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回复: 0

骥路山庄·7·愚昧小人

[复制链接]
天堂 发表于 2023-1-11 01: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3-3-25 13:18 编辑

    骥路山庄的知了开始叫了,好像是为了配合炙热起来的太阳,让人在烦躁中感受夏天的来到。茶室里有空调所以温度还是不高,但是知了的叫声可以轻易穿透玻璃窗,这时的茶要以清凉的绿茶为主了,配上点酸甜的果脯调剂下就可以了,所以煮茶要简单些了,剩下的时间可以听客人们聊天,磬竹小友还是挺满意的。

    靠窗户的一位好像是教师戴眼镜的客人和大家说着:“修炼之理: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现在又有三元论:物元,质元,体元。可以说把握了关键,则修道之理,明矣!”。

    一些客人点着头,他接着说“长生飞仙,有金丹法,守形却老,唯独真一。守一之法(无为法)又更高一层。而层次高,其入门之起点也极高。师曰:无为法之起点是:圣人品格!”。

    “道理铺面而来”,边上的客人微笑的说。

    戴眼镜的客人认真地点了点头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从为道。”。

    一位穿着白T恤瘦瘦的客人显然对着铺面而来的道理不感冒,放下手中的茶杯说到:“说了半天其实都是方法而不是道理,希望以方法走通一条自己不理解的路希望是很渺茫的。古时候有个人喜欢剑术,听说有屠龙剑法,变卖了家产进山苦心学习,很多年过去了,终于剑术大成,于是拜别了老师下山准备施展本事,可是在人世间找了很多年也没有找到一条龙,一个人坐在山头大声哭喊:龙!你在哪里!”。

    “哈哈哈...屠龙剑法”,故事有点搞笑,几位客人笑了起来。

    这时那位刚才轻轻走进来的琴师调了古琴问大家想听什么曲子,湖南口音的一位客人问:“有古曲配的《悟真篇》”,琴师说:“有的”,“那麻烦你随便弹唱一曲,大家正谈到这些,你就来给我们唱和一下,估计大家都喜欢的”,“好啊,试试给大家唱和一下,唱的不好可不要见怪。”,“那里,你来了我们就很高兴了”。

   “俗语常言合至道,宜向其中细寻讨。能于日用颠倒求,大地尘沙尽成宝。”,古琴幽幽,琴师阴阳顿挫的音调,小友听说过《悟真篇》但不知道这是哪一段,倒是觉得这一刻有种古道漫漫的感觉。

    琴声过后大家静静地仿佛还在听,很久才称赞起来,“太好了”,“弹的好!”“唱的好!”......,琴师笑着鞠了一躬,又抚了首《明月》就告辞了,怕影响大家聊天。

    接下来戴眼镜客人果然问起大家来,但是小友听出来其实是问瘦客人的,“为什么紫阳真人讲:丹诀虽愚昧小人得之也能达圣位?”。

    大家默然,自然还是瘦客人接过了话:“愚昧不容易啊,你看个个不都是聪明的很,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不了自己。小人也不容易啊,你看个个不是觉得很“大”,移动下自己的认识难如登天。”。话说的好像很干脆,不过好像有点不对劲,小友正想着,瘦客人摆了摆手笑着说:“猜的,猜的哈!”。小友也跟着笑了。

    不过戴眼镜客人很认真地说:“谦下和愚昧似乎不可相提并论,‘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紫阳真人又说:‘欲向人间留密诀,未逢一个是知音!’”。眼镜客人的话很客气,这点大出小友意外。

    “‘愚’和‘小’确实是不易的,‘谦下’却是很容易的”,瘦客人不得不继续说自己的想法。

    “感觉真人的原意需要领悟。领悟了,也许思路会改变。道(自然)的面前,谦虚处下有益。不是玩口舌之辩,而是真正去思悟。”,小友觉得戴眼镜客人很有理。

    “曾听过个故事:一个神仙在山上洞里入定很多年。人们都去拜他求福求果,人们很谦下上山就拜,所以每每有应验。一村妇傻傻的跟着人们也去看神也没求啥,看见大冬天里神仙的鞋烂了,私自就决定赶紧连夜给神仙做双鞋,第二天还上前给神仙穿,觉得就是给自家老人穿鞋。这时正好神仙飞升,农妇拉着神仙脚说:穿好鞋再飞吧。神仙顺手就把农妇一搭一起飞升了。”

    “故事是假设的,似乎她并不是愚昧小人。据说轩辕黄帝升天时带了几十位一同飞升,据一位隐仙派传人师傅讲,那都是当时跟他一同修道的大德。这故事论证一个观点:天道无亲,恒予善人。”

    “能得福不求,不愚?待人如待长辈,不小?善从哪里呢?”

