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00|回复: 3

[第十六章] 至静之道能和谐——容、公、全、天、道——长治久安的法理

[复制链接]
福琳同泰 该用户已被删除
福琳同泰 发表于 2008-1-7 11: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靜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六章与第十五章相比,讲的是圣人的内境。

道德经从开始,一直讲到现在,一直讲的都是虚的一面。冲虚清静也好、虚无也好、太虚也好,都是讲的一种虚。这个虚实际上就包含了所有的实的存在。这个东西,人们从情感上是不愿意接受它。所以说至虚极,就是你极到那个程度了,像有很多人坐化了一样,坐着坐着坐不见了。生命也坐掉了,是不是到了极点呢?我想这也是一种极。

守静笃。就是守静,你要真诚地去守它,你要有坚定的信念。

万物并作,就是万事万物,一起随春而动,随秋而杀,随冬而藏。我想这个东西有客观规律。我们应该看它,我反复的看它。观其复嘛。

夫物芸芸,就是很多事物各复归其根。就是人又怎么样呢?你从天地中来,你最后回到天地中。你还是要入土。

归根曰静,就是你最后找到这个根,你就知道,那个根是静的。就像我们看植物一样,植物的根是静的,静曰复命。根比枝容易发芽,这是它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要把香椿的根都收集起来,然后专门种上。我们这样做,也就是知道,这个根是植物的根本。它比那个阳性的枝为什么容易发芽呢?就是因为它里面蕴含的性质和物质都能决定植物的命运。既然我们从生活中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把它应用到我们修炼的实践中。就是你要知道守自己的根。自己的根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不是你这个命,你命体的这一面根本不是你的根。我在很多地方都提到过,你的根是神,不是你这个人。这个神是什么意思啊?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东西呢?是他可以思维,可以想问题,可以判断,可以分析,然后呢,可以发展。简单的说,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创造。他能够创造事物,他能够改变事物。动物就做不到。因为动物没有思想。所以思想就是人的根。这个根来自于什么地方呢?不是来自于人的躯体,因为麻雀虽小,肝胆俱全。麻雀也有肝有胆,人也只不过是肝胆这些东西而已,它有大脑,你也有大脑。他为什么与你不同呢?就是你人的神不同。我们也知道,有很多动画片,有很多科学幻想小说,包括西游记也是这样,猪八戒跑错了地方,一跑跑到猪肚子里面去了。结果就有了一个猪脑袋。这个猪脑袋他改变不了,就说明他的相是可以由神来决定的。尽管是猪脑袋,他还是有神通,还是有本事。他还是做他的天棚大元帅。因为他心里没忘那个事。从精神上,这就说明,人的意念这个东西很关键,那才是他的根。猪八戒的形体是他的根吗?肯定不是。他不承认,他只承认他是天棚元帅,当然这说起来是个笑话。

接下来说,复命曰常,就是你知道这个命蒂的根本以后,反反复复的这种变化,就为常。你知道了这个常以后,你心里就有底了。这个就称为明,明心,是因为你明白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你应该着重于哪一个方面的努力。这个努力不是从你的命根上去努力,而是要从性根上去努力。当然这都是文字上的说法,具体的操作我们待会儿再讲。

