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3-1-30 15:41 编辑
三、傍于大道,性命双修 --- 念念问心的问题:
1、请熊老师讲解梦中梦是什么一种机理和运动规则呢?
[语聊]
梦本来就处在阴性的位置,如果梦中再套梦,那是阴中藏阴,也就具备有阳性的点化性质。
梦的运动规则一般具备有与主观主动地相悖性。就是你觉得是“这样的”时候,它就是“那样的”一种意思。这是梦的运动规律,就像老百姓所说的一样,梦它可能是反的,这是一般的情况。 也有顺向的一种梦,比如说前一天梦到了一个人,第二天就碰到他了,这就是顺向的一种存在状态。一般的情况下梦都是反向的。
梦中梦的运动规则一般则与人的主观有客观上的相迎性。“梦中的运动规则”与“梦中梦的运动规则”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梦中梦的运动规则一般则与人的主观有客观上的相迎性,就是它迎着你来,就像两个人运动一样,可能是擦肩而过、可能是漠然的一种相会。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特点:不会很明确性,没有明确性,没有说这个事情是非常明确的表达一个什么东西。
一旦到达直接表达了,就像原来讲的那个故事里面一样。原来有个街坊一早上起来就跟巷子口的商店老板说:“哎呀,很奇怪,昨天晚上做的梦还说我被车撞死了”。那老板就说:“那你今天别上街了”。他说:“我就不信那个邪”。再过了一会儿老板就听到街上回来的人说某某某刚才在街上真的被撞死。老板就很遗憾,这个人真是不可思议,他明明知道自己昨天晚上已经得到信息的通知了,他就是非要坚持这一点。这就是刚才所说的它可能有一种相迎性,它对着你而来,因为这已经到了至关重要的一面了,人的生命马上就要结束了,它再不给你一个明确的开示的话,那么人这一辈子生命中潜在的或者客观的意识那一面不就白白的存在一场了吗?它肯定也想让生命正常的延续下去,但作为人来说身体内部的信号毕竟克服不了外在的整体上的定数。这就是我们刚才分析来分析去,花了很多的时间想表达的一个问题:在整体中有一个系统的运动规律,这个运动规律对于个体来说不甚了了,不大容易了解它,但是它又客观的存在于那个地方。
所以人如果说有特异性,就是说你有一些特长,无论视觉上、感觉上、听觉上某方面特长,你一旦发现了这些蛛丝马迹以后,你不是把它用在外向的逞能上或者释放上,而是先把它收敛起来向内看去观察自己内在的一种诉求,那么作为人的健康也好、寿命也好、以及定数也好都将会重新进行排列。重新进行排列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它要符合于整体共振的这一个道理,就是你真正的了解了你的整体的背景了,那么你就相当于和这个背景形成一体了,那你生命就不是独立的了。刚才我们举的那个例子,这个人做了一个梦,梦中告诉他被汽车撞死的,他无非就是自己不服气、不信邪,非要上街。老板就说:那你别上街呗,他说我就不信那个邪,结果后来真的被撞死了。被撞死这事好像是个意外,但这也是他的一种定数。他的潜意识想通知他让这个生命延续下去,但是他的主观却按这个定数继续的运动下去。
今天花了很多的时间讲了一个并没有说的很明白的事情,意思很清楚,我们本身背后有一种很强大的背景力量,这个背景力量不是用来支撑我们的特异性,而是用来支撑我们的回归性,回归到整体的背景里面去,然后从背景里面再自然地生发出来,这才符合我们人的生存之道,也符合于我们修炼的发展需要。
2、12.15日晚梦到自己很多人在学习,之后自己跑步锻炼,还拍打自己的丹田,很舒服。但自己知道其实是在梦中,醒后想上厕所,结果发现自己这栋楼的厕所很脏,就想去旁边那栋楼的,结果随着很多人走出去了也没有厕所,还看到路边有人盖房子,之后还和人挖土,还和人讨论自己班上几个人的工作和处事态度方式等,后来就醒了。 请教老师,做过好几次梦中有梦的梦,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存在和机理?
