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60|回复: 5

在上师相应法中修持修行

[复制链接]
空行 发表于 2019-10-12 14: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们的修炼当中,到底是依靠自身的修持修炼最重要、还是通过上师相应法修持最重要呢?
       其实这二者都重要,又是相辅相成的。
       按理来说你从头一开始的时候,就持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认识、人生理念、人生的行为,事事处处都是以这种行为心理去做的,那你本身就是个圣人的标准,自然而然就得道成圣。
       但是现实中的我们,一方面都是带着习气而来的,甚至可以说是带着深重的习气而来的;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受这习气的影响,在人生的路途当中,产生了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不正确的态度、不正确的心态、自然就有了不正确的行为,此种过程可以说又加深了我们的习气。或者说业力。
       如上所述,实际上我们是在被这种习气所包裹的过程当中,被业力压制的状态下,去修炼修行的。
       那么我们说无为法修行,当然他是好的。就是说一个人通过无为法修行,他自然成道了,这种理想的状态自然是好的。
       但是现实中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真实的状态、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就是说实际上是就连我们一点小的病痛,比如感冒发烧咳嗽,我们都难受的受不了,身体的一些病痛实际上我们都是受不了的,生活中的事情,当然也同样是如此的。其实我们就是那个最普通的凡人,常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慢疑,我们都是一样的,尽管我们掌握一些理论、掌握一些道理、学习了一些知识,但我们发现我们很难根除原来的那个自己,就是说这些东西没有在我们身上起用,没有转变为我们自己。所以说我们在这种条件下去行无为法的话,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的,就好比我们掉到水里了,正在喊救命的时候忽然自己通过短暂的开悟瞬间获得了水性一样。理论上他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实呢,就说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的,去自我考证一下再说。所以说这种自发就讲无为法的,你千万别弄错了,没有善知识的指引,没有老师的指引,就比如说我们在修炼过程中的自发动功就是无为法一样,他还是在老师信号的带动下的,没有这一点条件的参与,你重重障碍都很难跨越,你自己以为你修无为法呢,实际你只不过是佛法所说的无记空,修炼者千万要搞清楚,讲无为啊、空啊,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了,就佛法所说你连菩提心都没有了,就是无记空,无色界天,啥都没有、连光也没有。你要从自身的实践、对于自身实践的思悟上边去对照,老子讲的高下相形、长短相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者本不能分割。唐朝慧忠国师专门针对这一点讲了一段话,就是说你无为要立在有为处,不是凭空的,它实际上还是针对性的、整体性的。譬如张伯端紫阳真人所讲“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它是凭空就产生的吗?你前行就是从“有作”起的,正是这个“有作”就是老子讲的这么一个“返”的过程,返到无为的过程。
        所以说那肯定还是要通过善知识的指引,才可以的。
        就是说如果你获得善知识的指引,从头开始,方方面面去实行,那也是可以的。
        但是我们习气和业力,实在是太重了,就说重到他本身压制了我们的智慧,我们在一刻痛的过程中就难以见到光明。
        这个时候如果说我们更多采用上师相应法,实际上是用上师的相续在修持的过程中去替掉、转换我们自己的相续,光明而复由现前,我们依靠这个相续,转过来、回过头来又去调整自己、修证自己,从而获得一种可能的成就。
       这是最迅捷的一种方式。
       那么在实际的过程中,实际修持与修行的过程中,听讲和运用上师的言教,念诵上师的传承,这里边最直接的可以说就是亲耳听上师的言教、亲口诵读上师的传承,那就是身、口、意相合,必会迅速、或者说立即与上师相应、相续替换相转,他是凭此一点无条件的、不因你自己所在的状态而立即成行。
       然后在现实生活当中,由凭一种正确的心态、思想认识去调整自己的行为理念,这二者才是完整有效的修炼。
       实际上就如同先将你带到高端、然后用高端的标准回过头去转化那个原来的你。
       诸种修法当中,持诀最利。就是说以身口意迅速代替、转换。然后才能整体的带动观想。而不是说去硬观,硬观事实上你是观不起来的,因为你被障碍压着智慧,怎么能够观其成形呢?实际上在现实的观修当中,总是观修残缺更多一些。
       当然你说我不依靠这个口诀什么的,就是通过现实去实修转变,那也是可以的,但是前提还是你听上师也好老师也好某些地方触动你原来的那些习气了、坚固的自我了,瞬间通了,然后也转过来了。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要一步步去。
       比如说你获得了一种教义,听讲了,随着听讲去尝试性的理解了,实际上不是你理解了,而只是可能记住了这个理论,理论的内容、先后顺序,但是实际上你是不理解的,因为你没有实践过程,就没能进去实践,只不过就是别人、或者相关的老师针对你的零星现象、零星功象讲述过,但是大部分的情况下你是无法进入实践过程的,更多的你只能是凭着想象去意会、理解,你没入门,凭字面意思去理解,那能起作用吗?包括道德经也是。那不是说凭一种哲学思想、态度、知识,好像我就能知道了。
       所以说佛法之慈悲,上师之慈悲,老师之慈悲,这种慈悲是无法代替的,因为他是一个通道,就好比宇宙之间这些人用自己恒久的付出专门给你我留了一个通道来的。
箭凌 发表于 2019-10-17 09: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的你只能是凭着想象去意会、理解,你没入门,凭字面意思去理解,那能起作用吗?包括道德经也是。那不是说凭一种哲学思想、态度、知识,好像我就能知道了。


抱朴子曰:
         “又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其中了不肯首尾全举其事,有可承按者也。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又况不及者乎?
       ……五经四部(注:儒家的四书五经),并已陈之刍狗,既往之糟粕。所谓‘迹’者,足之自出而非足也。‘书’者,圣人之所作而非圣也,而儒者万里负笈以寻其师;况长生之道,真人所重,可不勤求足问者哉?”

