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02|回复: 7

关于感觉和理智、念头和气息锻炼实践关系的讨论

[复制链接]
箭凌 发表于 2013-9-16 13: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群聊整理

A道友:
     老师说,股票这东西,买了就是为了盈利,参与其中,利字肯定是有这个出发点的.还说,很多专业的分析,理智的数据,什么的,通常未必能帮助盈利,有时候感觉很重要
     后来我就尝试感觉,包括挑股票,验证过感觉,但通常受不了自己太理智,股票也是一个很好玩的实践.

B道友:
     这么说跟着感觉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A道友:
     是的,人太注重主观的判断,很多人是被吓走的

C道友: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流水过一下全天大小事件,包括说过的话,看看哪些处置上感觉是对的,但是被主观意识弄错方向了或者放大了、突进了;哪些感觉是错的,对当时细节和情绪关注一下。慢慢积累
.

D道友:
  
      感觉也分对错
?

A道友:
  
     感觉也需要在现实验证

C道友:  
      感觉这条路是对的,结果走到死胡同;

     感觉现在是十点钟,结果一看表,12点

D道友:  
     女性的性别不一样,天生的,没办法

A道友:  
    女性感觉特敏感丰富,但思维发散,甚至想的东西以为在现实已经发生

D道友:  
     所以要和理智结合

A道友:  
     男的就相对理智很多,逻辑性强


D道友:
      如果女性可以停止思想,甚至可以从头脑里走出来会不会好些?比如女性时时刻刻处在当下,而不要老是想象成理所当然,包括现在我讲话也可以看清谁在讲,这个人怎么这么好玩!


A道友:  
     所以男人需要模糊些自己,来点感觉,女的反而要增强些逻辑性,不要停留在自己的感觉,感觉不能当真。
     男女如果都能停止思想,那就开悟了。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3-9-16 13: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E道友: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怎么理解?

A道友:  
    这个断和我说的不一样

E道友:  
    你解释一下你的意思

A道友:
    禅宗为何棒喝? 道,什么是道,老师这样问,一回答就打。

E道友:  
    修行不是禅宗一门

A道友:  
    有个船夫,帮一个人开悟,把那人打下水,一开口就用棒子弄他进水里面,弄了几次,他就开悟了

E道友:
      棒喝也是方便法,就算是禅宗开悟,也不是一个模式

A道友:
     后来他想和船夫认证自己的东西,船夫直接跳水死掉了,开悟的过程需要这个

C道友:  
     棒喝不是断流断念,而是反观,退到万物并作的角度去观,观什么?一切皆观,这个观本身是不动的并且是能动的、能持的;
     其中有个最难观持的,就是人的思维。

A道友:  
     慧能已经做得无所住而生心,不是靠断思想来解决烦恼

E道友:
     然也

A道友:
     我体会过这个念头的问题


E道友:  
     开悟是有前提的

C道友:  
     凡是说棒喝是三际托空的,都有问题,禅从元朝开始就被人弄入教下理念,加上些定境,形成主流,实际已经有点脱节了。

G道友:
     前提是忘我无心。

A道友:  
     忘我无心不是说说就能做得的

G道友:
     开悟说说就能做到了?开悟是性命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是人心猜量追逐的
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3-9-16 13: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A道友:  
      我以前曾经体验过这个念头的问题
      我曾经自学学打坐气沉丹田,但一直没感觉,后来有人给我说,打拳是气不过胸,我才明白什么是气沉下去了。气沉下去,很容易会浮上来,因为人的心就这样,心浮气躁。
      有个老师给我说,人死的时候,气就是咽不下去
      后来沉的程度越来越好,就分辨到自己的念头的升起,念头一升起,气就浮上来
      念头是断续的,人很容易跟随着念头跑,所以升上来也很容易没发现