[语聊]
“自己很多人在学习,之后自己跑步锻炼,还拍打自己的丹田,很舒服。”: 学习、锻炼、拍丹田很舒服,表面上这些都与白天的行为方式和感受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这个梦是想告诉主人这些和主观愿景并不相与,真的意思还另有其妙,这就是相悖性。它告诉你的不是:你在学习、你在锻炼、你拍丹田很舒服,这跟白天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它要告诉你: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还有另外一个意思。
“醒后想上厕所,结果发现自己这栋楼的厕所很脏,就想去旁边那栋楼的,结果随着很多人走出去了也没有厕所,还看到路边有人盖房子,之后还和人挖土,还和人讨论自己班上几个人的工作和处事态度方式等,后来就醒了。”: 梦中排浊也要选干净的地方,而不能看清自身到底不干净在什么地方?上厕所就上厕所吧,为什么要选一个很干净的厕所上呢?记得是在某一次讲课的时候说过这个问题,过去的人不大讲究,随便在野外解完大手以后,过去哪有纸,扯一把草或者拿石头蹭一下就行了。这个地方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要直面身体的现状,人明明在排这个浊,也不要讲究那么多了。
“出去了也没有厕所”,是因为没有上另外的楼的缘故,上了另一栋楼,那就是处在另一个生命体中间了,它是不会附在人家身上去寻找所谓的结论。所以生命是一个体系,吸收精华与排掉糟粕具备有全然性,能够把吸取精华做好,同时也能够把排掉糟粕做好。修到一定程度的人,他们都具备有不吃不喝也不上厕所这样的一定的体会,当然这是在一定时间以内,不是说一辈子不用上厕所也不用吃喝了。即使有这样一些短暂的体会,这只是为以后的升华做准备,而不是让人自绝于常态,跟常态不打交道那是不现实的。
路边盖房子: 傍于大道,性命双修。
和人挖土: 土,人的主观思维。修炼有了同修就可以借鉴他人的思维角度,通过思维角度来挖掘自己主观上未能合于道性的地方。
和人讨论工作和态度及方式: 工作态度与人情世故交织在一起,每个人的处理方式都体现了其为人的初衷与灵机相弈的德行特征。
梦中梦的这些情节不是为了迎合梦者的主观愿景,而是想告诉梦者需要注意的方面,明白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去修,因为这是他梦的第二个情节。
前面“跟很多人在学习,之后自己跑步锻炼,还拍打自己的丹田,很舒服”,这是第一个梦。梦中就醒了,是不是醒了?没有醒,他还在梦里面:梦中醒来以后就上厕所,发现厕所很脏。然后就去另外一栋楼,但没进另外一栋楼,走了出去也没有厕所,然后路边盖房子,和人挖土,这是另外一个梦里面,梦中就套了一个梦。
梦中梦的这些情节不是为了迎合梦者的主观愿景,而是想告诉梦者需要注意的方面,就是你先要把自己身体内部清理干净,清理干净是说你吸收精华排除掉糟粕,它具有全然性,它本身是完善的。就是你认为你身体上很干净的时候,但是你身体内部是有糟粕的,这是逃避不掉了的一个客观现实。所以这些都需要人客观的去承认它,最终去明白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才能够达到平衡。就像修炼者达到一定程度一样,就是说有很多人,即使他平常像平常人一样,吃喝拉撒都很正常进行,但到了他离世的那一天,他很明白,他可能在这之前几个月就已经开始酝酿了。酝酿什么意思呢?酝酿是说他要吃很多别人不愿意吃和吃不了东西。
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华山上有一个和尚要涅槃了,涅槃之前一个月,他就开始不吃饭,专门吃红糖,他不吃白砂糖专门吃红糖。他吃红糖不是吃一点点,一次吃半斤以上,吃了以后又呕吐。他为什么要吃红糖?为什么要呕吐呢?至于他的排泄是不是很正常呢?写报道的人没有谈到这方面的问题,但是这是一样的道理,既要呕吐同时他也要排泄,泄的一面也包括把自己大肠里面、小肠里面、胃里面所有的杂质都清理干净,让肠道里面一点杂质也没有。
