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回复: 3

厚音老师讲解《庄子·外篇》(第51讲)《缮性》(3)

[复制链接]
天堂 发表于 2023-5-27 17: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3-5-27 19:30 编辑

《庄子·外篇·缮性》(3):                                       < 语聊整理,不当处请直言斧正 >   

    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语聊]

    文字内容不是很长,但是比较契合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我们修炼这三者之间观念和立场,(与这三者)直接关系着,所以作为《缮性》这篇文章的三个部分来说,这个地方算是做了一个总结。

   
“古之所谓得志者”,由古代传颂过来的一直正确的一种认识,认识什么呢?认识“得志”,什么叫“得志”呢?“非轩冕之谓也”。

   
“非轩冕之谓也”,这个是立论,并不是说有轩冕的状态就觉得这个人很得志一样,不是的,就像有的人事业很成功,然后很有钱了,这算不算“得志”呢?“轩”就是马车上的一种零件,过去驾得起马车的人,那肯定是有钱人,现代人就称为豪车;“冕”,就是官帽(乌纱帽),就觉得当了官而高人一等在众人之上,就认为这就是得志的一种状态。现代的无论是“老虎们”还是“苍蝇们”(特别是有一些“老虎们”)可能都是有这种“轩冕”的感觉,开着豪车,然后有一顶乌纱帽顶着,然后就认为自己是那么回事了,然后视老百姓鱼肉一样,像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多的。

    “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这个地方和我们所学习的上一节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不能把上一节(内江)丢掉了,丢掉了这一节我们就没办法往下讲。上一节首先讲的一个概念,叫做“乐全”,我们把上一节的内容拿过来再说一下,“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乐全之谓得志”。(第三节)这个地方的“得志”和上一节所说的“乐全之谓得志”形成一个整体,有这样一种缔结的关系,希望大家看到这个立论的时候就不要把上一节的(内容)给搞忘了。 “乐全之谓得志”,什么为“全”呢?就是我们人是有性命之别的,如果性命两个方面,你只是说命的方面你很得志了,那么在性的一面你得不得呢?如果没有得,那就不能称“乐”,“无以益其乐”(的“乐”)就是这个“乐”的意思。

   
“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而今天我们看到这些人无非是戴一顶乌纱帽然后开着豪车,就认为这是得志了。

   
“轩冕在身,非性命也”,即使人功成名就了,也无关性命的长久。大家说是不是这样一个概念呢?

  
  “物之傥来”,人活在世界上对人所需要的东西(“物”)来说就要洒脱一点,不拘于俗,不要像常人一样去思考这些问题。它们(“物”)很洒脱的来到自己跟前这叫“傥来”,就像大水淌来一样,过去就说“你的钱是不是大水淌来的”,我们本地人有这种说法,说的是这个人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一样,但实际上这个地方的“傥来”是说洒脱不拘于俗。

   
“寄也”,它们(“物”)只是暂时的在你这个地方停留一下,身外之物,不足为证。

   
“寄之,其来不可圉”,这个东西已经来到你跟前了,你是不是能够把它圈起来,然后让它子孙万代再也不离去呢?做不到。(“圉”),形容圈起来的东西,你想把这个东西圈起来据为己有,然后达到长久,能做得到吗?做不到。

   
“其去不可止”,你也“止”不住它,它要离你而去的时候,你想挡也挡不住。就像有些人,特别是十多年前碰到一个富翁,腰缠不知道有多少钱,但是得了癌症,怎么办呢?到处去求,到处去治,有钱嘛,他请得起人,而且吃得起各样名贵的药,但是治不了自己的病。这样的情况就是“其去不可止”。

   
“故不为轩冕肆志”,(所以)不要将志向随便的立于物欲,不要为自己一个什么所要达到一种追求、目的,然后去立这种志,把志立在这个方面就为人生的大不值,这个不值实际上就是使自己处于倒悬之苦的一种基本动因。

   
“不为穷约趋俗”,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约”就是目的的意思,“穷”就是说就是不罢休,一定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什么叫为“俗”呢?这个就不好说了,这个社会有时候教给人们的东西不一定健康,大家都说好,不一定就是真的好。比方说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现在(社会上)提出来一个说法“要敢为人先”,到底是“敢为人先”还是“不敢为天下先”呢?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搞事业的人(特别在外面搞科研的人)可能就要敢为人先,但作为修炼者来说一定要不敢为天下先,这(其中的)性质就不同了。总的说来一谈到这个方面就有一定敏感性,就是既要鼓励老百姓向上(敢于争上游),同时又要提醒修炼者注意认识自己注意节俭以养德,节俭什么呢?节俭人的精神以养德,这方面来说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其乐彼与此同”,什么意思呢?就是全然性我们要把它放在第一位,刚才所说的“乐全”,什么叫“乐全”呢?就是彼与此(性与命),就像我们所说的对和错这些东西都要放在第一位,既具备了一定的包容性。

   
“故无忧而已矣”,有了这种思想基础以后,什么基础呢?就是包容了事物的一体两面性,则无忧于祸福。我想这个道理是得得出这个结论来的。

   
“今寄去则不乐”,人以轩冕之志为得志者(以轩冕之谓得志的话),像这样人一旦寄存在他这个地方的东西,一旦离他而去的时候就不高兴了。

   
“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虽乐”的“乐”(就是)常人乐利不疲的这个“乐”。“未尝不荒也”,就是没有耕耘的时候,土地就荒芜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在农村干农活的时间太长,得出一个观感,就是放眼看过去很多的土地就给抛荒了,因为很多年没有人去耕耘它,所以就荒了。人也是这样,心逐于外(外是什么?就是我们身体外和内的外这一面)的话,我们其内就“荒”了(就是荒芜了的意思),这不是缮性的举措,也不是善行的这个标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所以过去提出一个概念,要立大志,立志要大而虚,不要立到具体一面去了,立到具体一面去了就很容易趋于物欲的那一面。立志要大而虚,大指的就是宏阔,虚就是“乃不驻于物欲”这个方面。