                                                                           ——东晋.葛洪《抱朴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偏将军 发表于 2019-11-13 09: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这篇文章质量不行。
对无为,真的不理解。

上师是人,熊老师也是人。
熊老师也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懂了体验到了无为的境界,不会去抱住熊老师这个人不放的。
但这个说说而已非常伟大,要是自己悟,100年也悟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偏将军 发表于 2019-11-13 09: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唐僧收了孙悟空为徒后,遇到妖怪还有唐僧我出手,打不过你孙悟空再来?
实际上落实到每个人,不存在要等到什么时候,一开始就有悟空这个徒弟。
就看你信不信,有没有关注到。
如果心里有一个上师,或者有的道友想着熊老师信号会给我加持,说是信,实际上就已经信不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中 发表于 2019-11-14 07:1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中 于 2019-11-14 07:27 编辑

向各位表示道歉,我突然意识到我不经意间的夸谈,就像3岁小孩打大人,打的很重,别人觉得这小孩好坏,小孩自己还不知道还笑,无心之邪,但又的确给大人带来了痛,我讲大师也好,任何道友也好,都是基于同路人,我就是觉得提醒这不算什么,我只是想说清问题,绝没有损伤攻击笑话的目的,也许讲重伤到了谁还不知道,这样就不好没意思,自己的理论本来对不对还不一定呢,也违背了无言之教的道理,我觉得应该学会大家的语言方式说话,我对严老师,是深切的爱戴到如今,从有限的信息来看严老师作为一面旗帜,他还在艰难前行,我感觉老师的功力还是完备,网上的有限的信息我想应该也是老师在适当条件下容许说出来的状态,我们应该看到网上另外有些说老师不在的消息是不确切的。我们希望老师返老还童,弥补前些年盛名之下的所累和亏欠,我们尽量不应该打扰,即使我们任何路线上的各自看法认为有更好的可以提醒,但是不应当反成为同道间相互打扰的理由,祝所有老师和所有同道能进入更高的层面而探索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中 发表于 2019-11-16 21: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中 于 2019-11-16 22:18 编辑

时代的风云际会,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含义?,马云20岁的时候捐了20元钱,人家会说马云捐了20元,人会感谢他,30岁的时候捐了20万,人们会说马云捐了20万,人们会感谢他,40岁的时候,捐了200万,人们会说马云很大方,50岁的时候,捐了200亿,人们没有什么感觉,会说这钱本来就不是他的,站在马云个人的角度,他会觉得人们的感激没有随着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如果成就外丹的名人,可能也有同感,功力的付出没有同比例的回收功德,伟人名人的内心感受,还加上我们这些看热闹,插科打挥的,把讽刺一下,更是让人觉得没意思没良心啊,哎呀我要说这是天道,时代的风云际会否。因为天道是想告诉你钱再多治不了绝症,功再高解决不了生命的绵长也是不归本的。有无无有的常态生化是真正的自己把控的。
我们不应该有看热闹的心态,胡乱感慨解决不了时代的问题,觉悟上继续扛起老师们创新的大旗,在自己的小范围内继续前行,才能回报老师们的前期恩德。我们要告诉马云和诸位大师们,我们不能在更高的层面感谢你们,我们会在更深的层面感谢你们。任何所谓的貌似不敬,只是这个转折的前奏而已。
就像心死神活和玄牝的关系一样。开始我们认为玄牝就不得了啦,就到顶了,可是随后还有玄牝之门呢,其后还有一个叫什么的忘了。这个主观意识不能乱想是对的,但是老子就讲了,谷神不死,你的山谷里的心不死,什么都能想,真的什么都能想,真的,但是又提出来要用之不勤,在心欲要单向某个方面发展的时候要收回来,这个叫不想,又叫全面,收回来还不行,收到哪里呢,收到命里,这个命又不是身,是命感。命它是心的基础,有这个基础你就很好的反映出对应心的反应,平和代表全面,过分的激越害怕代表片面。心生于物死于物,生死水火要能先后归到命里中间状态,然后化合,常态化的修炼才能形成,否则脱离常态的气感功感光感,明明是在自身上练的,好像又不属于你,因为没有真正的深化生化,没有可能去主动性响应信息。命感之静,想法在肉,深静在骨。再以后才能谈及无为。哎这都什么话语。
什么都能想,虚态采集,虚态是你当前的社会人心链接性反应,然后视情什么都不能想,收回归根,反者道之动内在化合,再以后弱者道之用外在实态补充。有点像马云搞的平台,他不直接开公司挣钱,他搞平台,平台丹,搞公司的看起来直接赚钱,但是风险很大,80年代以来很多名人随着社会风向一转就不挣钱或不行了,但是马云的平台里面有好多公司,有倒有进,他始终屹立不倒,虽然钱不是他挣的,但是阿里巴巴的名头永远是他的。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平台,这就是你的命基,有公司,在你性里面的,命基里有什么呢,谁知道各自的根源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1:19 , Processed in 0.0160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