老天决定的,觉得自己也管不着,觉得这就是所谓的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这种主观能动性拿到修炼中来,面对你这个自然的自然人,你说在自己这个独立的自然人的身体内部要想把道接受下来,同时也要能够演化下去,同时也要自己把自己的性命能够发展到无穷。 想一想,你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3、梦见鱼变儿   自高三学生返校以后,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在衡水复读高三的儿子基本是"失联"状态,高考临近,心中很是牵挂。6月27日晚一梦,自己不得究竟,还请厚音老师解惑,感恩!    梦见一个很大的水库,有很多人在水库边钓鱼,水库边有一个小水塘,我背着两根钓鱼杆来到小水塘边准备钓鱼,水塘里有水草,水很清,我看见一条黑鱼在水中游,于是正准备鱼杆去钓,发现鱼杆的钓鱼线是缠在一起的,于是赶紧解鱼线,这时,水里的黑鱼好像发现了我,突然一动,把水搅浑了,跑到水草里不见了,我绕着水塘走到另一处水草边,感觉水草里面有鱼,于是把鱼钩放在水草边,不一会儿,突然鱼上钩了,我往上一拉,拉上来一条很大很大的鲤鱼,一米多长,大概有六七十斤,我很高兴地抱着这条大鱼往回走,路上遇见了我大姐和二姐,我心里想这么大条鱼一会儿把鱼分成三份,给她们都分一份,回家后把鱼放在一个大水缸里,这时我二哥来对我说把鱼放生了吧,我说好,于是准备把鱼放生,一看却发现鱼的鳃已经乱掉了,鱼也快死了,于是就准备把鱼分了,我拿了一把刀想把鱼鲢刮干净再分,刮着刮着,鱼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儿子,我刮的也不是鱼鳞而是儿子身上的皮屑,想到我要新手杀掉儿子,我不禁悲从心来,怎么也下不了手,这时我突然看到旁边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站在旁边看着,我心想这事儿还是由他们来处理吧,梦醒。

[语聊]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在衡水复读高三的儿子基本是"失联"状态,高考临近,心中很是牵挂”:   心系儿子,这是人之常情。
  一个很大的水库边有一个小水塘,我背着钓鱼杆来到小水塘边准备钓鱼:   大水库,小水塘,大水库里面可以藏龙,小水塘里面可以戏龙。

   
一条黑鱼在在水中游,黑鱼好像发现他,就把水搅混了,到另一边钓鱼了一个六七十斤的大鲤鱼:黑鱼:青鱼,梦中可比喻成为青龙。 鲤鱼:中国文化中有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龙的故事,象征着人的努力可以改变人的性质。吓跑了青龙逮到了鲤鱼,这是在跟龙打交道,青龙不由人的主观掌控,所以更难垂钓。我们的生活莫不如此,总以为在小水塘里面可以达到自己的欲望也就满足了,不愿意到大水库里面去寻找真正的人生出路。

   “路上遇见了我大姐和二姐,我心里想这么大条鱼一会儿把鱼分成三份,给她们都分一份”:   大姐、二姐,都属于阴,阴一面有阴的一面的特质。刚才小王的问题已经体现出来了,小王杀了一个人,回去拿给他妈妈一看,他妈说要炖着吃。大姐、二姐也属阴,所以一看就认为分分鱼没啥事。
   “二哥来对我说把鱼放生了吧”: 二哥情况就不同了,二哥是属于阳者,是引导的信号,所以传递的一种善的信息,他要放生。

   “发现鱼的鳃已经乱掉了,鱼也快死了”: 鱼烂了,烂了,难了,很难的意思。当人一涉及到自己利益时候就会犯难,好不容易钓上来这么大一条鱼,让他放生,心里有没有想法呢?肯定是有想法的,不是单纯的一个宗教观念说放生积累功德,他就真的把它放了。
   “鱼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是鲤鱼呢?还是鲤鱼是儿子呢?如果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上来说,儿子就是等待跳龙门的鲤鱼。因为他正在准备高考,所以说做长辈的善行有时真的能够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前途,人为何不乐而为善呢?