你想想看这个要维持一个月的时间,一般食物进去以后最多停留二十四小时,充其量四十八小时也要排除体外。食物进去以后不会停留很长时间,就排出体外。如果一个月不吃东西的话,他的肠胃里面还有什么东西呢?啥都没有了。但是为什么这个人又活着呢?原来他通过吸收糖分。这个糖分是不是完全被吸收进去来了呢?不一定,他就是一种维持,维持到一定程度以后他这个人就坐化了。坐化了以后,把他缸葬了,过了三年(九华山的和尚们都有这样一些传统,三年以后开缸检验这个人是不是修成了或者得法),开缸一看,身体上穿的衣服,包括带的念珠,都已经散落在四周,衣服已经破烂不堪腐化了,但他肉体却跟临死前没有什么区别,按按他的身体居然还有弹性,就像人活着一样。
这是八十年代的一个报道是这样说的。这说明即使是一些修行的人,他们也有平常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解决问题,我们拿到这个地方来谈也是这样一句话:吸收精华排除掉糟粕,它具有全然性。不要把它支离开来,不要支离破碎地去看它。你不要说我想吃好东西,然后我拉个糟粕也要选择干净的地方。你有权利选择干净的地方,但是他不是要你选择干净地方,而是要你明白你身体中的糟粕是怎么样一种形态,不要把这个形态忘了,不要排斥它,不要觉得好像自己很干净一样,实际上自己并不是纯粹的卫生。那为什么能正常生存下去呢?这就是需要我们自己本身深入理解的地方。
(上面三个问题都是有关我们认识上需要关注的,一点点比较偏激的,就像庄子在《骈拇》里面所说的僻,过了的地方,或者不应该保留的地方,我们是不是具备有自然的意识?这才是关键的。下面四个问题就谈到关于修炼的一些细节的变化。)
四、象天而返,这是学习天道不言之教的好方法 --- 本心应物的问题:
请老师解惑
尊敬的熊老师:您好! 最近一段时间来,每晚我都会在梦境中醒来,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而且这些梦境好像有一条线贯穿起来一样,可我捉摸不懂,也捕捉不到,疑惑不解。请老师解惑。谢谢老师! 2020年12月7日梦,场景一:我看见一个小婴儿躺在野外地上哭,周围有很多人各自开心地做自己的事,没有谁管那孩子。我抱起婴儿,哄她,一边哄着她一边围着一大水库走,婴儿不哭但是不时吐奶,吐出一团东西,我拿取尝尝,没什么特别的味道,有人说很脏——
[语聊]
“野外”:身体内部自己没有关注到的地方。野外就代表身体内部没有关注到的地方。
婴儿没有人管: 身体内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无暇他顾,这婴儿也比喻了人身体内部尚未培养好的新身体,那是只有你主观意识才能进行呵护的一件事。
围着一个大水库走: 大水库,大道。培养好新身体的要求就是尊道贵德,法于自然。
“婴儿不哭但是不时吐奶,吐出一团东西,我拿取尝尝,没什么特别的味道,有人说很脏”: 修道要在生命中培养出新生体来引导自己的主观,就不要仍然坚持旧的为人观念,认为婴儿啥都不懂。而要树立婴儿在人生的阶段中是最有德的这种基本思想,修炼的方方面面都要向他学习,要吸收他的不言之教。
干净与很脏是一对阴阳,常人眼睛就很脏,但在先天那个地方却很有作用,很有作用的一种调整。所以人们的观念千万不要搞错了,不要搞错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万物都是有灵的都是有用的,所以在圣人眼里没有弃物。我记得在我的人生中间曾经有这样一个观念的转变,就是有这样一个病人,身体非常虚了,身体虚弱行将就木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一亲戚正好在医院工作,他偷偷地跟家人说:他这个病就身体虚弱,有一种东西,看能不能救他。家人说什么东西?那个人就偷偷地跟家人说,家人一听说那就试试呗。一般无论是农村也好,城市也好,人们都不愿吃那个东西,是什么东西呢?现在人当然知道这东西是好东西,过去人的确都认为那个东西很脏,那就是我们中医里面所说的紫河车,也就是人人都会经历过的胎盘。过去人们都认为紫河车很脏,一般都扔到粪坑里面垃圾堆里面去了,后来人们才知道那可是个好东西。后来果不其然了,因为他是医院里面工作,然后把人家要扔的胎盘就要了几个过来,给病人一吃,病人身体果然就强壮起来了。
