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26|回复: 7

20120421《黄庭外景经》玉池章第二(下)

[复制链接]
xuande99 发表于 2012-4-25 09: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老师朋友,我们继续下半节的内容,下半节还有五个问题,下面就顺着讲吧。
    第二个问题是“慧灵”提出来的:
    “请老师解梦:
    我在一个很大的庙里找我的一个小孩,说这个庙里有一个妖怪,庙里的和尚都很怕它,我在进庙门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在说又一个送死的,我正不知道该往何处去找小孩的时候,一个和尚和我说小孩在山洞里面,我就直接在山洞里面把孩子抱出来了,听见有人说里面有很多小孩,我就把那些小孩全都救出来了,还听见有声音说49个小孩全部齐了,再等4天就可以了,就在我把小孩带出庙没有多远的时候,前面出现了黑气,那些小孩都没有了,就只剩下我自己和我的那个孩子,我们没有走多远,又看见那些小孩在一间很大的屋子里,眼睛都被蒙住了,还有好多老太太守在那房子里,我还和那团黑气打了一会儿,看见地藏王菩萨,菩萨只有2尺高,身上发出的光直往我声上跑,有了菩萨的光我就打败了那团黑气,当时在梦里我是一点都不害怕。”
    就是这样一个梦境,我们看看这个梦境的基本意思有哪些信息我们解释一下,当然这是一己之见,不能代表大家继续去分析这种梦境。但是这个梦境的大概意思也就说明了一个人在修炼的过程中内心世界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变化。在庙中找自己的孩子,那实际是就是在玄妙中去寻找成就不朽的一种希望,一帮孩子嘛,都是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希望,所以说成就不朽那就是说自己的生命可以通过自己的孩子延续下去,这在阳性的世界里面它就是这样一种生命的意义,在潜在的信号里面它却表达了我们从庙有中间去寻找成就不朽的一种希望。庙中有个妖怪,庙中它能够夺造化,无魔不成真,就是这样一种关系,就是说尽管它很妙,但是它给人所造成的一种基本形态并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也就是说有很多痛苦或者是很多磨炼我们常人不一定接受得了,希望大家修炼也要有这样一个精神准备。所以这个魔也就代表着这个所谓的妖怪,因为这个妖怪并没有形状,他只是说一团黑气,那么在我们的生命中间可能也有这样一些乖戾的积累的消极的气息在影响着我们生命的发挥,就是说我们不能够从正面的角度把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极致,就是说尽可能的转化、尽可能的去升华它,往往做不到这点,就是因为我们内在的角度往往积累了很多消极的像黑气一样的这种魔的信息。其中有一个人在背后又说了,又一个送死的,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修炼者不觉于自性则难逃造化的捉弄,就是你要在妙道中去寻找成就不朽的这种希望,你要是不觉于自性的话,就是说你不能明心见性就很难以逃脱造化早就设计好的捉弄。有一个和尚就告诉他孩子在什么地方了,和尚就代表着内在的和谐,内在的和谐无争则必能够通达希望的场所,最后他找到自己的孩子了,自己的孩子与49个孩子全部都救出来了,那就说明全然的成就开始于分别心,就是本来他是救自己的孩子的,后来听说有其他的孩子,慈悲之下就把他们都救出来了,那就说明这个全然的成就开始总是建立在分别心的基础上的,所以说不要忘了这个分别心它在起着作用。那么这个地方的作用就是积极的作用了。那其中有一个信息就是说再等四天就可以了,这个四天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指的是四方之天,这个就为大,这个四方之天非常大,四天之气还需要没有自己的时候才能够成全为一(音),孩子很多暗示着无缘之缘,就是这些孩子有的不是自己的,只有一个孩子是自己的,一个是自己的,其他的孩子不是自己的,那说明四方之气要想为我所用的话只有无己才能成全为一(音)。