不知常,就是常态的这种根你不知道,你就会妄做凶。就像我刚才分析的那个问题一样,世上修炼的人很多,最后走火入魔的人也很多。就像两千年我们对某某功的批判,大家从电视上也看到了,说某某功在全国害死了七百多个人,这算不算多呢?不算多。那些人为什么会自杀呢?UU1001词语替换哪?或者是杀人哪?或者是放火啊?我记得新疆有两个炼某某功的,跑到甘肃去,把一个旅社的服务员杀死了。你问他为什么杀人,他说是信息让他们杀的。说不如把她先超度过去,她这样活着是一种痛苦。那两个人被抓住后就这样解释。不知常,妄做凶。我们平常生活很有节奏,它自动的就会回到根里面去,何必要你去做呢?你一做,就叫妄做凶。你以为你能够拯救他,你那不是开玩笑吗?我没看到那个菩萨从天上跳下来,说:你们都做错了,我要拯救你们啊!没有这样的事。有一个人这样说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啊?某某?不是不是,他没有说救大家,他只是说把人家度到圆满的境界里面去。度到他的某某世界里面去。他没有说救,他没有说整个世界一塌糊涂。我说的是耶稣。耶稣,他要救这些众生。结果救了没有呢?自己被钉到十字架上去了。当然实际上是这样的,他知道自己要上十字架,一定要死,但为什么不怕这个死呢?他知道人世间,你用简单的一个“救”字,唤醒不了。他们不需要你去救,我看过一个宗教片,叫《摩西》,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摩西生下来以后就历尽磨难,尽管他进了皇宫。最后把犹太人带出埃及,再带的过程中,你知道犹太人是怎样去体现的吗?犹太人里面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实际上就是人世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他根本就不习惯于你去教化他。也不习惯于你说去救他。他根本都不相信。最后摩西不是接受了十戒吗?在一个山上,看到石头上显现出字来,这些字就是十戒。这些人你单纯的讲救他,就不了他的。那只有什么办法呢?你跟他列下戒条。用戒条去约束他。约束他就是救他。这个问题落到十六章里面圣祖讲的,就叫:不知常,妄做凶。所以圣人是绝对不会干扰你常态的运动的。没有圣人去干扰社会正常的运动。很多修炼者喜欢妄论国事,或者是参与到国事里面去,去鼓捣,总觉得有很多东西不合理,就提很多意见,正不正常呢?不正常。历史上这样好提意见的人,最后也没什么好结果。当然要是考证的话,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我们现在不去考证它。

知常容,知道常态的东西,你就能够容纳。你能够容纳的时候,就是一种境界。容,你不停的容,你不停的不自满。因为你从来都没有打算自满,所以你这个满,肯定是满不了的。即使你有很大的公德、很大的本领了,即使你在修炼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改变一些事物了,改变一些小环境了,或者是改变一些社会的大环境了、大背景了,你已经达到这个程度了,但是仍然,你不自满,你仍然能够容纳。这个容纳,就是不停的从自己虚的角度,就是至虚的角度,你继续去做他。作到极点,真诚的去坚持做。你不要回头,那么这个时候,就叫公。公道的公。这个公道就是大家都承认的、大家都默认的、大家都无形中要有一种遵循的,这样一种公道里面,人们自动的就会进入到这个公里面去。当这个公有了以后,全面的一面就存在了。既然是全了,他和天道就相吻合了。什么是天道?就是虚的那一面。你看不见的规律的那一面就称为天道。这个道,不是地道,地上的东西你都能看得见。所以刚才讲的这三点,立天、立地、立人。立天,是立虚的一面,立地,是立实的一面,立人,是立人心的那一面。这三种境界,就是因为一个字不同而有所区别了。我们既然知道这个区别,你就知道天乃道的一些境界。应该是虚的而不是实的。道乃久,没有谁人说,道是不长久的。道不可能不长久。它永远的存在。因为整个宇宙它太大了。就像我们地球很大一样,我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某一个地方发生了灾难呢,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发生了灾难呢?肯定不是这样的。宇宙中间也是这样的。宇宙中的某一个星球毁灭了,在另外一个地方又生出来一个新的星球。这就是宇宙之大,它的全的那一面。道乃久,没身不殆。什么叫没身不殆呢?就是你这个人即使身体消失了,你也不会死亡。就是你达到了公、全、道这种境界以后,就自然而然和道齐头并进了。就是古人所说的,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根,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当然这个地方没有指的那么明确。总的说来,道是久的,你有了这种平常心的心态以后,你肯定是能够长久的。这个常是什么东西呢?归根曰常。不是说要你鼓捣那些保健品哪、营养品哪,然后去讲究运动啊、理疗啊、或者讲究医疗啊,不是鼓捣那些东西的常,而是要你知道,这个天道之常,人道之常。自然万事万物之常,你要把这个道了解清楚。当你没有了解清楚的时候,你要抓紧时间,你就是年纪大了,或者是年纪很小,你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年纪小的时候,他有足够的时间,年纪大的时候,他有足够的经验。这就是天不亏人的一种基本存在。他不会亏待你的。既然你已经走过来了,你肯定有丰厚的经验了?你就知道这个常,到底应该怎样去总结它了。你不知道总结,是因为你没有把老子的这种分析问题的法则从虚的一面去把握它。而是从实的一面太过用心了。你用心以后,浪费了自己的时光,结果还拿不出一种好的结论来,或者好的方法来。这就是这一章讲的基本含义。这一章讲得比较多,元君老师对这一章,也从修炼的角度说过,他说,当丹气出窍以后,它自然就像王一样,它被天地所管,它行事权力受天地支配。公平用功,无人管得了它。它既是天地,也是道。道通天地阴阳,作天地公德,随天地生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丹一旦成了以后,它就把神送到虚空中去了。而且这个丹,它循环往复,连绵不绝。因为它是来自于自然的,它和自然之间保持一种玄窍的通畅。所以它永远不会消亡。他不会消亡,那么你这个人的精神怎么会消亡呢?它自动的就不会消亡了。所以它能够与天地共存,这说的是修炼的这一面。