大家肯定也看过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里面也有一些非常奇怪的思想,人们的生存观念和医疗观念,以及卫生观念,可能都在错综复杂的文化积淀中产生了扭曲,而不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它特殊的用途。比方说在中医里面对《狂人日记》里面所说的那种肺病有一种很特殊的治疗方法内容。什么内容?古人就认为棺材里面面对去世者的棺材板上长的蘑菇,反着长的一种蘑菇,过去在中医里面叫做梦灵花。这种梦灵花很有奇效,而且一般能够在棺材里面长梦灵花的这样一种死者一般生前都是富户,吃过好东西的人。所谓的好东西就是吃过肉这些好东西,这些好东西代表什么呢?代表浊气,浊气喷出来以后,在棺材板上面长出来的木耳之类的菌类,一旦被发现以后,如果(把它)用在对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上面有奇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史以来寻找这种治疗方法的人却很少,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涉及到死人,人们对死人本身就很忌讳,更不要说去动人家的坟地了。所以也就影响到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运用。
第一个场景他获得一种信号,就是婴儿的信号。不是说应该让婴儿向我们成年人学习,而且我们成年人向婴儿学习,因为他是一个新生体,他有很多我们修道人所不知道的一些观念,而且有很多我们既有的观念需要改变。
场景二:在一个露天院子做饭吃,父亲(已去世)和母亲都在,还有很多人。姜发红和她父母来我家,说是她姐姐高考高中,要我们去她家吃饭。她父母忙着相帮做饭,我母亲催促去她家的事,她说要过三天才去,周六要嫁她姐(我侄女儿),(梦中说是我父亲告诉她的),我一直抱着那个小婴儿———
[语聊]
这一切好像从逻辑上不大容易说通,在实际上都在起着一种暗示。
“露天院子做饭吃”: 象天而返,这是学习天道不言之教的好方法。如观察黎明和黄昏的明暗变化就知道界线是不存在的,此即为混沌。什么时候才是天亮?什么才是天黑?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界限的,这就称之为混沌。观察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不明白混沌的时候观察一下就知道什么叫混沌了。
“父亲(已去世)和母亲都在,还有很多人”: 阴阳状态并存,我们除了承载着对后代的一种责任以外,还承载着前辈们的一种期望,对未来的一种殷切期望。自己众多的内在信息的参与也是我们修炼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认识生命修炼内容的开始,不要单纯的孤立的看我们自己修炼内容的需要。过去人就认为通了小周天,好像就炼成了绝世神功,真的是那样吗?不是的。我们所说的修大道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要把它割裂开了,不要被一些片段性的概念所欺骗了。
“姜发红和她父母来我家,说是她姐姐高考高中,要我们去她家吃饭”: 姜发红:将来的发展前途一定是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统一的。红,兴旺发展的意思,我们中国人喜欢用红来形容这个发展和希望,很红火等等。没有少阳、少阴的参与修炼肯定是个空话。“高考高中”:“大学毕业考高中”这话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又一种说法在这个地方出现了。他家的阴阳状态比较完善,因为父母都在,然后又是属于少阴具有孕育和孕化的能力,这样就比较容易成功了(借用了“姜发红”这样一个信息)。
“她父母忙着相帮做饭,我母亲催促去她家的事,她说要过三天才去,周六要嫁她姐(我侄女儿),(梦中说是我父亲告诉她的),我一直抱着那个小婴儿”: 看来这所有的信息都是在为那个婴儿在服务,在交代他的那个方方面面。
“她父母忙着相帮做饭”: 走向反面是众多信息参与的结果。