    黑气中小孩又失去了,仅剩下自己的孩子,这说明什么道理呢?这说明人心不明中自有损夺额外之手,因为其他的孩子暗示着你的信息量可能增加了,你的无缘之缘无形中不知道扩大了多少倍,但是这个东西你如果要是真正的不明自性的话,它自有损夺你额外的收获的手,道这个手它必然要剥夺你额外的一种获得。但是只有自己的孩子留下来了,那说明只有人的生存的希望,人基本的生存希望天道不会剥夺你,它会剥夺你额外的、多余的你认为有分别的这样一种状态它可以剥夺掉。
    小孩们被老太太们圈守在房子里并被蒙着眼,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说明在生命之中民以自化的这种形态被老阴,老人嘛,老太太们就称为老阴,老阴代表着一种陈旧的观念,陈旧的观念就像陈年旧事一样,他被它们所束缚,代表着这样一个意思。自化也就是生命中诸神的一种基本功能,生命之中诸神的一种基本功能就叫自化,就是你不用管它生命也会去平衡。就像我们说生命中间的免疫力一样,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化人自己内在的免疫力或者适应能力它都会不断的产生,因为人体它是一个有机体。这都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诸神的一种能力。那么孩子们的眼睛被蒙上了,神就受到了一种阻碍而不能自主,所以说信息就不会被释放出来,但是眼睛如果要是没有蒙的话那么它们就按各自的途径去做自己的基本工作了。所以这个地方说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孩子如果要是被管起来了说明自己的生命内部还有很多阴性的既定的陈旧观念在影响着自己的发展。与黑气在打斗,黑气实际也代表着肾气,与肾气斗就指不明众生相的由来,就是说众生相来自于什么地方?就来自于肾气的根子,肾气是一种根子,它可以演化、可以遗传,它可以扩散,但如果要是不明白人就会与自己的生命内讧。所以这样造化就很难以求全了。地藏王的光帮助他打败了黑气,驱走黑气的光明源于天堂与地狱的这种观念的建立。我们大家都知道地藏菩萨所发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个观念就建立在地狱这个观念的基础上,就是说我们所说的驱走黑气的这个光明不是说去把黑气合理的理解和合理的利用,而只是说把它认为是一种魔象,然后要驱赶它。这种光明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来自于天堂与地狱的这种建立,它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对立。那么一点都不害怕,他在这个梦境中一点都不害怕就说明立于正义谓之勇,勇于不敢谓之活,不敢于斗争则能够通悟,这个意思就很清楚了,“勇于不敢则活”,那么不敢用在什么方面呢?不敢于争斗,就是你要在争斗上面放弃,你只是去关注它的话你就能够获得很多的通于大道的一种感悟。
 楼主| xuande99 发表于 2012-4-25 0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问题是叫张伟的朋友提出来的:
  “求教修道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求教老师修道的目的是什么?不是长生久视,普度众生吗?人都会死,那所谓的长生久视,是不是说人以另外一种模式存在另一个时空中。还有伏羲师傅传八卦,文王传周易以预测未来,趋吉避凶难道不是道吗?人们修道的目的不就是想趋吉避凶,长生不老吗?在成道后有了能力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可是这世上最难渡的就是人心了吧?可是老师教化的力量是不是能战胜物质对人引诱的力量呢?”
