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79|回复: 4

关于从细胞研究进展、集体性昆虫组织行为角度探讨人的提升进化的讨论

[复制链接]
箭凌 发表于 2014-1-19 12: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君:   
科技日报讯:
       有机体的每个细胞中都有一种传感器,能检测自身“内部”环境是否健康。这种“报警器”存在于内质网(ER)中,能感知细胞所受的压力,引发修复反应或让细胞走向死亡。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IRB)科学家最近发现,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于正确检测细胞压力水平起着关键作用,并保证细胞修复或死亡路径的有效性。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集团旗下的《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杂志》上。

     研究人员揭示了把Mfn2和内质网压力联系在一起的分子机制。在实验中,他们将Mfn2从细胞中去除,当细胞受到压力时,内质网会过度激活修复路径。如此一来它的反向功能就会变差,降低了细胞克服压力的能力,减少细胞凋亡的程度。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分子医学项目协调人、“异型与多种疾病”小组负责人安东尼奥·佐扎诺说:“当Mfn2被去除时,细胞的压力反应路径完全被打乱了。

      研究人员说,Mfn2是一种线粒体蛋白,糖尿病的发生就和缺乏这种蛋白有关。佐扎诺小组曾在以往研究中证明,如果去除Mfn2,机体组织会对胰岛素产生抗性,这正是糖尿病的关键特征,称为代谢综合征。


      在新研究中,他们调查了线粒体和内质网之间的关系,发现Mfn2蛋白造成了线粒体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内质网功能。缺乏Mfn2会导致细胞的内质网压力更高。论文第一作者、该校博士后研究员胡安·巴勃罗·姆诺兹说:“Mfn2对细胞的生存发育能力非常重要,而且对许多疾病都有影响,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

      Mfn2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标靶。“利用Mfn2,我们能调节细胞对伤害的反应,这为进一步研究它的治疗途径开辟了广阔空间。”姆诺兹说,比如肿瘤细胞就是不能恰当地激活死亡路径,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增生。“人们已经注意到,癌细胞的Mfn2水平偏低,如果我们提高Mfn2水平,就有可能促进细胞走向凋亡。”针对这一点,其他研究小组已经有论文发表,指出Mfn2过度表达会诱发细胞凋亡。


       如果要把Mfn2作为治疗标靶,研究人员还要先找到一种小分子或药物在动物身上实验,看能否调节Mfn2的表达。佐扎诺指出,目前的研究还属于概念性论证,但它强调了这种线粒体蛋白对细胞健康的重要性。接下来的挑战是完成大规模分子筛选,找到能调节Mfn2表达的药物,并在小鼠模型上实验其效果。(常丽君)
===========================================================================================

A君:   
科技日报讯 :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证实,在对成熟细胞进行重新编程让其回到类似胚胎状态的“返老还童”过程中,物理特性能取代某些化合物,显著提升这一过程的效率。新方法不仅可控性更高,副作用也更少。相关研究发表在今天出版的《自然·材料学》杂志网络版上。

       实验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工程师在10微米宽、3微米高平行沟槽的表面,对从人体皮肤和老鼠耳朵中提取出的成纤维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当将这些细胞在专门用于给细胞重新编程的“鸡尾酒”中培育几周后,他们发现,新方法让成纤维细胞“返老还童”的数量是在一个平滑表面培育的5倍。这一方法得到的诱导多能干细胞能分化或发育成身体内的任何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重大价值。

       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因为发现成熟细胞可以重新编程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对人体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可以研究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但目前在细胞重新编程过程中,科学家们一般会使用一个病毒或化合物,将改变基因的蛋白质引入成熟细胞内。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学研究生蒂莫西·唐宁说:“这些方法效率比较低下,且某些强加的遗传或化学操控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期的影响。比如,丙戊酸钠能显著改变细胞的表观遗传状态,也能导致细胞内出现无法预料的变化。很多人希望能另辟蹊径,对这种重新编程过程进行改进。

