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9|回复: 6

关于因果通三世问题的探讨(转帖)

[复制链接]
白开水 发表于 2009-11-1 23: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难得糊涂

最近看了净空法师《重视因果,知过改过,看破放下》光盘,里面谈到因果通三世问题。他说:“成佛了,还受不受果报?如果成佛就不受果报了,‘因果定律’就讲不圆满了。成佛也受果报!他的果报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在没有学佛之前,或者在学佛没有证果之前,所造的善恶业。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有三个月的‘马麦之报’,这个经上有记载。僧团里面有六群比丘,有提婆达多,种种示现都是告诉我们,成佛也不能避免果报。”听了这段讲义以后,使我联想到达摩祖师在《悟性论》里引用的一段经文:“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断了善根之人)。以上两种说法截然不同,究竟如何理解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1、关于佛的概念问题
净空法师在《重视因果,知过改过,看破放下》第1盘里解释说:“佛是什么?佛是一个充满究竟智慧之人,这个人就是佛。”而达摩祖师所说的佛,是指清净觉悟心,它是无形无相的。诚如达摩祖师在《悟性论》里说:“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之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指见性的“人”,一个是指觉悟的“心”;一个指化身佛,一个指法身佛;一个有相,一个无相。所以,二位大德所说的概念是不同的。

2、关于承受果报的主体问题
达摩祖师在《悟性论》中说:“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由此可知,果报只能由业报身――人来承受,不能包括法身,因为法身无相,一切不受。既然如此,就不能笼统地用“成佛也受果报”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能笼统地用一句话来概括。虽然他指的也是“人”,但不能用“佛”来代表。尽管色身、法身是不二的,但在果报上,一个承受,一个不承受,又是不同的。正如净空法师讲“自性与阿赖耶”一样,他说:“自性迷了就变成阿赖耶了,所以我们就不叫它自性,而叫它阿赖耶,阿赖耶就是迷了的自性的名称。”虽然他说的也是同一件事,但用的名称却不同,故而理解的角度也不同。同样,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与佛也是不能混谈的。

3、关于果报的定数问题
业因果报因人而异,并非定数,所谓“法无定法,诸法空相”。为什么?达摩祖师在《悟性论》里说得很清楚:“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莲花生大士开示说:“空性之中无功德与罪业积存之境。”王骧陆上师也说:“业力、道力,只此一念而已。一念昧,即是业力;一念空,即是道力”。由此不难看出,受不受果报端赖自己的心空不空。大家都知道,果报的关键在“缘”,如果缘不成熟,果报就不能现前。假如我们的心真空净了,当然缘就不会现前了。对于已证实相的觉者来说,他已超越人我、超越时空、超越因果,无有报者,也无有受者。正如《永嘉大师证道歌》中所描述的:“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也象元音老人在《解脱歌浅释》一文中谈到的公案那样,二祖慧可悟道之后,达摩祖师告诉他:“你还有一个命债要还,但为正法不受诽谤故,可以不还。”元音老人解释说:“真成大道的人就是这样,要还就还,要不还就不还。为什么?因为心空净了,一法不立,有什么可还可不还?!”“虽然有债,但心不动,债主就寻不到你,就可以不还。”所以元音老人断言:“唯佛能超出因果,大菩萨还跳不出因果的圈子。”

《摩诃般若经•四摄品》云:“世谛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中不可说因缘果报。”也就是说,净空法师讲的“因果转变不空、相续不空、循环不空”是针对不修行的人或是修行未见性的人说的,这属于世俗谛,非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不可说,不分别。何以故?空性之中本无一法可得。业报虽有而自性本空,如同梦幻。如若一味地去分别执着“成佛也受果报”,就给自己设了命题,心就不空了,不空当然要受果报了!所谓“了则业债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因此说,受与不受只在一念之间。
其实,真正的大智慧对因果的承受与否都不分别,他能做到“还而未还,未还而还”;还与不还都不着相,一切随缘。

注释:何谓金锵马麦之报?金锵者,又说是木枪。据经上记载,释迦牟尼佛因宿业故,曾被木片刺穿过脚;马麦者,也是宿业故,整个结夏安居没有食物供养,致使释迦本尊及500僧众吃了三个月的马料。

