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美术教育也是这样的。让一个孩子3岁之内,看世界名画——世界有名的风景,世界有名的建筑。只要图片就可以了,只要一幅名画看过三次,就终生不忘。这叫做眼睛明亮。“耳聪”加上“目明”就叫做聪明。这个孩子一辈子的学习,就比别人轻松愉快,不费吹灰之力。人才的基础就奠定了。3岁,这不关老师的事——但是老师要去宣导——这是关乎家庭教育。我们的家庭几乎没有教育,我们的家长认为:小孩子懂什么?小孩子当然不懂,但是人生的学习只有懂才行吗?你现在不学,将来一辈子不懂.现在学了,每一年都有它的懂,乃至于懂一辈子。
千万不要再迷失了。不要再问他懂不懂,数学要懂不懂,音乐不要懂不懂,美术不要懂不懂。那你说,我如果一边教音乐,一边告诉它音乐的知识不是很好吗?我告诉诸位,他有鉴赏音乐的能力。他听过几百首世界的名曲,要知道音乐这些理论,等到他18岁,两个礼拜全部学完。你怕什么?知识是比较简单的事,心灵的开发却是很难的事。为什么现在就要告诉他,这个人叫贝多芬,这个人是十八世纪的人,他写作的技巧是什么,它分几个乐章,第一个乐章代表什么,第二个乐章代表什么,这不是音乐,是音乐的扼杀。我不是来讲艺术教育的,我要说的是更重要的一种教育。以下要讲语文的教育,人类的文化成就,人类的智慧,都靠语文传下来。语文的学习,是要比其它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困难,更加的深刻。但是语文的学习,老天爷老早就安排好了。语文是几乎不要教就会的,谁那么认真教语文,谁就是笨老师,谁就在害孩子。我们把语文拆开来,分“语”和“文”两方面。“语”就是说话;“文”就是读文章,写文章。北京孩子都学会一口标准的北京腔,台湾孩子都会一口标准的台湾普通话。北京的人学不到的。要不相信,你去看看我们台湾标准的台湾普通话,你知道吗,这是何等的耳朵的力量,何等的听力,你知道吗,这是何等的学习力,,你知道吗?是你父母亲教的吗,不要往自己脸上帖金了。你根本不要教,只要这个地方有这样的语言,3岁学完!乃至于有两种,三种、四种、五种语言。3岁之内全部学完。
你要知道,一种语言是多么的复杂,电脑是学不会的。电脑学起来还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灵活呀!我们讲话时,是不要思考的。一种语言就这么复杂:发音复杂,词语复杂,文法复杂,两种语言两倍复杂。有两倍复杂的学习,就造就了两倍的聪明程度。所以,让你的孩子多学几种语言,就造就他一辈子反应非常的灵活,这是最好的教育。而且不费吹灰之力,根本不要教。但是你要懂,不懂,就浪费他的天才了。学英语,太简单了,还要教吗“还要教的这么辛苦吗?你去看美国婴儿好了,他3岁就学完了。说个半开玩笑的话,我在台湾,劝导那些来听的人。因为他们都有孩子,我就跟他们说:假如你有孩子的时候,你要注意了,父亲讲家乡话,母亲讲普通北京话,再请他的阿姨来讲英语,,让他的爷爷来讲日语,请一个德国的司机,再请个西班牙女佣。3岁之后,这孩子会讲五种语言。但是他不会跟你讲英语,是因为他知道你不懂英语,他只跟他的小阿姨讲英语。语言是不需要教的。但是假如我们不了解人性,不了解人类发展的历程,我们就白白浪费掉了。等到错过时机,你就要用九牛二虎之力,焦头烂额,还是学不好。假如用九牛二虎之力,能够学好,我也甘愿。但是时机一去不复返,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连”百年身“都没有了,下辈子再说!错过时机永不再来。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各位,你是老师,你是家长,你要好好注意这件事,不是要你认真教就好啊!你要教的时机恰当,要教的时机恰当啊!怎么才能教的时机恰当呢?非常简单,要懂得人性,要懂得人性很简单,每一个人都懂。
今天我来这里,没有讲一句新的道理,是你自己老早就懂的事。你自己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当了老师,还要用相反的方式来做,可怜我们的孩子,被牺牲了,不要再牺牲我们的下一代了。将来要痛哭流涕的。现在我所说的,不是谶语,你不要教的,大家都知道,学校里面教语文的时候,如果所教的是白话文,就等于浪费老师的青春,浪费儿童的生命。为什么?白话文是不要教的,为什么不用教?只要认得字,就会读白话文,只要认得字,就会写白话文。因为按照胡适之先生的说法,白话文叫做”我手写我口"“我口就是讲话,我的手会写字。我就会写白话文,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不过我们的语文教员,还是有工作做,做什么呢?学文。什么叫“文”记载我们语言的工具。而这种记载,从古以来都是一件慎重的事。我们讲话比较不慎重,随便说说便算了。但是我既然有思想,要记载下来,要传诸久远,我们就要慎重。怎么慎重呢?第一点,我们的思想都要精确,不是随便说说,要精确化,要考量,要整理,整理才能精确。第二点,你不要太罗嗦,要很简明来表达。第三点,你既然要让很多人来看,你要非常优美的来表达。所以这种表达,是把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语言,经过整理精确化,简捷化,优美化,才把它记载下来。这样的语言不是普通语言,这样的语言叫做“文章的语言”,写文章的时候,特别用这语言,是人造的语言,是升华的语言,是高度的语言。这种语言不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它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这种文章的语言,简称“文言”。