      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该校生物工程学教授李嵩(音译)表示:“我们的研究首次证明,生物材料的物质特性能替代某些生物化学因子;生物物理信号能变成细胞内的化学信号,诱导细胞发生改变。


       以往,就有研究证明,物理学和力学因素会影响细胞的命运,但其对表观遗传状态和细胞重新编程有何影响并不清楚。最新研究发现,在做成微槽状的生物材料上培育细胞会提升重新编程的质量以及“返老还童”细胞的数量,效率也可与丙戊酸钠相媲美。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正在研究这一方法是否最终能在细胞的重新编程中替代丙戊酸钠或其他化合物,以及这种生物物理因素是否有助于细胞重新编程成特定类型的细胞(例如神经细胞等)。

总编辑圈点

     天才的想象,还是不懈的努力?到底是什么让平行沟槽与细胞“返老还童”,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在科学家手中成为了不起的杰作?总之,看过这则新闻,如果不是惊讶,就应该是叹服。毋庸置疑,成体细胞重编为干细胞在日后的医学发展中,将发挥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医生和患者对它都有所顾忌——医生发愁的是效率,患者担心的是副作用。如今,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箭双雕地干掉了这两大障碍,至少可以说是个不错的开始。换而言之,这项诺奖离临床推广又近了一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4-1-19 12: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A君:   
      上面那个干细胞新闻,我把《参同契》的语句摘抄出来
     “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薰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老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

A君:   
      细胞有2种死法,自杀,他杀。他杀也有两种情况,正常,非正常。
人要维持生命,新陈代谢是必须的。

B君:   
     生与死的平衡

A君:   
       但是人从生下来,平衡线就在向死移动。从天道看,星球和人都是小细胞,也当然要有新陈代谢。这个是正常现象。

B君:   
      道家的长生久视从细胞的角度来看,是怎么回事呢?

C君:  
      细胞的提升

A君:
目前的想法(自我修炼方面):
     1 能够完成正常功能
     2 细胞内环境能够保持新陈代谢去除毒素
     3 细胞突破端粒体分列限制
      当然到了天仙等级,“人”是“什么”组成的,还有待商榷呢。

C君:  
      星球的新陈代谢人类观察不到,全部是用有限手段在短时空内的猜测

A君:   
       但是你可以看到死亡的星球,星球的生灭,对于大的天道来说,就是新陈代谢。

C君:  
       作为个体生命只有上百年,产生文字只有几千年的人,去观测几亿乃至几十亿年的存在并且设想其发展,估计有点不怕舌头大? 死亡的星球?也许不过是像蛇蜕皮一样丢下的皮。

A君:  
      星球的问题我回答一下,就像我们在地铁上可以看到男女老少一样,宇宙中的星球足够多,我们看不到一个星球的历程,但是可以看到同类星球不同阶段的许多样本。


C君:  
    作为昆虫类,都有卵、幼虫、蛹、成虫的不同形态,一阶段和另一阶段可能邢态完全不同,如果你是一个纳秒级寿命的细菌,你在有限的观察内对昆虫能说些什么?

    所以,对于星球,我们可以下些什么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4-1-19 12: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C君:   
       某种对于道家修炼成就者的设想,就是设想其以集体性昆虫结构的形态存在;比如蚂蚁群、蜂群;一个蚂蚁群、蜂群可以相当相当长久的存在,因为它们不像单独的生物,比如一匹马、一条鱼、一只鸟,或者植物那样,一棵树,组织结构密集的聚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

A君:   
      是一种有趣的假设。

C君:   
       聚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的密集组织结构生命体很容易遭到打击而分崩离析。
       所以庄子有感叹:树不好成长,长到一定程度就有人来砍伐。你就是年老成精,有智慧了,装成一颗歪歪斜斜的树,也可能有砍柴的盯上,所以只好装成一棵社树.

