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9|回复: 5

厚音老师讲解《庄子·外篇》(第20讲)《天地》(2)

[复制链接]
天堂 发表于 2022-3-29 00: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2-4-1 16:08 编辑

《庄子·外篇·天地》(2):                                      < 语聊整理,不当处请直言斧正 >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夫子曰:“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万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素逝而耻通于事,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故其德广。其心之出,有物采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而万物从之乎!此谓王德之人。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大小、长短、修远。”
   
[讲解]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道,是负载万物的,是万物的根源,所以“洋洋乎大哉”。后代的文学中的洋洋大观就是出自于这个地方,这里说明了道的大。

   “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刳,剖而挖空。刳心,把心里面的存在剖而挖空。剖,当然要先认识自己。挖空,就是说你要知道主观意识在生存中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当然这个意义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在修炼者和没有修炼者之间是有这一争的,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去争它,我们只是说古人这样说,古人说“刳心焉”,就是把心里面的存在剖而挖空,形象地说就是腾出位置要让给先天的意思。

   “无为为之之谓天”,什么样的状态才称之为无为为之呢?就是修炼者要想进入无为的状态,就要让自己的心里面的信号、思想都由先天来引导、来成就。当然原文这个地方说的是大道的形态,还不是说我们个人修炼的形态。为什么我们从个人的修炼形态上去解释呢?箭凌老师已经把白话文的解释贴出来了,大家可以看看,那是从字面上、从大道的角度上去解释所谓的道的一种基本形态,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就是要跟大家探讨一下,我们自己个人的修炼如何才能够进入到符合于道的状态中间去。

   “无为言之之谓德”,天道无为肯定不会说话,但是无为为什么有“言之”呢?这实际上是多重位置的一种描述,或者是多重形态的一种描述,也是把天道从人格化的角度加以描述。所以还是有一种状态是存在的----“无为言之之谓德”,就是他不说话或者无为但是无为之中体现出的这种语言或者思想体系,都是属于德的一种表现。简单说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如果说话不走心的话,那么这个人这个不走心的这些话可能就是代表一种德的表现。当然我们所说的不走心不是不用心,而是说它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无意识状态体现出来自己想表达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不一定是自己心里想的,这个就称之为德。

   “爱人利物之谓仁”,爱人,我们个人能够有爱心的意思。利物,利万物。有爱心利万物称之为仁。

   “不同同之之谓大”,不同,差异性;同,思想上把它看成一个整体。知道天下的差异性同时又能够从内心上看成一个整体,这就称之为大。这个大就是心胸博大的意思,这是从个人的修炼行为上去解释。

   “行不崖异之谓宽”崖,伟岸,兀傲,很突出、突兀的意思。但是他不是伟岸,也不突出,也不去跟万物保持独出的一面。这个方面就跟老子《道德经》里的说法有一点需要解释的地方,比方说“我独异于人”,这个“异于人”到底异在什么地方呢?然后他又说我要“和光同尘”,那又同在什么地方呢?所以说这个就称之为宽。把同与不同、异与不异的辩证关系搞清楚了之后,就能够在行为中、在社会交往中,恰当的能够保持灵活的状态去变通,这个变通就称之为宽。这指的也是个人的修行或者修炼。

   “有万不同之谓富”,刚才说我们不做一个“王富”者,应该做一个“王德”者,这个地方来了一个“不同之谓富”,这里的“富”不是说天下人有钱的人、富人他们都是有钱的,就认为这(有钱的)是真正的富有了,实际上这个地方定位“富”是“有万不同”的称为富。

   什么叫万不同呢?就是你有诸多诸多的数不清楚的地方跟人们的观念有所不同、跟人们的现实也有所不同,这个才称之为真正的富。这不同表现在哪个方面呢?你想的不同、你做的不同,然后你获得的结果当然就不同。修炼者和修行者在这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这个不同是恒定的,和那些只是盯着钱的主流意识来说肯定是不同的,所以这就称为富。这就说明一个道理,我们人有时候可能要把自己的标准经常地换一换,看看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有个笑话,当年鲁迅先生来到厦门大学,大学校长就说要开个董事会,把老师们召集一块,规定这个会议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这个时候鲁迅先生就从口袋里面掏出来一个铜币往桌子上啪嗒一摔“我是有钱人,我有发言权”。尽管实际上他刚到厦门大学去,可能是没有这个发言权,但是他能够从自己的行为中,他把这个事情拐过来了。这个校长也没想到这个钱的定义,这个富的定义,与人们的观念中的定义还是很有差异性的。

   “故执德之谓纪”,这个地方的德明显的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了。人本质的一面是有德的,生下来就有德,“其德之厚,比如赤子”,以这个为基准作为分析的原则,我们看自己人生才能够看得清楚到底什么东西在影响我们。“故执德之谓纪”,就是你只要有无意识状态就称之为“纪”,你有真正的标准了。 所以我平常为什么反复地强调所谓的德,人的德不仅仅是行善、做好事这是基本的作为,最重要的就是要修炼人的无意识的一种生存状态。这个无意识的状态里面,当然很多背景的形态也需要去认识的,今天的《庄子·外篇·天地》的第二节里面主要谈的是这种形态,我们特别从个人修炼主体的角度谈谈这个德。

   “德成之谓立”,(有德)你才能够在修炼的境界上立得起来。

   “循于道之谓备”,循于道就是顺其自然称之为“备”。你按自然的模式去做,你就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前提。注意这一句明显的说明他谈的跟我们所想的正好是不谋而合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谈的是个人修炼这个主体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去建立问题,而这是“君子明于此十者”里面最重要的一点。

   “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就是从来不会用世间的物质的所谓的认识和利益去挫败自己的意志,你不会这样,那么你才是完美的、才是完善的,才是完全的一个真正的修道德的人。

   “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韬乎,极大地去包容客观存在。事心之大,就是老子所说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但是这个思想还是以事心之为大,这个事为基础的,你离不开它,你要把自己心里事搞清楚,就像前面所说的“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你把它剖而挖空腾出位置,然后让给自己的先天,这个时候你就能够看到生命的奇妙、玄妙。