   
“故曰”,所以说。

   
“丧己于物”,就是把自己的性命铺在所谓对物欲的追求上。

   
“失性于俗者”,“俗”就是刚才所说的,大家说好我们不一定认为就真的好,我们还要经过自己的判别,要不然我们的精神怎么提的高呢?过去有一种说法,“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阳春白雪”肯定是高,“下里巴人”就是这个“俗”,俗是什么意思呢?俗就是一唱起“下里巴人”老百姓都会唱。好像都会唱的这种东西就叫“下里巴人”,而“阳春白雪”不好唱,所以它就显得比较高雅。当然这个地方不是说高雅的一定是好的,不一定一定是好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从修炼者的角度上来说,要养德,要学会和光同尘,要常常和大家一起同唱下里巴人,就是把自己放在俗的那个一面去藏起来,这样自己本来的一面就不会失去。但如果“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这个就“谓之倒置之民”,这个就是《齐物论》里面所说的“倒悬之苦”,倒悬之苦的人就称为“倒置之民”。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意思是说人的态度还是要淡漠一点,仁义忠乐礼,这些东西都不是庄子在这个地方鼓吹的道,这都是非道的那一面,(仁义忠乐都非道),真正的乐是要一定要建在乐全的这个基础上。

    我们把前面的内容稍稍地回顾一下:

    “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这个概念就已经确定了,修道者“反一无迹”是谓“德隐”,“乐全之谓得志”,讲到这一节的时候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乐彼与此同”这一点就达到我们基本的修炼意识的观念的要求了,但实际上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各种各样社会上的影响不断在干扰着我们正确的认识,我们正确认识有时候好不容易升起来一点,但结果稍稍一不注意又被怎么这些污泥浊水所淹没了。

    第一节里面说到一种“蔽蒙之民”特征是“滑欲于俗思”,而这第三节说的是“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这点更加清楚了,就是我们不要蒙蔽自己,我们要清楚古人对待这些问题的认识。实际上在几千年以前(古人)就已经完成了对人生的真正的思考,而我们现在人为什么完成不了这些非常细致的思考呢?

    比方说“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但是现在社会上以美女香车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的情况多不多呢?太多了,我们来现实一点,在农村来说要娶一个媳妇,首先问你干什么工作?你家里做了房子没有?没有房子那结婚了以后住什么地方啊?跟老人住的那就不行了。不能跟老人住在一块儿,为什么呢?一定要有新房子,所以最后搞得老人们做了房子,相反的自己住不成要给的后结婚用。现在标准更加提高了,有房子还要有车,然后年薪要达到多少,所以现在的女孩子只要是嫁人的话,都嫁给那些轩冕之肆的人去了。当然农村也是有轩冕之肆要做,盖得起房子买得起车的人,是不是都能当官呢?那不一定,所以现在当一点小官可能就盛其凌人,像这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希望大家能够怎么从自己的生活现实中看到一些基本的面貌,然后坚定自己的一些正确认识,这个认识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大家能告诉我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乐全”,希望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意思。

   “乐全”就是性命要全修。“正己而已矣”,什么叫“正己”呢?正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左为性右为命,一点都不可缺,缺了性命就不全,就像我们一样,如果把我们的眼光我们的心态都集中在所谓你赚了多少钱然后有多得志这些说法上去,那我们是不是就是一种失败者呢?作为修炼的时候就是一种失败者。尽管有很多钱,不一定就是说这个人就一定成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不符合“全”的那一面,所谓的“全”就是命的一面,你有多成功,然后性的一面你也要有多成功,性的一面的成功用什么东西来做标准呢?简单的不能简单的说法就是,(性的一面)你在觉悟上一定要认识到人生存的真实意义,如果做不到这点谈不上“全”。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些结论,当然也同时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反对意见,不一定我在这个地方说的就是唯一正确的,不存在这个概念,只有大家喜欢同时大家能够接受这样的情况才是真正的有道理的说法。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3-5-30 08: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3-5-30 08:58 编辑

一、进与退也是不确定的,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比较 --- 非我非非我的问题:

    请教老师关于怨气的问题

    2022年,由于疫情管控,大部分时间居家,也没有朋友间的往来,基本的状态就是吃、睡、刷手机,由于不外出,还是安静的时间较多,我发现自己过往所受的委屈,所压抑的情绪在呈现,刚开始,自己还能关照这种情绪感觉,渐渐的,我就发现过往三十多年婚姻家庭生活中所受的委屈,像演电影一样一件一件往外冒,这么多年的委屈所生的怨气一起涌出来,感觉自己不能承受了,要爆炸了。同时,自己心里清楚的知道,爆发了就是伤人伤己,关键还不解决任何问题。和老公沟通了一下,七月初,我就独自一人住到温泉小镇,小镇有一套自己家的房子,生活也方便,每天遛遛狗,爬爬山,大概住了十几天后,我的后脖子处发出了许许多多密密麻麻的红疙瘩,一直发到现在,现在好多了。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用药,我就让它往出发,这些疙疙瘩瘩可能是怨气之毒,红疙瘩发完了我想也就舒服了。就是这些怨气涌出来时,什么道理都抛在了脑后,忘的一干二净,只感觉自己被这些怨气所吞噬。请教老师,我出现的这种现象是修炼中的正常释放还是修炼中的退步? 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语聊]

    (“我出现的这种现象是修炼中的正常释放还是修炼中的退步?”,大家说这个结论我能够轻易的下吗?那肯定是不能轻易的下,大家看看我是怎样转这个弯的。)

   “刚开始,自己还能关照这种情绪感觉,渐渐的,...多年的委屈所生的怨气一起涌出来,感觉自己不能承受了,要爆炸了”:   修炼者有情绪,这个很自然。修炼者有情绪以后怎么办怎么对待?这一点却很重要。庄子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由于人对自己人生的志向并非都是立在高远的地方,而是立在眼前的实际中而且实际中需要的多,最终由自己的情绪驾驭了志向,这种情况就称之为“肆志”。自己为自己着想,这并不为错,如果自己跟自己约定一定要达到某个目标,那就像我们平常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某某富翁劝年轻人说的那些话一样 ---- 要树立人生赚第一个亿的这个目标,老天啊,这个人给年轻人画的饼子也画得够大了。说年轻人要赚够一个亿,把这个作为年轻人的一个目标鼓励他们,这样恰不恰当呢?妥不妥当呢?肯定是不妥当的。如果都去赚一个亿,那国家那些大工匠们谁去干呢?我想他们肯定赚不了一个亿,但是他们做的是对国家有奉献的扎扎实实的真真切切的,无论是航空事业也好,或者国之重器也好,都离不开他们大国工匠的这种基本精神和能力。如果大家都去赚这个一个亿了,那么谁来做这些具体的工作呢?所以这个鼓励肯定是有失全面性的。如果有些年轻人真正听信了,而且真的为这个“一个亿”去拼命了,这种情况就可以称之为“趋俗”。人生还有大好前程可以去奋斗,为何不将心境先放到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上去呢?