   “突然看到旁边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站在旁边看着,我心想这事儿还是由他们来处理吧”:   变成了儿子以后到底是杀还是不杀呢?他决定不了。如果从小王的那个角度上来说,小王的梦境就是同村的无缘无冤无仇的一个人,莫名其妙就把对方给杀了,然后提着脑袋拎着胳膊回去,他妈妈居然要他炖着吃。当然现在这个问题涉及到自己亲生儿子,杀还是不杀,这个时候梦者同样难以抉择,问题关键是:突然看到旁边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站在旁边看着,我心想这事儿还是由他们来处理吧。 自己的心自己最清楚,想推都推不掉的。过去有个圣者叫王阳明,“知行合一”是他提出来的。“知行合一”也是我们修炼者一个基本的出路。寄希望于他们来处理,如果这些梦境本来就是由他俩点化出来引导于你的,你又该如何是好?有时候我们对自己一定要有一个真正的了解,不要凭一时意气或者一时兴趣搞什么修炼。要修炼还是要把基础打扎实实的建立在对自己的真正的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基础上。



五、与修炼的要求渐行渐远人的潜意识就很着急 --- 大道无形的问题

   办理手机号码停机

   梦中我给电话信号控制中心打电话,要给两个手机号码办理停机,以后不再使用了。第一个号码记得很清楚是:1310100000,怕话务员听不清楚是一个字一个字报给她的,第二个号码还没来得及说就醒了,就没记清楚 ,似乎是189什么什么。不是很懂,想请老师解惑,多谢老师!

[语聊]

  “189”:   人生的发展要长久,就是长生久视之道的意思。
   “1310100000”:   3,三生万物。1,要。要明白三生万物,三种意识还是要回归到根本中去,就是刚才所说的要“磅礴万物以为一”,这三种意识都不值得自己去坚持,要让复杂的归于简单,要学会抱元守一,要见素抱朴,有这么一个基本的意思在里面。

   这两个号码本来都是修炼者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比说“1310100000”后面有五个零,五个零就说我要让(吾令),我要让复杂的归于简单。表面上是五个零,但实际上它就是‘吾令要令要’,要什么呢?要磅礴万物以为一。既然自己有基本的三种生命形态,但是三种生命形态还是要归于一,本来这是一个比较难以体悟的修炼的规律,189当然更加是希望长久的一种意境。但是梦者要把这两个号码全部都停掉。本来就是修炼者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现在要停机了,说明思想上和行为上已经形成了消极相反的趋势,与修炼的要求渐行渐远了,人的潜意识就着急,很着急,不是一般的着急,急急忙忙地就把这个梦塞到人的生活中间去了,就让她在睡觉的时候做了这么一个梦。这个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人们。

   我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修炼是一个非常很奇怪的事,没有回头路可走。为什么没有回头路可走呢?因为它是人的潜意识的一种冲动,当它很着急的时候或者你真正要想放弃的时候,它提醒你。如果一旦你真正的放弃了,它可能不知道会释放什么样的,你自己不自觉地积累起来的一种信号释放出来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那就不得而知。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这个复杂不是借用危险或不测去展示所谓人的必须要遵守的所谓的原则。因为玄德的意识里面有一个最基本的形态就是“为而不恃”,修炼的所有作为里面实际上没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守和遵循的,但是作为我们个人所肩负的责任或者义务来说,比如说一个人肩负着祖祖辈辈的期望,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好不容易轮到在这个家族中这一代人突然冒出来一个修炼者,这个修炼者所吸收的信息来说,他可能自己个人的主观上可能没有明白,但是他的潜意识却很能够识货,然后它就很着急,就把这个梦境给翻出来,希望人能够引起警觉,最起码要停下来好好的思考一下:到底应该选择怎么样一种生存的道路?如果要说的明确一点,原来的道德的积累你是不是很在意呢?如果不在意的话,那么这就是我们潜意识着急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2-4-18 22: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2-5-9 12:59 编辑

