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30|回复: 0

《阴符经讲解录》第四讲 第二节 日月有数 圣功生焉

[复制链接]
厚音 发表于 2008-1-8 2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节: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1、提论:阳的一面,百姓受日月之普照;阴的一面,百姓承大道(圣人)之恩泽。
  日运月转自有定数,不误度律。日照月辉也仅此二数,无有多余,故日与月能够分出阴阳,而月与星则能分出大小,此事一定,不可乱其章法,所以圣祖曰道能:“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其圣功也就在这日月之下显其微妙,凡人只知观其阳,所以对人能进入的境地不敢设想:人竟能达到参与天地运转的程度?
圣功神力之大为人所不见,所以圣人生而不有,功而不显,成而不居。神明朗朗如日月,德佩天地,为万民所敬仰,正好与日月之辉形成了一对阴阳。阳的一面,百姓受日月之普照;阴的一面,百姓承大道(圣人)之恩泽。却不知,天性在人,神明也在人,人只要修,则其功莫大,作圣作仙均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寿。

  2、自然规律之中的同一性,即为圣人作功之道,神明彰显之德。
  这句话,它是接着上句话来的,“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这句话而来的,是说你别看那个日月有数啊,太阳也是一个,月亮也只有一只,但是呢它大小是一定的,太阳肯定大啦,月亮肯定小啦,但是圣功生焉,圣功生了它,神明出焉,神明在控制它。它说的这句话的字面含义是这样一个意思。它为什么这样去形容?那是说我们现在理解的这种环境,一直都被我们理解成为好像是客观存在的,这个东西没有那个智慧的那个场,它都是物质决定精神的,这是我们这个世界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原理,总觉得是物质决定了我们人的精神,然后呢人的精神对这个物质世界呢好像没有什么作用。但实际上这一句话中就讲了一个相反的一个方向。
  你别看日月啊,这个大小啊,它已经定好了的东西,而且它的规律性非常强,你看那个日运月转自有定数,不误度律,日照月辉呢也仅此二数,没有多余的,故日与月能够分出阴阳来,月与星则能够分出大小来,是我们天上的星星很多啦,但是呢它们明显的是非常小了。此事一定,不可乱其章法,这个东西它也没乱,没有乱过。所以圣祖就说道能够:“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其圣功也就在日月之下显其微妙了。
  凡人只知道观其阳,是对阳性的一面肯定很了解,总以为从科学上讲解这些道理,都能够说得清楚就行了,没想到过没有从阴性的角度去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呢,所以说对于人能够进入的境地他不敢设想,人啊现在基本上还不敢往这方面想,人怎么可能去控制日月的那个运转呢?人竟能够达到参与天地运转的这个程度嘛?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
  那么我就请问大家,是说人在修炼的时候应不应该相信这句话呢?应该去实践这句话,对!应该有这个志气去实践这句话。我所想到的问题是什么呢?比方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来:敢不敢设想到人的境地超越一切?那么怎样理解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样一句话呢?我问的是敢不敢,但是你说敢,结果老子就说勇于敢则杀,人的识神想这些问题的时候呢它的确没有考虑到这样一些矛盾性的这一面。所以说它把矛盾性的这一面它肯定就撇开不谈了,就像我们谈神仙一样,我们只知道:唉呀,神仙真是神奇的很啊,怎么怎么样!但是他忽略了,噢,自己实际上也是神仙的一个体现。

