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95|回复: 18

从围棋人机之战谈人工智能和道化

[复制链接]
箭凌 发表于 2016-3-15 13: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道友:
       这几天围棋人机大战的两局棋,我有好几个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通过训练的机器智能的下棋是不是合于道的?我看机器下棋,有种天道运行,不为尧存,不为舜亡的感觉,还是错觉?

C道友:
       就像照片和真人,照片能高度再现真人,却没有灵魂。我觉得,呵呵

A道友:
       照片不能和自己下棋的。

B道友:
       可以看看凯文.凯利的《失控》, 失控的意思就是不去控制,底层单元会自我控制。自我进化,这本书能解决这方面很多思想上的问题。

       他的一个观点是:
       让底层自己发展自己。下层的微小单元(细胞、计算机代码)尽管智能不高,但只要数量足够大,就可以自组织和进化,只要略微控制一下其边界的上缘和下缘,其它的自己会办到,会形成集群(就像几十万只鸟儿形成很有规律游动的鸟的集群,或者成千上万只蚂蚁形成的自发分工协作组合,犹如一个巨型生命一般)。这个集群可以解决其小单元不能解决的高级问题,并且有自动纠错机制,有灵活反应能力。
        这类似道家的某些思想,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B道友:
       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其具体过程到一定程度连开发者自己也不太清楚,可能就是这样

A道友:
     这是集群智能的范畴。这个观点很好。

C道友:
       没有灵气,怎么实现呢?靠数据么?

B道友:
       灵气来自于底层单元数量足够多,足够大的数量就有可能自发涌现一个很有规律性的表现出整体运动趋势的架构(无中生有),这个整体架构类似一种自发涌现的系统生命,它不断进化就会越来越上升。

A道友:
        这个东西也可以称为道化,我的理解。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6-3-15 13: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B道友:
     单细胞自发组成多细胞的生命,这是地球所做的。、
     现在计算机专家所做的,就是模拟这个,把代码放一起,让其自组织。
     简单说,就是编写足够多的小代码单位作为底层单元,给予一定的条件让其在一起自化,很多代之后,超越底层单元的集群程序就会自发形成,有方向性、定向性和高智能、自适应能力。

A道友:
      神经网络那套还没能自组织产生代码,不过产生自身也很快了,时间问题。这个计算机上原始衍生的概念模型,我大概5年前就做完了,但是没钱没空一直没空继续下来。

B道友:
       《失控》这本书里面讲了很多这方面的尝试,麻省理工的、斯坦福的。
       其作者凯文.凯利不仅注意计算机这方面的发展,还不断的从多方面联系这个自发涌现理论,比如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如市场经济的无数个根据自我利益行动的经营者却可以产生整体市场的自发调节)。


E道友:
        我感觉凯文凯利还是从道德经受到了一些启发或者获得了共鸣,在《失控》这本书里他引用了道德经里面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作为对正确的控制的理解。
        有时候读一些前沿科学(如生态学、理论物理学、人工智能)家和哲学家的著作,就常会发现他们引用较多的东方经典著作往往是道德经中的一些言语,佛家和儒家的经典较少。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中培养出的敏感性,而无师自通的知道什么经典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启发性。


C道友:
       我的理解是,石头就是石头,你再去精雕细刻,它也生不了崽。

B道友:
       按自发涌现的理论推下去,即便是石头也可以进化,只要有足够多的石头放一起,时间足够长,环境适宜,控制住破坏性石头的和超稳定态石头的泛滥(作为边界设置),经过几十亿年或者更长时间后,就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

A道友:
      化书认为生死的界限是可以打破的。

B道友:
       单一状态生命难以打破生死,循环态生命应该可以,用《失控》里面的说法来说,就是形成集群生命。
       本身人和动物植物也是这样,作为底层单元的细胞不断的生死,但是整体的生命却能够跨越单一细胞的生死幅度很多很多。

A道友:
      嗯,事实上每次生病我们就是死过一次了。我们自己也是集群生命,而且跨越有形和无形。

B道友:
       但是由数百亿个细胞组成的整体生命在更大的尺度上,却又是单一状态,又是底层单元,依然有底层单元的局限性,所谓层层嵌套、维度无穷。


B道友:
       然而有一点就是不能太机械看待问题,小就是小,大就是大,底层就是底层,顶层就是顶层,这些观念不能太机械。
       大可能也等于小,或者全息于小,底层和最大尺度会连接在一处,这就是道的大、远、逝,然后还有返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6-3-15 13: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A道友:
         嗯。这个观点很好。底层和最大尺度会连接在一处。

B道友:
        理论物理学里面似乎有这个观点,加来道雄的《平行宇宙》里面好像说过:平行宇宙或者另一个维度的宇宙可以在接近无限微小的尺度(微米的多少亿万分之一)上聚集巨量的能量创造出来。
        理论物理学的弦论
也有此理论,就是宇宙有10维还是11个维度,高维时空就以近乎无限微小的尺度蜷曲在现有时空中 ,在你的睫毛下面就有含藏整个宇宙的高维时空模式。

A道友:
       理论里面有一些我觉得能打动我的,希望以后有些能证出来。
       我的看法没那么宏大,从下棋看,我认为神气的载体为什么一定是碳基,而有朝一日可以不是碳硅的混合型态呢?