   
“怨气涌出来时,什么道理都抛在了脑后,忘的一干二净,只感觉自己被这些怨气所吞噬”:    这个问题就有点意思了,平常我跟大家说的,刚才念原文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修炼者的志向要大而虚,为什么要大而虚呢?因为虚才能用来平衡现实中人们无形中积累起来的各种各样的乖戾之气,还不仅仅只是应对怨气的事。

    我在这个地方,或者是这样说吧,我这辈子没办法,师傅也说了,是一个小说教派,那怎么办呢?就要讲道理,小说教派就要讲道理,并不一定就是说我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那是次要的,关键是我能够把道理讲清楚,这是我的特长。我讲道理也讲了几十年了,我深知明白透一个道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道理呢?那是纷纭复杂,大家要不信的话,仅仅上网去看一下,云雾草庄论坛上面有多少万个帖子,这多少万个帖子,你如果把其中的精华都能够看懂而且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的话,那更加了不起了。但实际上我们能够轻易地做到这一点吗?我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我自己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讲过的东西,我从来不回过头去看它,这是什么道理?

    所以我总是说这些道理是讲给自己听的,因众道友的不言之教激活起来的道理时常让自己欣然长歌。因为我所接触的是大家不停地提供各方面的修炼信息和认识以及梦境对我进行不言之教,因为大家的这些不言之教激活起来的一些道理,这个道理一到我这个地方以后,把我这个所谓的道理给激活了,本来可能是一潭静水,激活了以后,它就开始蒸发,就像大海里面的水一样开始蒸发,蒸发了以后变成雨水,然后滋润万物,就这样一个意思。这样一个意思再遇上我们重读老庄之缘,我们经常把老庄的一些思想反反复复拿过来讲过去讲过来,这样就得出一个结论来,我又有何道理不将此道理奉献给群生哉!从大家那个地方拿过来,然后再还给大家,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如果要是单纯的为自己某种成功而去追求的话,那就是大不当的。

   
“我的后脖子处发出了许许多多密密麻麻的红疙瘩,一直发到现在,现在好多了。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用药,我就让它往出发,这些疙疙瘩瘩可能是怨气之毒,红疙瘩发完了我想也就舒服了...出现的这种现象是修炼中的正常释放还是修炼中的退步?”: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的志向足够大而虚,在心里先平衡掉了这些委屈、压抑、怨气等等让自己不舒服的情绪,这不好的一切又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我想这个人是有的,受了一辈子的委屈,经常情绪被压抑着,怨气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又给排泄掉了,根本都不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呢?就是因为他要修,修到一定程度以后波澜不惊,他完全对身外造成的刺激来说没有什么反应了,那么它们到底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实际上它们还是在身天下中,只是转化在身天下里面去了,变成了修炼者本来就应该具备的宽容、理解、豁达,以及拯救众生的情怀。现在(让自己不舒服的情绪)变成了可见的疹毒,就是像出疹子一样,把疹毒给释放了出来,自己饱含情绪的怨气也就真的消失殆尽了吗?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需要大家回答的,但是实际上我也不指望大家回答,因为我心里清楚这个结论。

    心不可测,(心)这一点是不确定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我们每个人心里想法是各种各样四通八达的,有各种各的想法产生,是允许它产生的,那么进与退也是不确定的,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比较。比较就是两种结果的比较,一比较就知道为什么人类总是有希望的,这也正是我们孜孜不舍之所以。因为这个比较就是两种(结果的)比较,有的人修到一定程度以后波澜不惊了,有的人闲着没事在这个地方,越闲着他的怨气越深,最后转化成为疹毒了,然后他以为这个疹毒了消散出来以后,自己的情绪以后再也不会产生了?会不会?大家能够回答我吗?肯定是要产生的,因为人活在世界上,七情六欲在不断地影响他,(这种影响)猴年马月才能够终止呢?那肯定终止不了的,所以这样我就回答了非我非非我正面的问题。

    到底是进了,还是退了呢?如果是表面上看来,我们大家有时候一提起这个调整,说得滋滋有味,觉得好像只要身体调整了,然后就认为好像自己达到某种境界一样,好像身体得到了调整就能够达到某种境界,真的是这样吗?我宁愿相信一个人的精神达到某种境界,然后身体调不调整已经是不重要了,为什么?因为他都波澜不起了。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希望大家回个话,我很感兴趣在这个方面的结论,谢谢大家的响应。



二、观念上清理一下对认识修炼有好处 --- 清荷之美的问题:

    梦境的疑惑

    梦一:自己好像在空中俯瞰,看见熟悉的地方放着三面大镜子,但镜面却是类似于直径几米的大花坛中间不断有水缓缓流出而形成的,梦中只记得“天空之镜”四个字。

[语聊]

    “天空之镜”:   庄子在《德充符》里面借孔子的嘴说的一句话“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这是庄子模拟孔子说的话,并不是孔子真正说的这番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停止的水容易反照出人的形状来。古代时有的人没有镜子,(那时)即使有镜子也是铜镜,也是需要花钱(买的),过去人把铜当做黄金,所以镜子也是需要很高昂代价的,一般穷人家没有办法去买镜子,怎么办呢?只有在水边借助于静止的水面去梳妆,因为古人都是留长发的,所以每天都要借助于这些状态。

