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10|回复: 0

西游记第6讲—学《西游记》大通为一的整体观 顺应圣人的滑疑之耀 为是不用而透阴阳

[复制链接]
厚音 发表于 2016-6-7 09: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西游记》大通为一的整体观 顺应圣人的滑疑之耀 为是不用而透阴阳

2016年6月4日星期六语聊汇总  西游记  第6讲

六月四日语聊前建议大家思考的问题:
1、《西游记》中有九九八十一难,其中有哪些因素是由神仙佛菩萨造成的?这些因素有哪些启示意义?
(《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中所有的形成因素都与神仙佛菩萨等有关。佛与魔也都是一体两面的大道所形成,因此福祸也是一体的,修炼需要人心明白这些个基本道理来化解内心的对抗。“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此身天下的主动权才是主观这个自己的。
八十一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神仙与佛们是不是不知情呢?不是的,不是不知情而是他们早为预设。如同生命中的内藏器官参予身体的运行一样地自然。既如此,修炼者在日常生活中细小的德行积累就谓之“早服”,无意于过去未来的当下每件体验过的事都有德的因素在凝聚。守而不舍谓之吝,歙纳予敛谓之啬,生存与修炼体验多了又能寄之于天下,则集约出来的德可以形成“有国之母”而运化不已。因此苦难对于修炼者来说是炉捶而不止于惩罚,因为夺之与之是一体作为所体现的微妙,历尽苦难成正果,风雨过后是彩虹,故锲而不舍者能与之谈成真。)

2、《西游记》中谁的法力最高?联想人的身命中哪一处由此显得最重要?
(造因者的法力最大,造化者的能力最强。人的心是造因者,所以居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老祖法力最高。人的肾藏是生命的造化者,因此修炼者一旦意志坚定必趋正果。唐僧是意志坚定的代表,所以他的造化能够得到天地神祉的呵护照应如正果在握。因此修炼者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的法力获得了多少的功能,而在于他的意志中是否能包涵天下黎民苍生。)

3、《西游记》中的角色有何特点?为何偏偏是五个?相对于人身来说唐僧代表了生命中哪个内容?
(《西游记》中的角色分配最大特点就是与人的五藏六腑紧密相扣,演绎出生命升华的生动故事,也使得《西游记》成为人见人爱,老少咸宜的超萌童话。五个角色以应五藏,唐僧是意志,悟空是心神,八戒是阳魂,沙僧是阴魄,白龙马是真意。生命中此五者都是外来者,又是真主人。主观识神认定自己为君王,实际上却是能“抟五为一”促进生命升华的使臣。白龙马背负得了意志只因它无语,而身天下的四象能得以自化,因此主观上的无为是修炼成真的究竟法门。)
         
4、《西游记》用在其它的领域行吗?为什么用在丹道上也说得通?
(《西游记》是描述人生命潜在基本形态和运动源流的文学作品,也是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角度介绍生命发展的生动蓝图,所以它在人所能创造的所有领域都有着普遍的相应性。有古人将此小说用在对生命科学即丹道的解释上,今天也有人将其用到了经济学理论的实践中,如聂辉华教授的《跟<西游记>学创业》一书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同理,《道德经》在工业、农业、社会哲学、文明发展、开拓创新上也都能起到引导和适应认知的作用,说明涉及生命科学的此类作品都有其引导人类文明走向进步的积极作用而不可忽视。修炼者借此也可以拓宽视野和思路,将“不可能”“没关联”之间的存在划上“大通为一”的符号,增进“德信”促使修炼事业事半功倍地完善下去。)



道友提问:


一、修炼就是明白福与祸相倚的道理直抵大通为一之境——天下太平的问题:

    说说我的感受吧!很长时间没有提问题了!