我们下面也总结一下第十六章讲的一些基本东西。从文字上写一下,基本讲了五点。
第一点,显德真行。
第二点,观景生根。
第三点,常道的忽视。
第四点,如何回复到本根。
第五点,真心长久,无不为。
第六点,做全的方法。
这几点,再大概的从口头上跟大家总结一下。

第一点,显德真行,就是从显德方面说,最好的办法是用你的心念和大自然共存、共振,不是要用什么方法去控制大自然的某一个部分。而是要和他共振,从中找到一种内在感觉,这就是做人修仙的基本要求。要从这一方面努力。

第二点,观景生根。就是万事万物它肯定有很多像,你不要以为你观察到了。就是科学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他们也只知道关心他们自己关心的那一部分。所以他们能找到根么?他们找不到。因为他们缺乏从共性的角度去找问题。什么叫共性呢?就是自然间的统一规律。现在的物理界都在致力于找统一场。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状态。那天我讲的史蒂芬.霍金,他就是研究统一场的。他研究的怎么样呢?研究到三十几岁的时候,得了帕金氏综合征。结果速度及大的慢起来。这个人是个天才。他如果不残废,可能会让人世间发生很大的问题,太快了。他要不残废,这个统一场可能就产生了。结果他残废了。这个统一场产生不了,为什么产生不了,就是因为他为形体所限。当他连自己都控制不了的时候,手脚都不好使的时候,他怎么能创造出统一场呢?要我说,爱因斯坦和他比起来,肯定是个得道的人。因为爱因斯坦到临死的时候,都是完美的。他没有残废,说明他所研究的东西从阴阳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印证。后来的确是这样,他的理论,无论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被社会公开的承认和运用了。但是史蒂芬.霍金的这一切呢?却很难。当然我说的这个难,有其它的方面。老天限制你。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这个限制,它是无为的。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这个限制,它是无为的。他没有座位,他让你就停在这个地方。

第三点,常道的忽视。这肯定是阳性的一面。重视的多,阴性的一面重视的少。就像我们种树一样,这个根是很重要的。种树,如果没有根,上面的部分,阳性的部分也可以生根,但是生得非常非常慢。而且它还要和气相吻合。没有这一点,你说把上面部分的树枝剪下来,去生根,这时就非常困难了。但是阴性的这部分就不同了。大家知道,只要有根,它就发展起来了。如何的忽视呢?就是你经常地向相反的方面去考虑一下。人家不考虑得你经常去考虑,就像那天有个道友打电话给我,他说熊老师啊,我体会到一点,三个代表最适合我们。我们修炼人最能够代表先进的发展趋势。为什么呢?他这个想法是好的,他从常人的角度,并且已经超越常人了。他这个代表有他这个代表的意思。

第四点,如何回复到本根里面去呢?无非就是你要知道常,你不知道常,或者是这样说吧,万事万物,你不愿意以它为师的话,你总把它当作是用的源泉,好像觉得用了它,得利就行了。那是常道。那个方法,你永远都找不到根的。你要想得到这个源,你就要以万事万物为师。你尊重它们,你敬仰它们,从敬仰和尊重里面产生真情。你真情实意的去对待它,这时你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就能够找到一种根的感觉。这就是我所说的,情为道根。道根,说起来,世人都知道。常说这样一句话,啊,情为何物啊?都只知道这样去感叹。情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情是对万事万物的一种尊重、尊敬、爱戴,你喜欢接近他,你喜欢从中间捉摸出一些常人捉摸不出来的感受。这就叫回复本根。你知道这个根,你修炼起来就很容易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有了真情这个基础。