   “沛乎其为万物逝也”,它移动起来非常快,同时作为天下的信息来说,它也是沛沛然,太凶猛太湍急了,根本没有办法用心去思量它。就像我们现在说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你能够把所有的信息你都收集到自己心里?你做不到的,既然做不到,就“沛乎其为万物逝也”随着它们流动起来。

   “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如果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话,你就知道了原来“藏金于山,藏珠于渊”是一种很自然的模式,就是把宝贵的东西、把珍贵的内在的本源藏起来。

   接着庄子就提出来“八个不”,“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前面是“十个标准”----“天、德、仁、大、宽、富、纪、立、备、完”,后面是“八个不”----“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

   “不利货财”,不要被外在的物质所迷惑了。

   “不近贵富”,不要用人间的极端做为成功的表现。就像刚才说的要做一个王德者,不要做一个王富者,不要好像有钱了就是成功的表现一样。记得道友中间有个地方有一群人,他们公然就拿这个做标准,说谁挣的钱多谁就修得好,我觉得这个判断标准就非常非常不符合于这里所说的这个意思了。

   “不乐寿”,不是活得久就说明这个人修得好,活得不长就修得不好。

   “不哀夭”,也不会因为半路夭折而去瞎判断。比方说像过去有一位神仙,他就只活了三十六岁就飞升了,至于是真的飞升还是假的飞升,后人肯定是不知道的,只是知道他很有名是一个神仙。在《西游记》里面也听说过他的名字,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就像现实中的雷锋同志一样,二十四岁他就夭折了,是不是说他修得不好呢?我觉得他是修得最好的一个,因为我们千千万亿的人都在向他学习,都承载着他的精神的宝贵之处----要为人民服务。这个为人民服务是他的精神核心,而我们现在就把他这个思想继承下来了,继续的发扬光大,所以雷锋同志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里,就像很多的伟人活在我们的心里一样,只要我们想着他们,他们的修炼就可以蒸蒸日上。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能够想得通的。

   “不荣通”融,光荣的意思,荣辱里面我们大家都觉得喜欢荣不喜欢辱,荣是不是很好呢?有面子好,有地位更好,有人赞扬就好,如果是通于这一点,就是你把这一切都当作你生存标准和目标的话,那就叫荣通。就像我们今天的问题中第五问玄危子提的问题一样,意思就说现在终于考上公务员了,考上公务员说简单点就是铁饭碗端上了,自己好像目的就达到了,达到了以后就称为荣通。

   “不丑穷”,不去认为贫穷就是不光彩的、没有面子的,不去这样去认识问题,因为要看到贫富背后的一些因素。到底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如果仔细分析的话,我们就知道原来人所有的疾病和健康、富贵和贫穷都是有一定的运动规律的。这运动规律当然在宗教意识里面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拿到现实中,你要用科学的思想去分析这些所谓的原理,那怎么讲得通呢?我们现在之所以我们的思想比较杂乱就是因为很多现象也是科学所不能解释的,不能解释就留给其他的一些思想成为了滋生的温床。当我们在科学和宗教之间去选择某一个标准的时候,这个标准是不一样的,既然不一样的,那么得出来结论就不一样。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就认为人可以无限制的瞎想,然后瞎干;从宗教的角度上来说,就希望人们遵循一定的规律,还要接受一定的约束,然后再去看自己所需要的发展。

   “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好像觉得天下人利益总有自己一份一样,不要这样去想,为什么呢?因为刚才不说了,“王富”好不好呢?当然世界首富很好,多有光彩,多有面子,多被人们传颂,但是实际上做世界首富还是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要简单去想那个问题,我们现在所要想的是什么呢?想做为一个“王德”者,就是你在德的方面,你能够积累成王,你将满足这些标准。

   “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不要认为好像自己做了这个天下的统治者就以为自己就处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了,实际上那个位置不大好做的。为什么不大好做?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德不配位,你的德达到那个程度没有呢?这个时候还考量一下。

   “显则明”,庄子从另外一个角度上也描述、总结一个事,你处在突出的位置上的时候,自然而然阴阳对你的作用就更加厉害了。

   “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归纳成为一个总的运动规律的话就是“死生同状”,这就做了一个大大的结论,你再有钱也好、位置做得再高也好,但是你的死跟普通的人、跟贫穷的人、跟夭折的人,没有什么两样的。希望大家把这个问题放在自己心里思量思量,实际上这是很有意味的一件事,就是让自己更加坦然的去明白“王德”到底什么意思。你如果想做一个王富者,在富人里面你都是一个佼佼者的话,那也可以,但是你要把这个事想通,想在极致。我是因为碰到一个千万富翁,他得了癌症通过道友们找到我,看有什么办法对他的癌症有特殊治愈性。我说哪有什么特殊治愈性,他有的是钱,想找什么医生就找什么医生,想找什么药物就找什么药物,想找什么方法就找什么方法,因为有的是钱,但钱能解决他的疾病问题吗?肯定解决不了。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不要把这个问题的矛盾性给抛在一边,不去顾及。所以说中国古人,特别是庄子的思想里面,在这个事上是很有意思的,他一直在强调性命的重要性,他希望人能够重视自己的性命,而不是说去重视所谓的事业,或者是金钱、或者是名利,或者是富贵,不要去重视那些东西。

   “夫道,渊乎其居也”,渊就是很深很深的意思。渊乎其居,要去深居。有个成语深居浅出,就像蜻蜓点水一样,出来又藏起来了。

   “漻乎其清也”,它很清澈,让人都认为一眼就把它已经看透了。

   “金石不得无以鸣”,金和石是发出美妙声音的一种基本物质,没有这些东西就没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考,就是用锤子或者用手去扣物体。有的人把这个字念敲,念敲念考都可以,因为中国的文字互通性比较大,因为很多方言,特别是我们武汉的方言就是这样的,用手的中指节凸出来去敲一个磬或者敲一个钟、敲一个木鱼,都叫考。

   “万物孰能定之”,暗示自然的运动模式和其中运动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支撑呢?就像一个城市的管理一样,城市管理有各种各样的部门,各种部门分管各种各样的城市的运作。这个运作除了他们之间的行政上的关系以外,还有其他的什么关系吗?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他们有通信关系,他们之间还正在联系。但实际上在很多程度上,一个城市的管理井井有条非常默契,这里面就有无形的信号在协调。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很容易误解为好像是人的意识力量在起作用,但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不是人的意识力量这个单一的作用所能够完善的。

