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48|回复: 1

与“贵阴”相反相成的理论 ---《黄帝内经》: 养生就是养阳气

[复制链接]
cosmos 发表于 2012-3-16 13: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中的《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为“生杀之本始”。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 这两段话道出了治病和养生保命的真谛,原来,人的生命全在“阳气”二字上做文章。只有固护阳气,才能百病不生,也只有阳气旺盛,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才能正常发挥,医药才有用武之地。

  养生,就是养阳气。当人体有不适的时候,体内就好比是阴冷潮湿的天气,但只要太阳一出来,这种环境就不利于疾病的生长、发展了。

  人生天地之间,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六淫邪气”。一年四季,春有风邪,夏有暑邪、湿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它们侵入人体后,有的很快就发病,有的则要潜伏相当长一段时间,转化成各种形式的其他病变。然而,同在六淫邪气的包围之中,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不生呢? 人体自身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阳气。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腠理),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在六淫邪气中,阳气旺盛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邪气拦在身体之外。所以,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不管外面流行什么样的病菌,他都不会生病。为什么有的人能逃过瘟疫,还是因为他的阳气非常旺,而阳气虚的人就不同了,邪气在体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长驱直入,直伤人体。所以,那些身患各种疑难杂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卫阳不固、腠理不密的,都是由于阳气不盛,以致外来的各种邪气陆续占领人体并日积月累而成。

  产生疾病的原因,在人体外有六淫,在人体内有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忧思伤脾,大悲伤肺,惊恐伤肾,五脏的病变很多都是由于情绪波动产生的。人的情绪在什么时候波动最大呢?还是在阳气不足的时候。阳气充足的人乐观、通达,阳气不足的人悲观绝望,忧思绵绵。所以,把阳气升提起来了,人的精神面貌就会有一个重大的改观,所谓“七情”产生的病,也都会离我们远去。即使偶尔不慎生病,人体的自愈功能也会在最短时间内把我们的身体修复。
碧海青天w 发表于 2012-3-18 15: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海青天w 于 2012-3-18 15:53 编辑

负阴抱阳和负阳抱阴本就相反相成不可缺一,厚音老师强调负阳抱阴本就是不全面的或者说是特定环境中的权宜之言,而本论坛厚音的追随者小潘把此言扩大化,说负阴抱阳是一个错误观点,更是错上加错,不足为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12:37 , Processed in 0.0217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