C君:  
       蜂群和蚂蚁群的特点就是一只或者几只蜂王、蚁王和不同分工的类似功能结构的成员体,比如工蚁、雄蚁、兵蚁,这个可以比拟为细胞的升级版,白细胞和巨嗜细胞相当于兵蚂,红细胞之类相当于工蚁,蜂王、蚁王具有干细胞的特征
       还有一个特点,蚂蚁群、蜂群的整体架构就是一体化的存在,所以它不存在一个中心组织机构,比如人的大脑,蚁王、蜂王也不是,它们虽然体型庞大,寿命相对其它成员长得多,但是每时每刻都在忙于生殖,不停的产卵,不停的为产卵而吃,显然也不可能是大脑和指挥中心。所以蚁王、蜂王的替换也就相当于其它成员的替换一样,是整体的更新的一部分。

A君:  
       嗯,聚之成形,散之成气。这个设想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好验证。
       怎么实现呢?这个感觉很难实现。计算机人工智能是有涉及到的。
      蚁群其实不一定需要蜂王。计算机称为群体智慧。群体的简单行为质变为复杂的智慧行为。

C君:  
       一般大型蚁群都是有生殖中心个体的,好像没有的主要是一些小型的或者寄生性质的种群分工。

A君:  
       蜂王就是生殖中心。比如鸟群,就是比较分散无中心的。

C君:   
       鸟群、鱼群还是以个体化的为主的一种临时组织,这种临时组织只在某个时间段组合,比如迁移、捕猎……,非此时刻还是个体化的生存,不是蚂蚁和蜜蜂那样的集体性互补性生命形态。
       比如某些兵蚁,战斗工具极其强大,没有工蚁的喂食根本无法进食

A君:
      人视蚁群,有如天道视人,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和蚁群很类似。那么,问题是,是不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从工蚁突变为蚁后的开关和机会?
       这方面的奥秘知识肯定是从观察体会到,到自己实践。认识自然,改造自己的。

E君:
        相对工蚁的生命来说,开关没多大实际意义

C君:  
      单细胞生物是不死的,比如草履虫,细胞分裂可以无限次,父代就是子代,界限模糊。不像多细胞生物,生殖出去的是子代,父代、母代则衰老死去,有新旧个体的明显分割线。
      多细胞生物的自体受到细胞分裂次数的限制,生殖方式决定了个体的更替。
      也就是说:造物的意图就是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延续路径不一样,一个是自体延续,一个是子代延续,并且为此设置了很多密钥,比如细胞分裂次数,比如人的细胞分裂次数就是50次左右,然后就终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4-1-19 12: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A君:  
    类似的。关键是散聚。但是怎么应用在修行上呢?

C君:  
      怎么应用?估计是最深的神秘知识。

A君:  
      假设人类文明不毁灭,那么其整体也许有一天可以到达“成道”的结果。但是个人怎么应用呢?

C君:  
      人类社会和集体性昆虫不一样,人虽然集体化,但人有个性,人有自己的思想,不希望个性泯灭,所以有无数的书本、论坛、微博、八卦杂志、励志书籍。

A君:   
       是啊。方向不一样才能够有变化,群龙无首么。

C君:   
       可惜的是,人的个性相当多是假性的个性,跟风、跟时髦,被职业、地域、经历所限定,即便是真实的个性者,比如创造性人才,个性也只体现在给世界留名,给世界留下一些物质的或者精神的成果上,个体还是消融了。

A君:   
       所以我问的是个体上怎么应用?

C君:   
       没办法,大概要天授或者神授;但是起码有个思路不是?
       有这个思路,你起码可以核对整理一下你的修炼知识储备,哪些是吻合的,哪些是不吻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4-1-19 19: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胞、昆虫、蚂蚁、蜜蜂和修道之间的关系,
还是太深奥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2:02 , Processed in 0.0205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