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76|回复: 14

预习功课:智隍禅师为什么回答不了六祖弟子玄策的问题?

  [复制链接]
箭凌 发表于 2011-2-28 1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原文:


本周将要讲的坛经机缘品第七:

……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
隍曰: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隍无对。

---------------------------------------------------------------------------------------------
白话文:

智隍禅师,最初参礼五祖的时候,自称已经得到佛法真传,曾在庵中长习静坐达二十年之久。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云游到河北朔方时,听到智隍禅师的声名,就到他所住的庵堂造访,问他说:「你在这里作甚么呢?」
智隍禅师说:「入定。」
玄策禅师说:「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入呢?还是无心入呢?如果说是无心入,一切没有情识的草木瓦石,应该算是得定了;如果说是有心入,一切有情含识的众生也都应该得定了。」
智隍禅师说:「我正在入定的时候,不见有心或无心。」
玄策禅师说:「不见有『有心或无心』,那就是常在定中,还有甚么出定入定呢?如果有出入可说,那就不是大定了。」
智隍禅师无言以对。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1-2-28 13: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  

    这段对话的意思并不是不要打坐,而是要对自己行为的动机以及效果以及其中的道理做一个反思,看是不是圆融一致的。
  在这一点上,智隍禅师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大概老师怎么说,就怎么执行,并且信奉无疑,今年入定两时辰,明年做到三个时辰,十年后做到一定几天。相信如此慢慢来,坚持不懈,总有时日能够常入不出。有信心,有方法,有步骤,有目标,相信这四个有能够带着自己进入常定境界,大概他就是这样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1-2-28 13: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玄策禅师说:「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入呢?还是无心入呢?如果说是无心入,一切没有情识的草木瓦石,应该算是得定了;如果说是有心入,一切有情含识的众生也都应该得定了。」
我说:「入定就是入定,如果是个什么东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城 发表于 2011-2-28 13: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没前提,若存前提,不名为定.不管它是有心或无心.问答皆非,只要不粘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淡泊悠然 发表于 2011-2-28 15: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偏向于
“智隍禅师说:「入定。」”

在这句话上露出了破绽。
即没有达到“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境界,
他住了,一会儿出定,一会儿入定。
故被玄策禅师逮着话柄不得自圆其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应该 发表于 2011-2-28 15: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玄策禅师这句话俺都不理解,无心,但也不等同一切无情草木瓦石。有心,与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也不相同。他凭啥裹到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1-2-28 16: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玄策真是玄中的策略!其实就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淡泊悠然 发表于 2011-2-28 17: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淡泊悠然 于 2011-2-28 17:16 编辑

回了贴后,疑问倒有了:
为何智隍禅师“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入定还不能象家常便饭似的无意识?
另外,“...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
乖乖,这头入定要慢慢来,但那头眨眼间就已得道---啊,功景证验蛮快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应该 发表于 2011-3-1 07: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淡泊悠然道兄转的后文,我算明白点了,原来智隍禅师以前的那个不是定,是著空见,他对定的认识有错误。玄策打掉了他的错误观念,他马上就找到本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1-3-1 14: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真是很精彩。
智隍禅师打坐20年,还是这么处下,这么谦虚,这点很难做到。现在一般人要是打坐10年,那谁的话还听得进去啊?
20年的实践,已经有这么多信徒,还能保持这个心态,并能放得下,了不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06:21 , Processed in 0.0156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