    人需要鉴于止水,所以清静为天下正。天道则可以鉴于流水,纭纭众生为自己活的时候就成了天道的镜子,总有那些不为自己而活着的人却成了天道的化身。

    我们反过来说,人道需要鉴于止水而天道可以鉴于流水,为什么呢?纭纭众生为自己活的时候就成了天道的镜子。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啊?我们如果人格化天道一点的话,他就像看着天下芸芸众生一样,看着自己的悲欢离合,然后充满着丰富的状态,这个就叫自然。所以纭纭众生为自己活的时候就成了天道的镜子,总有那些个不为自己而活着的人却成了天道的化身。这句话很有意思。


    梦二:自己走进一间房子里,一张单人床上躺着一位大约六十多岁没穿衣服的陌生男人,并说要和我发生关系,而且还是强制性的那种,我很害怕并用力挣扎,却看见老公在对面另一张床上睡着了,就拼命的想叫醒他并帮忙阻止这种行为,却怎么也叫不醒,心里很着急就醒了。

[语聊]

    “自己走进一间房子里”:   自己走进自己的心房里。

    “老公在对面另一张床上睡着了,就拼命的想叫醒他并帮忙阻止这种行为,却怎么也叫不醒”:   自己生命中的阴中之阳,因为自己认识上的原因无法激活。上上次她提出的问题里面我曾经有一个结论,她可能就误会了,误会了以后,纠结了一下,上一次又做了重复的解释,这一次就做一个梦,这个梦实际上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说明(对)人生命中的一些因素自己认识上不一定全部都能看得清,这需要反反复复经过多年地磨砺,这个方面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想按自己的意图来塑造自己老公的想法看来是不切实际的,修炼上原理也是如此,自身的阴阳运动是有它们的规律驱动,掺和不得半点主观上的东西,否则将功败垂成。为什么庄子在《缮性》里面再三的强调“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每当在这个时候,我们只有怎么办呢?只有把自己清静下来,就像第一个梦境一样,就是像天镜一样,就像老天在看着自己一样,要看清楚自己的任何的意识运动,把这些看清楚以后,然后再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这个时候能够无为而治,这样才是真正的修炼,而不是说闲着没事动不动就打坐,打坐了以后,好像认为自己可以在打坐的时候觉悟一些道理一样,真的能够觉悟道理吗?靠打坐能够觉悟道理吗?好像在逻辑上来说这没有相互的因果性,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满足于所谓的打打坐然后促进自己的修炼。


    梦三:梦里看见两个人在一个宽阔的地方借助风清理当年产的新麦子里的杂质,眼前呈现新产的麦子几下被清理完的场景,一转眼,我和老公在另一边清理陈年的麦子里的土和杂质,自己还把麦子扬起在空中借助于东风吹起而让杂质飘落到另一边(像小时候在农村收割麦子后打碾清理的过程)并用袋子把干净的麦子装起来,旁边有几个人,只记得有一女的比较认可的说了什么并过来帮忙。还望老师释疑解惑,谢谢老师!

[语聊]

    看见两个人在清理新麦子,而她和她老公在清理旧麦子:   清理麦子里的杂质就是过去的所谓的打场,陈年的麦子就是旧麦子。新麦子旧麦子,这都是人心中一念之间的事情。

    借风扬麦子,这是农村过去常见的清理农产品的方法,不仅仅是麦子,还有很多,比如说油菜籽,也可以这样扬,像稻谷也是这样扬,如果原来没有机械的时候,当然像我们草庄从来没有扬过,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用扬,我们有机器,放在里面用鼓风机一吹,想它风大就风大,想风小就风小,非常方便。 “风”在这个地方指的也是雌雄之势。“扬”是什么意思呢?“扬”是清理之意。利用风来清理一些东西,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就是这个观念非常重要,观念上要清理一下,对认识修炼有好处,这是梦中“扬”的一种点化。“扬”就是扬场的“扬”。

    我们这都是属于先解开大家的一些心里的疙瘩,这疙瘩需要解开,因为人活在世界上难免心里有一些解不开的地方,所以说要理解这个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3-5-30 09: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3-5-30 09:30 编辑

三、人生如果历炼过了各种酸甜苦辣而一直愿意给与他人善愿善行,那他一定会被真人所相中 --- 彭波的问题:

    一个梦境

    敬请老师解梦。2月24日早梦:1、地上有些新鲜的人骨头,不敢直接用手抓,手隔着塑料袋装时,骨头扎破袋子,左手心沾上了些透眀液体,感觉不行找了双手套来,旁边有2个男人正在吃象骨髄一样的东西,又多了些新鲜的头颅,犹豫了一下后全部装进塑料袋里扎好袋口大概有十多个。

[语聊]

    这个梦里面的情节有点类似于鲁迅笔下的《狂人日记》中的内容,鲁迅先生处在旧时代,我们可以理解他写《狂人日记》,但是我们现在碰到一个人做梦,做梦的人却生活在新时代,我们解梦也一直都是秉持梦都是人心内境的这个出发点,所以这个梦境是在说人的内心具有非常不平衡的因素亟待解决。总的说来:事在人为,怀抱希望,向善而行,苍天不负人。这一点是一个规律。


    2、在下坡骑着踏板摩托车,前面有个女的也骑着踏板车象怀孕了,然后超过了她到上坡去,摩托车力气好小,爬了一段见一姑娘和几个小朋友在玩,问姑娘到山那边还有多远,她说就在前面了。(寻思)不骑车了走路算了,问姑娘车放这不会丢吧,还是不放心把防盗器锁上。

[语聊]

    女的怀孕了:   这代表了希望,也是产生慈悲与爱心的最佳机缘。

    姑娘和小朋友们在玩:   成长期的快乐是人生最可贵的时光,我们又怎么样相信自己一直都会处于成长期而不着急于成熟呢?这句话的意思有点绕,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个绕的目的性,并不是有意的去绕,有些观念有些想法需要在特殊的语言中去释放,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问姑娘车放这不会丢吧,还是不放心把防盗器锁上”,说明他的内心世界里面,就像我们上面对第一个梦境的分析一样,肯定有些不平衡的因素在影响着她,经历过了人生的苦难与不测才有如此的提心。当然我们没说提心吊胆,我们说如此的提心而放不下,老把心给提着地拎着,你说那人生怎么能够放松得了啊?怎么能够清静的下来呀?身体又怎么能够好起来呢?肯定是好不起来,然后是不是也能够就像人的命运一样随命运而动?那也是这样的。如果你把你的心情提搂着一辈子放不下来,你看你还有没有可能遇到人生的各种各样的喜事?我们说的事业有成、或者身体健康、或者是生活如意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我们精神来做支撑的。人生如果历炼过了各种酸甜苦辣而一直愿意给与他人善愿善行,那他一定会被真人所相中,当然也就不会在意于身外之物的得与失了。这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简单的判断。