   真正的一个大的体系有自己的运行内容和运行规律,比如说科学家研究生物的时候有一种生物,就是在草庄经常碰到的蜜蜂,蜜蜂这个生物很奇怪,它有蜂王、有工蜂、有雄蜂,它们的分工非常细致、非常明确。这个细致和明确,科学家就认为这所有的信息都由蜂王释放出来的,因为他是从人格化的角度,他认为社会都是有皇帝来领导者发号施令造成了所谓的群体的运作。

   有一些专家也是这样认为,认为这个信息是由蜂王身上释放出来一种信息所确定的,但实际上这个想法真的非常的无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自然界,我们以为他是这样的时候,往往他不是那样的。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像一个蜂群里面的蜂王,他除了生育音以外,他根本就不用发什么指令去叫工蜂怎么做,叫雄蜂怎么做,成千上万的工蜂它怎么指挥的过来呢?它是不是把它们分成编组的状态,十只蜂一组,两百只蜂一队,是不是这样去分?它肯定是没这样分,那它怎么去指挥成千上万的蜜蜂?肯定中间它有它的内在机制。这个内在机制你还不理解的时候,就像我们不理解我们生命中的这种形态一样,我们是不是说凭我们的意识去指挥我们的胃应该怎么消化、我们的肾脏应该怎么工作、我们肝脏如何如何,我们从来没管过它们的事,它们运行的挺好。那我就请问这些专家,连我们身体上的这个现象尚且如此,我们从来没有管过它们,它们运行挺好,那么是不是我们的意识有这些卓越的领导才干才造出我们生命的存在呢?肯定不是的。这点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对生命的了解还不够,真的是不够,希望大家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把自己的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里面去。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我们主观意识好像在主宰我们的生命一样,但实际上他在毁坏着他,这也是我们需要经常提醒的一件事。既然这个事已经摆在我们眼前了,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它的时候,我们就要对世界上其他的事情只要能类推的地方也要类推一下,只要是生物我们就小心一点,我们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就像我讲这个故事里面一样,在大洋上的一个岛上,曾经在一百多年以前(达尔文也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人物),有一种鸟它是没有长翅膀的鸟,它只是靠两条腿在那个岛上上生活,后来岛淹没了,几十年以后,人们就认为那个鸟在世界上绝迹了,就盲目地判断这个种系就没有了,生物学家也是这样说的。后来这个岛因为地壳的变化慢慢地又从海底升起来了,升起来以后没过两年,这个鸟了又出现了,这一下那些生物学家们就傻眼了,这个鸟明明在这个岛沉下到海底以后就没有了绝种了,这个种系就灭绝了,为什么这个鸟又出现了呢?


   当然这是我们看的一些小资料、一些生物故事,但是它也能够说明问题。生物学家在思想里面认定这个种系被灭绝了几十年,几十年以后,岛上上来了鸟又存在,生物学家就想不通了----这个种到底在什么地方?我一直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里面有些问题是一定要正确面对的,比如他认为很多种系(特别是生物的种)是固定的,好像上帝创造了这个物种以后就不会改变一样,也不会让它没了再生、生了又没,好像不会做这样的游戏一样,但实际上这个游戏经常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出现。所以一定要让我们的思想法于自然。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所下的结论先放在一边,你学习了以后,你不得不放在一边,你不能说成天以他的书里的标准衡量后来的一些生物种系的变化。你放在一边然后去考察去验证,最后再看这个理论成不成立,只有这样那才是真正的科学。

   “夫王德之人,素逝而耻通于事”,德达到极致的人是什么特点呢?他喜欢其忽略不计,把自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能够达成这一种思想水平。“素”就是不留名于世,过去一般写字都是写在绢帛上面,绢帛上面是素的,就是它是清一色的或者白色的,意思就是不留名于世,但是又非常的喜欢回避,这个“逝”就是回避的意思。“通于事”就是把自己的形体给劳作起来。

   “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他始终都在本源上下功夫,所以他的想法和思维始终都和客观存在的本源是相通的。

   “故其德广”,他的德就很广大。

   “其心之出”,心念只要一动。就像刚才讲的人只要活着,他就对社会是一种贡献。不要否定这种论点,这个论点是客观存在的,因为现在科学已经进入到量子级别了,就发现我们的意识和量子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你一想这个世界就起一定的波动。到底是什么样的波动?我们修炼进去以后再看。

   “有物采之”,肯定有物体来跟你进行交换。

   “故形非道不生”,这个时候就把道性说得非常具体了,形,形体,就像我们的肾脏、我们的心脏、我们的肝脏它们的运动到底服从于什么东西呢?刚生下来之后,它们为什么那么协调呢?“非道不生”,原来是这个道在其中起作用,刚生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形体是源于道而存在的。所以“生非德不明”。

   “生非德不明”,生,继续的发展。要想继续地发展下去,进化我们的生命,没有德是没办法得到这个“道”的。

   “存形穷生”,把我们的形体保存好,去研究透和存在的关系。穷,穷理,在我们的思想上把这个基本的存在搞清楚。“穷生”就是研究透客观存在的关系。

   “立德明道”,要把德真正的在自己的存在中要立起来,要明这个道。

   “非王德者邪!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说简单点就是到后来你的德越来越大的时候,你就会影响到客观的存在。

