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21|回复: 0

西游记第38讲—古代的修炼模拟有《西游记》现代的修炼模拟有连绵不绝的大家的真梦绎

[复制链接]
厚音 发表于 2017-10-20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的修炼模拟有《西游记》现代的修炼模拟有连绵不绝的大家的真梦绎

2017年10月7日星期六语聊汇总 西游记 第38讲


上次交流建议大家预习的问题:
1、“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真假”。上次提到孙悟空让太子回宫问其母后以辨国王之真假,此处的“邪正”又专指何事?
(上一回谈到从国王的夫妇生活的变化上能辨国王的真假,这一回还是从人伦常情的维系上判断修炼方法的邪正。所以娘娘道:“这桩事,孩儿不问,我到九泉之下,也不得明白。”本来夫妻之间可以回忆恩爱者为正,而间隔不正常者为邪。故事中的全真道人空闭尾閭而假作夫妻当然为邪。张伯端先生说:“不识阳精与主宾,知他那个是疏亲,房中空闭尾闾穴,误杀阎浮多少人”。从修炼界的普遍现象中就可以得知人们的理解与实践存在有很多错误之处。《悟真篇》中还说“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归元是药王”,此回的开篇一首诗也说:“逢君只说受生因,便作如来会上人。一念静观尘世佛,十方同看降威神。欲知今日真明主,须问当年嫡母身”。人能知受生之因必知不死之方同归一所,这是成佛了道的基础。“静观中不分人与我,道法自灵。不落名相中虚室生白,真相自现。”炼丹须知主与宾,此处《西游记》也提醒了修炼者,今日的“真家主”不是当下“我执”心,“当年的阿母身”也不是生身之娘亲,其中的得言忘象,得意忘言之理也不是依常情所能参透。)

2、“金木参玄”为何对应到行者与八戒身上?角色形象与修炼实质有何对应?
(《西游记》中作为金木相合之道也是一门艺术,不可等闲视之,所以用了孙悟空与猪八戒两人来形容此理。孙悟空的变化有地煞之数,猪八戒的变化有天罡之枢,孙悟空勤谨敏捷,猪八戒疏懒好吃,孙悟空有先天之智慧,猪八戒有后天之心窍。盗取国王尸首的过程中孙悟空靠骗猪八戒为事,猪八戒则借唐僧之手报复孙悟空为快。看起来他们有矛盾,实际是禀性之然。他俩金木交并,如夫妇唱随之道,盗天地之玄机,窃生杀之予夺。孙悟空为金携魄,得肾水之主则成金公,所以他认国王尸首为宝。猪八戒为木助火,所以他不识坎中一阳为活机,反认其为死体。因此他俩的性质互补。行者有起死回生之前瞻,八戒有逼他救活国王的戏言,并且不允许他去阴求只让他阳活,看似戏言而得唐僧咒行者之实,却不知其中暗藏“阳世间自有起死回生之药”的明白交待。)

3、法律上有“疑罪从无”的原则,此处故事中有一节重证据扳倒假国王的说辞代表了何种意义?
(行者道:“师父,…我日间与那太子夸口,说我的手段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拿那妖精如探囊取物一般,…却也睡不着,想起来,有些难哩。”唐僧道:“你说难,便就不拿了罢。”行者道:“拿是还要拿,只是理上不顺。”从此话可以看出孙悟空是个很谨慎的人,知道自己说了大话还得面对现实。想抓妖精还得有事实根据,不是为所欲为就能为的思想作派。理法上他顾及天理国法,情节上他尊师为下,并不以本领能耐而为,一定要征求唐僧的这位“有德无能”师父的意见。这个意见只为“盗宝”而生,“三盗既宜,三才即安”,孙悟空在《西游记》的天界中是有名的小偷,说明人在盗取天地精华时是不一定让主观知晓的,一旦知晓就是一种道德行,是合理的取舍,隐显的互动。孙悟空做唐僧的思想工作说的就是他自己也不是全能的,水下的事还是“天蓬元帅”的长项,这一点他又心照不宣。
话说回来,人不能想当然地自以为懂了点宗教观就认为人是有“原罪”的,“疑罪从无”是说看问题要反过来思量,既有“原罪”亦有“原功”。这“原功”就是《阴符经》中说的:“天性在人,人心在机”,上天将其自身寄托在人的身上而人并不知情,而知情后的人都将变成真修实证的修炼者直达无生无死之境。
“重证据”在修炼中称之为“重时证”,玄态的事有时全程都难找到对应点,只有结果出现了人才知其一二,在结果上再去想当然地编故事,那就是人的长项了,也是灿烂多彩的宗教文化的一大特色。所以要舍得花“功夫”去等待结果的出现,这“功夫”就是“时间”。在“绝对”环境中“时间”可能不存在,在“相对”环境中“时间”却左右着一切。故此回开篇诗文明言:“别有世间未曾见,一步一行一花新”,不能实修时证的修炼是看不到那未曾知晓的全新人生的。)


