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3-2-5 09:49 编辑
四、圣人在等待着人类的践行 --- 如影随行的问题:
近期的梦
1、 8月2日梦:女儿给我展示了一台新的3代手机,一个叫张达的男子说我女儿为他做饭。我以为张达是以前认识的兼职大学生,然后画面演示了两个男子,侧身将脸转向我让我比较,一个少年时期,一个青年时期。家中养了一只布条做成的狗,活的。(这个梦境有两个男子给我比较)
[语聊]
“家中养了一只布条做成的狗,活的”,布做布条做成的狗怎么是活的呢?这里面就有奥妙了。她还交代了一句,有两个男子让我加以比较。我们就一句一句地分析,一个信息一个信息地分析,如果要有能够串联的地方,我们就做一下横向联系。
“女儿给我展示了一台新的3代手机”: 女儿:身体内的少阴。手机:脑袋里面的畸变。手,首(脑袋)。脑袋里面的畸变就是形容我们人类的心态(意识)的畸变能力越来越强大了,暗喻人类的心机越来越离谱。展示出3代机:人类的心机是层出不穷的,没有什么三代为止的这种说法,三代以及于无穷代,说明现代科学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将人体生命科学推进到使人类更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人体生命科学离人类的需求最近,但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却让人类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是科学发展方向上的一个误区,是由西方文化的历史堕力所决定的。人类发明的这个“手机”所代表的意思到就是一番话,所以现在提倡发扬中华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
“张达的男子说我女儿为他做饭。”: 张达:“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道德经》),道就像一张张开的弓一样,所以我们就把“张”当做是道义的一种代表。女儿为张达做饭:女儿展示新手机在向自己传递以上决然相反的信息。饭,相反。相反的信息实际上就在传递这个道理。
“我以为张达是以前认识的兼职大学生,然后画面演示了两个男子,侧身将脸转向我让我比较,一个少年时期,一个青年时期”:
画面演示了两个男子:修炼者要从阳性的角度比较出明白的判断来,主流意识面的道义所达目标,还有非主流意识面道义的既定必达目标。我们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所谓的科学技术很发达了,我们现在人手一部手机(有时候还人手很多部手机)很方便和世界进行交流,这能不能代表我们人类的进化呢?相反,实际上代表我们人类在退化,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能力(人个体存在的能力)在下降,整个人类的能力才在上升。个体能力在下降,就像一个科学家即使再聪明,他没办法制造出一部手机来,所以往往越到世界的末尾越来越分工细致,以至于我们人类的能力做不到真正的和世界全然的进行沟通了。我们人的潜能的可开发性是无穷的,跟我们的科学(现在所定义的科学)的发展一样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人的发展既然是不可能有止境的,那我们人为什么对自己的生命就不予深刻的研究呢?这个东西没办法,因为所谓的科学的发展是由西方文化所确定的一个基本的概念,西方文化有一些历史的堕力确定了它的认识在哲学体系上不可能从整体上看世界,也不可能把人类自身状态从真正的意义上认识到人自身潜能的无限性,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西方所谓科学的历史堕力。西方在认识人类,特别从18世纪发现了细胞学说以后把人类当做是一个现有的机械状的存在进行研究,根本就没有想到生命的背后,离开了机械性的这种存在以外,还有不可思议的可能性,当然西方思想是没办法去推导出来这个可能性的,只有在东方人的意识里面大才知道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刚才学习的内容一样。