六、修炼就一定要修德为本 --- 慧蕙的问题

   厚音老师您好,感恩老师为我解惑。感恩玄德师兄师姐们一直以来的帮助。

   我一直坚持每天早晚打坐,最近打坐出现一些现象。有几次打坐的时候有气流轻微冲进鼻子里,鼻子酸酸的。   6月9号晚上,打坐时突有气流自下而上冲向口腔鼻腔,口腔鼻腔眼睛被强烈的气流涌动震动,眼口鼻酸痛。   6月14号早上,上座不到10分钟。一股气流涌上。   9月17号清晨静坐时的玄相。静坐,眼前出现扎口的似乎是布袋子,展开,铺平,几个黑乎乎看不清样子的小人儿立在上面。走进一个庭院,院子中间是巨大的亭子,盯着看了许久,恍然大悟是个祠堂,巨大的供桌,好多好多盘子乘着水果干果。。。小人儿们穿上长衫了,一副读书人的模样朝着祠堂行礼作揖。。

[语聊]

   不知道她所说的玄德师兄师姐妹到底是谁,总的说来很多人对她这种现象是鼓励的,没有人去让她悬崖勒马,因为没有人告诉她危险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人就是这样,在相互交流的时候,如果谈功相大家都兴致盎然,一谈到修心修德就索然无味,这也是经常看到大家在群里面发言的一些基本状态,有的群里面有的人对一些功相一些操作的具体内容很在意。是不是这样一些人在影响慧蕙道友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希望大家在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要提醒人们注意什么呢?就像刚才苍龙道友做的梦里面那个小女儿,她说她叫英英,为什么叫英英呢?就是阴性的一面还有阴性的一面,从这个角度再去看事物的发展规律,那就好办了。如果你把她叫黄英的话,那就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她不叫黄英,她就叫英英(阴阴),阴阴就得阳,阳的一面在引导你,你不要以为她是你的小女儿就觉得你可以引导她,实际上是她的引导你。她在引导你的时候,她想引导你什么东西呢?她想让你明白阴性一面的积累是何等的重要。

  “我一直坚持每天早晚打坐,最近打坐出现一些现象。”:   人有精力坚持做一件事总是让人佩服的,但是能够让这件事呃做对、做好、做的有利于人生的发展,就一定需要具备灵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么就问一问,那为什么要打坐?打坐的目的又是什么?打坐的结果是什么条件下是好事?什么条件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祸事?这些都是要想好的,如果连打坐的目的和结果都不知道的话,那么打坐以后产生了一些变化,你接受不了的话,到那个时候你再去找谁呢?不要说找师兄师弟师姐师妹,找谁都没有用。为什么没有用呢?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就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提前务虚好,就是知道自己的修炼、你自己的练功和修能不能或者有没有挂上关系。你修都没有开始,你就炼到有一定的状态那多危险啊!这个危险并不是空穴来风,在我几十年的所谓的气功引导史中有很多人,他们的确走了一条不归路。

   昨天晚上在跟大家聊天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有一位道友他非要练功,他不愿意坚持在玄德里面待了,他非要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包了一个小学校,把这房子包下来,组织了一群人在那个地方炼什么法门。以为这就是他所谓的出路。后来他炼的自己肺衰竭,年纪轻轻还不到40岁也中途夭折。这个例子实际上是非常痛苦的,在我的记忆里面它应该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确没有能力去打动他,没有能力把他从那个不归路里面拉回来,我的确是没这个能力,因为神仙都没有这个能力,为什么呢?没有见过神仙见到人走火入魔会拉这个人一把,没有这个事儿的,因为那是你自己选择的一条道路。 但是作为我,作为一个小说教派,面对这样的事的时候,就是前天跟一位道友在一起坐着谈到这个例子的时候,我还说你记不记得你在旁边,我们一起去做他的思想工作,谈了整整的3个小时。他都感觉到你说的这一切他都不屑,他说:你没有任何的功能,空口打白话,没有什么意义。他非要坚持那一套,后来结果怎么样?这是一个痛苦的经验。我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经验记在心里,不要一味的去练,不要一味的去练,最重要的还是要修!为什么说是修心修德,不是练心练德呢?因为修是不断认识的一个过程。