人类之所以伟大,一个文化之所以可以传下去,我们之所以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学,就是靠文言文。自然环境可以学语言,自然环境却不能学文言。学文言使我们人类学习的角度更加的开放,使我们人类能够进入到历史当中。如果只学会讲话,他就进不到历史当中,进不到文化里面去。因此,要传承所谓的人类智慧,你要能继承所谓的传统,你要站在巨人肩膀上,你必定要学会读你自己民族的文言文。包括西洋也是这样。不能读文言文,就代表他们不能了解自己的祖先,不能了解自己的祖先,只好被当作一个从零开始的原始民族来看。他如果接收到外来的文化,他只有全盘的吸收。所以台湾的文化就叫做全盘西化,可怜的台湾人!希望我们大陆赶快去拯救!水深火热啊!但是,你能拯救吗?我看兄弟之邦,差不多,我来这里,大家说我是台湾来的。其实我所读的书,孔子,山东人,孟子,山东人,老子,河南人。我到四川去,有杜甫的草堂,无限思古之幽情,就产生了。所以这里没有任何的乡土的瓜葛,只有一种东西,就是人性,就是你和我的诚恳。我们要注意了,这个已经断了的断层,我们怎样把它接起来?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努力,但是,我们已经来不及了。虽然来不及,大家也不要太丧气。中国有句老话说:“死马当活马医”。我们自己也可以稍微努力,但是你不要太努力,你的努力也不会有大成就了。补救补救可以,不要想出大人才了。我们的大人才,在我们下一代那边,不要浪费了他们。因为这种高度的文化教养,要在13岁之前完成。怎么做?你首先在这个工具上,要养成他能够读经、史、子、集的能力,就是要有文言文的教育。你说,它里面有糟粕,中国的传统里有糟粕。有糟粕是一回事,如果你说有糟粕,也得要一个有功力的人,才知道哪里有糟粕,不可以随便乱讲的。你要发扬它,你要有能力,你要批判它,你也要有能力,你要咒骂它,你也要有能力。首先我们来培养这种能力。我们阅读,渐渐融入其中,以古人的智慧,渐渐开发我们的智慧。尤其是我们现在所推广的这种教育,所读的内容,都是永垂不朽的智慧之作,叫做“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他耳濡目染以后,他不会变成一个三家村的,小里小气的顽固分子。这些经典之作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一个高远的理想,一个开阔的胸怀。你要涵养你的性情,你要增长你的智慧,你要提升你的眼界,你要增进你的勇气,都必须靠这些永恒的著作来启发你。我们不是跟着孔子走,而是我们通过读孔子的书来启发我自己内在的信念。如果孔子讲的话,不是我内在心灵里的东西,我可以不要孔子。我们是凭这样的精神来读书的。但是,孔子讲的话如果是千秋不朽呢?他还是新的,未曾老去,他还是有活力的,未曾死去。只要有人类,你就必须这样做。不是孔子教我们这样做,而是你自己本身就希望这样做。只是这些书,再来唤醒你。所以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不是来压迫你,不是来宰制你,不是来奴役你。千万千万要认识这一点。要不然,我们就不能读他的书了。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巧言令色的人,他的心灵一定是不干净的,一定是不诚恳的。这种人你一定要小心啦!当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二千五百年前。他是在山东讲的。但是,二千五百年之后我们在北京的人就可以“巧言令色”吗?你“巧言令色”就是有仁德了吗?你就可以去交“巧言令色”的朋友吗?不是的,还是“鲜矣仁。”如果一个美国人,他“巧言令色”就好吗?不是的,他“巧言令色”照样“鲜矣仁”,这就叫作经典。这种话为什么我们不去读?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假如你真的在一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环境之中,一个人如果不会“感时花溅泪”,不会“恨别鸟惊心”,这种人没良心!所以杜甫不是他自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乃是普遍的人性都是如。.这叫作千古之作,这叫作永垂不朽。没有任何的政治势力,没有任何的经济势力,可以使那些东西永垂不朽,只有人性。人性不在杜甫那里,不在孔子那里,在我们自己这里,这叫作经典。经典不只是有了性情的涵养,不只是对我们人性的光辉启发,它又是最好的文学著作。所有文学家只不过学到经典的一个面向,他就足以成家了。唐宋八大家是不需要先读的,因为他们是中等层次,他们从哪里学来这些文学技巧?从“经典之作"”,所以,你想要有好的文学素养,直接读经典可节省你很多时间。有人曾经说:读经这样一种教育就是教育的经济学,因为它太经济了,只要学一点点,它就有很大的收获。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个老师,希望你记住一句话,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一定是教他有用的东西。而且一定是高度有用的,这个高度有用的就是一辈子有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只要教五分钟,就影响他一辈子,你只要教几句话,就让他一辈子受用。假如不是这种教材,你就不要教。为什么?因为如刚才所说的,那些教材自己不学就会了。你教他做什么?台湾的语文教育失败了,严重的失败。我们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学国语、国文,但是语文程度,一年不如一年,为什么专门去浪费孩子?我们举几个例子。我们的小学生懂什么呢?小学生只懂得他身边的生活。于是,我们要“寓教育于生活”,所以我们要教他身边的那种语言。他懂得什么呢?