D道友:
      刚刚看着念头的时候还是蛮累的,因为老是被牵着跑

A道友:  
      后来逐渐发现,被我看清楚了,然后有天,忽然就身心整个空掉了

D道友:
      定住了,心如直水

A道友:  
      没有定住,时间很短,一高兴又回到现实了

D道友:  
      定了一会

A道友:  
      这些现象,可能那些经常参加禅七,佛七的人很多,不是真空,还是停留在感觉上

D道友:  
     那已经不是感觉了

A道友:  
     很多人只是靠理解,没办法理解的

D道友:  
       嗯,一理解又跑到思想里去了,又被脑子控制了

A道友:  
      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方法,那个是我自己的方法,后来我问老师,为何这个方法现在不行了呢,老师说要与时俱进

A道友:  
    D道友现在的进步,也是找到自己的方法才有的

D道友:  
      不理解与时具进,但一点点懂的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G道友:
      为公不为私,核心理念。

A道友:  
     我经历过这个实践的过程,但自己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认识熊老师后才转入修心,因此可能让人觉得心理,理论的研究比较多。

D道友:  
     应该说看清这个习性就好办了

C道友:  
      气缓则念缓,气急则念急, 气住则念住,这个是有道理的,所以调呼吸可以少念,但是少念不见得真,你只是脱离环境而已,进入环境又乱生念,生念也不要紧,只是其中杂念多正念少是问题;这个正念是大直若直还是大直若曲也有讲究。
      但是你又要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小孩不调呼吸,但是念真,怎么结合?这个就是用念的问题了,会用念就如游泳一般,或者如庖丁解牛一般,有间总是可以通过无厚而不与物相糜。
      在这一点上,世面上很多工作、管理能人无师自通,掌握了这个用念的能力,当然不见得彻底,但是可能比很多不问世事或者接触面单纯的修炼者还行。所以要入世,要和光同尘,要多方面磨练才有此转寰之能,或者说解决矛盾的能力。


A道友:  
     C道友贴的就是我当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人没在现实中锤炼,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做得很好,但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环境。

A道友:
      当时感觉到念头的升起的同时,有一股俗气伴随升起,气缓则念缓,气急则念急, 气住则念住,就是这个感觉
      人气沉下去之后,念可以在肚子升起,现在的人,念都在脑袋升起,所以把脑袋给累了,
      人能气沉下去之后,念甚至可以在身体任何地方升起,
      人能体会心如止墙是很好的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3-9-17 08: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A道友:人气沉下去之后,念可以在肚子升起,现在的人,念都在脑袋升起,所以把脑袋给累了,
      人能气沉下去之后,念甚至可以在身体任何地方升起,

------这个观察十分细致,没有自己认真深入的实践和总结是说不出来的。
       就我的认识,这个从肚子里面发出念头而不是从大脑发出念头的现象不仅在静坐练功中可以出现,就是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也可以出现,在人心情放松、气息平缓、主观意识处于敏感的似有意似无意的观察四面八方、身内身外的状态而不是处于急于表现、对抗的一意孤行的主君位置的时候,有时候不经意中说的、想的、写的,也不是从大脑,而好像是从腹部或者身体整体发出的。这种说、想、写和头脑发出的说、想、写不一样,是令人身心愉悦的,它有促进整体身心的作用而不是促退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名不未名 发表于 2013-9-17 09: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箭凌,“说、想、写”这三个字连在一起,怪怪的,你不觉得吗?
说和想,要么写和想,绝不会又说、又想、有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3-9-17 10: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并列关系或者组合关系都行,你咋这么较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13-9-17 15: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不平则鸣,水不平则流,心不平则动。故六祖说不是旗动而是心动,并非说旗真不动,而是说心不动,则心平气和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名不未名 发表于 2013-9-18 1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箭凌 发表于 2013-9-17 10:16
并列关系或者组合关系都行,你咋这么较真呢?

我想了一下,箭凌
想和说,想和写,说和写
但这三者,前两者的并列关系和第三者的并列关系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8:06 , Processed in 0.0242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