   
“有几次打坐的时候有气流轻微冲进鼻子里,鼻子酸酸的。”:   身体内部的真气可以冲击病灶,有时候会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治疗效果,有时候也会促进身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身体内部真气运行的通道也不一定单纯的选择某一种通道。就像有的人说什么大周天,什么小周天,什么奇经八脉,它不一定就是按照一个方向或者千篇一律的、万人同一的这样一种方式去运作,它是随着每一个人的状态不同而体现出来的。打坐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感受到的是福还是祸,所以一定要先树立起道德精神。道德精神最重要一点就是“无为而治”。老子说了,他知道“不言之教”“无为之益”的一种好处,他要世人把这两种的好处参透、运用在自己的实践中,这样我们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6月9号晚上,打坐时突有气流自下而上冲向口腔鼻腔,口腔鼻腔眼睛被强烈的气流涌动震动,眼口鼻酸痛。”:事物是相对的,福可以转变成为祸,决定因素在于人的德的积累。“德厚鬼神钦”,他钦佩你,钦佩你什么呢?钦佩你的德很厚实,他没办法撼动这一点,因为德是人的客观存在已经和天地的意志达成了一个整体的效应。这个地方的鬼神可以理解为人生存的面貌中尚未觉察到的一些内部因素。生活中的人常常被一些物质刺激到,比方说北方人吃辣子接受不了,觉得这种菜没办法吃下去,说明刺激过头有时候会对身体产生一些伤害。就像我们谈的一个问题,人如果油没有摄入到一定程度的话,单纯的去吃辣子,吃老干妈就会把舌头给辣起泡,说明老干妈里面那种辣子有极大的刺激性,它可以造成身体一些局部的变化。

   修炼者对真气可能不会全面了解,依靠自己的兴趣积累起来的东西给生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出人意料的难以接受,传统的修炼文化中称之为走火入魔,比例甚至高达十魔九疯的程度,几乎就是百分之百。十魔九疯有十个人炼,有十个人入魔,有九个疯疯癫癫的,面对如此的历史经验,修炼者是不是应该重视一些说法呢?比方说德信,“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这些基本的信条,是不是应该重视一下而谨慎为之呢?不要鼓励人家在功法上不断的深入,要鼓励人家对自己的心态加以反复地认识。就像前面五位道友的问题一样,都是通过梦境体现出我们的心态是我们意料之外的东西,体现出我们的心态、我们的潜意识里面我们不知道的或者人看不见的一面。

   我们是不是能够理解自己呢?我们是理解不了的,我们真的理解不了,不知道“他”想表达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希望。既然我们不知道,就说明我们自己需要去认识自己。没有认识自己,我们就偷偷地去积累什么能量、积累什么功能、积累什么样的法力,那不是要自己命吗?所以一定要修德为本,要想修炼就一定要修德为本,这样才符合“传天道里不传天理者,天理难容”。你传天道里不传天理者,天理难容,最后这些问题都会反馈到我们自身的状态里面中来,这不是一个非常轻松的话题,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希望大家谨慎为之。




七、我们为何还在那风花雪月的梦幻中不能自醒呢? --- 元一的问题

   两个梦,烦请老师讲解,谢谢老师!