“母亲催促去她家”,去姜发红的家。说明基础的一面还是比较有热情的,阴性的基础更期待改变看来是一定的。就像刚才“为天下”的梦境里面母亲的作用一样,母亲要杀鸡,母亲有意的问她的孩子,要引导他的思维往偏执的方向暴露出来,然后拿到这个地方来,我们予以点化和纠正。“母亲催促去她家”说明阴性的基础更期待改变。
“过三天才去”: 事不过三,表明信息的积累比较充分了。
“周六要嫁她姐”:万事俱备条件成熟,称之为周末。周,周全;末,末了;周全以后准备好了,这就称之为周末。嫁姐,就是合丹的意思,女大当嫁。
过世的父亲告诉她的: 阴阳跨界也一样可以作为引导信息。过世了的父亲怎么会告诉阳性的还活着的人呢?因为他已经在阳性的人的梦境里面出现了,过世了他同样还可以活过来,就是信息的跨界作用,它可以作为一种引导,不能忽略生命中的任何一个成分的开发,我们不要忽略它。比方说自己的父母年纪大了过世了,自己想修炼会不会涉及到已经过世了的父母呢?肯定会涉及到。过世的父母是不是就没有作用了呢?他们还是有作用的,所以不能忽略生命中的任何一个成分的开发。父母过世了,但是在自己身上他仍然有遗传的份额在里面。当你在修炼的时候,你无形中就在发挥这些微妙的份额的潜在作用。
这个作用的开发是很关键的,这个关键不是在别的地方,不是说对我们自身单纯的有益,也不是说对过世的人单纯有益,而是对祖祖辈辈生生世世都有益。就看你想的对不对,开发的对不对头,掌握的方法究不究竟,无非就是这三个条件的问题。至于方法不要着急,就像我跟箭凌老师在一起经常讨论这个问题一样,方法很简单,但实际上就是我们有时候信的程度不够。信的程度不够,诚信的程度不是很够,我们对这个问题相信得不够彻底。为什么不够彻底呢?就是因为我们不懂,我们并不明白将来科学都会证明这个道理,它是真实不虚的。下面我们也仍然会谈到这个科学与发展的问题。
“我一直抱着那个小婴儿”: 观念矫正合道了,性命的修炼信息充沛了,天时地利人合了,成丹结正果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婴儿可以称之为圣婴,修炼阶段中在后,此梦中却在前,说明玄界恩师在点化在坐各位时用心是何其良苦。玄界恩师用心何其良苦,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他为了方便点化,就让“本心应物”道友做了这样一个梦,把这个婴儿出现放在前面了。因为梦中跟我们的现实修炼正好是反的,所以婴儿可以放在前面出现,然后准备的条件或者修炼的刻苦经历可以放在后面去证明。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个过程。
场景三:我们夫妻俩和起同酬夫妇在一起做饭吃,期间谈论起我儿子和她儿子去找工作考试的事(现实中俩孩子都已工作)。场景转到外面苏永梅说要传作业给学生,我在想怎么传?用一种发射器,直接发射出去,发射出一些三角小旗(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飞向天空,飞向远方,从南到北,一些孩子(男女生)都有,笑着跳着纷纷跑接小旗……
[语聊]
“起同酬”: 酬,酬,回馈。性命的修炼在回馈方面是有共同结果的。这是因为在生命中间有两套的遗传体系在共同参与,一起将生命引导走向反面。不是由主观独执天下将活生生的其他成员看成是随意调遣的固化对象。
“我儿子和她儿子”: 谈的是两个人的儿子,实际上是指接班人的问题,其性质与努力的方向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天地做出贡献的,这个时候的分别心就不符合修炼成真的未来。身在凡间还得提前思考天地间的大事,并习以为常,此即为大道。
“苏永梅”: 苏,苏醒。永,长久。梅,梅花,就是现在在草庄经常看得到的一种树枝上含苞待放的黄色花蕊的腊梅,现在天气正冷,腊梅总是在冰天雪地时给人带来芬芳,迎寒独自开是它的特色,这也是修炼者在人们还沉睡时就用自己的努力来唤醒大众。 “苏永梅”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对大道的觉醒。修炼者对大道的觉醒修炼者总愿与众人分享,这就是当下存在的意义。