    3、后面有个声音说,这么有钱来也不带点礼物来。(边走边想)好不容易爬到山顶这么快就走。一个胖男人把左手肘压在我右肩上,左侧腰好疼。我说不要压着我,如果不是腰疼,这1仟多的工作旱就不做了(现实腰疼几十年了这几年工作也这样离家又远)。到了一处下坡,见有些小水池,水很清有草鱼,还有2条柴鱼,望远处有很多高楼。完。

[语聊]

    “这么有钱来也不带点礼物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怪罪的意思,环境中有信息不大满意自己的行为。这话也是自己带给自己,自己对自己说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梦境是他自己生发的,就是自己提醒自己,说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没带礼物,可以多多奉献恭敬啊。恭敬之心就是最好的礼物,但是常人往往把这句话给忘了,就以为这个礼一定是什么送礼的礼,不一定的,你对人尊敬本身就是最好的礼物。

    “一个胖男人把左手肘压在我右肩上,左侧腰好疼...(现实腰疼几十年了这几年工作也这样离家又远)”,压右肩却左腰疼,原来这就是左右阴阳之道。(现实腰疼几十年了)现实中腰疼的原因找到了,如果在现实中的话,比方说长时间负重的人,一般我们把我们的书包或者工作包老是背着我们的右边,背习惯了,我们右边的肩膀就会耸起来一点,左边就低下一点,这什么道理呢?因为为了防止背带往下溜,没办法他始终在保持这种用力的姿态,这是基本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左右阴阳之道。所以心情不舒是产生这个状态的基本原因,它(梦)所说的是心情,不是说真的有个人在那个地方压着。那么真正压着的这个胖男人是谁呢?胖男人是指阳性一面的臃滞想法导致了身体的病态得不到康复。臃滞就是我们的思想停留在某方面,就像上面第一个情节一样,他梦到那么多人的头颅,然后居然还有两个人在旁边吃骨髓一样的东西,这说明他的思想里面有很多类似的干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阳性一面的臃滞想法导致了身体的病态得不到康复,为何不试一下洗心革面重振精神呢?


四、精进于修炼者一定是一个具备远见卓识的大慈悲者 --- 感恩自然的问题:

    一个坐船回家的梦

    2023.2.17日的梦恳请老师开示,感恩您! 好像是单位组织活动后,很多人从山口处奔跑出来,一部分人往山上跑,我跟着另一部分人跑到了河里,有好几条已经载人的游船就要开了,一个4、5岁的小孩自己在河中,我抱起他放进一个船中,里面挺多人的,看看也没什么认识的,一个小孩过来拉住他的手,他高兴的走过去。我赶紧再找船,上了一个一排只能坐一个人的小船,上船的时候一个女人把一个小婴儿放进我怀里让我照顾,告诉我他(她)13个月了,我抱着小婴刚儿坐下,她就浑身使劲,女人说她拉屎了,我不敢动,手接着,女人接过去,一部分屎拉在裤子里,一部分拉在我手上,我在河里洗了手,接着抱过小婴儿,船开了,是一个中年妇女双手摇浆划船,河面越来越宽,船也变大了,划得挺快,我问什么时候能到家,女人说要4天,我真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要经过几个城市,原来上山的人要翻很高的山回家,但是快,我们走水路慢,我想大概周五晚上能到家。
    时间来到中午,我们下船进了一个小饭店,女人划半天船要上岸吃饭休息一下,心想这样好不然她太累了。这时先生的外甥罗耿也进来了,划船的女人告诉饭店的女人,只管我们四个人的饭,我想她怎么管我的饭啊,我应该自己交钱的。她和罗耿都盛了饭,我边想边抓了两把生米放进有点熟饭的碗里,他们都看着我,我愣了,就跟饭店的女人说,再给我盛点饭,我吃的时候自己筛出生米就好。梦醒。

[语聊]

    “我问什么时候能到家,女人说要4天”:   这趟走回家的路为什么会这么长啊?我们修炼人实际上也是想回到自己那久已不再轻易能够想起的心灵之家。庄子说这个过程需要“缮性”,“缮性”什么意思呢?就是修复我们的本来的一面,我们忘记了我们的本来的那一面的心灵之家。缮性之法,不在文字相,也不在语言相,只在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这是我们在这篇《缮性》的文章里面反反复复讲到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帮助我们认识这些基本的问题很有帮助。

    (尽管她说了很多,那都是次要的,为什么呢?因为跟孩子打交道那是次要的,关键是跟孩子打交道体现了什么东西?她并没有说,我们也不想就这个问题往下分析,但下面有个情节却是非常明显的。)

    “进了一个小饭店...这时先生的外甥罗耿也进来了,划船的女人...和罗耿都盛了饭,我边想边抓了两把生米放进有点熟饭的碗里”:   常识告诉我们,生米当不了熟饭,那是没办法吃的。生的要想变成熟的,一定要经历过煎熬。为什么梦里自己会犯这样初级的错误呢?因为潜意识很着急呀,它着急什么呢?着急主观未曾受过煎熬而不得真法的这个现状,但是人们的生活却得过且过于既定的福报。大家都知道现在都进入小康的时代了,人们日子过得很都滋润,走向自己的反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日子越好过越少有人去想起修炼应该往哪个地方下手,如果一个人精神上有非常大的压力,他说不定为了么自己解脱而努力于修炼,像这样的情况在我的经历中是碰到过不少的,所以简单说就是有一定压力以后人们对修炼比较重视,没有压力的时候人们就不重视了,可有可无,得过且过。所以精进于修炼者一定是一个具备远见卓识的大慈悲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天堂 发表于 2023-5-30 09: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3-5-30 11:30 编辑