    1、 梦的前面比较模糊,好像是在和人讨论国家大事。然后有个朋友还是大臣的女儿也在旁边,对我很是仰慕,而我也对她感觉很亲切,很有好感,中间有两次手就偷偷勾在一起了。但是她的年龄有些偏小,大概也就14到16岁左右。我觉得自己年龄比她大了不少,不敢主动表明心意。后面身份就慢慢清楚了,我是一国皇帝,还有一个太子也大概有二十岁了。她开口向我讨封,我问她想要个什么封号,她说就先讨个公主吧。

[语聊]

   “和人讨论国家大事。然后有个朋友还是大臣的女儿也在旁边,对我很是仰慕,而我也对她感觉很亲切,很有好感,中间有两次手就偷偷勾在一起了。但是她的年龄有些偏小,大概也就14到16岁左右。我觉得自己年龄比她大了不少,不敢主动表明心意。”:   男女之情重要?还是国家大事重要?这也是每一个生命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模拟出来一个梦,无非是要考验一下修炼者的思想立场,同时也暗示着一个演化的方向。

   
“我是一国皇帝,还有一个太子也大概有二十岁了。”, “我是一国皇帝”, 人自己就是身天下的君主,这是《道德经》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比喻。“有一个太子也大概有二十岁了”, 修炼者好不容易知道个体生命的延续需要转化这样一个道理。梦中他不考虑国家的安危与前途,不考虑自身性命的安危与前途,年长如此风月情场的花心不死,不将青春年少者相匹配在一块,却一味地去幻想着自己的肉欲,而体现出这种所谓的优势。因为自己是皇帝,所以只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不好意思而已,但内在心理的想法肯定是逃不掉的,肯定会利用这个优势的。从长生久视之道来说,自己还有修炼的希望吗?所以当面对儿女情长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是不是能够符合修炼的要求?这需要修炼者自己问一下自己。

  “她开口向我讨封,我问她想要个什么封号,她说就先讨个公主吧。”:先讨个公主,既然是公主与皇帝就是父女的关系,恋父情节只是弱女子对强大靠山的一种天然的依赖,梦者为何要做乱伦般的胡思遐想呢?这个梦境就展示出来刚才分析的这一面,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实际上相对而言,国家大事和儿女情长来说,面对修炼的时候就是应该先考虑国家大事。表面上这个梦没有什么结论,但实际上它表现出来一个结论:矛盾,又想跟她谈情说爱,又要封她公主。那是不是说梦中的这个年纪很小的女性,她已经先用她的智慧、用的信息把你的嘴巴给封住了呢?这就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一种反向点化。


    2、梦里和几个朋友一起在一个大湖或者是沼泽边,朋友应该是两男两女,其中一男一女存在感比较低。另外一个男的以前比较惹当地民众讨厌的,梦里他和我应该是比较有钱的,但是有钱我们都会请大家一起用。另外他经常喝醉后就倒在水边死去,但是又有另一个他和我们在一起。梦里村民从他的尸体上解下了一块表还给他,那表似乎值几十万。      再然后另一个女的带我乘木筏,就我们两个人上去,然后木筏就往下沉,水都到膝盖了。她说没关系,然后开始划动,然后木筏开始慢慢浮起,跃出水面往上生,穿过一朵乌云,降落在一个地方。然后我发现降落的地方是十年前我的学校,听一旁的同学说学校一个姓黄的富二代同学同学强吻了校花,然后黄姓同学买了火车票要上火车了。然后我一下想起了,后来火车出事,这位黄姓也死了,校花继承了他的遗产,后来成了一个大集团的老板,但是十年后这个集团破产还是怎么了。再然后发现没有跟着上木筏的三位朋友也出现了,只是打扮身份似乎不一样了,梦境结束。

[语聊]