D道友:
       加来道雄的那本书让我联想起天地大劫,地仙也得死,同时我也觉得上古神话说不定就是前一次跨越宇宙的先人留下的信息,我脑洞大开。
       我倒是早就觉得google必胜了。
        对人工智能的前沿发展有途径知道一二的,都不会意外.最极端的说法2045年计算机奇点(计算机强人工智能出现,产生自我意识,开始超越人类)之年,说不定会更快。

B道友:
       一些人工智能专家,似乎把解决奇点问题造成的人类困境放在人机合一上,琢磨着嵌入式虚拟设备和大脑芯片,这个可能不一定是好办法。
       主要问题在于人的五官和大脑似乎有一个信息输入的阈值范围,多了就会造成伤害,近视眼、脱发、少白头、神经衰弱无不和这些有关。所以古人有“久视伤精,久听伤神、久思伤脾”的总结。
       搞这些人体接口势必会加重这些问题,造成现有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比较难解,不知道科学家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我个人觉得道家的性命双修实践类似对人的整个系统升级,软件和硬件同时升级,全系统整体升级后的人就可以承受这些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胜宏 发表于 2016-4-19 22: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围棋职业棋手一辈子就下几千盘。
电脑一天就下几百万盘。
一直以为围棋变化无穷,电脑是无法战胜人脑的为骄傲,这次观念被颠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16-11-21 18: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看人工智能能不能脱离人而存在,或者说人工智能不需要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16-12-14 15: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些评论认为只能看成是科学家战胜了围棋高手,不认为是机器战胜了人类。
还有哪个特斯拉创始人和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马斯克认为,只要让更多的人都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就能避免很多负面因素。真是这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6-12-14 18: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有乐观和悲观两大派,悲观者就认为,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人类的缓慢进化和学习能力就难免越来越跟不上,终有一天则会彻底无法理解。乐观者则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看到了一些提升肉体人类进化的途径,最前沿的观点就是人机结合协同进化(如库兹韦尔),大脑插芯片,据说很多科学家开始探索这一路径了。更大胆的近乎科幻的想法是上传意识到计算机。
       对于我们这些被东方修炼思想熏陶了一些的人来说,没有那么投入,但也乐观科学家和IT界各方面的尝试,他们的探索和研究也是有启发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16-12-15 23: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慧明 于 2016-12-15 23:22 编辑
箭凌 发表于 2016-12-14 18:00
西方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有乐观和悲观两大派,悲观者就认为,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人类的缓慢进 ...

被东方修炼思想熏陶了一些的人来说,的确没有那么投入,可能是因为多数人生命精华不能很容易的向更高形态和层次转化{就是生命的自组织修复功能都在随着年龄不断弱化},只能向外在开发一些替代性的人造智能和功能代替和满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16-12-25 22: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ps.sdu.edu.cn/sps80/content.php?id=8550
第二场报告会由王华平教授主持。刘晓力教授从四个方面展开自己的报告。1.人工智能恐慌年恐慌什么?人工智能已经在弱人工智能比如推算方面有远超出人的能力,但在高阶智慧能力方面它还无能为力,目前人工智能并没有摆脱“无心的机器”,也就是没有自主性和自我意识。人工智能还面临着很多困难。第一个困难:机器理解语言吗?机器懂得人类语言表达的意义吗?这一直是人工智能的“符号接地问题”的困难所在。第二个困难:机器有意识体验吗?第三个困难:机器有自主性和觉知吗? AlphaGo还只是一个具有增强式集群智能的延展认知系统,并没有开发出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机器格),后一方面才是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慌之所在。2.人的意识与人的自我的演化,以及人的意识与人的自我的特征是什么?自我意识具有关于自我的意识、自我觉知等几重意义,人的自我和自我意识是进化的产物,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3.机器意识与机器自我的研究。如何让机器拥有自我意识?iCub的制造者认为要借鉴大脑的认知结构,以大脑的认知结构为模型,借鉴大脑神经元的结构。Lipson认为不是设计机器人,而是要“养殖、进化出来机器人”,机器人也要从学习开始适应变化。4.如果人的自我与机器自我独立演化会怎么样?人的自我演化达到的是涉身式自我、自传式自我、社会的自我、生成的自我,机器意识的研究则是致力于寻求通用人工智能,他们之间并不冲突,所以可能实现人和机器的共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16-12-25 22: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慧明 于 2016-12-25 22:13 编辑

http://www.92to.com/xinwen/2016/10-28/11977132.html

《相比西部世界《黑镜》更有可能是我们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2:06 , Processed in 0.0190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