五、要想修炼好,就一定要先树立起爱人生爱众生爱天下的无分别爱心来 --- 素杰的问题:

    回草庄

    1、2023年2月23日梦境。大画面一:我和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一起生活在农村,梦里感觉那就是我老家(现实中没有那样的老家),和草庄有个别稍许相似点,应该不是草庄(有点迷糊)。在老爸的安排下,我和妈妈、妹妹在家附近室外一排树下种植一种二三十公分高的植物(已开了红色的花),我二伯看到后说挺好看的想移走几株带给我堂哥(平时很少和二伯他们来往)),我还没来得及想,画面跳转到他已经拿着移走的花走了,我有点不太舒服,想着算了,就又接着埋头整理剩下的较矮小的红花植物。然后我爸回来了,边走边说种得效果不错,抬头看看被移走花的地方时,已变成了一排长势很好的一叶兰,我爸还说熊老师马上也来了,随后就真的看到熊老师往我们这边走来,可是画面却跳转到我爸高兴的在描述着已得到熊老师的肯定(我只看到熊老师往我们这边来的画面,其他啥都没看到也没听到讲话的声音,一闪就跳转到了我爸在描述的画面,还说可以在目前种植的“一”字型的基础上每隔一段横向补种几株,改成这样“—I—I—”的整体造型。然后画面又跳转到自己在看一个大屏幕,屏幕上清晰的陆续出现我爸和我弟骑摩托车冲过来然后右拐离开的画面,我若有所思的样子,后面的不记得了。

[语聊]

    自己家种的一种开红花的植物,盛开的时候被他的二伯移走了几株,奇怪的是移走的地方的空当应该是空的,但是却变成了长势很好的一叶兰: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春节期间梦者来草庄也移种了不少的一叶兰,这是此梦的由来之一。即使有自家家运正当花开绽放之时却遭了亲戚横加劫夺,没想到这个缺憾却被一叶兰补上了。这个梦实际上是想彰显立功立德总是在无意之间就完成了。

    她在春节期间在草庄干了不少活,种了很多一叶兰,这个一叶兰在她的概念中就非常深刻,她们家种的这个红花植物被他二伯挖走了一些以后,本来应该是有缺憾的,但莫名其妙的被移走的地方变成了一排长势很好的一叶兰。这是第一个心情结,说明人们立功立德总是在无意之间就完成了。天地之间有一杆秤,人对公对私的积累没有一件不在其间承载人生的平衡和扰乱。有时候有德的时候,你有德在那个地方积累着,它很快让你平衡了;有的在你正要走运的时候,扰乱又来了。你说那(样)人生怎么能够消停呢?所以到底是积德好还是不积德好呢?当然是积德好,积德了以后人有足够的储备,人有足够的转圜之余地。

    就像我们讲的《西游记》里的故事一样,唐太宗被泾河龙王告到阴府里面去了,然后到阴府里面以后,(被)这么多冤魂死鬼缠着自己,自己不得解脱,怎么办呢?阎王就给他出了个主意:“你可以借点钱嘛,也可以贷款嘛”。“我向谁贷啊?”。“你们长安脚下就有一个姓崔的,他在这个地方存着不少的存款”。什么存款?(原来他)平时闲着没事,有意无意之间烧香拜佛,然后在阴间就留下来不少的银行存款。(唐太宗)他就打了个条子,当然这个打条子不是像阳间的人打条子,而是像阴间的打条子记录在案,然后他就解脱了。这是个故事,这个故事的意思和我现在所说的这个意思也是一样的,哪怕是你做一点小小的事,哪怕只是为草庄想了一点小小的想法都有一定的(积累),总的说来人活在世上多为他人着想,多为天下人着想,那么自己的平衡就特别容易完成。


    “跳转到我爸描述的一个画面,说可以在目前种植的“一”字型的基础上每隔一段横向补种几株,改成这样“—I—I—”的整体造型”:   “‘—I—I—’的整体造型”,人生横竖都是如此这般的,不如与众不同地走一条自新之路“不失性于俗”,这也是她父亲作为一个引导者在她梦里作出的合于“反”的选择。大家说是不是这个意思啊?我会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这个梦境不需要高雅的文字,不需要请名人做一些修饰,不需要,越简单越好,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人生横竖都是如此这般的,你还不如不如与众不同地走一条自新之路“不失性于俗”,这也是在她的梦境中她的父亲作为一个引导者做出的最好的点化,如果说确切点,对我们大家都是一个很好的点化,不是吗?



    2、2023年2月23日梦境。大画面二:我和我妈在草庄东院的三楼厨房做饭,我儿子和另外一个同龄男孩背着书包要去上学(他们的样子看着像初中生,现实我儿子还上小学,梦里也不清楚到底上小学还是初中),路过厨房,我妈让他们吃了几口比较稠的白稀饭再走(我妈给我的感觉是这两个男孩都是我儿子,可是我虽然不否认也不排斥但是依然对另外一个男孩稍微有些无感和不熟,因为他们吃白粥时,我心里更关注我现实中儿子的情况)。他们上学走后,我边做饭边想一会在哪吃饭(东院还是西院)。然后我被直接跳转到了草庄西院的餐厅,接着又想着如何把饭从东院端到西院来,随后明明在东院厨房做的饭又跳转到了西院的厨房,此刻我心里感觉一阵轻松,只感觉这样刚好。画面再次直接跳转到大家都来拿碗筷吃饭,陶老师说蒸的饭是够的,她算过了,感觉草庄来了好多人,因为吃饭时分了好几桌,放个人碗筷的柜子都是满的,有的还是两个人共用一个,小柜子门有的都被用脱落了。我来到西院厨房另外一个吃饭的餐桌前,看到大家都在吃饭,还让我赶快坐下来夹菜,夹完菜才看到我用的是盘子,我平时用的那两个碗在脑海闪了一下后,正要开始要吃饭,梦醒。

[语聊]