    关于西游记,悟真篇感觉离我很远,也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听,请老师原谅我!就是道德经的录音,听一两章也要几个月的时间去体会,因为体会到了某一个道理,就一直习惯于那个道理,
    以前体会到:所有的人,只要说他的缺点就是白搭,因为人真的不能把自己的缺点怎么样,就像人不能把自己的感觉怎么样一样,
    那么自己又能把自己的弱点、缺点怎么样呢?
    所有人的错、缺点、弱点,我要是去讨厌,那我就在浪费着自己的精力,可现实中还是会讨厌那些有严重缺点的人,就是和我有关系的人会讨厌的多一点, 明明明白了这个道理但还是会讨厌,这是假明白吧!?
    自己做事儿还是有思前想后畏首畏尾的感觉,除非是在自己不讨厌自己的时候,自己的事情都能放下的时候,才可有一些灵性的表现,也想去关心一下别人,也可以去包容别人的固执和缺点了,而当我难受时就会莫名的怨恨别人,然后就又讨厌自己,是否因为不够相信自然会处理别人的错,自然也会处理我自己的错(难受感觉),每当我想到放弃对我性格的弱点的处理的时候,不断的酝酿,才会有开朗的轻松的感觉,因为自己处理的话,只会对抗,不会别的方法!所以还是放弃,不过放弃还是很不容易的。
    前几天我觉得凡是人认为坏的方面都会让我的某种事物受益,比如说经络不通就有它的益处,但是它的益处益到哪儿去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就是有益处,然后想到嫉妒啊,讨厌别人啊,痛苦啊,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啊,都有它积极的益处,但是就是不知益处是什么。好像那些没用的感觉又有用一样,就像痛苦,一般人谁能说出它还有什么用途吗?
    没用的事物为什么又变得有用了,是因为我们没有理由去反对它,它才变得有用了。
第二天就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想问老师,这个益处是什么?
(“讨厌别人的弱点与缺点是白费力,又能把自己的弱点缺点怎样呢?”这不是假明白,而是不知道“改变了自己就相当于改变了别人”这个说法的由来。自己的德是无意识状态的体现结果,确认自我的存在就导致了与人难以相处的烦恼,没有了“我执”就创造了自新无止境的空间,也创造了客观意识相互渗透与改变的可能。自己处理自己的缺点与弱点只会产生对抗,如果将自己放到大的统一场中去看看就知道,只要有想改变自己的那份心,自然就会提供认识自己与改造自己的机缘。所以不是“不断酝酿”而是在不断认识自己,如此而产生“开朗与轻松的感觉”是在提醒人也是有自然智慧的,他能够在忘我与无为中集约出一个全新的“自我”来。
嫉妒的益处在自知不足,讨厌别人的益处在自知形秽,痛苦的益处在自励解脱,污染的益处在人类自此珍惜环境,经络不通的益处是可以激发自然智慧的积极,由此看来自觉的走向自己的反面是能够带给生命一些发展空间的。
人生真的需要一直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吗?人生成真的道路不是求得什么益处,最有意义的是以此一生证明人是可以由假到真的,修炼就是明白福与祸相倚的道理直抵大通为一之境,这就是道德精神的真面目。)



二、普济群生的慈悲之怀是解脱自己精神枷锁的根本善法——云天的问题:

    重病的治疗方法可以随便公开吗?

    熊老师,您好,好久没有联系了,请教个问题:  
    我姐夫因为身患白血病,不得已为他找中医,并且找到了方法,而我家乡这边还有其他的孩子得白血病,或者在找中医的过程中接触到了那个治白血病医生的患者群,里面有白血病患者,那个医生医德高,也有治愈了的白血病患者,有年轻人,有成年人,只不过这个医生所在的单位收费比较高,而且治疗时间长,还是必须要化疗和中药同时治疗,而我找到的方法几乎不用什么费用就可以治,网上也有,只是不太好找。
我不知道能不能给我所知道的得白血病的其他人分享这个方法,或在网络上再公布一次,因为怕业力,因为有的得白血病是业力,有的是平时生活习惯不好所导致,如果因为是业力导致得白血病我帮了他们,那我不是要倒大霉,所以想听听您的看法,谢谢!
(治疗方法不是绝对的,因人因地因各种条件和机缘的不同而有区别,即“方法”不具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性质,夸大自己所认识的治疗方法是因为对世间的事物的相对性还不能全面认识,对自然之中差异的普遍性还不够觉察。
业力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却看不见它,神医妙法也是存在的,可怜的人们啊却没有足够的德去碰到它。人们需要修积的德是什么呢?除了多做好事就是忘却自我了。现在网络上最常见的事情就是“共享”,人们不再想“留一手”的时候就跨入了忘我之境,就是在积德。当人只记住了“业力”这个观念而忘记了悲悯百姓之苦的时候就已失德,所以“慈”是第一宝,“慈故能勇”说的是点燃自己而照亮他人的牺牲精神。社会的发展需要“盲人提灯笼”这样一种精神行为,作为尚需觉悟的人来说更需要这种“盲人提灯笼”的精神来开发未来,因为情为道根,普济群生的慈悲之怀是解脱自己精神枷锁的根本善法。“圣人不为私而终能成其私”,盲人不是为自己点燃了灯笼,它照亮了别人的路也带给了自己安全。)



三、人的生命形态中一直都有一个蓬勃向上的力量在引导自己——天籁之音的问题:

    5月26日梦

    晚7点多饭后疲劳,决定先躺一下。心息相依后入梦:去发小杨顺姣家,在房门口慢慢探头进去窥视,房中只一圆头可爱小男孩似在做作业,扭头就发现我了。心慌,,,坐在她家门前较远空坪上(等她?),扭头见她堂屋门口坐一女人(只见下半身,丝袜长靴)。她妹杨红姣过来打招呼,我问她:毕业了没有?她说她考上了中南大学的什么系,中南大学在哪?不就在本地龙田乡合心村的开发区那个(出映像)地方么!马上又现出一大汽车在三叉路口向合心驶去(解释路),路口有个地障,车过时都‘腾’一下。心想,读大学都在本地,不是和读初中一样么?(意见识小)
这是近期修练体悟合梦,近持续体悟空性,下班后野外站桩,大椎处长期堵塞感畅通。正调后脑勺痛感有空意而不执着。小腹不时发热。随时观照暗示体悟空无状态。借女儿高考诵读金刚经回向(但她在我诵读回向第一天摔了一跤,手破皮了,福薄?不解)。感造梦者万能,人、名、心境、各元素跨时空信手拈来组合示教。而深意难解。请老师对我梦境及现状分析下。不胜感谢!
(去发小杨顺姣家:与人自小相伴的有一个道理就是顺应自然是人成长的动力这才是人回归大道的开始。
杨家一男孩在做作业,他发现了自己,心慌:人的生命形态中一直都有一个蓬勃向上的力量在引导自己,它在不断地从大自然中获取能量与智慧,与他相比人的意识是形秽无比。
堂屋门口坐一不见上半身的女人:主持生命的只是普遍存在的女性观念,她并没有独异于人的修炼意识,她也是“我相”的客观面貌,人不自知所以只能见其共性的下面而不见其上半身所代表的个性。
没见到杨顺姣却见到了她妹杨红姣:顺应自然是不容易见到的一种人生境界,但是人们的德性趋向于追求阳性却是常见的事。
问毕业未?回考上了中南:觉悟不是结束而是才刚刚开始,而且“守中”与“常难”的基本意识不能变,更不能自大于已知那就有救了,那才有个性得以呈现的善果。
想当然地以为中南大学在那个开发区:人生不是茫目开发就可以成就正果的,还得遵循客观性命的规律。
汽车在三岔路口向合心驶去(解释路),碰到路障:道不是用主观能够全然解释的,在修炼的路上必然会面临不同的选择,即使主观上胸有成竹客观意识还是希望人能够面对不同的道路先减速下来然后再选择。
读大学在本地不是象读初中么:修道与学习不一样,修道最忌自以为是,最好的做法是自以为非,日常中知道自己的习惯与嗜好了才可能明白大与小的关系,“不自为大才能成其大”这是一定的。
诵金刚经回向给准备高考的女儿,第一天她就摔了一跤:法性本空却被人弄出了这么些有为之举自然会走向反面了。“我无欲而民自正”,如果带着一定的个人欲望和目的去诵读经典这不能称之为“体悟空性”的实践,相反却是影响环境合谐的造因。面对人身上不断积蓄的能量怎样才能让其不作祟而顺应善愿呢?让自己的德与圣人之德交归于道,这就是“杨顺姣”的原本含义。



四、只强调人格需求不顾天意的文化思维正象病毒一样侵袭着人类——日丽中天的问题:

    怪梦一则,请师赐解

    近日母亲生病,在医院陪床,偶得一怪梦,请老师赐解,梦境如下:
我跟几个同一师父的佛门弟子在一个院子里,场景却似在师父的庙里,又似在我幼时家里的院子里,我们听说有丧尸侵袭人类(我没有看过类似的影片和相关描述的小说),已经到了我们这里。于是,我们集思广益最后,把前后两栋房子的门都关好,集中在院子里,忽然听到房间里噼里啪啦的响声,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丧尸已经来了,他们在跟房间里好像有我们设置的阻碍在打架,我就有些害怕,预感房间里的布置只能挡住他们很短时间。然后,我就一边围着院子散步,一边开始诵六祖的那个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此时,空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很大,很模糊的虚影的上半身,虚影我记不太好具体的样子,但是,很大,而且衣饰的整体感觉是红色,他似乎笑眯眯的,但是,我一边诵偈子,一边很害怕的意识到,这就是丧尸了。据说,丧尸只要是触碰到谁,就会把谁异化,变成他们的样子,变成他们一伙,而我打心眼里害怕这件事情,于是仓皇逃跑,而我的同伴们也四处逃窜。逃跑中(没有出那个院子),似乎到了一个走廊,走廊里站着两个丧尸,他们一男一女,跟我们差不多大小,穿主色调是红色的京剧舞台装,拿着长矛,其中那位女性丧尸回头刚好看见我,她很漂亮,打扮也是英姿飒爽,开玩笑似的挑了一下我的下巴,贴面告诉我她叫纳尼,或者是money,然后就回过头去了。我有些无措,不知道是害怕被异化了还是觉得其实他们也没什么可怕。这是第一段。
(庙里或者是幼年时的院落里: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就是个妙道的展示经历,放弃了对这个妙的体悟人就象失去了人生最美好的事物一样。
丧尸在侵袭人类:人丧失了对生命全面的领悟只强调主观上的需求而不顾天道在人身的原始信息之图,这种生命就可以称之为行尸走肉。只强调人格需求不顾天意的文化思维正象病毒一样侵袭着人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真性发展。
丧尸衣着的主体颜色是红的:人们的文化意识的立足点一直都放在对利益的追求上,所以人们喜欢以红色象征兴旺发达。
一男一女两个丧尸:即使人们认识不到文化中的弊端也还是为道所生,也有其相对的合理性,他们是用来证明人的愚氓之境而不是表达客体的变异,变异了的是人类不道之文化。
女丧尸漂亮且英姿飒爽却说她叫纳尼或者money:漂亮而英姿飒爽说明积极的存在是在“反”向中。纳尼是“哪里”之意,人们的思想都被众多的文化熏陶坏了。Money,钱,由金钱催生的文明已将人们对客观天地的消极影响逐渐加剧,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危险了。)