小猫小狗,所以我们教他“小猫叫,小狗跳”,“老师早,小朋友早”,“我的书包里有书又有笔”,“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爸不回去”,小华、小明、小英的故事讲了六年,这三个人在六年之内阴魂不散。学了这三个人的故事之后,一个人到了13岁升上初中了,他的心灵里面除了认识两千多个中国字以外,他的心灵当中用四个字可以形容:一无所有,完全浪费!现在我举一个另外的例子,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唐德刚先生说的。他反省胡适之所谓白话文运动。胡适之先生是鼎鼎有名的人,他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在晚年的时候用英文讲自己一生的经历,叫作“自传”,不是“口述自传”,是英文,很有历史价值。他叫他的学生唐德刚(现在美国纽约大学当教授),把它翻译成中文.在翻译的时候,唐德刚一面翻译,一面就下注解。对于胡适之先生的功业有一些评论。在讨论到民国八年“五四运动”,民国九年“白话文运动”的时候,唐德刚先生这样说,我来念给大家听,这一场的白话文运动,尤其是以白话文作为中小学教育工具这一点。其建设性和破坏性究竟孰轻孰重?最好还是让在这个运动影响最重的时期,受中小学教育的过来人来现身说法。因为民国九年的时候胡适之建议,国民政府把我们小学的国文教育完全改成国语,就是完全改成白话文。小孩子只学白话文就好了,不要再学那些诘屈聱牙的古文了,这叫白话文运动。唐德刚先生就是那时候。正好是小学生要入学的日子。于是他亲身经历到这种变化。他说:要由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才能够知道这种教育到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对国家有利,还是在残害国家。依着本人,就是胡先生所称许的,当年新学制所教的小学生之一。不幸我是个乡下孩子,距离我家最近的国民小学叫做公立小学,公立小学一概都照政府的办法教白话文。这个小学在十里之外,我们上不了公立小学,只好在家里由祖父开一个私塾来教我们几个亲戚的孩子。我祖父是革命党,他的头脑是很新的,他有许多的改良,不是按照一般的私塾教育,但是在国文这一课,他却规定我们要背诵古文,作文也要用文言文,不许用白话文。我在这个私塾之内,读了七、八年之久。我的国文就从“床前明月光”一直背诵到“若稽古帝尧”。“若稽古帝尧”是《尚书》,号称佶屈聱牙。把《尚书》都背完了,大概,诸子百家都背完了。最后,连《左传选粹》和《史记精华录》,也能整本的背。在我们这些同学当中,除了二、三个实在背不下去之外,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以为是辛苦。最后在家长的鼓励之下,竟然也主动去读《资治通鉴》和《昭明文选》这些大部头书,那时候几岁 11岁!在我们12岁那年上中学,家长送我们上中学,必须有一张小学文凭。所以只好把我们插班到公立小学去。我现在还清楚记得,在公立小学上的第一堂国语课,就是有关早上那个公鸡的白话文诗。他的诗是这样子的::“喔喔喔白月照黑屋,喔喔喔只听富人笑,哪闻穷人哭,喔喔喔喔喔喔……”。那时表兄和我三个人,都已经会背诵全篇《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就是《史记》的一篇文章描写项羽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我去数一数,总共九千二百个字,他们全都会背。但是上国语课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和其他六年级同学,一起大喔而特喔。在我们楼下就是小学一年级,他们国语课我听得几句:“叮当叮,上午八点钟,我们上学去,叮当叮,下午三点钟,我们放学回。”那时小学生们念国语,很有朗读的习惯。所以早上早自习,晚上晚自习,只听得全校的孩子,一“喔喔喔”,一边“叮当叮”好不热闹。各位,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同样上学,同样教书,他同样做功课。你教他什么,他就是什么。胡适之的例子,可以让我们做一个警惕。胡适之4岁就开始读古诗,6岁上私塾就开始背古文,到了9岁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他就能看古典小说,能够看古典小说的人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作文基础就奠定了。当时只有9岁!到11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因为已经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背,现在是自己读,已经有能力自己读了。教师教给他的第一本书叫《资治通鉴》.。1岁就读完了。到13岁就把《左传》读完了。把《左传》读完了,大概这辈子必读的中国书都读过了。以后就是复习,综合,创造。以前中国读书人,都在13岁以前,把所有该读的书就全都读完了。一些重要的书都放在肚子里面。假如没有这样子的教育,这一辈子不要想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才!没有了,大人才就跟这个人分家了。胡适之接受这种教育,他也没有变成书呆子.以后,他记忆也很好,学英语学得也很快。所以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先秦名家研究》。懂得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懂得名家就更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所以胡适之非常容易就写出来。.