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1|回复: 2

厚音老师讲:非线性思维——做了以后再想的前提

[复制链接]
静如 发表于 2009-7-1 2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2007年11月10日语聊文字资料

“做了以后再想”的前提是你在修炼了一定基础以后,你明白了很多道理以后。如果说你不用这些道理去指导你自己的行为,那么你无形中就象张伯端先生说的那个意思一样,就是你的主宾就已经换位了。主宾换位在道德经中间是个什么意思?就称为反,反修之法。反修之法实际上就把你的思维习惯要颠倒过来,意思就是说你不要用既定的思维去指导你的行为,而应该用你自己的不确定意识去指导你自己的行为。不确定意识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虚无的那一面。虚无的那一面它为什么能够指导人的行为呢?那就是人本身有自己模糊的那种处理能力。这个在我们现在的科学中也得到了一种验证。比方说,就象我们科学里面的模糊数学一样。模糊数学实际上在对行为进行估测时候,它不给一个确定的常量。如果说人习惯于用常量去确定自己的行为,那往往就成为了一个什么?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线性思维了。所以说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这实际上就暗示着这个世界的创造技术。就是说世界既然已经被创造了,那么线性和非线性肯定都有存在的合理性。那么非线性的那一面,你比方说司机这个行业,特别是泡泡糖长时间的开汽车,你问他:你开汽车的时候,是仔细的想了以后再去拧方向盘,还是自觉不自觉的就拧了方向盘。我想他肯定会回答,他在拧方向盘的时候,可能心里正在想着另外一件事。这他肯定是有体会的。所以说一般做司机的人,潜意识都比较活跃。活跃意思就是说他比较容易接受到一些信息。
平常从聊天的过程中间,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实修,也就是本空跟大家说的要有时证。意思就是说要在实践中间去验证自己的这些行为。同时要学会理解,特别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这些模糊的非线性观念和行为。就象杂技里面的顶杆,很长一根竹杆,然后竹杆上面还要爬上去人,爬上去两、三个人。但是底下顶的那个人他为什么能够顶住?就是因为他判断问题的时候,他肯定不会说想,意思就是说我估计竹杆会往那个地方倒,他不会这样去想的。就想我们骑自行车一样,如果说你骑自行车在向前运动着,然后你自己身体的调节,你不可能重心老是不歪。肯定要歪,是不是啊?那么它这个歪的过程中,你感觉的调整实际上就属于非线性的调整,实际上就是一种模糊概念。这个模糊概念意思就是说他没想,他就已经调整好了。等你想了以后,你再去调整,实际上你速度已经跟不上去了。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我们现在所说的做了以后再想,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人身上本能就具有线性和非线性的双重意识。那么我们在修炼的时候是运用线性意识,还是用非线性意识?我想应该使用非线性意识。因为道可道,但是它非常道。意思就是说它没办法确定,既然没办法确定,那它就是非线性啦。说通俗一点,就是我们所说的非逻辑性那一面。它可能时时刻刻都逃脱了你的逻辑概念对它的限制。既然它能够摆脱你对它的限制,那么你要想用你的理性观念去指导你自己修炼的行为,你肯定做不到了。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9-7-1 21: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听有道理,做做却难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的传说 发表于 2009-7-1 21: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修真难难。

德性积累不够丰足,也只有听听的份了,

不过没关系,还很年轻呀,大姐。

天地恩师设订了得道的方式太多了。

就是您活到一百來岁,仍有希望,只要真修初衷不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05:36 , Processed in 0.0163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