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67|回复: 12

“知白守黑”到底该如何理解呢

[复制链接]
德善人间 发表于 2013-7-22 11: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其白,守其黑”,到底该如何理解啊?字面上、理论上的意思似乎很直白了。
常听老师在解答一些问题的语聊中,最后说到:。。。所以我们要知白守黑。
可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问题最后说到知白守黑上来了?那知白守黑到底怎么理解呢??
我实修得不好,所以并没有领悟知白守黑的真实含义吧,还请诸位师兄能給与指点和开示,先拜谢了!
箭凌 发表于 2013-7-22 11: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的三知三守中,知荣守辱比较容易理解,只是不容易做到,既在外在做到,也在内心深处做到;

知雄守雌则比较难操作;

知白守黑更抽象,运用范围也更广泛;比如外求知道某个道理是知,同时对内观察、找出想知道的这个念头的产生根源也是知,外知与内知相比,内是阴性的,外是阳性的,那么内观就是黑,外寻就是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3-7-22 11: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这不是说只要看着内在、知道内在就行了,知道内在,同时也要知道外在,但是有个主次,内在的知道是主,外在的知道是在内在知道以后的顺势知道,就是白的知要建立在黑的知上,如此则黑白两全,既不客观唯物,也不主观唯心,主客同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德善人间 发表于 2013-7-22 12: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师兄的开示!
把“知白守黑”片面的对应成“知实守虚”,不知道是不是反应出了我对知白守黑的一点点片面的领悟呢?
还是反映出理解出偏了,偏得还很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3-7-22 13: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客气!
和您在这个话题中交流,其实也是给了我一个重温《道德经》相关章节、获得新感受的机会。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式:公式,模式、范式,可以套用在很多事情上面,所以说是天下式。事物都是两两并起,阴阳相成,阴阳的圆融无端(无极)循环绵延是无名的道用本来,阴阳的割裂有棱、二元对立是人心有名有相后的造作。

知实守虚也是这个天下式之用,三知三守的其它两守(知雄守雌、知荣守辱)其实也是,但是老子特意拈出,不过是要人重视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7-22 13: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传奇人生 于 2013-7-22 13:39 编辑

一点点片面的领悟呢?还是反映出理解出偏了,偏得还很远

       ————先不要怕错,错了也还是在数学那个大的集合里面,而且,只要观念一转变,只要认识一感觉到,噢原来所有的方法所有的不同所有的道路,都是通向那个自己所确立的志向的“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大路上而已。并且,人家或者是自己问自己:有所得吗?按常人的看法:其实一无所得!
       如果把旅途上所有的风光感受在每一次的体验过之后的放下心来,那么一路上其实的确是空空然地一无所得!所以,没必要担心“偏”!也是没有所谓的“偏”,也没有东西可以拿出来去“偏”!只是我们给“不同”下了个“名词”而已。
       如果知道我们的古人善于用“阴阳”朴素地辩证统一地理解分析和实践应用他们所有,那么我们就可以来分析“知白守黑”了,白是阳性的东西,就是眼见为实的世界上的那部分;黑就是阴性东西的总称,也就是耳听为虚也就是日常中眼是不会看见手摸不到的那一部分,而两部分的统一存在,就构成了我们白天黑夜和时空大地的世界整体!人只是一个模仿的缩小版本!
       也就容易理解知和守了吧,智(知)是人体阳性的感受认识理论和接触以及所有的参与等等,守却在城府里方寸中,就是自己的意念关照以及存想等等“有作”的在“人不知”的地方的操作方法对象······
       当然,只是我个人闲来没事后的咬文嚼字而已,仅作参考,也许有误,不可当真的去模仿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德善人间 发表于 2013-7-22 15: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师兄们的指点、交流,我也看了一下第二十八章的讲解,自认为对知白守黑的理解更系统一点了。先认为就是现在自己理解的这个意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枯梦道人 发表于 2013-7-22 18: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倒真是巧了,老师在上次课里正好又一次提到与此关联的论述。修炼在现实主观的一面有了体会、感受和认知这叫“知其白”,这算是“物化”吧;有了这个“白”但不急于下确定的结论,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这叫“守其黑”,这算作“德化”吧;无知渐渐浸入于无己,于是就会见到更深远刻返的白雪,如果主观上仍然守黑,无欲展现于无为,则修炼之常德不忒这就是黄牙。真正的奉献迎来了新的生命诞生,于是生生不息就有了根据,痴儿始见父母、游子终归故乡,这象是“道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空行 发表于 2013-7-22 20: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是黑中的光明。而黑,指的其实是表象世界,也称六根意识的世界。
黑是与白相对而言的。但却不是抽象的概念。因为它洞彻而没有阻碍,所以称白,古人造明白一词,白与明相连。它是实实在在的。
因为在六根的世界中见不到实相世界的光明,所以称之为黑。
知白与守黑,其间并没有转承关系,其实是同时并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知白但守黑”,没有这个但的转承关系。也就是说知白守黑自然同时存在。
只是由于黑与白相对,所以人们从习惯的语意去理解下来就成了“知白却守黑”这层意思。以为黑白相对不并存。
可以说白这个词用的非常的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枯梦道人 发表于 2013-7-23 07: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枯梦道人 于 2013-7-23 07:57 编辑
空行 发表于 2013-7-22 20:39 白是黑中的光明。而黑,指的其实是表象世界,也称六根意识的世界。 黑是与白相对而言的。但却不是抽象的概 ...
好,这样从世界观的角度描述对应关系比从方法论的角度更完整更简明透彻。受教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7:37 , Processed in 0.0184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