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25|回复: 1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复制链接]
灵通 发表于 2010-12-28 20: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就是说,能从别人的言行做事,表情举动从而观察体悟这个人的心声与习性,这个就是智慧。而能观照自己的言行与心意,则凡事都能明明白白,不落于无明之境。
说到人与我不得不说古人讲的益友与损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像正直、果敢、敢为了正理而得罪人的;心胸开阔、不虚伪的;常谦卑的向人学习,或知道很多有用的知识的。如果我们身边或者遇到这样的人会看得出他们的可贵吗?会珍惜这样的朋友吗?会因为他们太正直而不敢和他们在一起以免被指正?你有这样的智慧吗?
再像极会应酬,老顺着你来说,怀着想要经营自己的小圈圈的目的来顺应你,给你关怀,拉拢你。一个君子的特质是群而不党,而小人的原质是急着经营自己的私党,面对这种便辟者逢迎、同理的慢慢收买,你能有离其邪佞的智慧,还是变成一个小圈子的心态,跟着收买来收买去呢?再像表面和善、热切、轻柔细语的德貌,不论你做的事是对是错永远认同你,永远不得罪你,处处提着最灿烂的笑容,最温柔的与止,这种以善柔为德的人在道场里最常见,一谈到修行,大家第一个学的,就是和善、温柔、轻声细语、灿烂的笑容等德貌,附和污世的善柔样是不是就是你最爱的呢?你能认清这样大好人的损友吗?再像能说会道,即使你做错了事,他也有一堆歪理能让你觉得没什么错,甚至让你觉得理由正当,让你安心的停留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这种人会让你觉得深得吾心,能同理我的好人,这样不能救正反而同乎流俗的便佞之人你能觉察吗?这些百分之九十的假好人面目下藏着百分之十的真恶的友是我们亲近的吗?
而我们平时又如何对益友的指正和损友的认同呢?是怀着对抗心来面对益友还是因为益友的指正而德行进步?说到底还是观照自己和他人,而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个内观就是一个试金石。知人者必自知。因从内里来。
 楼主| 灵通 发表于 2010-12-28 20: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完毕,睡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12-29 08: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益友只看损友,这样简单些。
损友第一条:“老顺着你来说”,这点我能套上,虽然常愤青,多数情况是顺着你来说的。
特别是有人说*****(此处留空35字),我会顺着他说很长时间。但是我是不会失去自己的主见的,我是要比较的,我是有个性的,有原则的,不会顺着顺着失去自己而走到极端。顺着也是为了挽救,救不了,尽力了,最后还是要自保的。
第二条“怀着想要经营自己的小圈圈的目的来顺应你”。没小圈圈,即使有,似乎也无利可图。只有自己融不到百姓中去,才会觉得到处是“小圈圈”。
楼下,看看您是益友还是损友?虚拟的环境还是以实话实说好,这也是符合阴阳相胜之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城 发表于 2010-12-29 10: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不要去确认什么是损啥是益才好。损益本身也处变化之中的。损兮益所依、益兮损所伏,呵呵。人事相处之道,太敏感了就是自寻烦恼而已。若能保持一种无知无识的内在觉性即可,但这很难,因为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在与人相处中被称为大傻瓜,而大部分人都欢喜被人称为聪明人、机灵人的... ...这可能也就是修行中比较古老正统的损益之道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10-12-29 10: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尊道贵德 于 2010-12-29 10:21 编辑

感觉人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分那么清,搞的太复杂了嘛。“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潘兄这句话很有哲理:“只有自己融不到百姓中去,才会觉得到处是“小圈圈”。”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12-29 11: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2位已经达到了“天下无损友”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12-29 1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楼上皆为天下无敌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12-29 15: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回帖的都是损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灵通 发表于 2010-12-29 18: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小潘


    1、圈圈的意思是属于自己势力范围的,属于自己心理舒适区的,或者适合自己一个论调的,信仰的,甚至还细微的一些意思。
2、顺着人说并不只是说顺情说好话,是你能对自己认清自己心中,观照的到自己心中那不爱听的,爱听的,或者自己说这个话的隐藏的某些目的。当然是开始比较难发觉的。我们每个人其实很多时候都有这样的表现,所以内观叫功夫,需要去实际去做的,去观照的。而不是嘴里说老子怎么说,佛祖怎么说,经典里怎么说,而误认为自己读过就是自己能达到的。我们的学习需要知人与自知,这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智慧而不是用别人的话来对应的遁词。遁词是说知道自己引起不适,不能理直气壮了,又穷于找理由来应付,或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自己没有深入的可能用一些自己听来的读来的正好对应而把自己内心观照的机缘强硬的推到一边去。有时我们的内心就是这样,因为被说中,所以一直找理由掩饰,或是故意去忽略那个不净的心思。明理的人一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就应该坦然的自省,有了这样的觉知力,才能谈得上向内。不然还是被无明所包,就谈不上自知者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灵通 发表于 2010-12-29 19: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不要去确认什么是损啥是益才好。损益本身也处变化之中的。损兮益所依、益兮损所伏,呵呵。人事相处之道 ...
阿城 发表于 2010-12-29 10:00

“确认”是外看,我说的是在实际观照中的应用,并不给你按上一个损友或者益友的名号,这与我以前讲的不判断,不结论,来者不拒去着不留的的意思不违背。都是要在实际观照中去用的,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口号来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0:52 , Processed in 0.0223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