第五点,真心长久,无不为。就是你有了这个东西以后,他自动的就会进入到公、天、道这个境界里面去。我写这样五个字,容公全天道,全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人站在这个地方,他要想求全的话,他一定要做到公,做到容。然后这一面,从阴性的一面来说,就是天,就是道了。当他做到公和容的时候,天和道自动的就和他相应。这就是他的阴,这就是他的阳。你从阳的一面努力,就是说,人生难得已经得。你本身几经来到人世间了,你的生命已经存在了,身体也存在了,你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去领悟这个公和容的一面呢?你容得下去了,这时你才有公的这一面。你容不下去,你哪有公的一面哪?所以有很多东西,要求全,就一定要知道,它基本的常态。这就是求全的一种方法。从阳性的一面,从阴性的一面你都要知道,事物的相对作用,它是从阴性的一面。有了这种容纳之心的时候,天道自动的就会帮助你。两个方面都要汇向于全的这一面。当你全了之后,你阴阳就不缺了。不缺,你这个时候的丹,成不成啊?不成它才怪了!我不愿意再跟大家讲这些纯理的东西。讲实际的吧。就是人这个东西很怪。你把人这个东西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样的东西为人?神与万事万物有哪些共性的地方?有哪些区别呢?也要把他看清楚。人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当你很纯朴的时候,就像那一天我跟后金老师两个人上山去练功,师父从山脚下就上来了。上来以后,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因为我当时超视觉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他的那个状态。他先看到了,看到了以后他的神就出去了。等他神出去以后,我也看到了。因为他离我近,他一动,我就也发现了。我顺着他动的方向就发现师父在往上走。他上去以后就把师父扶着,送过了一个山坡,送走了,然后又回来,坐在我的身边。实际上是他的信息在运动,又回到这个地方来了。他一回来我就发现一个现象,他开始痛哭流涕。痛泣,那真是一点不假。哭完以后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哭啊?他说很激动。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他公的这一面。因为他知道,师父的信号是代表公的这一面的。当他能够和这个东西联系起来的时候,他感觉到激动得要哭。那一段时间他老住在我家里。一个星期没走。那几天就把他的神给送出去了。这说明一个道理,说明真情一动,就比较好调治了,就是比较好冶炼了。这个冶炼靠什么东西冶炼呢?并不是要告诉你方法,师父直接把神给你调出去就行了。
基本上讲的内容大概就这么多。

第十七章,讲的信的问题。信什么东西呢?信自然的问题。当然上面没有提到自然这个事。
第十八章,道存比较。就讲的这两个问题。太上有知,就是有的信有的不信。这是很自然的。既然是自然的,就肯定有它客观合理的那一面。道存比较,就是任何事情,特别是社会问题,都是比较出来的。就是你不要再自己身体内部,或者思想内部,思想里面存有偏执。我想就是讲的这个问题。特别是传道的人,更要小心,你稍微说错了,或者你强调一个东西,鼓励一个东西,那么人家执着了,最后哪?人家说起来是按自己的定数走了,实际上是因为你传道人错误的引导。当初有很多修炼的人突然死了,我就想这个东西还是要反省啊。传道人应该从责任上去想一想。自己所面对的这些人为什么中途夭折了。这都是有道理的。

大家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再补充一点。佛家的观世音现在数千年了,现在还经常能看到她。那天我走在街上,碰到两个男青年,不知道是朋友还是同事,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狗日抵昨天真是怪啊,昨天你晓得我梦到哪个了?我梦到观世音了。你晓得观世音是那个啦?另一个就说,观世音是菩萨啥?那我怎么会梦到它呢?那我昨天就是手气好啥,糊了好几个大糊。(大笑)我就很奇怪,这个年轻人吧,他既不信佛,也不信教,他怎么会梦见观世音菩萨哪?还居然使他糊了几个大糊。(笑)这就说明菩萨的公德无所不在。连牌桌子上都有她的公德。这就是第十六章里面所说的,公乃全的意思。这个全没有偏颇。你不要以为打牌是个坏事,打牌是个好事。现在有人所,打麻将,您知道能够防止什么?能够防治老年痴呆症。因为他经常动脑筋哪?他手要动,脑筋不停的转哪?他老担心自己输了。他肯定要求赢啊?这样他内心就无形中在运动。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这也说明一个道理,这个全是没有分别的。从常道的角度上,他没有说百姓这个做得对,这个做得不对。

