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05|回复: 10

成事先决条件之息诸缘务

[复制链接]
小潘 发表于 2010-12-10 10: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这里展示一下我的万金油功夫
《摩诃止观》中有这么一说
先须具备五缘以为入道的先决条件:四、息诸缘务(生活、人事、技能、学问)
其余四条忘记了,也不想讨论。
入道这个太高深了,也不谈。
我的观念是:做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成就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息诸缘务。
再举例说明:比如董兵,病了,身体不好。那么身体康复就是他想成就的一件事情。那就必须息诸缘务。能放下的东西就统统放下。即使语聊主持、QQ这样有意义的工作也暂时放下。这是值得赞叹的行为。反过来,身体越来越差,还要去研究风水。我看到就讨厌。(疾病是隐私本不好说,但董兵是名人,例外)
当然,我讨厌的事情并不是就是错的,我把我的观念摆出来,与您交流。
 楼主| 小潘 发表于 2010-12-10 10: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是子在他的静坐法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于是摒除药物,隔绝妻孥,别居静室,谢绝世事,一切不问不闻,而继续其静坐之功,时年二十八也。
因是子原本的身体是一塌糊涂,后来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做到了:息诸缘务。
也许,我们的很多道友身体还不够一塌糊涂,因此养生计划总是半途而废。
立志要虚而大。做事不能含糊,目标要具体而明确,不达目的绝不甘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0-12-10 10: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息诸缘务,专注身心,治理身天下,身天下治则外天下也治,因为天人同体,天人同构,天人合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0-12-10 10: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善读庄子,庄子乐观达生,看透生死,但是也重视当下的身心和感受,不管怎么样的身心,都是天之所赐,都不能厌弃,都要欣然接受,你接受他,就会给你带来内在的开花。外物、外名、外利,皆是损耗生命之物,善养生者不汲汲于务外,不以有涯之身殉于无涯的知识、名、利、享受。一个殉字,痛切呀。

经常问一下自己,我今天殉了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0-12-10 11: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不把自己搞成丈八的灯台,专照别人,首先检查一下自己:
我昨天殉了没有?  殉了,两瓶啤酒。
多少是不殉?从身体感觉上来说,大概三分之二瓶吧。
你看,身体知道,但头脑架不住场合,往前猛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潘 发表于 2010-12-10 11: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外缘所殉大概是一种习惯,做一件事情经常会被各种外缘所殉,也就是越来越复杂,而不是越来越简单。
这个确实是应该经常反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0-12-10 12: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坚守自己是很难的,人心容易被忽悠,飘呀飘呀每天高飞,我越飞越高,成了个高空气球,在各种环流中
被吹来吹去成为一片巨大的羽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城 发表于 2010-12-10 16: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息诸缘务。佛道两家可能用意不太相同,佛家往往用硬办法,抛妻弃子、丢下父母兄弟姐妹等以完成“绝缘体”,所以佛家“返修”现像很多的。例如:释迦牟尼佛在显教成就了、但传说又化现了第二佛陀的莲花生大士继续修密法,才彻底完成了修真大业。

道家用的是软办法,她需要完成自身遗传、太上遗传、父母系遗传3套的和偕统一,然后进行见性提炼,她不会去有意伤害世俗社会的规纪,同时又能创造改进不良习性带来的约束,从而进入到道化之境之自由的存在中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10-12-11 00: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8#见地,入木三分。
    我欲言说两三句,楼上有人难开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10-12-11 0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开口时强开口,不枉到此走一走。
    旧缘渐息,新缘莫攀。随缘了缘,有无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0:44 , Processed in 0.0196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