因为13岁前就读完了。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懂,所以糊里糊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28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他凭什么当教授?13岁之前的功力。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哲学史》。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你能吗?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么?13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至少!其他的书不用说了。在他成功之后,建议我们的教育部,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从此以后,中国人没有胡适之,出不来了,出不来了!可怜的中国!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你不是要写白话文,要把白话文写得很好吗?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 ——读古书长大的!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什么叫白话文?不好好思考这点,万世不得超生!他为什么能?我们不能!我们孩子比他笨,全国的孩子比他笨吗?思想的问题,教育思想的问题。一个孩子,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一个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是吸收能力,是海绵式的吸收,整体的吸收。你教他什么,都会放在肚子里面。懂不懂?不懂。但是,不懂就没有用吗?你看看胡适之就好了,长大就有用。一个人是会长大的,学的这些不懂的东西,他用几十年去懂,你怕什么?但是,现在不学,一辈子就来不及了,什么叫生涯规划?这就叫作读书教育的生涯规划。你要知道,现在所学的,不是现在要懂,但是一辈子有用,而现在不懂的学习,是不是很痛苦?我们来检讨这件事情,假如学得很痛苦,不要学了,我们的孩子太痛苦了。假如不是呢?你怎么说呢?简便易行的读经教育以下介绍这样的教育,我们不要再讲理论了,我们就讲实在的。你应当怎么做?这种教育,在台湾称为“读经教育”,这很简单,就是去读经典著作。教材就是经典,教法就是读。在我们大陆,一般人对“经”这个字有忌讳。其实你不要忌讳。我说。“经”就是经常之道嘛,永垂不朽的著作嘛。现在也可以有呀!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写经典的人物出现,就没有啊!所以不是古代的书才叫经典。不是这样讲的。我们完全是开放的心胸,只要你是够格,你是够高,够深,够远。你可以感动千万世。你就是经典,对不对?所以不拘是“经”还是“史”还是“子”还是“集”,杜甫的,我们当作经来读,李白的,我们把他当作经来读。但是,《红楼梦》就不大够。对不对?但是它在小说里是经典之作。不过他比起杜甫,李白还差一点。我们就这样来选取经典之作。所以要选择教材是很简单的。我介绍大家选择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教材,一定要什么,或不要什么,硬规定什么教材。我们又不是教育部,不规定。但是你自己可以选一选,与其教语文课本,不如教《三字经》。《三字经》读会了,语文课本就会了,教语文课本是没有用的。语文课本,那在幼稚园他们就会了。
各位老师,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如果有以下情况,你要小心。什么情况?就是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发下语文课本,他当天就看完。而且看完三遍,他能够跟他的母亲讲语文课本里面的故事。我告诉各位:你这本课本就不要教了,怎么办?明天再发一本新的语文课本,要不然你在浪费孩子的光阴。我们下课的时候,听小孩子在他的朋友之间讲话。他所讲的话这么流利,所用的词语这么丰富,如果它比我们语文课本还要更高深,我们语文课本实在是浪费他的光阴。他如果是在家里看电视,他看自己的课外读物,如果那些知识更加丰富,词语更加优美。我们却还在教语文课本,我告诉各位,你在浪费孩子的光阴,你是有罪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学了高度的表达,低度的表达自己就会,不要学。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去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所谓的童蒙书。但是,要学《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诗,,就不如读唐诗,唐诗读好了,那些都不要学就会了。而且可以提升他的语文程度,但是与其教唐诗,不如教古文。古文会了,唐诗就会了,所以学唐诗,浪费时间。你若要学古文,不如学诸子百家。因为古文作家都是学诸子百家来的,学古文作家是浪费时间。古文作家你跟他平起平坐就好了,你来欣赏一下就好了,不要那么努力去学了。因为他不值得你努力。你要学诸子百家,学会了诸子百家没有不会的。里边,以四书为标准,四书又以《论语》为开头。所以中国人要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这本书不读,枉废你是中国人。