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52|回复: 35

顿渐说有无为

[复制链接]
千古一日 发表于 2009-9-3 13: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法可依修炼皆是有为法。熊厚音老师的修炼学说,是引导大家进入自性无为系统修炼较可行的一种偿试,他的道德经、阴符经解说也是对其的发生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演释。

很多道友认为老师说修无为就是无为修了!这个观点是很有问题的。禅宗六祖慧能听人读金刚略有所悟,发心出家于五祖黄梅门下,写了一首著名的顿悟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却不知他是针对大师兄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来说的。说明神秀尚在起修未达明心见性,慧能已悟见自己本性。如果二者不作对照单看慧能的顿悟诗容易误入岐途,再看慧能的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悟,后来混迹于猎人队伍修证这个过程也不短,他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公认的进入佛地的人,他的坛经称为法宝,也是我们中国自己出的唯一一部佛经。这样的人几百年才出来的一个,现代很多人却都能说做到,为什么呢?

渐修顿悟与顿悟渐修这些过程是循环往复的,一层比一层高。对修炼来说重要的是验证,没有经历没有体验过的理论是教条,学不会盗不去,谁说会了!那是自己骗自己。

再来看看我们说的修无为,是无为修无为呢?还是有为修无为?真正修成无为的应该都是圣人、真人了!这些人所说所行才是真正的无为。作为一般修炼者想让心处无为都是极艰难的,有各种内外因素条件在制约,这就需要运用某些有为手段使内心常保持清静,做不到的还得学神秀。只有清静了心身,下意识、潜意识才可能活动。

有人把始是有作人不知,直至无为众方知。饶他为主我作宾当电脑芯片植入大脑深处,这样就是无为法修炼吗?也有人背驼着圣祖、佛祖的话到处说,说与别人听,说给自己听自己修,把圣人的无为当成自己的无为。你只是依他的话而修,这也是有为不是无为,如果把他们的话是用来验证自己的修炼,这二者是大不一样的,是一个仍虚一个有实。
小潘 发表于 2009-9-3 15: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顿渐概念我们讲的比较少。

路上遇到一个异人,传你几句口诀,回去练20年成仙了。实际上没这么简单。过程是很漫长的。

也许是古人讲故事的时候简单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莲心水定 发表于 2009-9-3 15: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小潘于2009-09-03 15:36发表的:
顿渐概念我们讲的比较少。

路上遇到一个异人,传你几句口诀,回去练20年成仙了。实际上没这么简单。过程是很漫长的。

也许是古人讲故事的时候简单化了。


说明人的根基确实有高低之分,象慧能大师这种高人不知修了多少却,到这一生可能只差点火候,所以一拨就通了!通了后又进入“渐”这种慢长的过程去修炼。

有人说圣祖修炼了六千年,现在还在修,不知走过了多少这种顿与渐。说明这个道是多么的慢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9-3 15: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的精神是一种神修的系统方法。先修道,然后再修德。

而多数人都认为是先修德,然后慢慢得道。

大概是因为这个区别引出来的不同观点,有为无为了,顿悟渐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莲心水定 发表于 2009-9-3 16: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与德本来就是整体中的体与用而已,我们能看到道是因为我们本身也在道中,当然天地与万事万物都在道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能看到的都是变形的非本来真面目,如果从他的应用变化中去观察、去领悟会更清蜥些。这就是人效法天地以万事万物为师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3 16: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小潘于2009-09-03 15:55发表的:
《道德经》的精神是一种神修的系统方法。先修道,然后再修德。

而多数人都认为是先修德,然后慢慢得道。

大概是因为这个区别引出来的不同观点,有为无为了,顿悟渐悟了。

五千字也不多,就有这么多的想法?

德为道之子,道与德是母与子的关系.连子都不认识,怎么能认识道?
道难以说明和形容,强名为道,你去修什么?为什么丹书讲道了,都是合道,证道,得道.修德而合道

不从德字上下功夫,去攀登,还能怎样?

还是劝大家空出自己的杯子来.不要去创造概念,这些都是非常道,这些都不是正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莲心水定 发表于 2009-9-3 16: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修道这个慨念是混谣的,道不用你去修,本来就如此嘛。只因人心被局限束缚如井里的青蛙,只看见井口的兰天,以为天只这么大。所以说修道就是修自已的心,你跳出了井你的心就是兰天,神修法的起始还是从心开始,然后才可以怎么怎么的,到后来才发觉自己的心与道的关系。难道潘工炼神修没有心的支持、没有心的捣乱?说到下意识的速度快,其实心比他还快呢?你是即时意识感觉,我的心可能是早就有准备本来已经有了。看到地上有拾元钱,啊!今天运气好,捡起就往兜里放,看到乞丐向你要钱,今天怎么总是碰到要钱的,让开你行了吧!你说这是谁作的主?老师说下意识需要锻炼,首先是与心之间的相互协商达到和谐,这一步不经过有为,对一般人来说更本进不了神修,就是进去了也要出事。
为什么要修德?为什么要对自己反省?不用说心死神活了,让心退位都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3 17: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修也是一个创造的新名词,新概念.也应该属于非常道的范畴.

先圣已经有太多的概念,为什么要去创造呢,难道先圣的这么多概念还不够解释自己的修为理念?还不能满足自己的思维?或者说是自己的修为超越先圣太多?还是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是画蛇添足?是以盲引盲,是迷人自迷?

多点怀疑,少点迷信?多问几个为什么?也是对自己前途负责的表现.

人生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个人的根性好到修十年就有理想的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09-9-3 17: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莲心水定 发表于 2009-9-3 17: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修丹法源于道家南宗张伯端,与浑圆桩出于大成一个道理。对于道与德先生的多点怀疑,少点迷信?多问几个为什么?也是对自己前途负责的表现.
很表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17:41 , Processed in 0.0187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