   和几个朋友一起在一个大湖或者是沼泽边,朋友应该是两男两女,其中一男一女存在感比较低。”:大湖边: 大的环境因素中再去谈我们的认识。大家可能还记得菩提老祖一见孙悟空就从猢狲出发赐姓于他,菩提老祖就从孙悟空是猢狲(猴子)给孙悟空就取了一个姓。胡“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这是西游记里面的原话,所以不用“胡”字用“孙”字,孙“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后来孙悟空被天庭诰封为齐天大圣,所以大湖边就是傍于大圣需要明白话语之根本才是他的真谛。就是你已经在这个环境中了,你已经在接受这样一种点化了,这就是它真实的地方。 “两男两女”: 人有先天与后天两套遗传体系,各具阴阳,正好是两对男女。 “其中一男一女存在感比较低”: 人的后天占据了皇帝之位,先天遗传给人身体的真阴阳当然就模糊一些。

   “
另外一个男的以前比较惹当地民众讨厌的,梦里他和我应该是比较有钱的,但是有钱我们都会请大家一起用。另外他经常喝醉后就倒在水边死去,但是又有另一个他和我们在一起。梦里村民从他的尸体上解下了一块表还给他,那表似乎值几十万。”:    “他”是谁?主观上的自己是“他”的影子。主观上的自己实际上是“他”的影子。 “他和我应该是比较有钱的”:  自己和“他”都很有钱,是因为生命的资源被主观占用了。人的为所欲为,而不顾生命中的百姓的需求,所以“他”很受老百姓讨厌。 一会儿死去又会有活过来:  迷人的凡心多变而无常,而人心却以为这是真常的一面。由于有皇权(因为他是皇帝),所以身天下的百姓不得不将本不属于他所有的贵重存在,反复的在无常中变化中不断地去交付给他加以控制。就像那块表一样,因为在无常中变化而反复地不断地去交付给他加以控制。

   “
另一个女的带我乘木筏,就我们两个人上去,然后木筏就往下沉,水都到膝盖了。她说没关系,然后开始划动,然后木筏开始慢慢浮起,”:   身中之阴是基础,她们在修炼中的积极性都是可圈可点的。前面的梦境里面都有女性在梦境中起到一种意识基础的作用,身中之阴是基础,她们的作用积极性也是可圈可点,但她们也有消极性。水是道,筏是德。
   “
跃出水面往上升,穿过一朵乌云,降落在一个地方。然后我发现降落的地方是十年前我的学校”:   乌云:代表着人在修炼中可能要遇到的一些障碍,这个障碍也并不是很难,因为在先天意识的引导之下很快会就渡过去,如果在主观意识上引导就不一定闯的过去。所以最后就落在自己青春少爱值得再开发的地方。

   “
姓黄的富二代同学同学强吻了校花,然后黄姓同学买了火车票要上火车了。然后我一下想起了,后来火车出事,这位黄姓也死了,校花继承了他的遗产,后来成了一个大集团的老板,但是十年后这个集团破产还是怎么了。”:   这一段讲的是关于他同学的故事,关于黄姓同学和校花之间发生的这些故事。黄姓同学后来因为火车出事死了,然后校花继承了他的遗产,后来也破产了不知所踪,这就是黄粱一梦的另一类翻版。自己以为其主角不是自己,其实还是演绎给自己听的。现在的人讲究的美女香车都只是用来吸精吮血地消磨大化给予我们的修炼基础的机会。这一切美女香车都是为了吮吸我们的精华,而这个精华实际上是大化赐予我们修炼的基础和机会,我们为何还在那风花雪月的梦幻中不能自醒呢?