第二本书是《老子》。第三本书,随便选,经史子集随便选。我们在台湾,我介绍第一本书读《论语》。第二本读《老子》,第三本书读唐诗。唐诗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给他好玩,所以附带读唐诗,千万不要那么认真教唐诗,那太小儿科了。好教材就这么选,你说,我怎么教?假如今天我只讲到这里,吊味口,那简直是空中楼阁。你说,我又不是专科出身,我又不是读中文系,我以前也没有很深的素养,我怎么可以教呢?各位,今天来这里,最主要的是学到教学法。这个教学法只要两分钟就可以学完。而且保证每个人都会,要不然我们何必在这里坐两个小时?为什么这样困难的书,这样高明的书,而教法会那么简单呢?我刚才不是讲过了吗?天地之间凡是合乎人性,顺其自然的,本来就是很简单的。我们教学法就是顺应着儿童的心理,然后依照教育的本质,应该这样教。所以我们这样教,并不是说因为我们的老师都很差,所以我们这样教。不是,而是本来就要这样教,你的程度很好,也要这样教。何况你程度不好,这种教育本来就如此,本来如是。好,我现在讲,我们怎么样去教学生呢?我们只要会讲一句话,就可以当读经的老师了。就可以指导他文化的进度,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家长,你可以把这句话教给你的同事,教给你的学生家长们。同样讲这句话就可以教读经。而且一辈子都这样教,效果深远。儿童一辈子都记得你,都会感激你。这句话只有六个字,这六个字很简单。请各位注意,就是“小朋友,跟我念”。我叫做读经教学“六字真言”。大家都觉得,这个听起来讲的很愉快,这种愉快,有一种嘲笑的味道:“哼,这样子还让你讲,我们老早就这样教了。”但是我现在要分析一下,我们大部分的人,对这六个字并不了解。首先,你会怎样说 “小朋友”,这三个字很简单,不说“小朋友”,可以说声“喂!”也可以,怎么引起注意——引起注意才能学习——一个老师,一个家长,是很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愈是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他学习愈好。我们要此涨彼伏的叫“小朋友!小朋友!”一个善于教导的老师,一定时常呼唤,叫做耳提面命。所以你要常叫“小朋友!”隔一段时间,他们已经不注意了,再叫“小朋友!”一定要掌握尺度。一个新的老师去到一个新的班级,他不知道哪一个人可以当班长。我告诉你很简单的办法,站上讲台忽然喊一声:“小朋友!”那个抬头最快的,眼睛最亮的孩子就可以当班长。老师讲了:“小朋友!”他还在那里东摸西摸,还在流口水的那种小朋友,不要让他当班长。因为他一定学不好。对小朋友只是常提醒他,他是善于集中精神的。虽然,他集中精神的时间不能维持很久。但是他善于被引导。而我们大人就不一定了。像我在这里讲的口沫横飞,我说:各位老师!还是这样,为什么呢,没救了,你不再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了。儿童不是这样,所以你一叫“小朋友!”他就转过头来。一定的,这叫合乎人情。
第二句话“跟我念”,更是正中下怀。因为儿童就是这样学习的。就是跟着学的,儿童的天性很像猴子。每一种动物一生下来,都要跟他的父母亲,他的长辈学习。越低等动物跟父母的时间越短,它的幼稚期越短。越高等的动物,因为它要学到非常丰富的生活内容,所以它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都是幼稚期,都是跟着父母的。人类的幼稚期最长基本上是十三年,而人类不只是跟父母学习,人类还安排了很多办法让他跟老师学习。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老天爷就给你十三年的幼稚期。如果老天只给你三年的幼稚期,一个3岁的孩子就说,我要飞走了。我告诉你,人类就灭亡了!千万不要随便引发儿童的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们要儿童13岁之前,完全在我们的老师,家长优良的带领之下,你一定要选优良的东西,你不要带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你如果带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你不要教他,他越早离开,越早翅膀长硬,越最好。但是现在,我们有好的东西要给他。他必须用十三年的时间来学到这些五千年的文化,乃至于西方重要的文化。都要在这十三年,,灌输在他肚子里边,肚子里面要满腹的经纶,要做这个事情就这么简单,就是“小朋友,跟我念”!他一定跟你念。如果一个小朋友居然不跟你念了,你这个老师已经失败了,你的小朋友已经不再长进了。我们叫他跟我们念,并不是控制他,并不是不民主,不是的。不是我们不让他活泼,不让他自由。如果你带你的孩子上街,要买冰淇淋,你要问他:“你要吃什么口味 ”因为他自己有自己的口味。这是他可以决定的。现在你要教育他,你不该问他:“你要不要读经 ”你是否有毛病呀!你等于放弃你老师的责任了。他哪里知道他要不要读经。这是他不能知道的,是我要负责的。家长跟老师,要负起他一辈子责任。这叫做真的民主,这叫作真的多元文化,观念不一样,场合不同,就要有不同的观点来面对,心灵不可太狭隘。好了,两桩事情合起来,就是“小朋友,跟我念”现在有老师说,我们天天都在“小朋友,跟我念”,所以这句话是不是没有学问呢?虽然“小朋友,跟我念”这六个字没有学问。但是说了这句话以后,你念什么给他听就有学问了。