    “我和我妈在草庄东院的三楼厨房做饭,我儿子和另外一个同龄男孩背着书包要去上学...我妈给我的感觉是这两个男孩都是我儿子,可是我虽然不否认也不排斥但是依然对另外一个男孩稍微有些无感和不熟,因为他们吃白粥时,我心里更关注我现实中儿子的情况”:   梦到在草庄的时候自己多出了一个有母亲也确认的儿子,这就很奇怪了。显然从草庄的理念特别是我们所说的“修心就是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观念”这样一个理念作为)出发点,在梦境中她的母亲很确认另外一个孩子也是她的儿子,而且是同龄的,这是她自己的母亲深谙修炼的道理,提前给自己为修炼务虚一下:你既然跟草庄有这么一番缘分,那你要务虚一下,你要准备在修炼上改变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呢?一些观念应该怎么去建立呢? 不要先将分别心放在前面,要想修炼好,就一定要先树立起爱人生爱众生爱天下的无分别爱心来。

    很奇怪,在梦境中人们的潜意识是蒙太奇手法非常劲道的大师,为什么呢?因它可以洋洋洒洒非常不可思议地把所有的信息串成一个整体,让人们去享受修炼的“一”的快乐。

    这个地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事情,在梦境中她的母亲确认另外一个跟她儿子同龄的这个孩子是她的儿子,但她自己又觉得这好像不是那样的,因为她无感和不熟。既然是同龄的话,那肯定是同样一个年纪的双胞胎,要不她怎么会有第二个儿子呢?所以明显在生活逻辑上来说,他是不可能成为她的儿子的,但为什么又成为她的儿子,而且由她母亲加以肯确认呢?那就是因为她自己的想法可能没有从其他的角度去转圜一下,比方说从“同龄”这个角度转圜。

    什么叫“同龄”呢?“同龄”就是令同之意,“龄”,“齿”就是“不齿”,“不齿”就是把“齿”丢掉,“不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说这件事,先不要用言语去肯定这个问题,而把它单纯的当做是一种确定性的观念,就是令同之意,我们把所有的天下人都当成是自己的亲人骨肉的话,也就是说不是自己的骨肉视同自己的骨肉,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呢?这就是造物主的精神,天下万物皆源于造物,如果他厚此薄彼哪里会有万物的繁衍和自然呢?更加不要谈平衡有序了。《缮性》这篇文章中“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旦我们自己没有自己的存在这个观了,那么对天下的人,我们就特别容易理解他们、特别能够包容他们。作为一个人一旦进入到修炼环境中,诸如此类的很多平常之心都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


    “到了草庄西院的餐厅,接着又想着如何把饭从东院端到西院来,随后明明在东院厨房做的饭又跳转到了西院的厨房,此刻我心里感觉一阵轻松,只感觉这样刚好”:   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是说她在梦中有一种搬运的功能,当然我们所说的功能性的东西,它还是在现实中经常有些苗头的,这苗头就是说她明明在东院做的饭却一下子变到西院来了,它是自己变到西院来了,然后她心里又感觉到轻松,“只感觉这样刚好”。我们再从理念上再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概念。东院,代表自己有生机的一面,东是有生机的一个方位。西院,代表通过修炼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而获得了长久的可行性。自己的感觉是轻松的,为什么是轻松的?就是因为将人生的生机用在对长生久视之道的修证中,这是无愧于列祖列宗子孙后代,也无愧于自己的一个壮举。所以她感觉到轻松如意。当然这不是她的凡心俗念的轻松如意,而是她的潜意识在她的梦境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如意和轻松。


六、实践的过程却一定要与天地规律密切的互动 --- 一性光明的问题:

    梦一则

    梦中我在一个类似工厂的地方,工厂有点破旧。我和我女朋友(现实中无)一起来到工厂里面,上了一个特别高的户外架子上面,我女朋女非要上那么高的地方,我怎么劝都劝不住,然后我就陪她一起上到了顶端。然后她还在上面玩耍嬉闹,我十分担心。然后架子缓缓地倒下了,碰到了高压线,非常惊险地落到了地里面。还好安全着陆,没出事情。然后梦醒,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何意,望熊老师解惑。

[语聊]

    “工厂有点破旧”:   工厂是一个需要开创性工作的地方。当然越有开创性,工厂就越兴旺。“破旧”,就是荒废于守旧的意思。荒废与守旧,所以(这是在说)这种行为就破旧了,当然这也指我们的思想可能荒废于保守。

    “我女朋友(现实中无)”:   没有女朋友的女朋友就是身天下中的阴性系统物质,她要登高,她希望生命走向更高级的存在形态,但是我们的主观却不一定理解,所以才担心,担心自然无以为对生命进化的认识,更遑论修真这个事了。所以“架子倒下了”。

    “架子缓缓地倒下了”:   “架子”指的是修炼上人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个框架。我们能说在修炼上对认识修炼真正的有很深刻的明晰的认识过程和程序可以掌控吗?对不起,谁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是师傅,他也不会告诉我们这一点。为什么不会告诉我们这一点呢?因为他知道告诉你一下这个问题,那么就害了你的一生。这是什么道理?希望大家对主观意识有所认识,那样才能够解开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修炼人(的)认识只是一个框架,无论是信什么宗教也好,或者信什么科学也好,或者怎么去从科学和宗教的角度去理解修炼也好,都是一个框架而不是一个现实的实例,实践的过程却一定要与天地规律密切的互动,这样才是有血有肉般的深层次的积累。

    我们有时候谈到互动,如何互动呢?还是要回到生命本身中间去,生命是造物的一个作品,其有着对天地的这个大规律的一种概括(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命有着对天地大规律的一种概括),不认识生命就没办法去谈什么真实的这一面,所以这个架子一定会倒下去的。为什么
倒下去呢?因为实际上我们的(这个)框架就像我们平常说的要构建我们的真意识框架一样,这个真意识的框架有时候(要)推倒重来,有时候我们自己把它推倒重来,有时候迫于被动的状态推倒重来,一性光明就是属于被动的由女朋友导致的推倒重来 --- 你搞错了,修炼不是你所想这个样子,所以这个所谓的“架子”倒掉了。