  那我们就直接的回答一下他这些问题,一句一句的回答。
  修炼的目的是什么呢?修道的目的是觉醒人生,从性命两个方面得到主动性的境地,这个就叫修道的目的,要达到主动性的境地,而不是说被动性,人的生命是很被动的,要想进入主动中你说那经历多少磨难才能达到?同时人还要在觉醒的基础上你才能够达到这种主动性和被动的转换。
  人的生命是复合型的,也就是说它是由多个信息、多重信息混合在一块的,所以长生久视是与造物的协整以达大化的这样一个过程。普度众生是以新度量而不仅仅是旧度的意思。普度众生,实际上这个度是没有三点水的,这个度有一种度量的意思,这个度量的意思就是应该知道人生存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就是世界观或者宇宙观你最起码来说要建立在人生的认识基础上。真人他是分布于各个时空的生命,并不是说我们修成真人以后就脱离了现实,它实际上跟现实还有联系,就是说他存在于现实的潜在的一面,那不是说在现实阳性的这一面,它可能在潜在的那一面与人共存。那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我们与上帝同在,这个同在是什么意思呢?上帝在我们的哪个地方呢?上帝就在我们的心中,就是这个意思。修成的人他也就像上帝一样、就像圣人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趋吉避凶不是大道,而是人道,意思就是只有人道才有这种吉凶的分别,在大道里面是没有吉凶的这种分别的,所以说它不是大道,而是人道,因为这个观念没有达到生死存亡为一体,而且也没有达到像庄子所说的“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因为你想趋吉避凶嘛,所以说你根本都没有忘掉你自己本身的困境,所以说人就不可能进入大道里面去了。长生久视与长生不老前者是对生命的多重实践,长生久视是对生命的多重实践,后者就是长生不老,是对生命的我执,因为它是我执的一种反映,你觉得你要求得长生不老,你觉得好像永远都这样活着年轻,你说那样物质的规律岂不是要被你所左右吗?我想人他肯定是左右不了这个规律的。所以这就叫我执,一种自作多情的执着而不顾自然的法则和状态。所以说长生久视与长生不老不可同日而语,它不是一回事,它是隔着很大的精神境界。人最需要的是觉醒,人最急切的是内在的光明,成道者是以自己的分化存在于更多的生命形态中的,就是它以自己的分化成了道以后它由于自己没有自我,没有自我感的具体的表现方式,所以说它的精神和物质都能够分化,它可以存在于多重的生命形态中、多种的生命形态中,但是它不会与人争夺身这个天下。这就是我们在生命中间,我们有时候自以为是,我们很能够得成于自己的那种心气,有了心气以后我们就觉得自己好了不起,好自由好自在,但实际上最后当你或者不愿意修炼或者不愿意去体会主宾的换位的时候,那么我们内在的圣人的智慧和大道的力量就没办法被体现出来,那我们的修炼就没办法再进行下去了。
  那么他其中有一句话,就是老师教化的力量是不是能战胜物质对人引诱的力量呢?教化实际上是需要接受者觉悟以后才能使其生命具备有转化诱惑的力量,如果说他没觉悟他怎么去转化呢?单听听人家怎么讲课他就学到了一定知识,有这样的事吗?我想有肯定是有,这个知识毕竟是知识,但是他需要反复的灌输和反复的实践,就像我们认一个字一样,不停的念、不停的和实际的物体结合在一起,这样认识起来就可能化成自己的观念了,那就说明理论和实践之间它还要反复的交换。那么在修炼中间也是这样的,教化的结果也需要觉悟以后才能具备有转化的力量,所以说教化也是深入人心的一个过程,就是教化并不是为了为教而教,并不是说一定要把这个人拉过来,一定要让他明白这些道理,然后使他能够彻底的改变自身的命运或者是生存形态,是不是这个目的呢?不是这样的,那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说它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过程,就是慢慢的你接受多了你就知道教化它可以慢慢的体会出自己的实践乐趣来,这个就叫教化,如果没有乐趣那能够叫教化吗?你这是教而不化也。所以说最有意义的事是教化者,就是那个说教者他自觉成师、成真、成道的一个过程。因为教化者他也是需要向大家学习,在比较中间提高自己的精神局限,局限就是说超越这个局限或者是达到脱离自己思想桎梏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个就叫教化者自觉而成师、成真、成道的一个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xuande99 发表于 2012-4-25 09: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个问题是2008三个人在挖坟的这样一个梦:
    “梦见自己和两个人在一起,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挖坟,那个坟是埋在一个房子里面的,上面有木板压着,分好几层,我们三个人在挖,但不确定是下午还是处在半夜,当时的情景是我在挖,但心里没有害怕感,有点类似于考古的感受,一个人在旁边闲着,偶尔能够打打下手,另一个人拿着一个油灯帮忙照明。”