现在我们的老师,尤其台湾的教师,他也是上讲台:“小朋友,跟我念”,“小老鼠上灯台。”小朋友当然念“小老鼠,上灯台。”念了六年,四个字可以形容——一无所有!他跟你念这个做什么?他在3岁的时候,老早就念完了。他跟你念这个做什么?我们要提升一个人心灵的程度啊!我们要加深他心灵的分量啊!还要学“小老鼠”做什么!这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跟小朋友在一起,早就学完的事情。为什么要放在课堂上教 “小华,小明,小英的故事”,他自己看课外书,就已经看得比我们多了,为什么要到学校里面教?你不是在浪费吗?我们只教高度的,那些低度的自己就会。从今以后,不要再浪费时间。“小朋友,跟我念"”念什么呢?你念“学而时习之”,,他一定跟你念“学而时习之”,他不会给你念成“少小离家老大回”不可能!所以请各位老师,今天回去就开始实验。假如你实验失败,不要听我的话。假如你实验成功,你要好好的反省。回去就要告诉其他人,我们不要再浪费孩子了!你今天回去,找到一个小孩子,就说:“小朋友,跟我念:‘道可道,非常道’”。他忽然念成“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孩子不能教,没有前途!但是你要说:“小朋友,跟我念,:‘道可道,非常道’”不管这是什么,只要他是你教的学生,保证跟你念“道可道,非常道”。他不会来问你。“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只要他这样念,他就天学,为了加强大家的印象起见,现在我们来实习。教学要实习,实习,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往前走。现在每一个人实习,现在不要浪费时间,我来做老师,你们大家做小朋友。不要跟我做祟,你当小朋友,学小朋友这样坐。“小朋友,跟我念:'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男生念一遍,女生念一遍,第一排念一遍,第二排念一遍,第三排念一遍,第五排念一遍,第六排念一遍,大家再一起念一遍,张三念一遍,李四念一遍,站起来念一遍,坐下来念一遍,会背的举手。只要一分钟到二分钟,他就会背了,经过两三天的复习,终身不忘!成为一辈子文化教养的基础。我们全国的国民,只要大家“思无邪”,天下太平!你烦恼什么呢?这种书,读一章不够,二章三章,五章十章,十章一百章,乃至于五百章一千章。请问:你还要教国语吗?你还要教白话文吗?尤其是幼稚园的小孩子,乃至二、三岁的小孩子,你要教他认字,用这种方法最快。那些小孩子,什么字也不认识,拼音也不认识。但是最好还要有书,他书拿颠倒!没关系。因为我们人类认字,不是认他的意义,不是用意义来认字,乃是用图案来认字。汉字具备了非常明显的图案的特征。这种图案的认识。可以增进他脑力的发展。这是日本人说的。日本的教授。用汉字来训练儿童的聪明。汉字每一个方块都有不同的变化,你看这有多少的变化。所以让小朋友常看这类图案,他就会认字,会背书以后,更会认字。
你想像一个孩子,如果教他《论语》,教他一礼拜,他至少认二个字:“子曰”,至少认这两个字.后来一个字一个字会认,所以不需要教认字。只要教他背书。一个儿童的记忆力,是人生一辈子当中最好的时候,是黄金时代。从出生开始,就成长他的记忆力,这个时候如果训练他的记忆力,可以成长五倍到十倍以上,乃至于有的人能够过目不忘。现在我所看到的读经的孩子,具备了过目不忘,读二遍三遍,就把一个篇章背下来的人,越来越多。凭什么?凭有训练。13岁之后,就不能训练了。我们在他有强大的记忆力,但还不能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自然地教他。只是记忆,不必了解。怎么记忆?就是反复练习,反复几遍呢?要看孩子的资质。但是我建议反复一百遍。聪明的孩子,反复到十遍他就会背了,反复到一百遍,终生不忘!一般的孩子,五十遍会背,反复至一百遍,终生不忘!资质比较差的孩子,反复到一百遍他会背。但是他还是会忘记,没有关系。乃至于他一个字都不记得,也没有关。.他至少是比一般的人程度还要高。我们最好的要求是,他会背诵。但是要求马上背诵,是不大合理的。因为我们人,有个别差异。有些孩子很快就背完,有些孩子背得就比较慢。所以,我们就不要求背诵。只要求他反复的读,最好读一百遍。假如能够读五十遍,也不错。你这样教了以后,他的注意力渐渐能够集中,他的记忆力渐渐地能够提升.,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提升,他的语文程度渐渐地增长。语文程度一增长,理解力就跟着增长。刚才说,我们有另外一种让数学,科学学得更快更好的方法。就是增长他的内在的学习能力,要增长内在学习能力,必须按照人类的自然发展规律,人类首先发展的是语文能力,然后才发展思考能力。不要在这么小的时候,训练他的思考,那是没有用的,是违背天理的。现在你训练他的语文,正是他记忆力强的大好时。.语文的训练,又使记忆力提升,对他一辈子的学习都有莫大的好处,考上北大,北师大的人,不只是他理解力好,记忆力,他也是高人一等。要不然考不上这种大学。记忆力什么时候培养?13岁之前.用什么来培养?用语文来培养,不是叫他背数学公式,而是叫他背这些经典之作。语文能力好了,理解力就好了,阅读能力也好了,他就喜欢读书。到时候,老师只供他课外读物看就好了。我们一学期只教一本语文课本是不够的。教读经的老师,你会渐渐发现,孩子的程度越来越比你好。你是不够资格指导他的,我们不可以以为我们在指导孩子,我们不可以以为孩子都在我们脚下。我讲给你听,我们不可以只准备一桶水,然后舀一杯水给他。我们不可以这样,我们自己只有一桶水,我们要指导给孩子一条河,老师是不够资格的。那老师的作用在哪里?那么是不是老师没作用?不是的。老师的作用在指点他的迷津,给他指出一条道路。所以叫仙人指路。一个人迷路了,遇到一个人问路,这个人是神仙,他当然知道路在哪里。神仙用手一指,他就救了你的一命,不费吹灰之力。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我们再讲一些实际例子,来印证一下。首先我讲的是我家里的孩子,比较亲切。大家刚才已看过电视了。我不是在宣扬,这里也没有什么可宣扬的,就是亲身的体验,比较深刻。