  3、鼓励世人有信仰还要有正念,勇于不敢,居后成先,无为善成。
  人这个生命来说,本身你如果说没有神秘的这一面的话,你说这个生命还能够叫人的这种生命吗?那不就跟动物一样了吗?人是因为区别于动物,他才能够谈得上神秘。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呢,人就要知道:噢,这种存在和思维的这种矛盾关系,是你勇于不敢则活的话,是你有这种勇气,你往那个地方努力,但是呢你时时刻刻你不要怎么?不要冒尖,按照上一句的那种潜台词的话,它是这样一个意思,是它不神的那一面你一定要怎么?去掌握它!你不是去掌握它那个神的那一面,你是去掌握不神的那一面。不神的那一面你掌握了以后呢,神明出焉,它就出来了。
 不知道这种解释,在文字上它是不是这样承前启后,是它把前面一句话说完了之后,你理解了上面一句话的道理以后,你再看下面出的这个道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噢,原来它说的是这样一种意思。是人的神通啊它往往是这样,只要你朝着那个地方勇于努力的去实践的话,它最后它肯定是能够神明出焉的。圣功也就深了,像这样一种状态作于我们,敢于设想,更加要敢于实践。设想,但是你不要努力的去表达它,特别是在人世间,你不要去表达它。你不要以为你自己懂得一点,然后到处去胡吹,然后你说这个功法不得了啊,唉呀,很神奇啊,我们修的这个功法最高,你让人家说自己的功法最高,那你就修一种最低的功法就行了。
 你相信这个最低的功法跟最高的功法之间它是没有什么天然的区别的,它是这样的,越是小的它越能够注意到问题的那个核心的那一部分,就像圣人说的:终不为大,终不为大,然后呢圣人被褐怀玉,是说他老是穿破的衣服,然后呢把珍宝藏在里面,我想这样一种境界,需要我们反反复复的在自己的实践中去怎么?去体会。
 但是往往我和道友们、是很多修炼者也打过交道啊,很多练得有一定成就的人也打过交道,往往思想上不是这样的,往往对老子的那种系统的那种处下不争,我说的是系统的处下不争,而不是说片面的处下不争,他是从系统的角度,不管你是从那一个角度去说,他都是处下不争的。比方说,是光勇和敢这两个字,他就要你勇而不敢,那就说明他勇肯定是怎么?
 圣人他气息的那一面,敢是你行为的那一面,他要你气息的一面呢,就要有怎么?要有一种志气去支撑它,要勇于向上;但是如果说你敢于向前的话,敢于争先的话,唉约,你又错了,所以在系统的不争先这个方面一定要怎么?反反复复的努力。当然我们讲到的这个问题的规律中,是说我们在今天还没有谈到规律之中的互通性,是我们在前面讲到的统一性和同一性的问题,是我们的圣功之道,神明之德,它为什么能够左右日月的这个问题?我们在这个地方呢还没有谈,但是这一点的话,我相信就在不久的状态中间就可以实践它,我今天把这个话呢只能讲到这一步,在不久的状态中就可以实践它,这个实践它是因为规律之中的互通性,是我们之中的小宇宙和大宇宙之间的这种关系,这种关系靠什么来沟通呢?
 这种关系的沟通它是靠我们内在的一种神,这种神在上篇中就称其为五贼!天有五贼,见之者昌。我想这个贼无非是说你在盗取,盗取的过程中你也在反馈,你反馈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在调整,所以说你对天地之间的这种调整,也就在这种互通性中体现这种规律的。圣功神力之大为人所不见,这是我们看不到的一面,我们根本都不知道圣人他的作为的方式的,但是圣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显,成而不居的这一面是说我们很容易从字面上去理解他。
 我们知道圣人他往往在做这些事,但是呢他没有把它表达成为自己的名,贤名,功利啊,没有表达成为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他往往不断的反馈给我们现在所接触的这个社会,所以说这个社会才会这样一种变化啦,无论是在社会的物质文明方面,还是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实际上都包括有圣人的这种作为在里面。神明朗朗如日月,德佩天地,为万民所敬仰,正好与日月之辉形成了一对阴阳。这个阳的一面呢百姓受日月之普照,阴的一面呢百姓承大道之恩泽。
 人却不知,天性在人,神明在人,人只要修,则其功莫大,作圣作仙均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寿。我们现在所要鼓励的呢,是大家的正念正法,是敢于实践,敢于实践,然后敢于敢于实践呢,就勇于不敢居后,勇于不敢居后,是勇而不敢吧。说通俗一点,是勇而不敢,居后成仙。是你不要怎么,不要老是去争先,你争先你就成不了仙。那么你居后呢就容易成仙。你无为呢就善成。无为善成,是说你无为的话,你就容易成功。你有为的话,这个成功的这一面它就慢慢地降低了它的几率。这是这一段的基本含义。接下来它就说你圣功生焉,神明出焉的一些道理啦,到底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04:19 , Processed in 0.0142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