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01|回复: 0

《阴符经》讲解录第七讲 第五节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复制链接]
xuande99 发表于 2008-11-11 20: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有了以上道理,所以圣人知道自然之道不可违抗,因而创造了阴阳五行的学说来指导修炼的实践。清静无为是根本,创造阴阳五行的学说是为了在阳性的事物方面有一个活动的依据,以此才能体现出以正治国(身体)的原则来。不过,人终归还是需要归于清静的根本上去。

圣人制阴阳五行之说,造化无为自然之法,掌清静归虚的正治之道。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自然之道不可违背它,圣人就制定出来阴阳五行的学说,像我们所读的《易经》也是一部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到现在为止,仍被科学家以及文学家所研究,还没搞清它的全部。这说明:自然之道往往只被揭示了沧海的一粟。
要想真正地了解自然之道,只有一个通道,那就是归于清静。这和《道德经》中所说的“清静为天下正”,至静之道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静是人的本能,人的本来,也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的本来。大家努力的方向是要劝说人类安静一点,人类的存在就安全一点;不安静,那就不安全。所以,我们能够安下心来,在这个地方修炼自己的自然之道,应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不要把这个地方当作是享受的地方,当作单纯地追求自己成功的地方。实际上它是一个清静的地方。
今天早上我碰到一位老太太,她坐在那个花坛上,我跟她谈了几分钟,她给了我一个启示,她说:“每当不舒服的时候,心情非常难受的时候,或者家中有事不能处理的时候,我一定要一个人慢慢地走到这个地方来,坐一下。”“您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她说:“这种感觉很好,心里很烦心的事,一坐,它就没有了。”这是今天上午一位老太太坐在门口说的话。那时候我正好在外转了一圈回来,她摘了一篮子松果。真是苏东坡说的:“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有些事,我们的确需要旁人或者师父点化一下。要珍惜,所有的缘分的确要珍惜。清静之道啊,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04:26 , Processed in 0.0150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