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50|回复: 11

关于共性和个性的一点想法

[复制链接]
箭凌 发表于 2010-10-11 18: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需要创造自己的思想。

  思想要能关联实际,能够与自身独特性互动,与世界互动,有开放性和扩展性,有弹性。

  作为每一种生命来说,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是克隆体和模型,克隆只存在于医学中,模型只存在于工厂中,它们不存在于大自然中,大自然讨厌克隆和模板。

  作为人,相对其他生命个性更加丰富一些,就是可分辨性更明显一点。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的职业分工比其它生命更多样,生活方式也更多样。
  
  但是多样性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感性烙印,过着独有生活的人却没有独有的思想,

  往往都是借用他人的思想,没有从自己独有生活和感受中生发出的体现在人的语言和思想上的独特的全面提炼和总结。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没有充分利用人被天地赋予的特性的遗憾。本来以管可以窥天,从微可以知全,这就是世界与我的同构性、全息性,但是我们却借用他人的管子窥天,并且深信不疑,这就丧失了思想上的独特性。多样性的生活和感受受制于单线条的外来概念。
   
  人有独特性的生活的感受,同时人有不同于动物简单的的吼叫和呼唤的复杂的语言和思想,思想可以超越当下、跨越现实,无远弗甸,古今中外,星河微尘,都在运思之中。

  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赋予人的一项特权。当实现了感性和思想的反馈谐振的闭环,人就摆脱了单纯的只有感觉和本能的动物性,也不是一台他人思想的复印机了,而是打开了有限通向无限的一扇门。这扇门使用当下独有的这个人的生存现实作为建筑材料,却又安立在无何有之乡。

  无限有无限多的门,我们可以拥有自己设计的一扇门,这个门才是真实的,它不会通向他人的厨房或者待改造的小前厅,甚或是厕所和垃圾站,它直接通向无垠。
翱翔天地 发表于 2010-10-11 22: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共性与个性是辩证存在的一对关系,地球的生命也是多样性的,继承后再有发展,创建出自己的境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城 发表于 2010-10-12 21: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共性于个性的显真,个性于共性之造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0-10-18 15: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六祖坛经》中有没有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说法?先挖个坑,等填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淡泊悠然 发表于 2010-10-18 16: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削掉个性,千万个脑瓜一般模样没啥好看;
撕掉共性,万千个喉舌各嚷各调教人心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0-10-19 21: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找找六祖坛经中有关共性和个性的说法: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对境心起,起者何心?自然之浑全真心,非矫揉造作之人为之分裂心。此无念真心从虚无中来,随境而生,因境而异,与境互动,恒有独特性,称之为有个性可乎?
   世界透过彼人而于彼时彼境显彼心,人境不同,其心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0-10-19 2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于虚,长于有,不受缚,无染着,同自然,为共性,与境贴,心行合,显个性。

可以这样理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通 发表于 2010-10-20 09: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亏着你们说的我弄不明白,庆幸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淡泊悠然 发表于 2010-10-20 09: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却道“理通法随”,可法随之后却难保不会越随越多,还是糊涂好。
当然,买糊涂一定要选气糊涂,没气的糊涂可是假糊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10-10-21 0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道隐无名 于 2010-10-21 00:36 编辑

俺也来凑个热闹,共性是个统一场。个性是各人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比如一个大市场有很多门,这个大市场有各种东西买卖,来市场的人都是为了买或卖,这是共性。
   各人从各个门进入市场,各人所买所卖的东西种类` 数量和所在位置不尽相同,这是个性。
   这样比喻是否落于俗套了,让各位智者见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5:04 , Processed in 0.0175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