我有四个孩子——在大陆这是犯法的——女孩子比较聪明,男孩子比较不聪明。我大女儿比较聪明,我开始教这些功课的时候又太慢了——千万不要太慢,越早越好——五、六年级才教她,她就有自己许多的想法了,太聪明:。“我们学校又不教,老师又不考试,我们同学也不读,我干吗要读啊”。没办法,她只学了一点点。但是学这一点点到了初中,高中就不得了了。她的作文,不必指导,下笔千言,就只学那么几句。我的第二个孩子是男孩,是比较笨。所谓比较笨,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学校里一、二年级,二、三年级都是二、三十名,都是后边的——老师以为他很自卑——到了6岁还不太讲话,到了7、8岁还流口水的这种人。我第二个孩子是男孩子,我唯一的男孩子,所仰望者终生呀!这个男孩是这样,开头我不紧张,因为我知道,我懂心理学,所以我不紧张。到了他三年级的时候,他姐姐是五年级,差两岁,我教他姐姐的时候也教他了。我怎么教他呢?我就把一本书给他说:“孩子,你这么大了,你应该读读这些书了”拿去给他翻,他就翻开了,第一页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把第一章五十几个字都读了,都没有读错。我翻第二页,第二页上面就是第二章:“天下皆知……”又是六十几个字,总共一百十几个字统统没有读错。小子读《老子》,个字也没有读错。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有注音。为什么没有读错,太简单了嘛。老师何必那么浪费精神呢?就象我一样就好了。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是等一下你就知道,我是一个最负责的父亲,我就这样教他好了。你会读了嘛,现在你去读。他们三年级下午没有上课,他整个下午都可以读,功课也做完了。我说:你去读,把它多读几遍,读不完别来找我。他读了一个小时才来找我,还是不会,结结巴巴的。我说:不行,读不好别来找我,晚上来背。所以,晚上他来找我,他已经很流利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于是我就说了一句,这辈子最重要的话。这句话,你要知道,我说这句话,我引为这辈子最重要的话。我说:“孩子呀,从今以后,每天背两章!“老子八十一章,多少天背完 40天(刚才不是美国的学生在问我们的留学生:《老子》讲些什么吗 )40天就全部会背了。我们的孩子有多少40天浪费掉了。40天背完,从来没有指导过一次,只是说了那句话。背完了就算了吗?不是,我知道人类会遗忘,咱们学生有遗忘率,越小越容易忘。所以赶快复习,一天复习十章,十章大概五、六百字。他以前都会背,现在连起来背,轻松自在。所以每天都背十章。八天复习一次,总共四十八天.还要再复习,复习第二次,二十章连起来背,大概一千个字连起来背。你要知道,一个孩子,能够在头脑里存放一千个字,象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他的整个生命力,就开拓出来了,一辈子聪明,就奠定了,一千个字就好了。现在我们教小朋友们背书,只说“春眠不绝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请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没了。我告诉你:浪费生命啊!一天到晚连起来背,四天背完。总共五十二天。.第三次复习,四十章连起来背,两千五百字连起来背,两天背完,五十四天。最后一天,从第一章背到八十一章。《老子》五千言,一口气背完。从那一天开始,《老子》跟着他一辈子!读完《老子》,我马上后悔了,我弄错了,要先读《论语》。所以赶快开始读《论语》,《论语》不是八十一章,《论语》四百九十八章,号称五百章。每天背二章,要二百五十天,只是读了不过半年,他就整个变了。连气质都变了,里面变,气质变,他的头脑变。老师都非常惊讶,说:这个孩子怎么现在聪明起来了?五、六年级名列前茅,初中全班第一名。初二,老师叫他去跳考高中,他到高中,全校第一名。高中本来读两年,要去考大学。我们教育部,不准他考大学。所以第三年就浪费掉了,考上台大以后,读了三年,考上大学研究所。台北两家最有名的研究所,政治大学研究所,他考第一名;台湾大学研究所,他又考第一名.。考两个第一名,大家说:你的孩子是天才!我说:最笨的。大家问:你的孩子怎么这么会读书?你从哪里学到读书的方法?孩子说:“没有,我是很笨的。我唯一知道我为什么会聪明起来的,就是三年级的时候,我读过《老子》会背《老子》.。大家都会去想,我要去背《老子》.已经来不及了。这是第一个故事.。面的人说:我这个孩子,将来成就比我高十倍,凭什么?你知道吗?凭我那一句话:”孩子,从今以后你每天背两章“。他就可以高我十倍。教育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我有什么力量?没有!我要有一句给他讲《老子》,天打雷劈!但是他不了解《老子》吗?从初中时开始,这个智慧渐渐产生,高中的时候,能够引用.到大学的时候,他就能够用《老子》的思想,去比对世界上的哲学家。凭什么?凭三年级时候,9岁的时候,五十五天的教育!有没有让他在家,专门读《老子》?没有!五十五天的课余时间,就这么简单。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这个时期没有,一辈子都没有!这才是我们最大的痛心所在。我为什么要讲得这么口沫横飞?为什么要讲得这么激昂慷慨?我们要救你的孩子,我们要救我们的国家!我这个孩子是不是了不起呢?不是,我这个孩子都说:“现在读经的孩子,他比我强一百倍。”为什么?因为现在有人在推广读经嘛.。以前没有的时候,由我来教。现在推广了五、六年,现在全台湾有一百万的孩子。一万人如果有一个人认真就好了嘛。其实哪里是一万个人才有一个人呢?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很认真的。