    我们就看看这个挖坟的梦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这个坟就代表着人没有觉醒的后天意识是埋葬生气,造成死而又亡的源起。就是说这个坟的意思,因为一个土一个文,所谓的文就是说文字相,文字相能够概括语言相,语言相能够概括人的思维活动,所以说人没有觉醒的后天意识就是埋葬生气,造成死而又亡的源起,我们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就知道死而不亡者寿,意思就是说你要想真正的达到这个长久之视的话你就要知道死而不亡到底是由什么样一种形态构成的。现在我们知道了,抓住这个根源就在我们后天意识的基础上,这个就叫坟,坟的意思就是基本的这样一个信号在里面起作用,因为他这个挖坟的过程中他并没有说挖出什么东西来了,他只是说带着有点考古的感觉,意思就是说我要从自己修炼的过程中挖掘出自己那个消极的根子,这个就叫对生死之道的一种探索。
    那么他说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挖,离开社会的常态有一定距离的这样一种修炼,就是相对说来没有把修炼完整的和自己的生活、工作结合起来,这就表现成为在梦里面有一定的距离,比较偏僻。坟在房子里面,那代表着什么意思呢?那就说明影响人进程的源起,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后天意识它存在于生命中,就在你的身体中,就是挖去挖来搞了半天是挖自己内在的消极因素。那么三个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是三个人?是因为当下意识正在挖,背景意识正在偶然的给他打打下手,你要什么呢?要钳子给钳子,要锹就给锹,要铲子就给铲子,就是这样一种意思,这个就叫背景。然后关注,有一个人站在旁边没动,就拿着一盏灯,所谓的灯就是观照,这个就是三重意识出现在他的梦境里面。
    他梦境里边还说不确定是下午还是午夜,那说明空间上它是内在的一种实际情况,空间上是内在的一种实际情况,实践上却可以达到无穷无尽的这种遗传本质里面去,空间上,因为在时间上他说他不知道是下午还是午夜,也就是在时间上他不确定,不确定那就可以遍及所有的时间序列,那么这个梦境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够做这样的梦人说明这个修炼者的潜意识能够辨一切法、能用一切真,关键是看生命大国中的这个国君,就是这个当下意识是不是能够“纷而封哉,一以是终”,意思就是说尽管很纷乱复杂,但是你可以把它规划起来,但是规划中你又要用整体的观念统一它,这就是我们的同一性法则,要用这种法则来确定你的努力方向,对具体的事物你又要习惯于分类处理,所谓的分类处理就是当下意识要用当下意识去认识它,背景意识你要不断的在积累它,关注意识就要在中间起到一种桥梁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xuande99 发表于 2012-4-25 09: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个问题,“善之善会”的问题,是这样说的:
  “求教老师:我妻子前天晚上睡觉中突然听到两个女人议论说:“你看她身上长的些什么东西”,妻子意识清醒,于是很害怕急忙喊我,但我没听到。第二天妻子精神不佳。是否是附体或者是别的什么?”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人一发生这样的问题往往自我感就要起作用了,就认为那两个女的不是自己身上的成分,所以说两个女人与做梦的女性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那就是三个女的一台戏,就是这样一个意思。人自身的内在作用是一直存在的,所以说将生命化成当下、背景和关注意识这三种来自于自为其师的这种要求,当你知道自己可以教育自己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从这个角度他能够打破我执,为什么能够打破我执呢?因为你会把生命的结构越看越清晰。因为古人说了,“三五一都三个一”,五是五行,三是三清或者三个相对的上中下的丹田或者是不同的生理功能位置,它们要聚合成为一个整体回到一里面去,这样一个过程就叫自为其师,就是你可以从自己的生命中间找到这样一个自为其师的过程。那么他身上长了什么东西呢?他只是做了一个梦而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附体呢?如果说你内心世界没有附体的概念你怎么想得出来是附体这个东西呢?所以说人有了这些观念以后只要有什么信息就担心我是不是有病或者有问题,或者被什么东西给压住了或者是代替了?总的说来精神不佳,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呢?就是因为梦中的害怕会伤害人的精气,因为它是属于阴中的一种恐惧,阴中之阴必然会返到阳性的这一面来,它会伤害人的精华。人的精气大家都知道,坎,水就为坎,坎中间的阳爻很容易被人的阴气所吸收,所以希望大家注意这样一些精神上的被动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xuande99 发表于 2012-4-25 09: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个问题是“大象无形”的,这属于纯理性的,他说:
    “《庄子.知北游》里面说物物者,非物也。客观规律是否是由造物者来创造呢?“物物者,非物也。”也就是造物者本身并不是物。哲学上讲物质是客观的,规律也是客观的。客观规律是否是由造物者来创造的呢?唯物主义哲学是否与"物物者,非物也"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矛盾?请解答一下。”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认为造化不是造物者,我们中国人喜欢把造化当作是一个非人格化又是能够人格化的这样一种存在,当然这和西方的宗教不一样,西方的宗教把它直接理解成为神或者是上帝,但是这个地方呢,中国的文化里面他认为是造化,它不是一种造物者,那就是说造物者是已经人格化的一种存在,所以说造物它能够造万物而化万象,这实际上就是道,这其中的化也就是客观规律,这所谓的化它肯定要有客观规律支撑才能化,所以说刚才我们在讲“分神化气”的时候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有很多事,你比方说就像“有无同出”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一样,他为什么理解不了这个问题呢?就是因为他的名字“有无同出”本身就在化的这个概念上它已经走道一个偏执的角度上去了,所以有无它不能同出的,你出来就是有,你进去就是无,你怎么能够有无同出呢?意思就是说你在有的时候你想控制无,你想跟它并列,然后你想把握它所有的存在,这个就叫同出,但实际上这个同出它能够做到吗?肯定做不到,所以说知白守黑是为天下式,就是你只能够守一方面,另一方面你要提供给道去造化,这就是说在我们化的客观规律里面我们可以去接近这个客观规律或者是研究它,但是你千万不要说你在你的我执的环境里面然后你说要控制所有的规律,这一点千万不能这样去想,那是一种妄念,为什么是一种妄念?就是因为人他在被设计出来的时候他肯定是有缺陷的,是因为他有私我的,这个私我感你发现了没有?你如果说没有发现你就会给自己取一些奇怪的、不合道理、不合于自然法则的一些名字,你还要说自己已经修得不错了,这个不错实际上应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刚才我们把修炼者出现的问题中已经表述了不少,这一点我想不能说得太深,说得太深容易伤害一些人的情感,但实际上像过去禅宗里面的棒喝也是属于伤害,但那种伤害有时候是善意的,所以希望朋友们在听到这些比较有刺激性的话的时候就应该从善意提醒的角度去理解各种各样提醒方式的价值。人类本身的创造也就充当了造物者的角色,比如说我们造一个飞机飞到天上去了,你算不算是造物者呢?肯定是造物者,但是这个跟造化是两回事,为什么是两回事呢?就是因为造物你可以把这个物体造起来,它的客观规律要符合于空气动力学,就是它必然能够飞上去,因为它符合于空气动力学,但是这个空气动力学和鸟飞行的方式是不是一样的呢?它不是一样的,就是因为它跟自然之间是有区别的,它只不过是利用了能量和空气动力转换之间的这种关系。但是要使其创造全然的合于自化,这就是我们的假设了,假设要想它使我们人自己所创造的东西都合于自化的话人类还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有很多东西,你比方说人要想用自己所谓的方式,就是要创造出一个人来他能不能做到呢?有的人说科学已经在克隆人了,但是在这个世界性的范围之内人的道德规范可能还不允许,所以有很多国家在反对克隆人这种科学实验。那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克隆出来的人跟被克隆的对象之间是不是能够全然的一样呢?这个我们还处在一种未知的状态中,科学可以这样说,你比方说克隆羊克隆出来以后可能跟原来的本体羊是一模一样的,这个一模一样是因为它们没有思想表现,我们没办法甄别它的信号是否相同的问题,但是在人身上情况就不同了,你比方说从人身上你要克隆出一个新的人来,你是让他的精神世界和他原来的人一模一样还是有不同的特征呢?这个问题是属于社会问题,也属于道德问题,也属于人的精神规范问题,在人的精神世界里面与科学之间可能还没有办法达成一定的共识,也就是说不能全然的合于自化,所以说人类还做不到这种全然的,你比方说人在不断的转化自己的精神状态或者是不断的在遗传自己的肉体生命的时候,这两点之间它是可以分开运动的,但是在科学里面由于它在这个研究领域里面有一些问题是采取暂时不予确定或者是否定的态度,所以造成认识上还需要很多的实验要经历,所以客观规律是由造化决定的。这其中《道德经》中就有一句话,“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就是你用它它是虚性的,冲就是虚的意思,“而用之或不盈”,它根本都不会溢出来。“渊兮,似万物之宗”,意思就是说它就像万物的本原一样,规律以及物质都在其中蕴含着。因此造化又是由道来决定的。那么造化这个概念就像庄子在他的论点里面说的,“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炉就是炉子的炉,烧火的炉子,然后“以造化为大冶”,那说明这个造化就是一种客观规律,天地就为这样一种物质基础。“恶乎往而不可哉”,又怎么可能有东西不被创造出来?就是这个创造或者是这个发展的可能性或者是多样性它是无穷无尽的,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恶乎往而不可哉”,没有不可能的事。那就像现在的广告语言一样,思想有多远就是一种境界问题了。