什么是纯洁的行为?
就是你知道什么是消极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但是你不去做。这个就是显德,(阴显),就是你不会去做乌七八糟的事。这跟圣人还是不同的,还是有区别的。因为你有身哪?你不可能像圣人那样,在无身的条件下去做啦?你肯定要有阳性的那一面。就像我刚才说的那个问题一样,阳性就要守一些规范性的东西。规范是由你的身所造成的。修到后来就是戒界有无。戒律的界限就可以在有无之间跳动。这时基本上就已经达到深藏的效果了。而且只有这样,你才藏得住。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就像杨子荣上威虎山一样,该喝酒的时候喝酒,该赌博的时候赌博,该骂人的时候要骂人。该打人的时候还要打人。要不然你就藏不住。就是这个道理。

问:……
答:逐渐消失,它跟我刚才讲的那个思想是一样的。慢慢的澄清起来。你在做的时候无非就是一点,就是知道,在动态的过程中,要观。观什么东西呢?观自在。自在有两个意思。第一个自在是自己的存在。第二个自在是见性。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率性作为。这就充分地体现出了个性。我想这都是顺其自然出现的一些变化。你要观自存的一面,然后关顺性的这一面。就是你自在了,是因为你是顺着自己的心性在动。你不去干涉它。这就叫率性作为。你如果去干涉它,肯定就不叫率性了。既然不干涉它,你的个性就非常彰显。非常显现。他显现出来了,你就知道这个观的妙处了。慢慢的你看多了,你就知道你本来是个什么样的面貌。所以,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属于观自在哪?他就有这样几重意思在里面。当然我这说的都是个体的这一面。观世音菩萨的观自在她有公的这一面。因为她老在为公。她老在天下做好事。所以她的那个境界可能就更大一些。总的说来,你的这个自在很重要。你在动态的过程中,你在修也好,生活也好,你在动态的运动过程中,你一定要观,一定要把自己不当自己,就当作别人一样,你看那个别人,过去就说,旁观者明嘛。时间长了以后你就知道,自己是怎么样一个人。自己的个性怎么样。自己的作为符不符合修道。

自存嘛,顺性嘛,顺性肯定不是打坐一种状态能够囊括的。这个问题问得比较好,这实际上就是属于动态问题。一般我们现在讲的都是静态理论。从静态的角度去理解圣祖讲的是一些什么东西。实际上有很多东西是动态的。就是它的变化,你要有很多方法去对应它,去对照它。没有这一切,你这个修炼就活不起来,你就非常死。你一死了,你的方法就死了。然后你这个人的修炼也就死了。它就没有生气。修炼是一个很有生气的事。

自存是什么?
自己的存在状态。
我打坐的时候返观内照。
哦,那你生活的时候不返观内照了?
就是总结总结这几天的行为。
不是不是,你那是早请示晚汇报的余毒。我是说,你随时都在关注自己。比如我说话的时候,我的嘴在动,但是我的心没动。这个就叫观。因为你在观察自己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哪?自己在做自己个性中的一种畅然若归的那种感觉。因为他的目的肯定是为了归原。他做,他肯定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在做的。所以你所体现出的这一切,都要在静止的状态下去关注自己的个性的体现。
不是观阴性的方面,……
这就是您思维中的一种状态。闫工学过钢琴没有?你要学过钢琴就好了。我也没学过,但是我知道,合弦和分解合弦。这是音乐范畴,什么叫和弦?就是几个八度的声音,主弦律在高端,和弦的部分就在低端。低音和弦部分就在某一个音上和他奏响,这就叫和弦。什么叫分解和弦呢?就是主弦律有一个运动的谱子。叫主谱,在其他的音节里面也有一个谱子,这个谱是按着和弦的规律分开来和他同步的。就是主铺在演奏的时候,他的低音部分也像唱一首歌一样,就像合唱团里面的合唱一样,前面的唱这样一句,后面的唱那样一句。产生相互应和,非常美妙的一种境界。这个境界就叫分解和弦。这样一分解呢?在钢琴上,有手就弹主弦律,左手就弹分解和弦。头脑就需要很强的分配能力。因为大脑时左右半球,右手由左半球控制,左手由右半球控制。左右大脑就需要非常均匀的交叉进行工作。但是很多人做不好,因为他左右大脑中间的并蒂,就是一些神经干,他左右非常和谐的时候,并蒂的信号就非常强烈。因为左右信息要互相交换哪?就是你接受的感觉和我接受的感觉要合在一块儿,在中间这一点汇合。如果汇合不了,就只能弹右手,或者弹左手,一般初学的人都是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这种交换就非常的自由了。您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分配注意,缺乏基础。这就像那天您说的一样,你在办公室工作,别人谈得热火朝天,就是谈再大的事情,您就像没听见一样。自己一心一意地工作,说起来是一心一意工作,实际上是分配注意没有养成。有些人为什么能够注意到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呢?就是他分配注意力很强。这是属于心理学上的一种基本状态。这种基本状态对于人的修炼来说,有好处。它能够和谐你的左右大脑。当然和谐左右大脑主要还是心神造成的。所以搞音乐的人,搞乐器的人一般长不胖。