    (“架子”)是在人向上的认识中倒掉,因为人的认识不断在提高,最后没有认识了,这个“架子”就永远的存在于这个地方了。(“架子”)永远的存在一个地方(了),(这时)只要我们足够的无为,那么这个“架子”的充填就像现在的建筑结构一样,框架式结构就是树立一个非常高大的框架,无论是水泥的框架还是钢结构的框架都是这样的,需要一个框架,然后在里面做上墙,再进行装修,最后这个房子就可以住人、办公了,这是所谓的高楼大厦了,所以这个架子一定是先存在的,修炼中也是这样,有了“架子”然后才去进行有血有肉的深层次的积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七、一定要向生命学习,学着与生命互动,学着向生命通造化,学着让主观不再想当然 --- 慧蕙的问题:

    尾闾的变化

    尊敬的熊老师您好,我的呼吸一直都是深缓的,近一个月感觉腹腔和盆腔里面的内脏都向上提着气。不知该如何形容尾闾穴的变化,尾闾穴似乎是上提的、紧缩的、关闭的。双腿肌肉皆向上提气,臀部时刻向内收。上半身的陈年脂肪也转化成肌肉了。学生想请您讲讲这些身体变化的道理。老师您辛苦了!

[语聊]

    “我的呼吸一直都是深缓的”,“深缓的”就是深沉而缓慢的,既深沉又缓慢的话,那就说明她的真息已经非常到位了。我们所说的真息就类似于我们所说的胎息一样,像婴儿在胎里面那种状态一样,你说他呼吸吧,他怎么呼吸?所以有时候需要明白一些事情得在实践中具体的体会一下。

    “近一个月感觉腹腔和盆腔里面的内脏都向上提着气”,她说一个“提着气”,我们旁人听来就有点不知所云,什么叫提着气?往哪个地方提?只有她自己知道。

    “不知该如何形容尾闾穴的变化”,实际上不用她解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需要的是抽象的去界定这个事,就是到底是积极向上的还是类似于其中有些问题需要提醒的呢?实际上积极向上的这一面我们是喜闻乐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有如此般的进步,然后给我们提起一点修炼的兴趣来。

    “尾闾穴似乎是上提的、紧缩的、关闭的”,一系列的形容,有矛盾的地方,但是也有整体性的概括。

    “双腿肌肉皆向上提气”,意思是说气息的流向总在向某一个地方聚集着。大家实验一下,为什么实验一下呢?就是希望大家自己以后在修炼中认真的关注自己身体内部气息的流通到底在往哪个地方运动?有时候它可能是很具体的一个方向、一个地点、一个部位或是一个器官然后往那个地方跑,如果它没有具体地方,那怎么办呢?如果是一个空洞无涯的地方,气不停地往那个地方跑,你会产生什么样的设想呢?所以所谓的上和下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她并没有说往什么地方提。

    “臀部时刻向内收”,这说明她全身的肌肉(在运动),现在有很多健身的产品,什么抖动产品,(腰上)系一个腰带,上面有个马达不停地带动腰带进行振动动,把你肚子上陈年的脂肪给消化掉,那是被动的,这可是主动的,你不知道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是主动的,修炼到一定程度以后身体主动地去转换那些多余的东西。

    “学生想请您讲讲这些身体变化的道理”,她仅仅是想让我讲一讲这些身体变化的道理,刚才我把这个道理简单直接的已经说了一下,详细的道理大家实践的时候,就是有时候遇到思想上需要急切的去解开有些拐弯拐不及的地方的时候,那个时候再去详详谈就比较有意义一些。

    人在方寸之间只要与实践响应对上了一点道理,生命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也让人不可思议的一种转变,有时候我们用一个词叫“不可言状”,那在这个地方,如果存在可以说得很清楚很清楚的事,那一定是存在着相应程度的变通,简单说就是绕弯子,绕弯子,绕、绕、绕,把主要的地方绕开了来表达那个次要地方,为什么非要把主要地方绕开呢?因为主要的这个地方跟我们的存在是矛盾的,是悖反的,这是我们所需要打好基础和务虚的那一面。所以你要想修道,你要想未来在道业上有所成就,如果你在思想观念上面没有学会变通,那么现实到来的时候,真正让你去得这个道的时候,你就没办法得,就是因为我们的观念它不会接受我们习以为常的状态里面产生的违背我们生存逻辑生活逻辑的任何一点现象。

    上次在交流的时候谈到她有个功相,她说海底震动,震动了以后就再梦到怀孕了,说的是人的造化何曾有过停留和中止,就是它不停地在动,24小时一刻都没停过,我们人还要花八、九、十来个小时去睡眠,但是作为我们的神来说,我们生命中的造化之主来说,它从来没有停留或终止过,只要我们的人心不歇息、不在修道上有所停留的话,那么造化就不会停歇。

    由造化的这一面一下子跳到我们自己主观意识人心的这一面来。我们人心认识问题有时候在不停地改造不停地改变,这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就证明了的确是个好事,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观念转变了是说我们在改变我们主观上对我们客观的一种固定的既定的习以为常的这种干扰。 所谓的无常就是来自于这种常态的无可奈何,而现在这种无可奈何被打破了,为什么呢?因为她的生命不断地在出现各种各样的你不能理解的这种变化,因为它是不可思议的,你信不信呢?海底震动就梦到怀孕,你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怀孕,为什么要梦见怀孕,她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她梦见怀孕不一定是她自己本人的意愿,那是为什么要梦呢?那就因为她的造一个什么东西,就是人的造化何曾有过停留和终止的,没有停留过,对我们人心只要不停,那么这个造化也不会停。


    这种造化上次就把它解释成为人造神,这次她说“我的呼吸一直都是深缓的,近一个月感觉腹腔和盆腔里面的内脏都向上提着气”,尾闾穴向上提,双腿肌肉也向上提气,不是提肌肉,是提气,是它自动地提气,至于提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刚才已经解释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所以我这次将这种现象解释为神造人,当然理解成为人的心神在改造人的肉身更加妥当一些。我总是反复的提醒那些想达到养生得长久的人:一定要向生命学习,学着与生命互动,学着向生命通造化,学着让主观不再想当然。这些说法我都是发自内心的,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过的一些切实的体会,希望大家能够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04:01 , Processed in 0.0215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