   “而万物从之乎”,它就会跟着你运动,当然我们说是人格化之道,在跟着这个人格化的道在运动,“此谓王德之人”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不是说修炼者看清了一件事以后,然后再做什么事、立什么功德,不是这样的,要这样的话会忙死,天下的事太多了。就像我们假设观音菩萨很慈悲,他住在南海,如果要是他把天下的事都管起来的话,那岂不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儿吗?这不符合于我们思想中的一些矛盾怎么解决的问题,他没办法解决。所以唯一可行性就是我们要知道,修炼到一定的“王德”程度的人,他们的德是这样的,“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而万物从之乎!此谓王德之人”,“视乎冥冥”,他似乎看到了,似乎没看到。“听乎无声”,他是不是能够听到老百姓的呼喊呢?他“听乎无声”,他可能根本就没听到。那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心里在呼唤这些圣贤的时候往往很有作用呢?因为我们要知道这些圣贤在我们的生命中是有参与性的,也就是我们的所说的道性和本性、真性其中的一些元素。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这个开始的苗头是最重要的。就像我们说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它有一些变化,就像现在的新冠疫情一样,它不也是个苗头嘛。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可以这样说美国在我们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鼎鼎大名的,就认为那个地方真的很美,真的很好,无可比拟的好,甚至有很多有钱人或者有些名人趋之若鹜地把财富都带到那里去生活,迁居到那个地方去了。到底有多少?中国人的确是可以统计一下,因为这是对后人有一个很好的启示的历史。实际上通过新冠疫情就看得出来到底是哪个制度好?我当然是肯定说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最好的,因为他能够替老百姓考虑,如果老百姓在疫情期间生活在美国的话,尽管他的医疗条件很好,但实际上你能够挤进ICU病床吗?你挤不上去,因为你没钱,他把你忽略不计,你不是有钱人不是名人,你就没办法获得最好的医疗资源。

   “无声之中,独闻和焉”,他从无声之中能够听到万事万物与他的响应。这个响应实际上跟我们刚才所分析的蜜蜂种群的现象一样,它是自动的运作的,它有那么多工蜂,有那么多的工作在分配,那么它必然有那么多的信号自然而然存在于它们的集体中。是不是像我们所理解的要在书本上或纸上写一个指令、发一个什么样的电报、或者发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它不需要,它只要听到了,那么它的作用就到了。

   “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你不知道他到底有多深,但是他却创生了万物。

   “神之又神而能精焉”,你不知道他有多不可思议性,但是他却能够恒定的保持他的原貌不变。

   “故其与万物接也”,与万物相衔接。

   “至无而供其求”,这样就可以与万事万物之间就发生必然的联系了。我们普通的修炼也是这样的,修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的精神就能够达到极高的与天地相同步的这个标准,我们的思想境界达到这个标准,然后我们自己本身的肉体自然而然就有一种体系和万事万物、和众生之间都能够建立起这种不间断的联系。这个不间断的联系里面最重要的是,你这个人格化的道性能够满足万事万物的一种需求。

   “时骋而要其宿”,随着时空的移动,再怎么奔驰,再怎么移动,他总能够把客观存在总体的归纳到一个核心里面来。这个核心就是上面所说的“立之本”(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这个本它是不会变的。

   “大小、长短、修远”,说的是比较意识的意思。

   王德者于万物宿宰而一,因无而应其求,因无而居其归。相对的这个世界,修炼者与主流所思总是有些不同的,所以明白了天地之德的人,他就参与了创生万物;通真达化的德者,他无是(他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精髓却自动的运转而恒定。希望大家把这些话都记清楚。另外前面有一句话“忽然出,勃然动,而万物从”,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王德者实际上是视冥冥听无声,他能够在自己独特的个体上展现出他与整体联系,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

   而我们人类现在之所以在科技,特别是基础科技上面,很难以迈过这一关,基本上可以这样说自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产生之后,真正能够在基础科学上面有跨越性发展的,现在还没有什么能够值得彰显的或是已经能够彰显的。为什么呢?特别是航天科技方面的至关检验,比如说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都定好了,达到某种速度的时候你就可以飞出地球或者飞出太阳系,但是你到底想干什么呢?就和现在人们分析旅行者一号一样,它已经在天上运行几十年了,据说已经飞出了太阳系,但是科学家分析来分析去,就说它要想真正的飞出太阳系估计还得一万多年。看了这个新闻以后,我很无语,为什么很无语呢?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运作速度远远达不到真正的跨越太阳系,更不要说银河系连太阳系都跨不出去,更不要谈银河系。

   当然我们不是科学家,我们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们想什么呢?我们想是不是我们的哲学观念或者是思想理念有什么问题,限制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跨越呢?我觉得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就为我们的伟大的科学家们攒把劲儿,就是“故其德广,其心之出,有物采之”,你放心,那个科学家如果要是觉得你的信息是正确的话,他是乐而为之的,他会迅速的把你这个信息拿过去。当然这个拿过去不一定就是说一定要有什么论文发表出来,一定要有什么信息发表出来,不一定的。可能是想一想,想对了,就拿过去。这个途径到底怎么产生的?以后有机会大家坐在一块儿的时候轻轻松松地谈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2-4-1 15: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2-5-11 16:51 编辑

一、思想观念的改变在修炼中很重要 --- 偏将军的问题

   1、梦到熊老师死了,只留下折成135度角的一张白纸。在高中同学王雷钧的鼓励下,我勇敢地冲入瓢泼大雨中,跳跃着,一头扎入河中。我想到自己不会游泳,但梦里非常自信,一定能游到岸边。(这个梦前后的逻辑不是很连贯,不知道为什么跳入河中然后游回岸边,并没有想去拿那张白纸)

[语聊]

   “这个梦前后的逻辑不是很连贯,不知道为什么跳入河中然后游回岸边,并没有想去拿那张白纸”:偏将军自己给自己在逻辑上做了分析。(“为什么跳入河中然后游回岸边,并没有想去拿那张白纸”)实际上就是这样,因为他兴奋呗,他很兴奋,就是他在梦中他的潜意识非常兴奋。这个兴奋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现在在学庄子,庄子当他老婆死了他也很兴奋的,他击缶而歌,那不是也很兴奋吗?就是这个意思。

   “梦到熊老师死了,只留下折成135度角的一张白纸”:  没有拿这个白纸,也没去想这个一百三十五度的白纸什么意思,从解析梦的习惯性原则出发,这都是梦者心理的反应。这个梦的意思可以翻译成为,熊老师在偏将军的心里已经定死了,因为他的概念定死了,已经僵化了,这个也可以称之为死。“死者生之根也”。人与人是处在一体的世界中,可以感知到他人的存在状态。人在主观上是逐渐固定了自己的观念而老去的,而客观上人却在不停的变化着,因为一天天变老,一天天变得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所以只有在主观上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解析客观世界。如果以上的文字解释还没有说清楚这个观点的话,那么后面的信息就完善了。

