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0|回复: 10

众人为师与平常心

[复制链接]
静如 发表于 2010-5-20 11: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厚音老师曾谈到过一次师父到草庄后的经历。道友们开始将她视为上宾,热情相迎,因为他们认为此人是师父。结果此“师父”在宿舍里拉了一泡大便,将道友们心目中师父应有的形象粉碎,第二天便将师父赶到厨房去睡。
这件事对我们的启迪意义甚为深远。究竟什么是师父?究竟何为真正意义上的修道?从主、客两方面来说,我们一方面应以自性为师,另一方面是以众人为师,以万物为师。而当我们眼睛向外看的时候,我们心里往往只装着老君意义上的师父,老君之个体形象的显现往往被我们视为“师父”,于是就有上述道友因为一泡屎而对师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师父如何看的问题,导致了有人因为遇见了师父或得到了所谓高能量的加持而沾沾自喜,有人或认为自己错过了遇见师父或师父在面前而不知等等而垂头丧气。这些不同的心态究竟说明了什么?探讨一下其中的问题所在对我们的修炼当有一定的启迪。
在我看来,我们的问题出在我们对平常心重视不够。出于猎奇的心理,人喜欢奇妙神秘之事,凡有不同寻常之事的出现,诸如有人看见了光,看见了莲华,或看见了其他诸如此类的肉眼所见不到的象,或听到了凡人听不到的声音等,人心就开始追寻其奇妙之处,其结果往往就是著于相而忘乎所以。故《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话概括尽人心的运动并破除所有的执著。
见色而不知色即是空者,即著于色;相反,见空而不知空即是色者,则著于空。著于色或著于空即落于两边而不得见如来,故佛在《金刚经》里开示“应无所住”之要言大义,法与非法皆须舍弃。当我们对待某个人企图判别此人是否师父时,即使此人确实是师父,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我们的分别心和心机的造作也已经让我们与师父咫尺天涯了,此时的师父即非师父。如果某人即使不是师父,但我们始终具足慈悲心,以善念对待每一个人,那么,我们的无分别之心就使每个人都成了我们真正的师父。
记得偶然读到《可兰经》里的一段话,大意是说,主安拉对一个人说,你成天祷告礼拜我,求发财,但我那天问你要钱,你为何不给我?那人回答,我没看到你啊。安拉说,那天有个乞丐问你要钱,你记得不?那人说,我记得,但那乞丐不是你啊。安拉说,我就与那乞丐同在。你给了那乞丐钱,就是给我钱,你却当面错过了我。又有一次,安拉对一个人说,你整天向我祷告礼拜,祈求健康,你却并不侍奉我。那人说,我没看到你啊。安拉说,那天有个病人倒在街头,你却视而不见,拂袖而去。那人说,那个病人并不是你啊。安拉说,我就与那病人同在,你救了那病人,你就是侍奉了我,而你却当面错过了。
这个故事无非说明了平常心的重要。上帝与我们同在,与世界同在。当我们以平常心而非猎奇心理去对待修炼时,大约也是我们开显佛性之时。平常心意味着我们始终都以善心对待每一个存在,意味着我们去除了分别心,意味着我们没有了执著,意味着我们俭啬谦逊,处下不争,热爱平常的生活,热爱长久的人生,热爱所有的存在,意味着我们已经与他人、社会、自然成为一体。当我们还有师父和我的分别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有平常心。圆融的整体无非就是行住坐卧皆在道中,无神秘奇妙,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行云流水,自然无碍,平常中见到非常,非常中体会平常。这大约也就是玄德修炼为何提倡先显佛性,后进仙道之主旨所在吧。
慧成 发表于 2010-5-20 12: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写得很帅, 然后俺去午睡了,阿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5-20 12: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如老师读了《可兰经》,遇乞便施,遇病必救。从此全都赶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5-20 15: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是有的,不在神奇中,在平常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德学子 发表于 2010-5-20 15: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常心意味着我们始终都以善心对待每一个存在,意味着我们去除了分别心,意味着我们没有了执著,意味着我们俭啬谦逊,处下不争,热爱平常的生活,热爱长久的人生,热爱所有的存在,意味着我们已经与他人、社会、自然成为一体。当我们还有师父和我的分别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有平常心。圆融的整体无非就是行住坐卧皆在道中,无神秘奇妙,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行云流水,自然无碍,平常中见到非常,非常中体会平常。"说得太好了,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溪水 发表于 2010-6-5 11: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10-6-5 15: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一见的悟道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籁之音 发表于 2010-6-10 01: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 以此案例,条分缕析,娓娓道来,生动一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晓风残月 发表于 2010-6-10 11: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下不及即为卡,心中无事即为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只爱丑儿 发表于 2010-7-1 17: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静如师此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2:41 , Processed in 0.01560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