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2|回复: 0

西游记第64讲—伪学之祸皆因知见积累大于天理昭彰《西游记》通过孙悟空澄清学道与修道

[复制链接]
厚音 发表于 2018-11-9 19: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伪学之祸皆因知见积累大于天理昭彰《西游记》通过孙悟空澄清学道与修道之别

2018年10月27日星期六语聊汇总 西游记 第64讲

建议大家预习的问题:
一、日值功曹为何说孙悟空“大圣,你是人间之喜仙,何闷之有!”这人间之喜仙的称谓根椐是什么?孙悟空的无奈之哭与弥勒佛的畅然之笑有何奥妙?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这世界是个整体,但是万物的存在又各具千秋。《西游记》的作者想用模版化的描述来说明世间每个人都有修真成道的条件和权利。既要重视“取经”履道的艰难,同时也要看清修真明德的方便。而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孙大圣这位所向披靡的大仙,修明白了自身这“齐天”的一面,不能说不是成真了道的关键。所以孙悟空是人修真了道的“喜仙”。问题是,人身既有道性,魔性必不可缺。将生命的权柄交给了主观而不是客观,这就是魔性生长的温床。孙悟空借来真武大帝的兵马失落魔窟后“闷闷不乐”,后来又借国师王菩萨的兵马也被一袋网尽更是“怅望悲啼”地感叹到:“百计千方难救你,东求西告枉劳心”,这一回孙悟空是无可奈何真伤了心。可见在生命中真有孙大圣对付不了的角色。主要是这个角色手里的那个“人种袋”太厉害。所以黄眉怪代表的“假佛”在虚饰上下足了功夫着实能迷惑人的心灵而忘记真修为何。人种袋的真主人是弥勒佛,因为赴元始之会而走失了黄眉童子而下界为妖,说来是“师徒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的定数,哈哈一笑,收回去了事。其实从整体上“魔难不可逃避”,从个体上“真修宽处放心”,就是因为有“喜仙”的“齐天”本性这个基础,“天人合一观”基于此,“生命蓝图”中的“自然逆向”基于此,“人定胜天”也基于此。)

二、孙悟空请了很多的诸神名将都收伏不了黄眉怪,《西游记》的作者在说何种现象?最终笑和尚与人间喜仙合力拿下了黄眉怪,变西瓜是何讲究?
(前回说到太上老君受观音之托送两童子下界为妖是“金、银角大王”,此一回说的是弥勒佛因与元始有会而走失了黄眉童子下界为妖是黄眉大王,是上仙们管束不严?还是教化不全?看来都不是。黄眉怪?从名相可知,黄乃中黄属土,代表了人的后天意识,眉为神户之盖,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原来“眉”代表了人的智识积累形态。修炼界发展到今天,救世之经典成了祸世之资,伪学横行,诗书礼乐成了灭性害命基本手段,这与黄眉老妖拐佛门的布袋等宝贝作怪有何区别?而今之伪儒伪佛伪道普遍鼓吹“读经颂典”。托孔孟之言而济其渔猎之欲望,实则是借古圣贤之道而行其偷盗之实,给社会造成的遗害非浅。孙悟空向两位祖师处借来的兵都是降魔伏妖的高手而不能降伏“黄眉”,说明伪学之祸皆因人的智识积累远过于对天理的昭彰,对物欲的追求远过于对精神的澄明。“黄眉”弄得“大圣”无计可施了,及至弥勒佛出现,从源头上发力,悟空能变西瓜,金善藏于土,能钻到“黄眉妖”的肚子里,加上东来佛祖的法力,终于使事情的发展有了彻底的改变。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务实之道如同法于自然,种下修真的种子一定能收获成真的正果。这不正是经常提醒人们的:“自知以明道体,忘我以成德化”!)


道友提问:


一、人心不能清静无为,修炼一事无成——小王的问题:

    一个奇怪的梦

    梦我求职面试,面试的人在黑板写了四句诗让我们解释,我想怎么会鬼使神差来找工作,忽然发现后排第四个第三个依次解释完了,很快轮着我了。诗第一句好像是“原始屈尊降人间”,第二句“育清经什么什么”,第三句记不清了,好像是关于圣人害人的问题,第四句一点印象也没有。梦中准备这样说:原始天尊都化生为万物了,怎会降生为人?第二句“育清经”我估计是指道德经,装神弄鬼的人把《道德经》换个名字我不赞同,如果不是指道德经没听说过,准备不解释。第三句准备说人是以人为心,圣人是以万物为心。
    请老师给我讲解一下。直接指出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这个梦,不需要具体讲解梦的内容。
(“求职”:求生存的造化。“面试”:要想获得生命再造就一定要经得过师父的测试。“四句话只记得两句”:对修炼的系统性还不甚了了。因为记得两句不一定就理解正确。“原始屈尊降人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然是测试,命题性质就不确定,这样才可以测出对道的理解来。所以尊道贵德是人的认识问题,因为道普遍存在于人间万事万物中,与屈尊的主观意境不合。“育清经”:修炼者就是要经过对“清静心”的培育,心不能清静无为,修炼一事无成。文理一定,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靠“估计”,尤其不能扣帽子打棍子说“装神弄鬼”,因为题目是用来考自己的,而不是用来批判出题者的。“关于圣人害人准备说人是以人为心,圣人是以万物为心”:常人是以“我执”为核心而生存,因此人即是害人害己始作佣者;“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所以“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圣人处天下以“慈”为立足点,“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理解圣人是修炼者踏入道门的开始,准确理解并实践圣人的话是修炼者平安全然正果的保障,“圣人是以万物为心”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二、以慈悲心为中枢,以不争之德为半径,以忘己奉公画下的圆圈必定无穷大——苍龙的问题:

1、坦然期待苦难的心境
    十岁前挨饿受冻,十八岁前干过所有农活,四十岁前扛枪站岗,五十岁后方始修道,人生的诸多经历和感悟一直坚定自己的修炼之心,然而反省自己,总感自己人生经历不够,对自然感悟不深,心中有一种对苦难经历的坦然期待,这是一种修炼者的正常心境吗?请厚音老师指点!感恩老师!
(“一个人要明白一个问题得十几年,但是人只能活几年”:这是当年师父教导的内容,也是人的真实情况。尽管在时空上与现有的文化观用的不是一个量化标准,却阐明了人的相对狭隘性。人的一生相对于天地来说永远是短暂的,如何才能超越这短暂而达到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的目的,这就是老子“长生久视”之道的意义。“总感自己人生经历不够,对自然感悟不深”:这种感受是客观的,这种客观建立在主观“我执”的基础上,因此这感受是可以移动的。我们给修炼者的这种移动取了一个概念叫做“转移”或“分布”,不执着于自我的经验和观念,以慈悲心为中枢,以不争之德为半径,以忘己奉公画下的圆圈必定无穷大,此处无穷,彼处的感受就不会再有界限。由人的狭小感受点滴所汇聚成的历史恢宏都将是修炼者享用无尽的资源。所以,“心中有一种对苦难经历的坦然期待”这句话说明修炼者自己的生活好了,但是却没能看到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还在苦海中挣扎的百姓。过去的修炼者可能看不到这一点,现在科技使我们不同了,人世间发生的任何事立足于当下就可以片刻知晓,生活上未得解放,精神上未得解脱的人比比皆是,我们的慈悲在哪里?修炼者的努力该指向何方?)

2、老师引道
    10月20日晚上一梦:见自己好像是和厚音老师傍晚的时候了去查看一个湖堤(之所以说好像是因为我没有亲见过老师,只是在群里看过照片,梦中感觉身边的人就是老师),最近天气多雨看看湖堤是否能够防止湖水漫延。我们在湖堤上走了一会儿,这时天又降大雨,湖水涨势很猛,不一会漫过湖堤,我和老师都到了湖水中,湖水越来越大,我想往岸边游,可是自己的力量对坑不了浪涌,想向岸边游却离岸越来越远了,而且湖水中还有漩涡。这时候老师说,你要摸索水的规律,顺势而为,就不那么费力了。于是我按老师说的开始顺着水的流势一会儿在水面一会儿在水底,游得轻松自由,感觉很轻松,应该一会就可以到岸上了。梦醒。
    自己理解:水即道,梦中的老师即现实中的老师,在水中刚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向岸边游,费力而离岸边越来越远,说明自己故有的观念是不利于修炼的,老师指点下轻松多了,说明修道一途必须真正明白道的真谛,才能到达道的彼岸。不知我理解对否?请厚音老师指点,谢谢!
(“上善若水”,道性如同水性,熟悉水性的人顺势而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理解道性的人顺其自然,“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我想往岸边游,可是自己的力量对抗不了浪涌,想向岸边游却离岸越来越远了,而且湖水中还有漩涡”:修炼本来就是一件充满凶险的事,道的性质与人的既有观念充斥着矛盾,想当然地用既定方法来夺取造物所遵循的差异、变易、至义法则而自为,不言而喻那是自寻绝路。“按老师说的开始顺着水的流势一会儿在水面一会儿在水底,游得轻松自由,感觉很轻松”:老师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身内的引导信号,他希望人能能够顺其自然地在道中徜佯而不是恐惧挣扎。)

3、复而不解的困惑
    最近有一个很让我困惑的事情,就是以前浏览道德经时,感觉自己多少能够看懂一些,可是最近仔细研读时,却发现自己几乎看不懂了,初看似懂,细看不知,这是个什么状态,自己常想老子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并非读圣人书的缘故,而是对自然的观察悟出圣人道,今人之所以很少有圣人,是因为只看重读圣人书而忽视悟圣人道,所以用心悟道才是根本。请厚音老师解惑,谢谢!
(“以前浏览道德经时,感觉自己多少能够看懂一些,可是最近仔细研读时,却发现自己几乎看不懂了,初看似懂,细看不知,这是个什么状态?”:过去读《道德经》是用过去的观念和经验在读,以为看懂一些,实质未懂。现在读《道德经》是用现在的一点对修炼的体会和实践在印证,未能从系统角度理解,却能步步积累对主观意识的了解,所以属于真懂了一点“真知”,日积月累终能彻悟。“常想老子能成为圣人,并非读圣人书的缘故,而是对自然的观察悟出圣人道,今人之所以很少有圣人,是因为只看重读圣人书而忽视悟圣人道,所以用心悟道才是根本”:要修就要性命双修,悟圣人之道还要实践成就圣人的过程,这才是全面修炼的开始。)



