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9|回复: 0

2011年7月24日 语聊问答 汇总

[复制链接]
厚音 发表于 2015-7-16 12: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7月24日语聊汇总(厚音老师讲《黄庭内景经)(第9讲) (原周六语聊临时改为周日)

《黄庭内景经》原文: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岳精谨修,灵宅既清玉帝游,
通利道路无终休,眉号华盖覆明珠,
九幽日月洞虚元,宅中有真常衣丹,
审能见之无疾患。
赤珠灵裙华倩粲,舌下玄膺生死岸,
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一、雪域河源的问题:
   问个问题,植物有心吗?
(植物有心,自能与天地之气相应。但此心非人之心,而是其自身中心之心,此心与万物一样具备有通灵的性质。植物无心,无是非好坏情绪之心,它只会依照自然赋予的条件来表达自己,不会因情绪而强求于环境。)

二、花生的问题:
请教老师问题:
1、关于不言之教
最近经常听老师说响应,心有所动,外有所应。易经有无思无为,感而遂通的说法,而易经有一种叫“外应法”,就是根据发问者问问题看周围的响应来对应问者的问题。其他常用的如揲蓍法,抛钱等也是求测着先发出求测的意念得到的阴阳的响应来对应卦象判断问题。我想请老师说说不言之教,
a、是不是观察和理解大自然的一些如地自然灾害、天象等现象与人的集约意识的对应关系就是不言之教呢?
(不仅仅是自然灾害与天象等现象才是不言之教,而是所有在人心引起响应和未引起响应的存在都是不言之教。集约意识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外力运动趋向,它需要人体悟后才会发现。因此,不言之教发生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件中,不能只是将消极之结果认为是教,即教训。而应该将一切消极与积极的存在都当作是不言之教的例证。)

b、是不是个人心念所动,外界产生的瞬间响应?
c、个人心有所属或情绪、动静等外界对应的环境变化?
我们该怎样观察和理解不言之教呢?
(外界所有的存在和运动所产生的心灵上的任何响应都是不言之教。心念放到存在的前面叫“想了以后再做”,那是接受不到全然的教化的,也积累和转化不成德性。“做了以后再想”,事情发生后所产生的心灵变化是“歙歙焉”的过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其结果就必将被自系统集约成灵气十足的取向,这是不言之教的积极结果。将个人心念、情绪、追求放到主导地位上,这样形成的结果有一部分必然受制于原有观念的局限使人的德性上升非常难。)

2、关于水近乎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水近乎道,好像提到的有水的虚性,水的可塑可随物变形的柔性,水能处下不争等等。但水的气态的不可见性,冰态的可捉摸塑造掌握的特性没提到。这些能否也是道的属性呢?因为道可能就是日用不知的东西,能否从水这两个特性推测我们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能看到道呢?
(老子的系统道德观中将“柔胜刚,弱胜强”放到了主要位置上。因此谈到水几近于道就不会离开水之柔弱善变的特性。道我们每时每刻都看到和运用它,就是因为它存在于每种形态中,并不是道单独具备与万事万物不相同的另类形态。水变成了气和变成冰是因为水的特性,这也是不言之教,说明道能使万物“大通为一”,学道、修道、成道无非是将不可变不相通的观念除去,将万象可变万物可相通实践成自己的结果而已。)

3、关于梦
为何梦中经常见到自己能控制些小物体,如让些小纸团移动、漂浮等,用意念拿下空中飞行的小鸟等(现实没这个能力)
(科学实验需要模拟,修炼实践也存在有模拟,梦中的这些控制现象也是模拟的过程。理念是虚性的,结果是实性的,有合于自然的理念,实践的结果就会来得顺利一些。梦境的训练也是如此,梦是虚性的,它来自于道体的完美性,当人从梦境中能深入到本来完美的存在中时,梦境就成了不言之教,结果当然就会顺理成章的实现。)

三、lihui的问题:
1、关于西游记
小说西游记是否为得道的人所写?我们现在是否可以去参悟,研究西游记?没有过来人指点,能否看懂西游记?请老师讲一讲。
(我们在极力地推行“不确定性”原理。因为人的思维总是在面对具体事件时看不清整体的作用机制和指向。没有了整体观,局部的分析是“不能作为确定性结论”的。《西游记》是否为得道的人所写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否传递了修道的真实信息。从“不言之教”的回答即可以明白,万事万物皆有修炼的点化意义,更何况《西游记》?因此从万物为师上说《西游记》可以作为修炼的参照物。)

2、昨夜一梦
昨晚(7月20日)梦见一个身穿崭新蓝色炼功服的人,还有一些资料,武魂杂志,一本黃色的无限制武学创始人陈鹤皋写的新教材,另外还有一个好象叫李能然的人,梦中很清晰,醒来大概记得这些,不知何意,望师指点。
(梦中很清晰地停留在相关的信息中,说明梦者的关注要点被潜意识所记录和显示。着深兰色炼功服的人,所追求的境界。武魂杂志资料,对超能力状态的认识积累。黄色,中土之位暗示后天意识。无限制武学,学武本来是不存在封顶的必然会朝更高的生存态探索。陈鹤皋,表达了长寿所需要的基础。李能然,你的努力当然能够实现,但都只是发生在非玄界以内的事情。)

3、师父的问题
第子一直有个疑问就是:玄功正治里讲有两个师父,一个师父是玄中的圣祖,隐中的恩师,一个师父是广大的道友,圣祖和隐中的恩师有何不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圣祖是指单个的神仙,隐中的恩师是指单个的神仙还是指已经成功的众多神仙?望师解答。
(圣祖就是祖,就象硕大无朋的一棵树,祖就是那树根,隐中的恩师则是那树上伸展出的大的枝干,我们则是那枝干上开出的枝叶。明智的修炼者即使成道了也不会另立门户独占山头,因为在中华文化这块大地上除了道德这根子以外是找不出什么别的东西能作为基础的。人都喜欢神仙好,先要修好对道德的实践可不要搞忘了哦。修道成功了,名是不需要的,因为“圣人无名”,将名归到圣祖处,即是知根归元之意境。)

四、幽谷子的问题:
熊老师您好:学生有一问题请老师解答,人通过修炼能和宇宙完整同步吗?人的道性和宇宙是同步的吗?
(大成若缺,但是提的问题是“完整同步”,看来我们修道要想实践好道德精神是不容易的。抱残守缺是一种智慧的行为,了解道性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性能,能使我们在面对生存时更具灵性的深化,这种深化有无尽头?没有。作为一个人,主体表现是人性而不能说其是道性。道性是修出来的,不修,人的生死就是定数。人原本生存的背景“道性”是如何在作弄我等?它所依循的不离损补之法则。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即如同跂者与跨者一般,有道者不处也,因为有道者明白了道性损补的双向性,人既具备有道的完备也具备有道的损益,因此修炼的工作就是要消除“我执”,在生存中将自己化于天地,使人的利他情怀如同浩翰的宇宙一样永无边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7:38 , Processed in 0.0169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