中国的哲学思维就是天人合一观,老子的《道德经》精神也是这样说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把这一点确定下来了。当然历史上有很多人非要说是“王亦大”,我一直都是用“人亦大”,我用的是河上公章句和王弼的版本进行结论的,这个结论比较符合于我们未来人类发展的趋势。我们中国人喜欢提倡王道,我们现在是从人道的基础上去拓展道德意识,所以是在境界上两者是不同的。 无论哪个历史阶段,主流变更都是非常快的,因为历史是变得非常快的,随历史而变是巨大的,而非主流的一面几千年来都有一些保留,这个所谓的保留就是说它没有移动过,你要想消灭它还消灭不了,就像我们中国的传统的道德意识一样,我们中国人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道德意识讲解得很清楚呢?也不一定。我们平常说要有道德,到底道德是个什么东西呢?他不一定明确,但是他的潜意识却非常坚定这一点,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坚持自己是有道德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自己的潜在生命有一种基础,是建立在道德层面上的。
少年与青年:代表了我们人类希望的年龄状态,说明我们人类现在最多也就是青年态,说明人类的发展还处在青春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谁是主流?谁是非主流呢?“少年”是非主流,因为他没走上社会,因为他的发展激素生长的慢,就是回到我们刚才所说的历史的非流的那一面生长的非常慢,几千年以来都没有移动过。“青年”代表着主流,由于主流发展激素生长很快,这与万事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是相适应的。主流是发展的很快的,越发展快的东西越被消灭的快,这就是万事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是相适应性。
“家中养了一只布条做成的狗,活的”: 家:人类发展模式中的基本形态。狗:苟,“果然、假设、如此”有这样一些副词的意义在里面。活,或。苟或这消息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在道义面前,人类的期望值与希望值在未来一定是相等的。人类只要进化下去,那么人类的期望值与希望值到时候就会画上等号了,这就是今天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中的“人所想必有所得”,人类将来也是这样“所想必有所得”,但是又处在非常清静无为的状态里面。未来的人类是一个非常清静的人类,他们能够和平相处,再也没有对利益、资源充满杀戮的争夺。所以老子将“四大”之一的“道大”放在第一位,“人亦大”放在的末位,说明圣人在等待着人类的践行。
2、8月4日梦1、弟弟和弟媳来到家,外面刮风下雨,我去关窗,看见猪八戒板子(泡沫板)在风中飘行。找到厚音老师,他送我四言诗:元xx色,色XX元,五XXX,XXXX,我口念多遍,还是想找纸记下,(没记住,原因在后面),低头写时发现半边乳房露出,很尴尬,赶紧找东西围起来。围好继续找老师。老师拿了一本紫金花掌面大小的书,走到台前,翻阅一本也是紫金花封面正常大小的书。我还问老师你也看书阿。老师的回答原话忘了,大致意思是活着和学习紧密相连。(这个梦境中有一样的书只是大小不同)
[语聊]
“弟弟和弟媳来到家,外面刮风下雨”, 刚才《天运》原文里说“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到底是谁在主宰做这些事,天气下雨了,我们因此而生存了,我们得到了一种滋养,这个滋养说的是我们所吃的食物都是因为刮风下雨带来一定的滋润才得以生产生长。这个地方“刮风下雨”是一种自然面貌。这些梦境表面上看很简单的,实际上意义也是非常丰富的。丰富在什么地方?就是她所说的“四言诗:元xx色,色XX元,五XXX,XXXX”,念了多遍她自己都不记得,我们当然无从考证,总的说来古人也说过“色空不异”,色空本来不排斥的,但是在人的思想中却极易产生严重的冲突,这是因为人的意识是一个生命进化的“猪八戒”。
这地方有一个形容,“猪八戒”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存在,就是我们的意识,意识就是生命进化中的一个“八戒”,他在生命的进程中总可能要演示一些非常消极的拖后后腿的一种作用,他不像《西游记》里面介绍的孙悟空总是积极而向上,总是忙前忙后、忙出忙进,总在打妖怪。你看猪八戒打了几次妖怪?他有几次把妖怪打趴下的?总是妖怪把他打趴下的,说明这个“猪八戒”看来是有道理的,就像我们的主观意识一样,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一定的受控条件下是可以发挥出积极作用的,这也是我们共同的一种观念。