    “小和小人似乎不应该混为一谈。”,戴眼镜客人摇头表示不认同,接下来背的《道德经》让小友佩服,“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祭也。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以小人待大人,礼,形小人小辈小,小,小人。”,瘦客人显然也在坚持自己的观点。

    “真心奉献而不求回报乃上德,也是玄德,如同天地江山日月,生而弗有也……吾辈如能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玄德应该能自在其中。”,眼镜客人不满意瘦客人的说法有些生气了,“真正的修行之人,真正的为了平安顺利的真正的修行之人,真正的为了平安顺利的更多,劳动也应该更积极。什么都不干付出什么呢!就付出一张嘴吗?由此还会与别人产生纷争,互相诽谤贬低攻击。这样做不就产生怨亲债主了吗?修道就是把自己的语言行为心性修正的与大道一样,修真就是修炼出真我。”

    一位手腕上有几圈精致小佛珠的女客人觉得奇怪轻轻地问:“修行就是将错误的言行修证 --- 不符合宇宙的看法、说法。我说错了吗?请指正一下吧。”

    瘦客人没有回答戴眼镜客人,却对女客人说:“我觉得看法和说法并不重要,觉得说到修行应该是要向内关注自己的心、性、行。如果别人说一句话不爱听的话就怨恨在心了,久久放不下去,而言行上却是不以为然、彬彬有礼的,如果这样会符合什么呢?”

    还是湖南口音的客人接过话说:“今天好巧啊,这也是《悟真篇》后序里的一句话,‘故知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许轻传于匪人也。’,曾经有人问一前辈,我给大家念念吧”,他拿出手机找到念了起来。

    “有一位道友看到《悟真篇》里有这么一句话: ....... 故知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许轻传于匪人也。"就认为“大丹之法与红尘境界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嘛。他的意思似乎是这样的:根据张伯端师傅所言来看,道家修行一定有个“秘诀”,要是能得到这个秘诀的话,就可以不需红尘历练,也不需修心修德,拿着秘籍跑到山里独自炼个几年,就“立超圣地”了。可能还不需要几年的功夫就可以了,因为还有个“立超”-------立马成功在。这有点像武打小说里有什么秘籍宝典,得到后悄悄修炼,就可以成就绝世武功一样。真的是这样吗?”

     “这位前辈是这样回答的:认为“大丹之法与红尘境界没有必然关系”这是对古人处境的错解。....... 故知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许轻传于匪人也。丹法难遇而易成,这“遇”之机缘本身就不在“法”中而在“德”内,君子遇之是其德,小人遇之是圣人之戏,因为圣地不是愚昧小人能够站据得了的,这是其一。“天意秘惜,不许轻传匪人”, “不许”是指人格化的天意,不是天格化的.人身,所以紫阳先生谓之“天意”者,实乃红尘境界中人的德之所积道之所成,必有其关联,这是其二。紫阳先生历经磨难得异人之授,得尝报应知不慎之失,渐修渐成树古道晚成之风,从未见立超圣地之自诩,吾等晚辈何作不修德境“ 立超圣地”之妄想? !实不知此说为紫阳先生抛出之饵也,此其三。”,湖南口音客人的话不太好听懂,不过,小友觉得这说的太好了,在心里默默的记了几遍。

    “愚昧小人给了也是没有用,这位前辈说他站不住那个圣地,说白了,还是以圣人品格才能立于圣地。”,湖南口音客人对瘦客人说:“你可能没想到高人大德还带忽悠的。”

    瘦客人笑着点头说:“不过文中小人也可能并不一定是坏人的意思,电视剧里还有台词“小人明白”。整体这句也可以是中性的意思,就是世俗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到达圣地的意思。嘿嘿...念的多了‘立超’两个字的”

    “那是引用的《悟真篇》原文,原文里面有这二字。”湖南口音客人说。

     再下来客人们又谈到古琴与古曲了,小友觉得这几位客人说的都有理,到底谁对呢?他问我,说老实话其实我还想问他呢,这个还有点费脑子,大家怎么觉得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03:57 , Processed in 0.0156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