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5|回复: 0

厚音博文:接近道母 超越生死

[复制链接]
安阳子 发表于 2010-8-11 13: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4ace050100ljmd.html
接近道母  超越生死

  我们在接受文化渲染的时候,特别是修炼者在接受道教文化或者佛教文化的一些概念的过程中,就已经使修炼者离开了虚无或者是空明的状态,因为我们讲出来的东西都是有限制性的,它必然在生死的规律以内。所以到最后大多数的修炼者也就掉到生死的规律中间去了。
  相对个体的规律来说,生了以后,就必然会指向死。古人就说生命是四大假合。它不是单一的一种存在,是被创造出来的一个存在。这个存在有父母造化的一部分,还有天地造化的一部分。现在的人一般都讲究父母儿女情,对天地产生人的这种本来的情感却认识不到。我们修炼的实质就是要把自己的努力目标指向真正的天地这对大的父母。天地这个大父母那就是道母。道母、道情它是一个非常恢宏的存在,它无所不包,它无所不生。人怎么样去思想,都逃不出它的状态;人怎么去认识,都处在它的规律之内。道,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它没有缺损,更没有消亡的时候。所以说,如果人修炼得道,懂得了存在的规律,也就懂得了人在“生、死”两个方向的被动存在和主动努力间的规律。当我们把道情、父母儿女情、以及男女夫妻情,这样三种情能够参透而通达牝理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利用这三种情之间的辩证关系去掌握生化的规律。所以说生、死的规律和人生存的状态相互之间应该是相对存在与相反弥补的。也就是说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生存状态,然后再去考虑生死的规律问题。但是现在一些人们,特别是修炼宗教法门的一些人,对于生死有一种畸形的看待。他把人生看得比较消极,比方说象轮回说、因果说、业力的学说,它都导致人们的精神向着消极的方向慢慢的去积累,然后人就容易厌生,对现实就缺乏足够的投入。如果在现实中没有足够的投入,那么对父母儿女情,就不可能去参透它。对男女夫妻情,就不可能去了解它的那种真实道义。对道情的博大宏深,就更加不可能去探求和实践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对生命的本质已经开始在厌弃了,就不会从最简单的角度,去探索或者是突破生与死这个规律。因为我们要超越自己的现实,或者超越生死的规律,我们就得从自己生死规律的根子这个地方去开始认识。这个根它是积极的,它不是消极的。如果我们从热爱生命,扩大到热爱这个天地,从热爱天地,扩大到热爱所有的存在;无论是反向的规律,还是正向的规律;无论是绝对真理,还是相对真理,全部都能够接受它,这样才能够打破自己的思想约束进入到“无”中。这就是我们之所以强调修炼能够打破生死规律的一些基本原因。当然,如果我们打破了生死规律,那就意味着在生命的状态上就会超越生死,使自己的生命进化成具有多空间均匀分布并真实存在的生命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2:39 , Processed in 0.0162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