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4|回复: 0

思维里面的三重位置

[复制链接]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23-3-23 21: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非我非非我 于 2023-3-23 21:36 编辑

思维里面的三重位置
      
道友摘自熊厚音老师讲解的《庄子.齐物论》

我们思维里面有三重位置是允许你去认识它的。哪三重位置?就是活动性的意识、观照性的意识本来性的意识

本来性的意识,是原始的,我们所说的明心见性的根本的那一面,见什么呢?根本都不用见,它本来就存在,本来就在你的生命中间。但是它用什么来体现呢?它由你的观照来体现。如果你没有观照就根本看不清楚你的活动。就像我现在这种活动一样,我在说话,到底是我在说还是别人在说?我说不清楚,但是我很注意观照自己,我到底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嘴为什么说这些话呢?为什么把这些思想就联系起来呢?我没想,那过去的心、将来的心也都混为一团,然后不断的在说啊说啊,不知道它说的什么,结果再把庄子的文字一看,哇,还是有点联系,为什么会有联系?就是因为整体性原来是由它自由联系的,世界的本原就是这样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然有了这个一,你为什么不让它去变化呢?你非要按书上看到的东西然后给它下个结论,你到底是傻还是聪明?

所以我觉得学庄子到这个程度,我们要肯定庄子的思维一定是六祖慧能思维的主线(祖先)。六祖慧能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里成为佛学的一个特殊的例子,没有人能够超过他这种特殊的例证。因为他没有文化,但是他又偏偏能够了解也能够理解佛学里面博大精深的那一面,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庄子所说的“自无适有以至于三”,就是因为他的生命有这样三重存在,他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并行的存在,它当时就存在了,然后再作用于他,按我们道家的说法那就是他的上清、玉清和太清在三个不同的空间里面正在给他提供信息,这就是我们客观生命的一种具体状态。

而我们现在关心的到底应该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的本来性思维,首先应该把它确定下来。我们本身与天地之间是一体的,你说我要明心见性,我要专门在这个地方打坐,然后找到我的原来、本来,然后我就超脱了,解脱了,然后我就觉悟成佛了。是不是这样?这样还不行。为什么?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方面,就是活动性的思维性,就是你根本不知道你这个生命活动性的这一面是怎样去体现的。

当下,我们要习惯建立一个观照意识,对自己的活动意识要始终的去观照它,这实际上是一种技术性行为,也是属于一种修德的方式。你要习惯于观照。这个观照不是要管理、帮助、支持,或者协助等,为什么?因为我们活动性的意识本身就是完善的,你允许它自然发挥的时候,它终究会自己来一个完整的圆圈,完成自己的运动状态。这就是我们自己生命中的哲学概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06:34 , Processed in 0.0148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