   “折成135度角的一张白纸”: 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记录和信息折成了135度角。度:经历,比如度过了什么时期就叫经历过了什么时期。角:角斗,斗角,奋斗的代名词。135: 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是从2016年到2020年,去年已经结束了,现在我们开始的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只要是中国人我们都经历并且参与到了这个计划中。这个梦实际上是暗示了偏将军:我们要跟上历史的步伐,不要用旧观念看待新问题。毛主席的诗词里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而今迈步从头越”,说的就是丢掉旧的那个观念,一定要掌握新的未来。

   “我想到自己不会游泳,但梦里非常自信,一定能游到岸边。”:   自信是很好的,自度也是可以的,自己把自己度到彼岸去也是可以的。至于说在人生的苦海中能否能够达到觉悟的彼岸这一点却一定要量力而行,因为人就是这样,因为学海无涯,你要想靠学习来达到觉悟彼岸的目的,(但是)学海无边,有时候自己被淹死了都不一定。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我们讲过《六祖坛经》以后,我们对这个问题就更加有所体会。作为六祖来说,一介文盲,大字不识,但是他对浩瀚无边的佛经,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个字都没看过,一本书也没接触过。他是如何能够达到觉悟这个目的的?特别是五祖给他下的结论,因为他能够真正的见到本性,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而神秀(五祖的得意弟子)他却达不到这个程度,这是什么道理呢?希望我们通过这些所谓的学习中明白这个不学而成的这种可能性到底是什么背景所造成的?把这个问题先搞清楚。


   2、过几天又梦到熊老师准备离开草庄长住宁波了,在鄞州区入住有几天了。我还没去见熊老师,刚自责,就在学校门口遇到了熊老师,熊老师向我主动伸手,我却没去握手,而是拍了拍熊老师的肩膀。(觉得很不礼貌)

[语聊]

    刚才我们通过(《天地》这篇)原文的学习我们就知道,天地是有很严格的规律在运行着,这是从大的方面看。从小的方面,我们人身上细胞也是这样的,每一个很小很小的没办法分离开的细胞,它们也是按严格的规律在循环着。但是我们却自以为唯独我们的人心可以独立于物外而存在,这就是西方文化传过来的一种影响,总觉得这些一定要分成唯心和唯物,心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是意识不是物质,可能吗?这样反问一下。这都是西方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人说“一饮一琢,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凡事都有因果在其中支撑。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国王,他的一个使唤的女佣(仆)人做了一个梦,有一个神送她一朵兰花,最后她就被国王娶为妻子了。这里面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因缘实际上是早定了的,信号中的运动决定了它的未来,东方文化正好弥补了西方文化中在这些认识上的一些不足,这一点可以引导我们更好的探索和寻找事物在内在动因


   (前几天梦见熊老师死了,现在)熊老师没有死,又找上门了,说明我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在修炼中很重要。“存形穷生,立德明道”,西方文化我们要学,东方文化我们更要精通,否则的话我们就不好跟祖先交代了。在平等之心的基础上拍拍肩膀,先有自信,后有自责。说明两种文化演化出来的梦境矛盾并不能为自己所全然接受(偏将军自己都接受不了自己的行为),还需要国人真正的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观的实质。这个实质是什么呢?是自知而奉道,要自知为前提。原来我在故事中经常讲到我自己经历过的一些历史。有的人一开始可能是跪在地上磕头说:恩师,我是来谢恩的。最后走的时候就拍拍我的肩膀说:小熊我走了。像这样的道友,我也是把他案例化了,就是我得允许他有这种变化,因为我没有做出什么特殊的反应,允许他有这样的变化,允许他这样就说这样去做,但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非要把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内在的一面看清楚,这才是重要的。


二、一定要首先理解生命的结构和自然的规律,否则就像盲人摸象一样造成了以偏概全的这种状态,刻舟求剑般以固化的观念对待流动的自然 --- 曾志明的问题

    8月5日早一梦

    梦见带老师一行人出去旅行,其中有我从小玩到大的几个小伙伴,我是一行人的组织者!其中,吃完一顿饭,喝了酒,熊老师醉了,然后我背着熊老师走!背着老师走,感觉很轻,我心想熊老师那么壮,实际上我是难以背得起走这么长的路,其中必有情况!然后背着老师进了旅游景区的一个小房间,买家推荐熊老师买一个玉石的吊坠吧!893块钱,我心想这东西也蛮贵的哈,有点舍不得,但还是硬着头皮付了钱!出了那个小房间,我就把老师放下来了,老师问我怎么不背了,我说那么重怎么背的动哦,(原来老师的重量恢复到常规水平,所以背不动了)老师傻傻的笑了笑,就是那种恶作剧的笑了!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考验!   然后和老师继续游,然后又来到一个摊位,上面有一把铁制品手枪,然后老师就边说边示范,这要发挥这手枪的威力,得这样这样,示范的情况是把一个手枪管里面的弹簧小心的拉直然后穿过一个小孔等等,这样这把手枪就能开枪了!开了一枪那把铁质的枪虽然只弹出个5到6公分的铁丝,但感觉威力很大很大的那种! 还有一些情节,忘了! 结合梦的思考,左思右想了很久,总是形成不了文字,还是请老师解解!

