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7|回复: 8

巍宝山游记

[复制链接]
道德学子 发表于 2012-9-4 14: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到归源师兄对巍宝山之行的时间安排信息,甚为感动。因黎明师兄工作的繁忙,每次出行他都得想方设法挤出时间来而照顾到大家,故对行程的安排之妙自是感慨一番。
唯恐让归源师兄在聚集地久等,大家商定尽可能早些起程。18号早上,与兆新师兄、黎明师兄及其子汇合后,兆新师兄说有一家的早点做得好,便将我们领到了这家位于客运站旁边的小食店。进入小食店,发现店主竟然是我妹妹中学时的同学黄丽,自然想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句
客运站,每天运行着若干班车,相同的起点、相同的路线、相同的终点;唯有不同的是来来往往目的各异的乘车人,对于旅客而言,何尝不是一个个新的起点呢?!当然,也不乏误点而乘坐下一班的旅客。
途中,发现车应该加油了。路过几个加油站,都是中石油的,黎师兄说中石化的油好一些,便继续前行。到达宾川县境内的排营,终于看到了一个中石化加油站而加了油。无独有偶,返回时归源师兄的车同样也是在此加油。能源,营养,并非人心所能求,自有安排哦。
到达下关双方约定的汇合地,远远就看见早已等候在交叉路口的归源师兄向我们挥手示意,因这个路口通往好几个地方,稍不注意便会岔道。下车后,得知师兄一家来的也是四人。因师兄戴了顶草帽,我脱口而出:“您把草庄的草帽偷回来啦?”师兄哈哈一笑“哪里呀,是我从家中带来的”。欢声笑语过后,一行八人乘二辆车便向巍宝山进发,归源师兄驱车在前引路。不几分钟,便是山区,虽然是二级公路,却因前面一辆运载风力发电设备的大型货车缓缓行驶,迎面而来的车辆又多,若干车辆便只能紧跟这辆货车缓缓而行。到达一个山口转变处时,只见归源师兄的车竟然违反交通规则强行超了过去,“师兄今天怎么会这样开车呀,要是此处有摄像头,岂不被罚款呀?!”说完此话,自己似有所思,不断寻找超车机会赶上。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一个空隙超过了这辆货车,可师兄的车已不见了踪影。
“师兄今天开车怎么这么快?”一边加速追赶,几个人一边议论起来(返回时下着雨,同样是这段山路,我们的车时速已达100码仍然跟不上师兄,更加引起了大家的种种思悟,此是后话)。不说行驶速度,此时车上的导航仪却显示没有路,并急促发出“调头”指令。大家估计这是条新路,也就没有理睬。可追了一段,还是看不到师兄,不免有些疑惑,谨慎期间,停车询问路边卖水果的摊贩,当得知路线完全正确后,才又加速前行。大家相视而笑:“未必这新路不走,还走老路不成?!”——追!
直到巍山县城外,终于看到了师兄一家人,抬头一看,旁边就是客运站。大家商议先在这里吃完午饭再上山,师兄便示意我前面带路找饭馆。不想,按顺时针方向转了一圈都不见有合适的饭馆,黎师兄只好下车去打听。一位老妇告之,转回去一小段左转就有一白族饭馆,可我们调转车头回来时,还是没有找到。“那不是饭馆嘛!”听到归源师兄的示意,大家才看到旁边有一个“北隅饭店”,进去看看感觉不错,便坐了下来。一边喝水,大家一边觉得好笑,也就针对这个饭店名字各抒己见而议论起来,归源师兄则笑而不语……
        
 楼主| 道德学子 发表于 2012-9-4 16: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92.JPG “绵亘数十里,峰峦起伏,山形似一头蹲坐的雄狮回首俯瞰县城。山上,古木参天,浓荫葱郁,溪泉叮咚,花繁草茂。1992年巍宝山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巍宝山主峰2509米,自唐代开始建筑道观,盛于明清,到清末道教殿宇遍布全山。所以巍宝山名闻遐迩,被称为云南道教名山,为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这里又是南诏发祥之地,至今留下许多传说胜迹。”搜索词条,便能看到上述介绍。
从巍山县城出发,不到几分钟,便来到了进山路口,稍作停留,大家照了几张相。
轿车驶入进山公路,天空便下起了小雨。来到山门,右边是一个停车场,停放了若干车辆,游人也挺多。山门右侧有一石刻导游图,详细标注了各个道观的位置和行走路线。仔细一看,竟似一老人抱拳端坐。
    进入山门,右边便是唯一的宾馆——巍宝山宾馆了。买好房间,归源师兄的岳母、儿子、堂哥以及黎明师兄的儿子均在房间休息,兆新、黎明及我则当然不会放过向归源师兄请教的机会,将凳子搬到了走廊,毫无顾虑、毫无保留、坦坦荡荡,四人敞开心扉无所不谈……
此时的巍宝山,暴雨、雷电、雾气……道友们心存感恩,沐浴其中。暴雨声中,整座巍宝山显得那么宁静,人与山、与自然那么的和谐,那种感觉如今已无法用文字描述出来……不知不觉,四人竟然聊了一个下午却还意犹未尽,不想,餐厅服务员的几次催促才知已到晚饭时间,雨也渐渐停了下来。
晚饭后,暴雨洗礼过的巍宝山显得更加宁静,其他游客已经下山,似乎只有我们几人住在山上。宾馆大厅里也异常冷清,连总台处的服务员也不见了踪影,只有沙发、桌椅等这些生活中的常用物品静候在那里,显得格外醒目。
道友们在大厅中悠闲自在,我则与归源师兄的堂兄坐在沙发上闲聊并相互介绍自己。当听到堂兄“我是搞内装璜的”之语,我一下子愣住了——这才领悟到归源师兄携堂兄而来之苦心。 IMG_147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德学子 发表于 2012-9-4 16: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496.JPG

IMG_149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籁之音 发表于 2012-9-4 23: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太少,介绍不够,叙述抽象,存照在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德学子 发表于 2012-9-5 09: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籁之音 发表于 2012-9-4 23:16
照片太少,介绍不够,叙述抽象,存照在哪?