您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听。就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样。不要管他讲什么。您听得越多,越想分清楚,你的问题越多,到后来怎么样?成了一锅粥,而且是八宝粥。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它里面什么都有。都杂烩到一块儿了,你不要分别清楚。你吃就行了,你吃,自然有你的好处。你要分别,就是你后天意识的选择、判断。然后去分类,给你分好了,你又不知道哪一些东西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那么只有一种判断的方法,就是重用而不重利。

每个人都有神,他会用的。有个老头子,四川万县的,他修了四十年,不是一个短的时间呐。九二年到玄灵中心区的时候,听我的讲话,讲着讲着,他最后看着你,看着看着,一下趴到桌子上去了,他马上站起来说,对不起对不起熊老师,哎哟,我怎么睡着了?他睁着眼睛睡着了,你说它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

就是听进去了嘛,他才睡着了。你的尊重神的这一面。十五章讲的就是根的这一面。那个东西看不见的,你老是追求那些看得见的东西,那有什么办法呢?

因为八宝粥已经吃了,你知道那个味道就行了,何必去追究里面有什么东西呢?你没有必要像专家一样把它搞得十分清楚。这个粥怎么熬啊?事先放糯米还是先放葡萄干?那需要问的问题太多了。我说不给葡萄干行不行?我给杏干行不行?我说那也可以。这下完了,你又得在自己的记忆里重新改动这个理念。实际上这个东西只要自己吃得舒心,感觉到新鲜就行了。

没有必要区分别它。但是我可以给你讲一下这个内景问题。您反观内照,观的这个内景,观的什么东西?这个很重要。金木水火土,金属肺,木属肝,这五个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东西?比方殷老师教大家练功,一开始叫大家想东湖的湖面上,清澈的水,在海边的时候,她就说你们要像那个海水博大的一面。那不就是水吗?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的肾,它是你身体最重要的部分。肾脏好了,身体肯定要好。人身上百分之九十八都是水。所以你水想得再多,都不嫌多。其他任何一项你想多了,都要出问题。
那我内观就观肾。
哎,那就没办法了。那就没办法了。看来还得多开化。共有两个肾,你观那个肾呢?
我两个都观。
两个都观,那你不是一心两用吗?这就是观的一种妙处,因为你观水,是观它虚的这一面。你说你要观肾,那不是观实的这一面了么?这个道理讲了这么久,应该……。这也是必然哪,有很多道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穿了,如果说你想练功的话,就是年轻的人,在修炼上有很高的造诣,他同样还是个观想的问题。他不知道观什么东西。你说那他怎么炼哪?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8-1-10 11: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纠错字:知常曰明,不知常, 忘  作凶。------忘应该是“妄”


,,,,,不知常,妄做凶。我们平常生活很有节奏,它自动的就会回到根里面去,何必要你去做呢?你一做,就叫妄做凶。你以为你能够拯救他,你那不是开玩笑吗?我没看到那个菩萨从天上跳下来,说:你们都做错了,我要拯救你们啊!没有这样的事。有一个人这样说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啊?某某?不是不是,他没有说救大家,他只是说把人家度到圆满的境界里面去。度到他的某某世界里面去。他没有说救,他没有说整个世界一塌糊涂。我说的是耶稣。耶稣,他要救这些众生。结果救了没有呢?自己被钉到十字架上去了。当然实际上是这样的,他知道自己要上十字架,一定要死,但为什么不怕这个死呢?他知道人世间,你用简单的一个“救”字,唤醒不了。他们不需要你去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8-1-11 09: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纠错字:在一个山上,看到石头上显现出字来,这些字就是十戒。这些人你单纯的讲救他,就不了他的。---------这个“就”应该是“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8-1-12 14: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期五,同学们语聊后的提问:
一、“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个归根的根是在哪里?

二、现实生活中,遇到不公的事件,站出来维护公正,结果却不好。他觉得若老师应该不与人产生矛盾为上,可是不单单支持的信号没有,还相互耗上了。如果这事情是急的话,那应该怎么办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7:08 , Processed in 0.0163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