    第二段是,师父回来了,他似乎在教我们怎么应对这种局势,可是是在教我们一些功夫,他教了其他几个师兄要学习什么,但是,只是告诉我要去长安拜访六祖。我当时还想要看看其他师兄在学什么,我就看着师父在教某个师兄,好像教材是英文的,内容我好像都曾经学过,我似乎不敢相信师父教的就这么简单,我就说,就这个,我好像都知道。然后,师父就说,所以,让你去长安嘛。
刚好此时护士查房,我就醒了。醒了后,我就在查,六祖什么时候到过长安?结果好像没有过。另外,就是,整个故事发生在蛮现代的事情,怎么会有长安这地名出现呢?还有,关于丧尸,我其实只是听人说过,压根没有想到过我会梦见这个。所以,自觉这个梦蛮怪的,所以,请老师帮忙看一下,谢谢老师!
(不得究竟的方法总是在对抗中产生,觉悟根本的行为一直在反省自我中呈现。
师父在教师兄们功夫应对局势却让自己去长安拜访六祖:师父代表生命中的引导因素,师兄们代表生命中的免疫系统,而自己则代表了生命这个天下的主君,让主君去长安拜访六祖暗喻要得长生久视之道就一定要明白无相智修无为法。
师父教的自己好象都知道,好象都曾学过,不敢相信如此简单:至简至易至善之妙法本来具足,心不开窍则真象难显。人身这个小天下深藏大天下无限能量与无边智慧的秘枢要诀,需要人主观这位君王的自我觉醒与无为之治。)



五、人只要稍有忘我之机会其灵性就必然触之能发——紫玉的问题:

    请教老师一个问题

尊敬的老师,您在以前的著作中提到过,从大的外根上找到我们发展的基础,同时要从内根上找到与外界同步的积极因素来克服人的消极因素。请问如何理解这句话?谢谢!
(这些个话需要找到原始的出处。它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泛义的谈谈。
“大的外根”是指“天地之根”在人生命之相中的响应点,“内根”则是人的遗传信息的无相化中所蕴藏的无限激发点。一个外一个内它们是存在相通之处的,相通了才能谓之同步,在生存中称之为得道。所以“得道”是人的德由小到大,由真实不虚到普及天下的过程。人的生命内部这个小天下与宇宙这个大天下的全然对称与全息响应是客观而真实的“长生久视”之道的基础。人生命中最大的也是最明显的消极因素就是“我执”。生命是父母给的,也是天地这对大的父母赐予的。具备与天地全息相应能力的生命因为其中的主观观念的相对性阻碍了全息而长久的潜能展示,也将本来即具足的究竟之道掩埋于人的七情六欲之污泥中,因此明白“道情”并持之以恒地依其作为即是人生之大幸。道性是道情的基础,“道性无我”人只要稍有忘我之机会其灵性就必然触之能发,结果就与凡夫之命运迥异。)



6月18日,《西游记》第七讲预习之问题:
1、《西游记》中先收心猿再伏龙马,次收八戒(悟能),终得悟净,有何顺序上的奥妙?
2、除了唐僧,为何其余四个角色都是提前释放的囚徒?唐僧又囚困于何所?与西方宗教的原罪说有何异同?
3: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为何本性元明妖怪就吃不得唐僧?
4:张稍、李定、泾河龙君,他们是何缘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1:52 , Processed in 0.0175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