[语聊]

   旅行中老师的体重由轻到重,是一种考验;掏钱给老师买吊坠,也是一种考验。老师那种恶作剧的傻傻的笑,也同样是一种考验。如果要是认为是考验的话,这考验就太多了。老师示范要发挥手枪的威力,对着枪管的弹簧拉出来拉直,然后再穿过小孔开了一枪,威力很大:   修炼实验也是这样,从梦境中在提示一个问题,要想修炼好就要提高性命适应长生久视的这个存在,就一定要首先理解生命的结构和自然的规律,否则就像盲人摸象一样造成了以偏概全的这种状态,刻舟求剑般以固化的观念对待流动的自然。

   这次游历本身从计划来说,曾志明应该是一直跟着到新疆去的,因为疫情的缘故,半路在甘肃与新疆交界的地方就拦回去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疫情又松了,他坐飞机到了西藏,然后到了阿里地区又和我们碰面了。一直都很辛苦的开车,同时在有高反的情况下,他都很能吃苦坚持开车。所以说精神还是可佳的。在现实中来说非常的理想,在梦中来说就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一些考验或者点化,说明我们的意识中间还是有很多需要吸收的地方。



三、修炼和生存之间的矛盾关系一定要引起警 --- 水云天的问题

    请老师解梦

    7月25日梦中在欣赏围栏中的一个女子跳舞,突然发现自己在厕所中,很脏气味难闻。赶紧离开,想去南边的一栋楼,不经意间却跟着几个人朝东边的楼去了。(当时觉得可以从东、南两栋楼间的廊道去南面那栋楼。)楼里,很高兴还有电梯,进了电梯,我说,上九楼。旁边的一个说,哪有九楼,这最高三楼。到了顶楼其中有个人找到一辆摩托车,我犹豫地觉得这车载不了这么多人。醒。(自悟,梦到厕所说明自身浊气太重)

[语聊]

   “欣赏围栏中的一个女子跳舞”:   打开YY聊天软件,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的美女在那个地方翩翩起舞,这也是一种现代很时髦的直播现象。艺术美、矫饰美、伪装的美、直播的美、还有造作的美等等,都是囚困于太牢般的自我陶醉式的无法究竟解脱的存在。说了这么多一大串,目的无非是说他们是没办法自我解脱的,他们被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囚禁在这种自我的范畴中。所以他观赏的这个女子的跳舞是在围栏中。围栏,太牢。

   “突然发现自己在厕所中,很脏气味难闻”:   别人困顿游乐可能是缘于生计,比方说我们在路上碰到很多做直播的人,无论是女性也好男性也好,推着一个推车走318国道进入西藏,这些人可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但是最有可能的是缘于生计,他们要吃饭要挣钱,可能这种直播的方式、直播的内容比较吸引人的眼球,可能是这个原因。别人的困于游乐可能是缘于生计,自己欣赏不明(自己去欣赏,但是用不明所以的去欣赏),尚不知已陷浊流。自己处在厕所里面,形象的说法就是在浊流里面去欣赏美,那肯定是不美的。

   想去南楼,不经意间却朝东楼去了,说上九楼,旁边说:哪有九楼,最高三楼  南楼:代表着发达。南边属火,火,旺。东楼: 代表着生机。

   到了东楼:   因为他是修炼过的人,所以修的经历了让自己选定了生机这个方向(东楼的这个方向),修的经历也让自己总想追求长久(因为一进电梯就说上九楼),但他却忘了人的形体只有三庭,上中下三庭(腹腔、胸腔、脑腔也是属于三庭,是大概的方向,同时也可以它区分为腿部、躯干部、头部这也是三庭),人的形体只有三庭,你非要把它化成九层,在旁边的信息就提醒:只有三楼,怎么办呢?

   “到了顶楼其中有个人找到一辆摩托车,我犹豫地觉得这车载不了这么多人”:  他这个思想在梦里面又想错了。梦里面几个环节都是在说我们的修炼和生存之间一种矛盾关系。这里不是载人多少的问题,而是楼顶骑摩托,那不是找死吗?这也是磨与魔之间最好的诠释,所以我们就一定要小心这个问题,因为到了楼顶,特别是我们刚才说有三庭,到了走头部最高一庭,到了头顶以后他找到一个摩托,就说有魔的信息在其中起作用,这样是非常危险的,要么摔下去,要么就十魔九疯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一定要引起警惕。这不是一个一般的梦,而是在概括我们的生活和我们修炼之间的矛盾,最后需要选择的一个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2-4-1 15: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修真面前尚不明自己究竟离修真的标准欠缺多少,而奢望跳出人道进入天道,悲乎! --- 玄危子的问题

    回首十年有感有问

    10年前注册论坛发帖,10年后因摆脱赤贫,重回论坛,不变的是己身仍是命局中人。  今年本人公务员公示时间正好是本人十几年前定的一直用到现在的密码;用紫微斗数排星盘,生年原局、大运大限以及流年官禄宫 全部吉星吉化,公考5年从来笔试分数都是只比合格线多15分左右,偏偏今年整个省份所有自己专业的招考岗位笔面试总分都不够自己高;生年财帛宫,武曲、 七杀、天刑三颗星耀一般代表从事军警、外科医生、 屠夫、金属类理工科等职业,现在单位准备分配我干法医。   人难道真的跳不出自己的命局吗,那自己一直来的努力又算是什么呢?

[语聊]

   “生年财帛宫,武曲、 七杀、天刑三颗星耀一般代表从事军警、外科医生、 屠夫、金属类理工科等职业,现在单位准备分配我干法医。”:   这说明玄危子道友的分析、判断以及巧合都非常符合于他自己所学到的这些中国的传统方法,学了这些东西好像很有用一样,但实际上这个东西肯定是没有在帮他考公务员的过程中起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肯定在考试题目里面不会出现的,出现了那问题更大了。

     “人难道真的跳不出自己的命局吗,那自己一直来的努力又算是什么呢?”:   他认为自己努力就是他懂了这么多传统文化的一些方法和技术,他认为这个努力应该是可以帮助自己跳出自己的命局的。我们刚刚讲完《西游记》,《西游记》里面菩提老祖就曾经跟孙悟空说过,像这种技术就是‘术’字门之中的把戏,终究它只是为了趋吉避凶而求得一个享尽天年就很不错了。他还想通过他的问话的反问的口气中,显然他还谋图跳出命局,通晓天网之理。他想跳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个天网之理,他跳得出去吗?这就是他的奢望。 至于说“一直来的努力”那只是做人应尽之事而已,你已经努力了,考公务员的这条路上考了很多年,终于考取了,这就是应尽之事。人人都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然后自己终于脱离了赤贫很值得庆贺。