发射各色的小旗,男女生笑跳着去接: 乐于饵,过客止。修炼这件事要与时偕行,要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清楚,利国利民利众生的方方面面。本来也的确是这样,但是真正的让人们去接受它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本心应物”的梦境里面三个场景,一个是关于婴儿的问题,第二个场景是关于修炼的条件准备问题,第三个场景是说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体系之间的协调问题。要考虑到系统的需求,同时要为系统的发展奠定觉察和觉悟的基础。苏永梅这个名字就代表这种基础。同时也提出一个条件,就是我们身在凡间,也要提前思考天地间的大事。并且养成一种习惯,这就称为修大道。不要以为修道就是自己个人的事。如果以为是自己个人的事,就不知道自己怎样通过社会的发展验证自己对大道的领会了。)
五、当人的德积累的像大海一样宽阔和深邃的时候,修道成功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 --- 溪水潺潺的问题:
女儿发烧和家人的不同观念冲突及前后梦境
1、梦见来到小学老师林金文家门口,前面一条街,老房子的样子,右边屋后小路本来是直的又弯了包进来一块地,我想这块地是向隔壁叶氏人家(和他丈夫同宗)买的吧,来到左边房子前面,是挺大的场地,房子成了新造的样子有好几层,有点像西式屋顶是尖有走廊,前面场地好像在做生意很多人吃饭,回到老房子门前,林老师的丈夫叶柏成医生(车祸去逝多年)往家里赶了好几头牛,感觉有一头牛特别高大。在她屋里,有一个女性的生了我的女儿,但又不是现实中的老婆,我妈抱着我的女儿往前走,我看到我的女儿右眼眼珠不正常,好几个白色瞳孔似的。
[语聊]
这里面的信息非常多,我只选择其中一些比较有意思解释一下。
到小学老师家门口,是个老房子: 说明人从小启蒙所受的教育很重要,到如今成年了观念的变化就有很多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够列出来都能够知道,因为它已经形成为你的基础,这就是无意识积累的变化,但是身体这个屋子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相反还受累于这些积累。
前面一条街,右边屋后小路本来是直的又弯了包进来一块地,我想这块地是向隔壁叶氏人家买的: 人身体的前面就是道,道是由人心趟出来的。人身后所走过的路本来是大同小异的,可以直诉,但是要说到细节就是弯曲不已的,因为有着很多的利弊得失悲欢离合交织在期间。从这他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林老师,隔壁的叶氏。涉及到林就涉及到木,涉及木就必然有森,“森林木叶”这样一个整体,三个木,两个木,一个木,然后变成了树叶的叶。林向叶取得光合作用而荫及一方、一片土地,这是很自然的。
“房子成了新造的样子有好几层,有点像西式屋顶是尖有走廊,前面场地好像在做生意很多人吃饭”: 到底是老房子还是新房子?人类的身体好多年都是如此的结构而未见新意,就是因为人类只知道在色与相的执着上追求所谓的美感,而不知道从认识生命的全然性上去追求其进化,甚至忘记了生命有机体无止境的可塑性与潜能所深藏的广义生命奥秘。
表面上在讲看小学老师的房子,实际上是从启蒙观念的角度在提高人对生命的一种再认识。经过这个认识,就是房前也好、房后也好都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的目的是希望人们能够看清楚在生命变化的过程中,过去老房子怎么又变成新造的样子呢?又变成西式尖顶有走廊的房子呢?说明这是个矛盾,梦里这种矛盾是可以变形的,但是在我们的领悟里面一定要有一个顺序的过程,知道他在表达什么东西,不要把这一点撇开不顾。修炼需要人们走向反面,同样科学与文明也需要人们打破既定的观念走向反面,才有更高的创新思维与新领域的开拓。