他们只要读二、三年,到四、五年就不得了。我再举一个例子,让大家更加的捶胸顿足。回家好好反省,好好把握。有一个在八年前我刚推广的时候,就来听我演讲。这个人是学西洋,学牙医的。一辈子都只读西洋的东西,但他听了之后,他自己觉得:小孩子要读,我也要读。我要有一套大人读书的方法,大人也可以读经,凭什么?大人读经,把你的心理年龄降低跟儿童一样。就是当你要读这些书的时候,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你就这样念,千万不要想了解,你要想了解,你心烦气燥,你就读不下去了。你一遍一遍的读,再一遍一遍的读。他从那时就开始读《论语》,后来他结婚了,他叫他太太也来听我演讲。他们两夫妻,每天早晨起来,先做功课。读半个小时《论语》,你一句我一句,感情好得很.然后他的太太怀孕了,照常这样读.这个胎儿就在肚子里面听十个月的《论语》.出生以后,相貌不凡,而且非常好带。几乎不费父母任何的烦恼.晚上从来不会哭,不是笨到不会哭,而是聪明得不需要哭。十个月的《论语》教育嘛.出生以后,父母亲照样读《论语》,这个婴儿就在旁边听。我刚才讲过,醒着可以,睡着也没关系,反正照听《论语》。等到这个孩子,一周岁会讲话的时候,他就会背《论语》了。1岁半就认识很多字,2岁就开始读书,读自己的书,读那些幼稚园的书。我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我反正这样讲,我讲过这话以后,我什么时候与你见面呢?你什么时候告诉我呢?那个人也是一样。我什么也都不知道,等到经过七年多,这小孩子5岁半了。他又见到我,他说:“我的小孩子使我很烦恼,因为他太喜欢读书了.。”他现在读什么呢?读世界名著。5岁半,字太小,父亲不让他读。他就偷偷地读书。所以这个孩子读书的时候很紧张,听到父亲的脚步声,就把书藏在床下。说:“我在玩.”他爸爸说:“玩好,你赶快玩.。”各位,如果天下的家庭,都是如此。我告诉你呀,天下太平了。
现在我们台湾的教育部长,志朗先生,他在烦恼我们的国民不喜欢读书。烦恼我们的孩子不读书,烦恼我们的青少年只喜欢玩。他知道阅读习惯要从小学开始,所以他拼命在提倡儿童阅读教育。我就告诉大家,看谁能够去传话:“你不要再提倡了,你用我的方法,你连禁止都禁止不了。”老师教读经的时候,小朋友的语文能力一提升,接着他们就看书,越看越喜欢看,理解能力越来越高。他的知识量,超过老师。他总是喜欢看,下课老师看到全班怎么都不动。因为他们在看书,下课都在看书,老师很生气,就说:“我数到三,不出去的我就处罚,一、二、三!”大家往外面跑,拿书去外面读。这种孩子还要教他吗?老师鼓励他,多读课外书。不费吹灰之力。人才从此培养成功。不是在写生字。跟我写。一笔。一划。一钩。你给我造词。你给我造句,。你给我作文。教造句跟作文是最笨的老师。造句不用教,作文不用教。只要他看过一千本书。他就作文给你看。假如他没有看过一千本书,你教作文是白费力气的。要把握教育的重点,不要再浪费老师的青春。.教读经老师进步最多,你以前没有读过《论语》,趁机会读《论语。.以前你没有读过《唐诗》,趁机会背《唐诗》。现在我们老师,一天到晚只教儿童的东西,老师大学毕业的时候,本来很有学问,教了三年,跟儿童水平差不多。可怜的老师!你为什么不陪他长大?你教他读《论语》,你也读了《论语》,他会背一本,你会半本.因为你的记忆力差。这种孩子一辈子感激老师,一辈子啊!他越长大,越感激老师:“这些东西哪里读来的 ”“我小学老师某某老师教的。”各位,这叫作千秋万世之业呀。你教他国语做什么?他自己读《论语》就好了,然后你教他看书,越看越多。现在我们台湾,有读经的孩子,让家长烦恼的是不知道到哪里找书给他读。小学还没有毕业呀,你知道吗?为什么不做这种教育,你还讲你那些:“我来读书给你听。这叫什么文法,段落大意。”你分析做什么?他都比你厉害了,你教他作文做什么?有学问就会作文,没有学问,教他什么?看,听,感想,起承转合,没有意义的!不要做没有意义的事了,各位老师,英文也很重要,我们读英文怎么读。你知道吗?从第一天读英文开始,就读美国大学所读的书,怎么读?幼稚园怎么读大学的书?莎士比亚怎么读?我告诉各位,不要老师,只用六个字的教学法,只要你知道这六个字,你就可以做最好的英文老师。每个人都会,这六个字就是:“小朋友,跟它(录音机)念”听一遍,鸭子听雷公,不懂.二遍。不懂,三遍,不懂,十遍有印象,二十遍跟着念,三十遍,五十遍很熟,一百遍会背。让他这一课念这一段。这五句好了,让他念两百遍,就忘不了。终身受用。只要这种句子,背上一千句,你就不要烦恼,孩子懂英文了。然后我们还要念英文的经典之作。几千年来,用英文写的最好的,最有思想内容的著作。像林肯的演说,美国独立宣言,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像这些东西只要十篇,二十篇放在肚子里面。我告诉各位,将来最了解西方文化的人,是中国人.我们既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我们又可以深入到西方文化中去。你假如只是读那些非常简单的,所谓的儿童英语。你这一辈子就浪费掉了。你将来遇到外国人,只会跟他谈天气,你跟他做生意的时候,只会讲怎么要钱那,你不会说一句很伟大的话,你不会这样讲,读经的孩子才会这样讲。讲什么?你要跟他谈耶稣,他就会跟你做生意了嘛,你要深入西方有深度的,有意义的文化,你要跟他们讲有道理的东西,你才能做大生意。民族文化的融合,要有高度的心灵来融合。高度的心灵,是开放的,是对所有的文化传统都能够吸收的。一定要在13岁之前打定基础.打基础的方法就是。不管懂不懂,先把重要的东西放到肚子里面。不重要的东西,不要教他,他自己会!相信呢,就做。不相信,十年以后,你再后悔,来不及了!来不及了!我今天就讲到这里。我这一趟在北京大概有三,四个地方要讲,为什么要这样?不为任何目的,知识分子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