学习上也是这样,比如我们总说学习,学生就是要学习,在学校里面就是学习,但是学校学能够习吗?是不能习的,为什么不能习呢?就是因为学的东西里面,要想实习的话得有一定条件,中学生就没有这个条件,他们没有足够的实验室,他们的理论性学习也达不到实验要求的高度(就是在实验以后可以得到某一种创造性的启示)。学与习本来是两个状态,一个是学的过程,一个是实践的过程,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词汇,于是人们就将中国古人的名词错解了,硬生生的将学和用分开来进行,极大的滋长了主观上的偏见,降低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水平。
我们人类表面上看起来知识的积累已经很多了,但这种“多”到底跟这个世界真的非常密切吗?到底是不是人类最迫切需要的东西呢?就像我们现在拿着手机一样,看坏了自己的眼睛,损伤了自己的身体,我们从手机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实际上对我们的生命是不是很有促进呢?这个由大家自己下结论,我的结论就是“硬生生的将学和用分开来进行,极大的滋长了主观上的偏见,降低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水平”。经典学了就要用,不用而学徒增一些识障,不如不学。而人们非常赏识那些智商很高的人、对知识用的很活的,人却忘记了向他看齐,这是人负阴抱阳的一个例证。
3、8月4日梦:2、我和娜姐及小女孩菲菲回草庄,我给菲菲做米饭配香菜,做好后总是有虫飞进盘里,处理了好几次,最后菲菲说好吃。我想打车进草庄,娜姐说走路。到达草庄路口,娜姐变成了中年男子加爸爸(老年)+孙子(小男孩),后面的忘了。请老师帮忙解答!
[语聊]
“回草庄”: 草庄是一个修炼场所,所以解释梦境也要围绕着修炼而展开。
做饭总是有虫飞进盘里: 修炼就是要明白“万物为一”的原理,走向认识的反面,时刻都不要将人类与万物之间划上不可逾越的鸿沟。鸿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那个地方做饭,虫子总飞进去,尽管把它弄出去,但是它还在往里面飞,最后终于做好了,给小女孩吃了,小女孩说很好吃,为什么会好吃呢?因为在观念里面她可能没有虫子曾经飞到饭里面的一种感受,这个信息对于她来说没用。但作为经历过的做饭的人就非常膈应这个事,总觉得虫子飞进了盘子里面,可能就会把盘子里面的食物搞脏了。所以这个观念上的鸿沟,作为修炼者我们就一定要警惕,要小心自己,不要让自己的观念把自己和万事万物之间隔离开来了。
坐车还是走路进草庄: 这是通过了解与草庄结缘与通过实践与草庄结缘的区别。
“娜姐变成了中年男子加爸爸(老年)+孙子(小男孩)”: 小女孩变成小男孩,这中间的点化是很明显的 --- 孤阴寡阳都不足以谈发展。前面都是几个女的,娜姐、她、小女孩都是女的,现在(娜姐)一下变成一个中年男子,加爸爸一个老年男子,一个小男孩(孙子),变成了这样三个角色,这到底说明什么道理呢?在谈发展的问题,孤阴寡阳不足以谈发展。人生下来以后,要么是男人,要么是女人,有没有两性人呢?也有两性人,那就说明这个时代可能要出问题了,但是一定会存在的,但我们看这个普遍状态就是,在独立的生命性别的前提下,修炼者将注意力都放在了自我的个性努力上。这个梦的意思是劝人们不要如此,劝人们要看得见自己身中的阴阳条件图发展。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情况没有?随着发展大家提出来梦境里面一些问题,以及所含的一些寓意和点化在不断地深化中,这个深化实际上都包含着我们理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玄机就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大了。这样一个现象存在着,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它很难让人理解进去,为什么能很难呢?就因为跟我们的现实中的一些情景、一些原则、一些限制有冲突,看起来好像是解释不通的,但我们这个地方是在从修炼的角度解释这些东西,虽然我们时刻都能够把它解释通,但实际上在现实中间拿现在的主流意识是解释不通的。解释不通为什么还存在呢?一言而蔽之,那只是个梦境而已,人们杂乱无章的一些信息拼凑在人们的梦境中,就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认为梦境没有什么意义,但实际上我们在这个地方就把这个意义加以放大,这到底合不合理?也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建言,有所意见能够提出来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