三、以道德为圭臬,以自然为准绳,以无为为要务,以忘我为精神——一心的问题:

    我妻(非现实生活中的妻)怀孕了的梦

    老师好!10月24日晚一梦:我妻(非现实生活中的妻)怀孕了,妻欲堕胎,我朋友(这朋友现实中无此人,但又认为的确是自己的朋友)耳语,意思是保住胎,我无语也没啥态度,也没生气。敬请老师求解。这几天头痛(后脑勺,额头,眉心发紧),心脏不适。谢谢!
(“我妻(非现实生活中的妻)怀孕了”:天地圣人他们常行不言之教,常常利用修炼者自己的思想行为结果来教育和引导其走向觉悟的实践,很多的不言之教将真理藏之于其中,而表现却是非真非假使人难以辨明。这就需要修炼者以道德为圭臬,以自然为准绳,以无为为要务,以忘我为精神来对待修炼。“我妻非妻”:这是带有“我相”的一个概念,“我相”出,麻烦生。妻拟牝,是众生相雌雄之一,“知雄守雌”就是此处之意,守得住雌才能看得见变化的规律。“妻怀孕了,妻欲堕之”:无名无相之妻与有名有姓之“我”实为阴阳之矛盾而非造化之配偶。“阴阳得类方交感”,显然,梦中之妻与“我”不是一类人。故欲堕之。“我友非友”耳语保胎:无名无相之友是说无此人却又确定为友,就梦言梦“无名无相之妻”与“无名无相之友”他们是一类的,而“我”只是身天下之君,所以从“民以自化”的角度来说就是“我无语也没啥态度,也没生气”。梦已经做了,“这几天头痛(后脑勺,额头,眉心发紧),心脏不适”这些个身体的感受也发生了,说明性命之间他们是有联系的,说起来“我”是这一切的主人,那我该做些什么呢?当然是要搞懂意识与存在间的真正关系。)



四、要将性命之根与天地之根联系起来——非我非非我的问题:

    请教老师光的问题

    以前看见光,不管身内身外,基本上都是静态的,这次是一个多月前的晚上,看见自己眼前不断的有紫色的光从眼前飞出来,紫光中夹杂着极小的金色光点,就象放烟花一样,一股一股的往外飞。请教老师如何理解这种现象。感恩老师。
(“眼前不断有紫光飞出来”:紫光,冷色光源。不断飞出,代表了身体中阴性方面积累已经富足,生命的造化万事具备。“紫光中夹杂着极小的金色光点”:金色光点,暖色光源,属阳性,也代表了真意识精华,呈光点的形态,说明真意识还尚未形成系统认识。“紫光在外而大,金光在内而小”:这是阴阳颠倒的形态,体现了道性,只要努力下去,金丹的凝聚只是一个迟早的事,所需努力的就是要将性命之根与天地之根联系起来,置于既有的光明中让它们自然的发展下去,这是人修炼的模式也是人类起源的基本形态。)



五、道理是主观用来实践的依据,不是约束先天的手段——情相连的问题:

    2018年10月23日夜,梦见我家建盖了一栋新房子,一楼暂没有住人,在一楼巷道见到我们市公安局的副局长赵兴权,我跟他讲生存与修炼,后他上我家楼上去住,我在后跟随,没跟上他,就不知他住哪一层。我就到六楼,见到我家小女孩正在露台上摘花。梦醒。
    请老师解析一下其中隐含的修炼道理!感恩老师!
(“梦见我家建了一栋新房子,一楼没有住人”:修炼的生命中有了新的建树,但是基础的部分还没有神韵。
“在一楼见到公安局的副局长赵兴权,跟他讲生存与修炼,他上楼,我跟随,没跟上,不知他住哪一层”:赵,及,超腾之义。兴权,寻找到造化的权柄。公安局副局,相对于主观之君,生命的造化可能性尚处于次要位置。“与其讲生存与修炼之理”,道理是主观用来实践的依据,不是约束先天的手段。没跟上,神机莫测,主观只需清静无为而观注变化足矣。不知他住哪一层,自己的身体中尚有很多角色未能明了,更何况造化之枢纽藏于何所?古人称之为玄窍,俗谓之密钥,必在其身,切勿外求。
“到六楼,见女儿正在露台摘花”: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代表了肾水,是生命的基础,女儿代表了生化,所以修炼若想生命再造,肾水的激发是不可或缺的,而女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需要体悟清楚的。)


下次交流(2018年11月10日)建议大家提前预习的问题:
1、这一回故事“拯救驼罗禅性稳,脱离秽污道心清”,其中驼罗为何需要拯救?此回中重要的比喻还有哪些?
2、孙悟空此回中起到了哪种作用?他与唐僧一开始的对话就说明了哪种修炼道理?作者在其间还藏有哪些不言之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2:03 , Processed in 0.0194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