   但是他还想着更高的一层,他要跳出自己的命局,这显然不符合他自己本身所定位的。所以当时孙悟空就说:不学不学,不能长生不老,他就不学。这不学那不学,最后菩提老祖就敲了他三下,手一背就进去了。在我们的面前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修真面前尚不明自己究竟欠缺多少,人们认为自己都付出了很多,修真面前尚不明自己究竟离修真的标准欠缺多少,而奢望跳出人道进入天道,悲乎!前天国家刚刚开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一个会议,正好借用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五、修炼的真意是从身内的孙悟空得到尊重和培养开始的 --- 如影随行的问题

    请老师帮忙解答,感恩老师。

    梦中梦,感觉自己被一股气流从胸腔充满了上半身,下半身没有反映,然后被气流带着旋转,很多角度很多方式的旋转,我没有睁开眼睛,只是用手慢慢的摸,是一张很软的脸,脸颊有点微微凹陷,摸到了很软的手臂,它(我不知道它是谁,我没有想要睁开眼睛看)哭了。换画面,我走出门外,看到了孙悟空,旁边跟着猪八戒,沙悟净,孙悟空冲我俏皮一笑,和我打了声招呼后带着八戒和沙和尚离开了,我感觉我摸的那张脸就是孙悟空,他没有带我离开,心中有点失落感。当时是凌晨五点多,韦燕妮,韦庆美,以前的很多同事都在割杂草,我还问她们,怎么那么早就起来割草,妮回答:“我们早就起来了”。     在梦中醒来(还在梦中)我趴在屏山大道初中时住的家里,对面趴的是黄老师,我把我的梦境叙述给他听,他没有回答。家里来了借宿的客人李青娇和一个男的不认识的(家里有客人来借宿近期好像已经好几次梦到,悟不出来。)哥哥调整房间,各种方位摆放床。后面的忘记了。
   最近感觉自己的悟性迟钝了,感觉无法认清自己,认透自己,修炼路上错了好几次,现在都不敢悟了,只是默默的放下问题,不思考,不知道对不对,修糊涂了。请老师指导,感恩老师。

[语聊]

   “最近感觉自己的悟性迟钝了,感觉无法认清自己,认透自己,修炼路上错了好几次,现在都不敢悟了,只是默默的放下问题,不思考,不知道对不对,修糊涂了”:   先单纯的从理性上分析一下他的这番对悟还是不悟所产生的困惑。对一个人来说,作为一个修炼者来说,他自己的言行和经历是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存在了,因为他已经做过了事,肯定是已经存在了。用道德标准去认清、认透这些事、这些经历他怎么会错呢?不知道他所说的这个错到底什么意思。除非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用自己的奢望、欲望或者是贪恋代替了自己应该坚持的道德标准,把这个道德标准搞得没有了,然后想象我应该得到什么样一种结果,应该得到什么样一种回报或者反馈。

   “都不敢悟了”,怎么会不敢悟呢?难道自己总是拿自己的想当然硬生生地去充当即将面临的结果吗?结果出来以后打了自己的嘴巴,自己还不相信,是不是这样呢?除了这样以外,他哪里还有什么不敢悟这个说法呢?所以我们修炼者也有这种情况,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灵性很好,能够通灵,好像能够通玄,然后就能想一想什么事情就很顺利的就实现了,认为自己的修行好像很有成果,可能在前期的阶段造成了一定的概念,到后来越来越不对劲,为什么呢?因为想象与现实是大相庭径而不敢找出自己的执着。离现实越来越远,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理不清道不明。这个时候你如果不找出自己的执着算不算认识自己呢?肯定不算了。所以放下问题不思考,难道就能解决自己前进路上的问题吗?

   “感觉自己被一股气流从胸腔充满了上半身,下半身没有反映”:   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他是下半身没有反应,但是上半身在阳气里面作用。

   “很软的脸,脸颊有点微微凹陷...我感觉我摸的那张脸就是孙悟空”:   肯定不是孙悟空,猴哥脸上肯定都是毛的,说明可能对孙悟空外在形象不是很稳定,对不对?他可以想象成为他很软、他很微微的凹陷,然后想当然认为他是孙悟空,但实际上是不是孙悟空啊?不是的。孙悟空是元神的代表,现在在梦中梦到孙悟空了那就另当别论。摸着孙悟空,没有睁开眼睛,它哭了:   说明人与孙悟空(元神)有(缘)分。没睁眼看说明人的俗眼浊力迷离了元神,他如何能够消受得起呢?所以他哭了。当然这个地方实际上不是我们所说的元神,他所摸到的那个存在只是自己的客观意识,是客观意识在哭。客观意识这个时候还没有像孙悟空那样法力无边,所以他不能算孙悟空。在梦境中又碰到孙悟空了,这时孙悟空却笑了,他在笑我们世人的愚昧和自大。

   “他没有带我离开,心中有点失落感。”:   说明身体内部的孙悟空得不承认和重视,身外的孙悟空当然会笑我们很痴迷了。对修炼的某些想法很痴迷,对修炼的某些观念很执着,对修炼的某些状态又很困惑,那这就是我们现代修炼界经常碰到的面貌。修炼的真意实际上是从身内的孙悟空得到尊重和培养开始的,这也是无为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2-4-1 16: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坚守诚信而义无反顾终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 天下太平的问题

    关于诚信

    最近有一件事情觉得有必要说一说,就是有人在微信上和我说好明天早晨一起去某地办事,可是第二天他却没音儿了,给他发微信也不回,我就有些生气,然后后天早上又在微信里问他去不去,这次也不回,我就更加生气了,心里觉得这种人以后没必要和他说任何话了,我怎么知道他说的话真的假的! 老师说修道不要遵循任何的规范和框框,(大概就是那个意思,)也不要去要求这个世界怎么样。我也有失信的时候,但我觉得我会解释一下,他却什么也没做,请问老师我的生气是不是很多余?