照片很多,但上传速度太慢,会有选择地上传,其实都是归源师兄的杰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杨 发表于 2012-9-5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压缩下,小小的发发就行。我们感兴趣的不是网上都能搜到的图片,也不是厅堂的布置,我们想看的照片是人物,这个你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德学子 发表于 2012-9-6 10: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523.jpg

在大厅逗留了一会,归源师兄提议去长春洞走走,五人便随之启程。
长春洞,位于巍宝山后山脚下,从巍宝山宾馆出发,沿一条石板路蜿蜒而行,约半个多小时路程。
石板路两边古木参天,雨后显得更为凉爽,边走边聊,大家充分享受着这大自然的馈赠。这时,远处的天边,一抹丹霞之光透过云层,妙景连连。
IMG_1525.jpg
走着走着,归源师兄的堂兄不见了踪影,经呼喊,才从身后远处传来一声“解手”,当时大家笑了笑而未予多思。其实,人就是有太多的束缚而自障,何不放松、放下而归于自然?
越往下走,树木越茂密,光线也就有些暗淡,石板路上的青苔也多了起来,黎明师兄提醒大家“小心这青苔滑啊!”——“不滑呀,怕什么?!”归源师兄回应道。“滑——”,“不滑!”听到二人反复论“滑”,又是一阵笑声。人,本在道中,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而多疑,此又一自障,两位师兄用心良苦啊!
长春洞终于到了,门外立一石碑,石碑上刻有“长春洞”三字,师兄反复叫大家在此照像,可大家都未悟出原委。
IMG_15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德学子 发表于 2012-9-6 1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迈入长春洞大门,便看到一中年道长站在大殿走廊上,持一手机边打电话边自言自语:“这中国联通就是信号不好”,黎明师兄见状,速拿出自己的手机道:“用我的吧,我这是移动的”,“不用,不用”道长连说两个“不用”,其余道友则会心而笑。(既已联通,何必移动!——此乃之后的感悟,对黎明师兄当时的响应而让大家醒悟之谢意也就油然而生。)
来到院内,香味扑面而来,才看到两棵丹桂其花开得正艳,也才醒悟过来之前在路上闻到的是丹桂味而非焚香之味。
走进另一天井,看到右厢房里摆放一饭桌,桌上的饭菜、碗筷,俨然似乎家居生活气息,推想正在吃饭之中,却见不到人,大伙便自然进入大殿之中。大殿内祀玉皇大帝、雷祖等,均为木刻,相传这些雕刻作品距今已有三百年,但画面仍不变形,不走样,保留着古香古色的特点,叹为观止。归源师兄一边照像,一边说“都是木刻”,“是啊,太不简单了,都是木刻”我回应到,但却未多思(——木讷,呆板,麻木,的确是自己的写照,才会在后面的过程中悟性差矣——此为后叹)。
走出大殿,刚才无人的饭桌上已经有两人吃饭,其中之一就是那位道长,另一位则衣着简朴,头戴一顶很旧的太阳帽,难于猜出其身份。心有一疑,欲请教这位道长却有些迟疑,便耍个心眼问师兄“为何叫长春洞而不叫长春观?”师兄把头一撇“有现成的师傅不问何来问我?”——心中窃喜,便来到道长面前作揖请教。道长连忙放下碗筷娓娓道来:“道家讲洞天福地——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青城山,华山……”道长讲得手舞足蹈,先是坐着讲,后面干脆站了起来,而此时的自己则似听非听,没有关注内容,直奔信号而去。直到后来大家一起感悟时才依稀想起从长春洞说到青城山,从青城山说到华山,又说到建造这殿堂需“基础五年、建造五年、雕刻十五年”,“现在只要有钱就快多了,只要一年就行,只是做工就比不上从前了”等等,这才引出兆新师兄“静听师傅传道意,五人五行在其中;二十五春修内景,心性需德渡春秋;篷莱仙境神仙住,神仙就在人世中;丹归飘香风光好,无限风光赛显风;洞天福地观妙景,九九归真罩乾坤”之感叹。
道长最后介绍自己是教杨氏八十一式太极拳的,平日里也会有人来跟他学习。听完道长的讲解,自是感谢一番作揖告别。
回到宾馆,大家自然坐在一起讨论长春洞中的感悟,不明之处,当然只好向师兄求救。不过,许多的许多都还只有皮毛,有待长时间的感悟,就如同师兄“你们只关注洞了,而不去关注长春”之提醒一样,太多的太多只有慢慢消化了。
IMG_155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杨 发表于 2012-9-6 12: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长很魁梧哦,太极拳师哦,云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07:33 , Processed in 0.0227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