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05|回复: 5

现象学与老子的思想

[复制链接]
静如 发表于 2009-6-25 18: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象学与东方思想
作者: 曹街京
摘自http://www.cnphenomenology.com/m ... .article.php/247/c3

我认为把“生存”翻译成“站到外边去”是不全面的,“生存”并不只是“站到外面去”,而是站在一个更真实的自我的位置上。当你站到外面的时候,你自己丧失 了,但在更深的意义上,你是恢复了。要是你总是把自己关在里面,你就会完全丧失你自己。当我们站到外面的时候,我们暂时丧失了自己,但是在这种丧失中我们 可以找到更真实的自己。这个地方恰恰是梅洛庞蒂(法国现象学家)知觉现象学的起点。他的现象学的起点就是知觉,他认为最原本的知觉才是活的知识。
你们不要认为是海德格尔或是梅洛庞蒂发现了知觉、双向性、交汇性,实际上老子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点。老子发现了“有”和“无”之间的相互变化(interchange)。战国时期的法家认为应该用法来规范社会。但是老子却提出质疑:犯罪和法律,孰因孰果?在老子看来,犯罪和法律这二者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具有可逆的逻辑关系。是盗贼越多导致法律越多?还是法律越多导致盗贼越多?老子认为这两方面都是存在的。
中国古代思想具有内在逻辑的多重关系。我们不应该被海德格尔、梅洛庞蒂、胡塞尔等人的思想俘虏,只有深入到中国古代思想中才是真正深入到事情本身中去。在中国传统思维中,主体性思想不充分。西方人认为中国人、东方人想问题想不清楚,经常把主体省略。中国以 及受中国逻辑思想影响的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是一种与主体相异的思维。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主体是缺失的。西方人在主体观的支配下,考虑问题是这样的:我碰 桌子时,主体当然是我。但是用中国的逻辑思想,我们可以把桌子考虑成主体,因此是桌子在影响我,而不是我在影响桌子。同样地,我们在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 时,我们可以把自然看作是主体,人是被动的。受自然支配和影响的。这就是一种可逆性思维。
在道教和佛教的思想中,认为人最根本的是和自然、气候关系的介入。主体性思想在中国不发达,这可以看作优点,而不是缺点。胡塞尔在某种程度上是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承认这一点的。在中国思想中有一种倾向:就是让自我沉到相互起作用的境界中。在这种“相互起作用的境界”中,不知道是哪一个主体在起作用了。
我们要用可逆性思维、相互思维等来克服线性思维和因果性思维。多于两项或 者三项的关系就是网状的、复杂的而不是单向的、线性的。这时候相互的、循环的境遇就出现了。我们要用交汇、相互的原则,这也是现象学的原则。
千古一日 发表于 2009-6-30 01: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幼时看过的皮影戏,人人都注视着皮影在表现,谁会去注意台下的操纵者!操纵者通常是按剧情需要导演的要求来操作。究竟谁是真正的主体呢?

我想观众才是主体,所有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迎合观众需要,只有观众喜欢有否决定皮影戏的演出是否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云雾山猪八界 发表于 2009-6-30 17: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如老师把大家的文化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我是农民,多数问题搞不懂,请愿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6-30 17: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2楼是个很胖的农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静如 发表于 2009-6-30 18: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09-6-30 18: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的回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05:34 , Processed in 0.0169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