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30|回复: 3

道法推广这些年

[复制链接]
空行 发表于 2012-4-7 13: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法学习、推广这些年,两边的人总体上来讲还没有一个一定程度上相互的接纳。这其中主要是期间形成了一些隔阂。
在一些道友心中留下了记忆。

人要讲真话,是吧。
讲这些并不是要表达某种情绪。
而是想将这个问题提出来,有心的人会真实的做一些思考。

我曾是道德文化推广的积极参与者,数年前曾在一些知名论坛长达数月积极参与并力挺、维护熊春锦老师先生(因征询老师意见称呼先生)详解《德道经》中的“敫”与“妙”的观点并且举例力证,与群体攻击言论长期进行所谓实证理法的辩论。
我也曾向道德知音论坛提出一些质疑,同样也受到来自很多的排斥。
由于我所处的阶段不同所以提出真实的问题,只是一种修证过程中的求证与思悟。
我于两年前偶读《修炼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这些本来是十年前就已经成形的书籍,自认为其书切中道法神髓与本来,对宇宙、太极以及很多关键性问题的认识正是道法的真实意义。
两位老师付出都很多,其间心路历程我们作为学习者、实践者,伴随着人生的推进,有时想起这种不易的艰难与独自承担,心中是何滋味,难免会悲恸啜泣。
我常年以来会在梦中梦到熊春锦老师,也会梦到厚音老师,和老师的老师。
我们本来都是一家人。
实际上我们多年以来所学的,根本不分彼此,最早时本来就是一个。
梦中所见的老师,只是一个朴素的家人,朴素而生动的表情与眼神并不陌生。

有次在梦中见到熊春锦老师,同时又见到严新老师,严新老师对我说“你看你们熊老师多累”。

大圆满教法晋美彭措法王如意宝一生当中极力推修《普贤行愿品》,在每次法会之前必先共修《普贤行愿品》。
因为在实修者而言,愿行,是根本性的引导力量。
净宗修法念“阿弥陀佛”,也是源于阿弥陀佛十八大愿的力量。
愿行,本身是根本的修法并且值得赞叹。
无论观点所站的立场是否不同,那一定都是合理的存在必要,只是应机不同。
这个世界人们根性不同,所以接缘入手不同。
道法也是如此,它并不矛盾。
在目前这样的环境中,需要以一种实际的方式为工具以此去进行普遍的一种推广,文化推广本身即是一个很有效而且符合社会现状的接口。
有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必要的途径。这也是老师的老师讲的。
在道德世风日下的现在,若不“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还有什么普遍性的办法呢?
若种树,必定先要培植土壤、培植环境,才谈的上种子的成长。这种工作本身就充满艰难。
种性的根性必定迟早会从内在萌发,从而自动寻找究竟。

我们本身互为依存,整体土壤气候的改变,本身即是道法的行进。
也许有人会说,这一切都安排好了自有定数,何关他人费心。
唐僧西天取经从长安出发前本来预计“或二、三年可返”,但竟用一十四年。
关乎人心。

实行之人当深思。
白杨 发表于 2012-4-24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熊老师不累。他多自在啊,种菜、种麦子、种花生、种芝麻,到了春天,桃花红,李花白,樱花粉艳艳。扫扫落叶,捡捡鸡蛋,晴耕雨读,没事还可以数星星赏浮云,连燃料和肥料都不操心了,沼气池都给办好了。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什么?9494那个什么歌里唱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4-24 23: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育苗后移栽,这本身就是自然界农夫的拿手戏嘛!好,现代农业却来了大篷温室育苗。移栽也机械化了!也是速度和效益嘛!唯一的心愿是一个愿意移动一个要付出劳动去耕耘,金秋的大丰收也就在期望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杨 发表于 2012-4-25 14: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机械化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他们更加有时间去采菊东篱,或者更加有时间寒江独钓,更有时间论坛发帖,更有时间看看《黄庭内外景》。多好的事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16:02 , Processed in 0.0161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