道友提问:


一、天地与人无争而人却相互间争斗得头破血流——碧绿的问题:

    梦三则

厚音老师您好,这是我9月26日晚做的梦,记得些许场景,请您解析一下吧,感谢!
梦一:我和爱人在地铁的车厢里,然后画面就转到参加室内跑步比赛,大家就像马拉松比赛开始一样混在一起跑,当时是在爬一段很宽的楼梯,这时就只有我一个人,爱人不在身边,旁边跑步的人都是男性没有女性。
(“我和爱人在地铁的车厢里”:狭隘的人生形同囹圄,不明根本的活着尤如地下。
“室内跑步比赛”:在一起竞争是因为价值观接近,同处于室内是因为均未见光明。
“爬一段很宽的楼梯”:楼梯虽然向上毕竟进不了天堂,虽然很宽相对众生也只是小径。)

梦二:在一间大屋子里,一个女孩跟我说有问题可以去问她的老师,老师是一位外国中年男性,很亲和,这时他拿着女孩翻译的一篇文字稿走过来,意思好像本来不想去校对,但是还是帮女孩校对了一下,文字是黑色,他修改或润色的文字是红色的,很整齐。那位老师后来说,他来这里挺长时间了,但是在和别人谈话的过程中还是会经常被其他人插话或打断。
(“大屋子里一个女孩”:生命中有可以带来希望的少阴。
“老师是一位外国中年男性”:身国以外的所有一切都是修炼者的老师,也是不可或缺的引导者。
“女孩文字是黑色,修改的文字是红色”:黑色主肾,红色主心。手少阴为心,足少阴为肾,同为少阴其交换是难能可贵的,是生命升华的关键基础。而这种“修改”是缘自于外来信息的比照积累在主观意识上的觉察。
“那老师说,他来挺长时间了,但是在谈话的过程中还会经常被插话或打断”:“圣人处天下歙歙焉”,修炼者应该具备“从善如流”的品行,但是“众人为师万物为师”中难免受到主观臆断的影响而不顾“法于自然”的准则。修真的缘份经常失之交臂就是因为既定的认知观念(常识)阻碍了“无限信息积累过程中集约性结果的自然形成”。)

梦三:在一个食品商店,面朝柜台,左手边是卖炒饭的,右手边是卖煎饼的,左边有很多人排队,炒饭很大一盘,一个女生拿过来一根黄瓜,忘了是排队的人还是炒饭的人说,附近有菜市场,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青菜,拿过来让老板一起做成炒饭。煎饼那边人不多,我也没有买,但是在吃,柜台里的阿姨问,你今天吃的有点慢,是不好吃吗?我说好像没什么胃口。
(“食品商店”:“民以食为天”,食品店是以吃为主的交换市场,譬喻“修行界”被人们操办成以精神为粮食的交换市场了。“不以获利为目的的交流就象春风吹绿沃野,天道其临无价”。
“左手边是卖炒饭的,右手边是卖煎饼的,左边有很多人排队,炒饭很大一盘”:“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反者道之动”,道理是用来实践的,也不是用来“炒”的。但是现在修行界的现象就是如此,讲道理比实践的人多。“天下文章一大抄”,盘点起来每个人总是“头头是道”,细细思量方知属于自己熬出来的东东少之又少,只因人宁愿多背经典积累谈资,也不愿稍受一点委曲,多承担一点生存的煎熬。
“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青菜,拿过来让老板一起做成炒饭”:宗教信仰与修炼真的不一样,宗教信仰就象去市场买回自己喜欢的菜,那是因为“菜”对自己的“胃口”。“饭(反)”已经被教主(老板)实践过了,加上自己的喜好所“炒”出来的所谓“道理”,仅仅是在“为人作嫁”而已。
“没有买,但是在吃”:没有买,但是总有人在卖,市场上叫嚷得最响亮的一定是想尽早将自己推销出去的人。所以我们没有买也在享受着人们所谓的“成果”。实质上所有的“成果”都是天地造化的结果,天地与人无争而人却相互间争斗得头破血流,非要“你死我活”一般,是不是很可悲呢?
“阿姨问,你今天吃的有点慢,是不好吃吗?我说好像没什么胃口”:放下主观(胃口),审视人生,慢慢地比较,觉悟终究不同。好不好吃现在都吃了,如何消化出自己真正所需要的营养来,那才是关键之处。)



二、人无大志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己不舍得为公发心——一性光明的问题:

    生活工作中想法引发梦境的提醒和最近的反思

梦境两则:
    最近我在纠结公司出多少薪资,我才跳槽这个事情。结果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人通知我去做一份工作是一件拯救儿童的工作,一个月月薪3000,当时我就和那个人争论说“少6000元,我不去”,总觉得自己能够舍己为天下,结果人还是在利益中挣扎,感慨啊,人之大志何时才能树立起来!?
    梦中我睡在床上,左边我老婆(现实中没有老婆),右边我小时候的玩伴张要可,我和张要可在争论工作应该怎么分配和安排的问题。旁边的老婆窃笑而不做声。
在云雾草庄学习好几年了,逐渐从新道友变成老道友了。从当时那种对老师讲解道理的说法和观点的一种热情和内心激动的体现,再到自己的一种言辞的夸夸而谈,再到一种平淡和漠视的感觉。这个过程中人的心态为什么会这样变化,我们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或者感觉让自己修炼一直能够进步呢?请老师讲解一下,感恩。
(“拯救儿童的工作”:拯救希望的工作。
“月薪3000”:孟母三迁,选择好的教育环境需要搬迁,修炼好的人生未来需要再三的改变自己的既定。
“少6000元,我不去”: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是成道之数,看来人总是心中有数的。
“自己能够舍己为天下,结果人还是在利益中挣扎,感慨啊,人之大志何时才能树立起来”:这是一句“反”话,明明是自己在计较,偏偏却说是他人在挣扎,“反者道之动”,说明人的潜意识演绎生动,不言之教切于要害。人无大志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己不舍得为公发心。
“床左边我老婆(现实没老婆),右边小时玩伴张要可”:无有为有,有即是无,无却为有。婚姻之事也是如此,生命内部的阴阳并行是无条件的,(找老婆)到了身外却成了一件难煞人的事。此为“左”即阳性方面的事。
“右边是张要可”:“天之道其尤张弓乎?”从阴性的角度来看可一定要守住道性,“道性无我”,人生无我了即能“达化”,造化面前,“黄金屋”“颜如玉”是什么?只不过是过眼的烟云,人不修真尧桀同朽、身如鬼窟。
“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或者感觉让自己修炼一直能够进步?”:“人若无志空活百年”,什么是“志向”?“志向”就是能够永远激励自己向上的情感定位,是一种自己每每想起都会心潮澎湃力量无穷的精神基础。所以“志向大而虚”是思维的不可变“初衷”,“修心”则需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既成观念从而能够与时偕行,这说的是思维的可变性。有这样一对阴阳作为人的思想基础,人离大道就不远了。)



三、不忘记国家和时代所带来的生存背景是撇弃不了的恩情是人能进步的基础——情相连的问题:

    两个梦

    2017年8月22日的梦境,梦见自己身处无色明亮、无边无际水中,水分上下两层,但连成一片,我就跳到下层水中游玩,梦就醒了。
到了9月19日晚上又做了一梦:梦见自己老家的老房子不知什么时候变成新房子了,房子坐西朝东,场院扩宽很多,环境优美,场院和门向均被改了对朝东边的村中路边,以前老房子是坐南朝北。梦中感觉告诉我:这是村集体帮助建盖换新的。请老师帮助分析一下两个梦境暗示着什么? 谢谢老师! 老师辛苦了!
(身处无色明亮无边无际水中:人生活在道中,道无色无嗅,觉之则心明眼亮,得无生无灭之长久。
水分上下两层,但连成一片:道本来是未曾分割的,但是在人的识性中形成了不一(一分为二)的分类即“一阴一阳之谓道”。
跳到下层水中玩:上为阳,下为阴,到下层水中玩是譬喻修炼的尝试,“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探索并认识物质阴性的部分与阳性的运动关系称之为修炼”。
老家的老房子变成了新的:老家是生身之源,人从其中来,现在源头换了新颜,说明背景意识改变了,更新了,文化源头需要重新认识了。
过去的老房子是坐南朝北,现在的新房子是坐西向东:过去只知面北而朝拜式的修炼,现在明白了“修炼是要有长久的基础并在生机上建立不朽的互动”。
梦中感觉告诉自己新房子是村集体帮助盖的:村级政府是国家的基础行政机构,代表了国家,也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修炼者不忘记国家和时代所带来的生存背景是撇弃不了的恩情,这才是人能进步的基础,这也是修炼者“爱人生、爱社会、爱自然”并向“长生久视之道”迈步的起点。)



下次交流(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建议大家预习的问题:
1、“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这一节故事描述了修炼中何种缘法?
2、乌鸡国王将文殊菩萨浸水三天换来三年的生死魔难说明了何种道理?
3、妖怪变成唐僧的模样是如何被识别的?其中的修炼之理有几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1:54 , Processed in 0.0168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