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65|回复: 11

接道隐无名道友的话,请教大家问题

[复制链接]
寡言 发表于 2009-9-10 12: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隐无名道友原话:

呵呵,各位前辈讨论好热闹啊,俺也来凑个热闹灌几滴水。
所谓的“玄德的入静观”,并不是道德经“清静”的含义,“入静”是指打坐`炼功的一种状态,“清静”是指整个人的全然心理状态。个人体会,“入静”容易“清静”难。打坐入静的方法,道家佛家前辈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各人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入静就行,何必费那么多心思探讨。
清静是需要积累的,从少私寡欲修起,去“三毒”,除“六欲”,无贪`嗔`痴,少六欲,用仁信义礼智专心应事,事来则做,事过则空,自然渐渐达到心清静,心清静则神性动,神性动之后就得到隐师的培养教育,神性即真我,真我主政之后,就可以进入神修内外身国,通过积累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由近到远。这是修玄德境界神修天元丹法的简单模式,其中的细致环节就简略了。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作为交流而已,不足为训。


问题是:
总听到说隐师,是否必须有隐师才行?隐师的具体作用?(究竟培养啥啊?)
都说本性、真我什么都懂,那真我自己练也行啊?经常听说自性为师?那这个好像就是说自己就可以当老师?那隐师和这个自性又有何关系?
假如真我什么都具备了??那练是为了什么?
隐师和真我是啥关系?
既然是神修,那是自己修?那师父起的作用是点拨?给能量???
如果有隐师,那佛祖有师父,老君也有,那他们的隐师是谁?隐师的隐师是谁?那追到源头?只有道了啊?那如果道是隐师,那实则还是自己啊,因为每个人都在道中。
阿城 发表于 2009-9-10 14: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师的作用 如同 父母亲 在生养教育 自己的小孩成长一般。试问:有人没爹娘生养过来的吗?

原本就是自性为师的;隐师的出现是修练人德玄缘足后,一种很自然很和谐的存在流动,隐师与我们平等无二,他(她)们是过来人,传递的是让我们少走弯路,曲折路,少走危险路,如是而已。

“神”是指一种早已存在且无需外求的元始背境,这种背境周圆十方三世,融通时空,。靠“她”方万无一失。
佛祖的师父 老君的师父 就是寡言的 自性呀他们的隐师即是众生。

源头追不到的虚无没有街头巷尾。隐师“象征”道气在运动。

其实 自己啥东东啥西西的 都不是

每个人都在道中我们从来就没有被出生过 我们生活在大梦中如初永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寡言 发表于 2009-9-10 16: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阿城道友

上面还有个问题
既然本自具足啥都有,啥都懂, 遍十方,
那为何还要练啊?
这个练实际是为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城 发表于 2009-9-10 17: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本来是要扪心自问自答的。

自性既是万能的,为啥会肚子饿?

为啥要练呢? 是谁告诉你要练呢?

如果不练的话,你会觉得有所失吗?

练的话,你会感到有所得吗?


以上的话,你清楚了,那么,练与不练均是笑话。

练实际上你放不下万缘,放下也放下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10 17: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话头了啊!参话头就不要循环论证!可以参古今的各种观点,可以创造,可以改良.

但是不可以创造概念来解释自己不懂的问题,否则有百害而无一益!穷一生也无法开悟!


<性命圭旨>:新成旧佛,亦无二形,以法身就报身,如金成像,昔未成象金,故今成像,竟诸佛如已成像之金仙。众生如未成像之金矿,成与未成,似分前后,则金体始终更无前别。 故圆觉经曰: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原此金性,人...


如果理解了上面的这样,相信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凡人就是金矿,仙佛就是金像,炼矿成金,炼金成像就是修道者要走的路.

炼矿成金用什么方法炼?炼金就要燃料,这些燃料是指什么?从什么地方来,要控制成多少温度才能炼成金,铸成像?其中要注意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寡言 发表于 2009-9-10 19: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本来是要扪心自问自答的。

自性既是万能的,为啥会肚子饿?
~~~~~~~~~~~~~~~~~~~~~~~~~~有个肉体哇

为啥要练呢? 是谁告诉你要练呢?
~~~~~~~~~~~~~~~~~~~~~~~~~~不练心怎么清啊?自古大德都说要澄心啊,不练心怎么澄啊。

如果不练的话,你会觉得有所失吗?

~~~~~~~~~~~~~~~~~~~~~~~~~~~~一日不练功,倒退三日功,确实如你所说,有时候确实练紧了,得松松。
练的话,你会感到有所得吗?
~~~~~~~~~~~~~~~~~~~~~~~~~~~也不知道有没有所得,只是练了觉得心安。我的肉体得练,肉体不是很健康,心也得练,


以上的话,你清楚了,那么,练与不练均是笑话。
~~~~~~~~~~~~~~~~~~~~~~~~~~~~~~~~~~这个我想你的意思是顺其自然吧,自性本来就没练和不练,顺着生活就好,可是妄念很多的生活和清净的生活是两码事啊,说练也得,说不练也得,其实就是松紧得度吧?说佛祖没练嘛?他练得够疯狂了

实际上你放不下万缘,放下也放下就是···
~~~~~~~~~~~~~~~~~~~~~~~~你说的这个是对的,但还在路上,万缘只能慢慢放啊,谁都做不到立刻全部放下啊,我也在努力放松自己,前面确实紧张练了,我现在检验自己的标准是“自在不”不自在就没放下了。


阿城道友的话我喜欢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9-10 21: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比较复杂且多,插不上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城 发表于 2009-9-10 21: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指导别人修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在交流互动各自的体会与经验,毎个人都该照自己的灵性去动静。

寡言在路上,我也在路上的旁边 歇息着

当理论越来越少了,概念越来越模糊了,功效越来越不能确定了,而心其实很安定
很自在,放下的确要个漫长的过程,

先放松吧,就去练。 紧張就不练 观心(澄心)

妄念很多,但留不住,一个紧接一个,赶不走,请不来
所以不去管妄念,让它自来自去 就好了

假设 向往 清净生活 本身它就是妄念
觉了妄念 妄念就没了

好了,不讲了,越讲越乱~~~~

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的,

你行你素 心情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莲心水定 发表于 2009-9-10 2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后面了却说前面怎么样?奈何故事得从头来,本来说清静了又来个入静,什么少私寡欲啊观的咒的都用上效果也不好,哦!原来这个都是自己的德性的事没有合道性,说到道又来个德争,终于明白了需要清静,如何清静呢?首先得能入静。看又返回来了!来回折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09-9-11 08: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城说的没错啊!
好好地放下吧,一路还长着呢,轻装上阵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17:40 , Processed in 0.0212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