关于房子是新的还是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伪命题,讨论的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举个例子来佐证一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之前,量子科学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雏形,那个年代的人们已经知道量子力学的出现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有很多概念在纯粹的理论物理学方面在进行一些科学上的推论,只是到了一百年以后的2020年才能够得以在实用的领域出现实验性的开发。一百年不可谓不长,这也说明科学的哲学认识还不是很明确,有很多的科学观念因为人的生存观念都需要在不断的变革中得到更新。
前几天从新闻联播里面看到我们中国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已经实验成功了,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性的事情,在将来还会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很厚实的基础。一百年以前人们已经对量子的观念在产生积累,到了一百年以后才产生一些实用性的实验,还只是说实验阶段,还没有实质性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或者生产的运用中,这些东西现在还没达到那个程度,都处在实验室的比较高级的阶段。一百年以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对量子科学的问题就有一个疑惑,关于量子纠缠的问题,他想不通这个量子纠缠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他说量子纠缠是一种鬼魅般的存在。说明他对这个问题从物理上还没想通。一百年以后人们在实践中,在运用它的时候,证明有很多量子纠缠之间的变化的响应是不受光速的约束的,即传即至。
就像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在研究的“墨子”量子通讯卫星都到了天空中一样,“墨子”这个通信卫星在做试验的过程中有一种对量子纠缠的运用,地面控制系统和“墨子”量子卫星之间的通讯是采取量子力学的方式运行的,在分发量子的成对性进行通信时不受时间的约束,不像电子要受光速的约束,即传即至。而这个问题在一百年以前爱因斯坦的思想里面认为是一种鬼魅般的存在,这证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对生命可能还不是很理解,特别是我们对生命中间的思维可能还不是很理解,一旦理解以后,一旦把人的意识与存在之间直接挂上钩的时候,人类真正的进化就可以不难理解的到来。
2、前天晚上女儿和我妈睡,早上我妈说女儿发烧有39℃多,喂了退烧药,我看女儿活蹦乱跳,一点都没生病的样子,我就说我妈你不要那么着急喂退烧药,小孩子发烧是正常的,退烧药会产生副作用等等,我妈就不高兴了,说我一个亲戚的医生和他们说超过39℃就要吃退烧药了,我说也要看情况,不是看温度,而看人的具体状态,我妈比较固执,不能随便说她错,所以有些话自己也不多说,特别是年纪大的人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时候,是很难说的动的。
[语聊]
福与祸之间,人们当然要追求福而回避祸(因为发烧说不定就要产生祸,谁愿意接受祸的结果呢?),要人们去明白祸是打破命运而追求更大福的道理,除非他具备与天地相通的灵性,真正地懂得了道理而不执着于固定的方法。我们这个地方所说的这种理解,我们并不鼓励人们普遍地去实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的人的观念已经形成了,比如你如果说吃药不好,他会认为你讳疾忌医。所以我们要知道福与祸之间的辩证关系,灵活的具有灵气的与本來相呼应。
3、晚上再梦, 站在土堆边,前面是工地,有挖掘机在,这时飞过来一个货车车斗,连忙躲差点被砸到,又往后身后飞,后面是我爸,没砸到他,地上有个洞可以往下走,跟着我爸往地下走,来到像是海边的浅滩,我坐在边上,这时我妈拿着裤子要给我换,我说自己换,就把裤子拿过来,发现自己在盆子里坐着光着下身,漂在水上。
[语聊]
