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35|回复: 18

列子讲道

[复制链接]
三木 发表于 2009-6-4 15: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寓言故事——听列子讲道)


前记:

道家之书,世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三大代表。

读罢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自然,该读的,就是列子的《冲虚经》了。

打开《冲虚经》之开篇《天瑞第一》,第一行扑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话:“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示之,犹众庶也。”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由于他有脱俗的心境,所以居郑圃四十年而人不识,藏形众庶之间而国君不知列子。可见其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说,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主张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其他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4eda1933t667e756cf2e7.jpg
4eda1933t667e78530aa8.jpg
 楼主| 三木 发表于 2009-6-4 16: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hhc先生的批示,三木将《寓言故事——听列子讲道》删除。由此给各位读者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有想看《寓言故事——听列子讲道》的读者请到: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22916147_0_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hc 发表于 2009-6-4 17: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木先生: 别再去挖死人的骨头了啦。 当前,十二万分火急,也可慢慢欣赏的是<<生存与修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木 发表于 2009-6-4 18: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hhc 先生明鉴:

您正在十二万分火急而又慢慢欣赏的<<生存与修炼>>源于两千多年以前的《老子》,你难道也是在挖死人骨头吗?

三木叩首敬上 2009.6.4(黄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hc 发表于 2009-6-4 2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木:看來您是不见棺材,不流泪了?不见兔子,不撒鹰喽?!我喜欢威吓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木 发表于 2009-6-4 21: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恐吓和威逼对我是没有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静如 发表于 2009-6-5 07: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子是我一直景仰的,我们着实可以从《列子》中得到很大的启迪。谢谢三木的介绍。《生存与修炼》当然要细细的读,但我相信,大家若能读一读《列子》,当可以对理解《生存与修炼》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迂回曲折比直接了当的效果更好。这就像在风水里面,要讲究气的曲径通幽。当然,我这不是一概而论。读书修炼因人而异。对我来说,我常喜欢包抄的战术,先在外围一圈兜下来,再深入其中,虽然暂时有费时费力之嫌,但之后却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为何如此呢?俺在这儿留下思考题供大家思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6-5 08: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确实没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通 发表于 2009-6-5 08: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子我不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木 发表于 2009-6-5 08: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纪昌学射》、《齐人攫金》、《两小儿辩日》等均出自《列子》,并被教育界编入了小学至大学的教材里,楼上小潘、灵通两位名人一个说没什么意思,一个说不认识。我大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05:51 , Processed in 0.0235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