[语聊]

   “老师说修道不要遵循任何的规范和框框”,这句话经过修改的,因为他的话没有引用我的原话,所以说我有权修改。再提醒一遍,对老师的话千万不要胡乱的揣述,胡乱的揣摩然后表述一番,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我们在胡乱的揣述和理解。这是一个学习的态度问题。学习是为了奠定自己修道的观念基础,一定要严格对待,理解错误带来行与知而失信于人,你理解错误了你的行为必然会失信于人。行为超出了规矩对人、对己、对社会都会成为一种消极因素,所以不要把自己演变成消极因素。不要瞎猜,要严肃对待,你要引用的话就引用原话,不要说我大概听老师说过某些话,千万不能这样说,也不需要这样说,你说你自己的理解就行了,不要把这个根据非栽在老师的身上去。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应该得到正面的承认的

   “我也有失信的时候,但我觉得我会解释一下,他却什么也没做,请问老师我的生气是不是很多余”: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月,其何以行之哉。孔圣的话说得很清楚,没有诚信,人处事就像大车、小车的动力与车厢之间没有连接起来一样,是无法行驶的。车的动力肯定在前面车厢在后面或者车厢在前面动力在后面,怎么说这两者之间应该有联系,没有联系,车怎么动呢?所以为人处世需要诚信,有的人为了一己之私利而不顾诚信,这也是常有的事。有诚信与无诚信编制了社会中人性的画卷,无诚信的人是为了有诚信的人而存在的,是为了彰显美之为美做出的丑的陪衬。没有诚信的人,他的行为是很丑的,所以说对无诚信之现象也不用生气,要为自己的诚信尚存而庆幸,最起码你自己讲诚信应该就会很高兴,因为生气会损伤自己的身体。

   坚守诚信而义无反顾终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你要做王德之人,你要在德的积累上面达到极高的境界,这个时候很多信息,你就会与它之间积累比较稳定的联系,然后获得我们所说的得道多助这样一个意思,就是你有道了。你是坚持德的行为,所以你是有道的,最后你获得了多方的帮助,最后就能够成功。而没有诚信的人来说,最起码说我们自己对没有诚信的人是信不过的,怎么会给他稳定而不变的一种支持呢?我们心念上、想法上、行为上、结果上,我们都不会支持这种状态,没有诚信的人他只能得一时之利,他不可能得长久之安。


七、习惯于认识自己的很多的矛盾来源就明白了,人就会过得很坦然、自在,在也不会发生内杠,外在的命运体现也就会顺利的 --- 李侠的问题

    最近在读《生存与修炼》,8月4日晚做了两个梦想请熊老师解读一下,谢谢老师!

    1、梦境1:梦见与一军人相亲,之后军人帮我去收拾柜子,柜子里都是血迹,我记得柜子以前是放尸体的,我们两个一起把柜子擦干净。

[语聊]

   “梦见与一军人相亲”:  军人,身体内部的国之利器的基本元素。梦里相亲,从阴性的角度建立与国之利器的一种密切联系。

   “军人帮我去收拾柜子,柜子里都是血迹,我记得柜子以前是放尸体的,我们两个一起把柜子擦干净。”   柜,可以是承物的一种器物,也可以说是贵贱的贵。柜子,把生命认为是非常贵重的一种存在,是遗传体系中的藏宝之地。柜子是放尸体的,尸体,遗传体系中记载了很多死亡的痕迹。血迹,死亡的历史是人类痛苦的积累。血迹斑斑,说的就是人很痛苦的遗留下来一些信息,这就是苦海的来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里的苦海就是死亡的历史形成了人类对痛苦的积累。

   把柜子擦干净:一男一女,先天与后天,阴与阳双双的携手起来,他们不但能够扫除一个旧世界,他们必将创造一个新世界。这就是这个梦境非常不可思议的一面,从人们不愿意提的那个观念中一下转换到新的充满希望的可能里面去。希望大家以后思考问题也能够像这个梦境一样柳暗花明,够给自己带来积极而向上的一种信息。


   2、梦境2:我一个发小郑倩生着气要出村,遇到一群朋友邀请她去陪酒赚钱,她很不耐烦拒绝了。她心情不好,要去县城吃饭喝酒,我陪她一起,路上我看她很痛苦就与她分享《道德经》。到了饭店她明显心情好了,隔壁桌有一位大爷轻薄我,我生气打了他,还用凳子砸了他,老头没说话也没还手。我又看到发小的父亲也一个人在饭店喝酒,也很痛苦,我又与他父亲分享《道德经》,然后我也·没和他们一起吃饭,要回家时发现手机没了。想起来掉在轻薄我的那个大爷的包里,去找大爷要。大爷没说话,站起身带我去了他家,到门口敲门后,他的老伴把手机给我送出来了,感觉很淳朴的一家人!

[语聊]

   前面是很讨厌,后面变得很淳朴,这就说明这个梦里面有一些哲理或者一些生存的现象,需要我们从精神上重新的去定位。但是它的本质特别有需要我们值得赞赏的地方,看着有人生气了、心情不好了、痛苦了,就与其分享道德经,这个事发生在梦中,说明梦者的新思想里面已经有了道德的种子,其中所蕴含的慈悲正在发芽。

   有个老头却在这个时候轻薄了自己: 说明以前的经历还是比较痛苦的。

   自己打他、砸他,他也不还手:  这是愤恨的种子给爆发出来的,前面有慈悲的种子,现在这个地方有愤恨、愤怒的种子,这个就需对比起来认识。因为毕竟是在梦中,说不定是师傅的点化。

   后来感觉这家人很淳朴,比之前的轻薄又很相矛盾:  梦是自己内在系统中意识、信号纠结的反应,习惯于认识自己的很多的矛盾来源就明白了,人就会过得很坦然、自在,在也不会发生内杠(自己跟自己杠着),外在的命运体现也就会顺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偏将军 发表于 2022-5-11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堂 发表于 2022-4-1 15:26
一、思想观念的改变在修炼中很重要 --- 偏将军的问题

   1、梦到熊老师死了,只留下折成135度角的一张白 ...

是“兰因絮果”,不是“来因去果”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春秋时郑文公侍妾燕姞梦见天女赠给她一朵清幽的兰花,不久她就与郑文公结成了夫妻的。

兰因:比喻美好的因缘。絮果:飘扬的飞絮,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始合终离,结局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2-5-11 16: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将军 发表于 2022-5-11 12:31
是“兰因絮果”,不是“来因去果”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春秋时郑文公侍妾燕姞梦见天女赠给她一朵清幽的 ...

感谢,已修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1:38 , Processed in 0.0235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