“工地”: 功德积累的生活与工作的场所,就称为工地。
“挖掘机”: 借助于相应的手段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飞过来一个货车车斗”: 改造自然与破坏自然没有大的区别,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系统性上。知道长久与短暂的关系辩证的兼顾两者之间的协调,循序渐进的按系统的平衡关系去改变一切,就不会存在有对抗与冲突,危机也就会消除了。无论是挖掘机也好、工地也好、还是土堆也好或者飞过来一个货车车斗也好。飞过来一个货车车斗差点就把他砸到了,最后飞到身后去了,也没有砸到他爸,为什么差点把他砸到没有砸到他爸?这是在说一种关系:人在与自然打交道的时候,要具备有系统性,不要单纯的顾及眼前的利益,知道长久与短暂的关系辩证的兼顾两者之间的协调,(然后)按系统的平衡关系循序渐进地去改变一切,(这样)就不会存在有对抗与冲突,危机也就会消除了。他爸是一个引导者,他明白事物的运动规律,所以修炼一定要具备引导主观向前认识新规律的灵性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很必要的。
“地上有个洞可以往下走,跟着我爸往地下走,来到像是海边的浅滩”: 阳性的引导带着主观寻找积累阴性的系统背景(因为从地下走,也就是从阴性角度积累这个背景),这对修炼打基础很关键。什么叫海呢?就是当人的德积累的像大海一样宽阔和深邃的时候,修道成功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
“我妈拿着裤子要给我换,我说自己换,就把裤子拿过来,发现自己在盆子里坐着光着下身,漂在水上。”: 复归于婴儿的意识。当然在自己心态里面肯定自己不是一个婴儿,但实际形象上来说就是一个婴儿,还坐在盆里漂水上。
“复归于婴儿”不是一种修炼的口号,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实践。“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肯定是做不到的,因为婴儿的形与气是一体的,成年人的形还是人这个形,关键是心态不一样。如何让自己心态复归于朴,回归到未曾雕凿过的模样,这就是无意识状态积累的过程。梦里面所表达的意思是说修炼者心态没有按照老师所讲的那样,既能够在功态中能够看到自己的婴儿态,还要体会到自己的婴儿心。婴儿心肯定是无意识的了,从上一个例子中间就知道能够碰见婴儿,这是师父的一种点化和引导。溪水潺潺道友的梦境里面,没有看到婴儿,但是整个事实的状态里面就像一个被父母呵护着的婴儿一样。说起来是个成年人,实际就像一个婴儿被对待,这是提醒人们自己的心态要回归到婴儿的心的那个状态里面去。这都是从修炼的角度去展开我们对自己思想的一种基础的奠定。
我们修炼并不是单纯的去积累能量和方法,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思想的奠定。没有一个好的思想,你把能量拿过来了或者把好的方法拿过来,就是天下的武功秘籍、修炼秘籍都放在你手边了,估计你也只有走火入魔这个份。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因为你没有好的思想做基础,你根本都不理解大道对于修炼成功的人面貌的一种要求,到底是怎么样一种思想面貌和生存面貌呢?而这需要我们在道理上进行重新的奠定,道听途说不行,光看小说、光靠自己的瞎理解瞎折腾更加不行。
(“本心应物”和“溪水潺潺”两个人的状态说明原来在我们的修炼状态中,我们不要小看“道隐无名”这个群里面,好像在扯一个大家支离破碎的,各做各的梦的,这样一种回答。但实际上不是各做各的梦,而是说大家在为一个体系贡献自己的梦境,贡献着自己的感觉,贡献着自己的存在。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修炼原来是跟众生绑在一块的。当你捕捉到了这些非常可贵的缘分以后,你就知道原来那都是在点化自己。一定要有这种胸襟,要有这种胸怀。这样才能够把我们自己本身的观念引导好,矫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