陈兵居士说,“业因心造,回转有道”,这是因果律的第五条定律。说的是若依佛法看破业本质的智慧,则已造业可以转变,业力可能摆脱,这是佛教因果说的真谛所在。若仅见及前四条“业必生果”,属于“世俗谛”的法则,而未见及于此,则失了佛法的精髓。《华手经》所载佛言甚至说:“以我所说世间正见、顺生死理、业缘果报可戏论法为上智慧,是人则为毁谤如来及如来法!”为什么?因为“因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如果业力因果决定不可转消,则具有无始善恶业种的众生,只能业果相续、生死不化,难以摆脱业力之束缚,至多是行善生于人天,报尽还堕,岂有横超生死之流,到达涅槃彼岸的可能性?何况因果报应,并非佛家孤发独明,是波罗门教等也都宣扬的世间学说,并非佛家独有的、核心的出世间之说。以此因果报应为最上真理,当然是贬低了佛法,要被斥为谤佛谤法了。 
  因此,佛典中多处宣说:业报可转,并非决定。如《涅槃经•师子吼品》说:“当知作业有定得果,不定得果,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又说,“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转变乃至消灭已造业之恶报,唯依如实彻了业报真实本性的智慧,由依佛法修道。《优婆塞戒经•业品》说:“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又说:“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造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经中把依佛法智慧修道可转变、消灭恶业果报,比喻为能治疗百病的妙药“阿伽陀药”和一种据说一擂便能消除诸毒的 “除毒鼓”。龙树《十住毗婆沙论》中说:若人福大而智慧小,虽作小恶,亦必受报,能令他堕入地狱;“而大慧福德者,虽有罪恶事,不令堕地狱,现身而轻受。”比如佛经中所讲一个名鸯崛魔罗的外道,杀过许多人,又曾想谋害生母和佛,罪大恶极,堕地狱无疑了,然而竟因闻佛说法,得大智慧,精勤修行,现身证阿罗汉果。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三说:佛经和戒律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是对缺乏佛法之智慧、不知转移业报之道者而言,若有大智慧,得佛法回转业报之道,则“虽定当受果,亦能清净。”

关于业随心转的道理,清代彻悟禅师语法录中有一段话,论述颇为精辟:“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则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则能缚心。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 

《顿悟要门论》摘要:
问:受罪众生有佛性否?
答:亦有佛性。
问:即有佛性,正入地狱时,佛性入否?
答:不同入。
问:正入之时,佛性复在何处?
答:亦同入。
问:既同入,正入时,众生受罪,佛性亦同受罪否?
答:佛性虽随众生同入,是众生自受罪苦,佛性原来不受。
问:既同入,因何不受?
答:众生者,是有相,有相者,即有成坏;佛性者,是无相,无相者,即是空性也。是故真空之性,无有坏者。喻如有人于空积薪,薪自受坏,空不受坏也。空喻佛性,薪喻众生,故云:同入而不同受也。
箭凌 发表于 2009-11-2 00: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炼不是宗教,总搞些宗教里的结论作为讨论前提没有什么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般若之舟 发表于 2009-11-2 12: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人眼中无弃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11-2 17: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书是应该烧了,当肥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09-11-2 18: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狠,推举小潘当个修炼界的秦始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09-11-2 18: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律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规则。

在自然唯物论哲学,现代物理理论皆承认因果关系的存在。在人类历史上到底是谁首先发现这个规律?是文佛吗?在道家讲,阴阳,但也可理解为因果,只是道家更抽像,更潇洒的来讲述阴阳因果,不像佛家那样令人郁闷。涉及"宗教",因果理论则成为束缚心灵的绊脚石,所以有人声称"因果报应"是陈腐的。佛教在此基础上的论说是细之又细,实则为理障,有不利于修炼的一方面。但又不可由此否定其存在,落入"拔无因果"的不可知论里面。

我们要执大像,而天下往,而不是在论述条条框框有意去约束百姓心行。因果报应,有吗?肯定有。因果报应可怕吗?并不可怕。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形而上而言,因果是虚无的,形而下而说,因果不爽。

偏执上下,皆非究竟之道。能容万宗之教,心不张驰,大观于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09-11-2 22: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浅见, 因果律源于天地太极球原理,太极球则是道性运动的最基本模式,这一运动模式是螺旋式的,天地万物在自然的运动中,就会出现许多重合点,每一轮运动都会与前面各轮运动的轨迹中留下的信号产生磁场感应,这种感应产生的信号能量,直接影响和改变人或众生某个时空段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这就是因果律的原理和作用机理。因果律也是天地阴阳变化`自动平衡的自然法则。
既然是法则或规律,它就具有相对恒定的机制,因为靠人的能力,无法化改道纪轨迹中所留下的磁场信号(包括正的信号或负的信号),所以,就有了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因果报应。
那么,因果可不可以化改呢?回答是肯定的。从道家的修炼道理来说,悔过迁善,上德玄德可以化解因果,化改的原理是磁场信号的置换。悔过迁善可以化解磁场信号比较弱小的因果;要化解磁场信号比较强大的因果,需上德玄德才能奏效。化解因果,置换信号,有时是主动的(自己化解置换),有时是被动的(大道帮助化解置换)。
就简单谈这些了,再展开来细说,不太方便。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04:11 , Processed in 0.01894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