    唯物主义哲学与“物物者非物也”这句话本来就没有类比的地方,所以不存在矛盾。唯物主义哲学讨论的是物质决定精神这个命题,而“物物者非物也”讨论的是这个客观物质世界的起源这个命题,因为这个物质世界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如果要是研究107种元素的话那可能永远研究不通,因为你不知道,你只知道化合的原理,你不知道这些物质它本来就没有这一百多种的区别,它本来就是一个存在,那就是道,道这个存在它到底怎样划分成为这么明晰的、这么有特征性的物质特性呢?这原来就是道的一种性质在起作用,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就是说这个可能性它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说“物物者非物也”讨论的是物质世界起源的命题,就是它是非物质性的,那么这个非物质性的问题到底是怎么样一种非物呢?这只是在古人表达问题的时候就是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的一种实践而已。就是说你要想认为这个问题你比方说它是物质的、非物质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实际上就是一种相反的观念一样,那我们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无它本来就好像是一种不存在的观念,它怎么可能生出有来呢?所以说这就是我们中国哲学观念的一种朴素的命题方式,就是我们不能把这种命题方式错误的理解成为它相对立的这种单纯的存在,应该把它理解成为相互之间衍生的这样一种本原和发展的关系。所以说现在物理科学也在研究物质世界的这种起源,比方说起源于黑洞,黑洞是什么呢?黑洞我想它既不是氢气也不是氦气,也不是其他的什么金属这样一种状态,那到底是什么状态我们总的说来科学也没办法去解释它只是说它可能是一种黑洞,这个黑洞我们可以测定它,但是我们却不能研究它,因为你没有这种研究的条件和环境,古人却不同了,古人早就从感性的角度研究过了这个物质世界的起源问题了,所以说何时何地能够让这个物质世界和我们的精神世界大通为一,这正是我们修炼者自身生命形态中所应该印证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有时候谈印证,也可以这样说,我们是要与天地这个大炉所发生的效应,与造化这个大冶所造成的结果要相印证的。就像我们刚才讲到有的朋友们在炼神的时候,他的神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在顷刻之间已经在身外建立了自己新的世界了,这跟我们有的人炼几十年想要达到一种基本形态相比较的话不知道有优势多少,这就说明在这个印证的过程中我们也见识到了一种特别快的状态,我们刚才强调的是希望大家去领会特别慢的一种状态,为什么要体会特别慢的状态呢?因为慢体现了世界变化的一种基本规律,那就像我们平常经常说的,“有虞氏不及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说的就是一种渐变优于突变的原理。道它是独立而不改的,周行而不殆的,所以说这种内涵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损去一些东西我们才有可能去接近,这一点我们要信守和勤行于它。希望大家在修炼的进程中不断的精进和努力,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相互印证,相互帮助,互为其师。
    谢谢大家,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彩共享,感谢主持人,我们下个星期再见,祝大家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闲云出岫 发表于 2012-4-25 12: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5-1 16: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1.尺高,身上发出的光直往我声上跑,=往我(身)上跑,
2.表达了我们从庙有中间去寻找成就不朽的一种希望。=表达了我们从(妙)有中间去寻找成就···
3.的名字“有无同出”本身就在化的这个概念上它已经走道一个偏执的角度上去了=已经走(到)一个偏执的···
————以上是否是错别字,还望版主和楼主校对为盼!感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2-5-3 13: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他身上长了什么东西呢?他只是做了一个梦而已:那么她身上长了什么东西呢?她只是做了一个梦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06:26 , Processed in 0.0195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