   “
然后发现没有跟着上木筏的三位朋友也出现了,只是打扮身份似乎不一样了”:   本自具足的这次生命自然有着它特殊的长生久视的另一面,这另一面就叫做生命的发展蓝图。为什么熊老二(我称自己为熊老二)反复地在这个地方诉说还是有人说不明白呢?说实话有几个月没讲课了,也没有跟大家网上交流,线下碰到很多道友,一说起过去的一些听课的感受,就说还是不明白老师到底在讲什么?还是不明白。这些个梦境已经不是熊老二的梦了,是大家自己做的梦。大家为何不仔细的思量一下呢?思量不思量这个东西都是存在的。思量以后可能就对人生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不思量就好像浑浑沌沌就过了一生一样,好像是可以过一生的,但是不是能够把握住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呢?那就很难说了。就这个不思量有一首江城子送给大家。是宋代的大学士苏轼写的,本来是为了悼念他的妻子过世十年所写的一个很悲凉的填词,但是代表不思量的一些消极之处。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是说他做了一个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根本就不用去考虑她,他也很难忘,因为毕竟相伴的一生,去世了以后我突然梦到了。本来是一个很消极的梦,但是我们想把它牵扯进来以后让大家积极地去思量一下。思量什么东西呢?就是思量到底什么东西才是能够延续下去的?最起码这个问题是摆在眼前的。比方说我们重新再回顾宋代人的这些比较有名的诗句。它能够流传下来,同时也能够在人们的记忆中间回荡,就是因为它代表一种共性的存在,人化为土不知道化了多长时间了,早就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他的精神、他对这个问题的体会却被流传了下来。

   当然不思量不是我们所应该的一种态度,我们应该在我们自己积极和健康的时候,还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积极的思量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积极的未来。这个未来真的是人们在所谓的文明世界里面所说的有什么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对垒吗?这样状态是不存在,精神和物质本来就是一体的,希望大家能够把庄子的“磅礴万物以为一”在自己的修炼实践中好好的实践一下。这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蓬勃万物以为一”,从大的一面把握好这个世界,也把握好自己的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上人 发表于 2022-4-25 07: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上人 于 2022-4-25 21:14 编辑

“如果根据我们经过一些修炼体会过的一些状态来说,”是否修改成“如果根据我们经过修炼体会过的一些状态来说,”?
“他在创作逍遥游的时候所依据的一些内容。”“他在创作《逍遥游》的时候所依据的一些内容。”
“它在人的肾脏中他成立的话”应删除“他”字,“它在人的肾脏中成立的话”
“在这个借这个天地之风”是否精简为“在借天地之风”?
“就是“蜩与学鸠”他们的眼里这样一种荒唐,你为什么要飞那么远啊,跑到那么远的一个你不知道的地方去呢。”有几处标点符号不准确,是否修改成“就是“蜩与学鸠”它们的眼里这样一种荒唐,你为什么要飞那么远啊?跑到那么远的一个你不知道的地方去呢?”
“练功练地说不定走火入魔了”“地”字应是“得”“练功练得说不定走火入魔了”
“还有很多我们未知的这个事物,需要我们去理解他,同时也需要我们去了解他。”“还有很多我们未知的这个事物,需要我们去理解它,同时也需要我们去了解它。”
“最后跑到古月之山上去了”应为“最后跑到藐姑射之山上去了”
“见四子藐姑夜之山”应为“见四子藐姑射之山”
“也可能是因为他藐姑射山上”多了一个他字,“也可能是因为在藐姑射山上”
“但是过得要海关吗?”,“但是过得了海关吗?”
“你自己都不知觉地积累起来的一种信号”,“你自己都不自觉积累起来的一种信号”
“他都感觉到你说的这一切他都不削,”,“他都感觉到你说的这一切他都不屑,”
“要鼓励人家自己的心态加以反复的认识”,“要鼓励人家对自己的心态加以反复的认识”
“后来孙悟空被天庭告奉为齐天大圣”,“后来孙悟空被天庭诰封为齐天大圣”
蓬勃万物以为一”,“磅礴万物以为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2-5-9 13: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人 发表于 2022-4-25 07:33
“如果根据我们经过一些修炼体会过的一些状态来说,”是否修改成“如果根据我们经过修炼体会过的一些状态来 ...

感谢,已修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2:11 , Processed in 0.0221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