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35|回复: 0

《四维奇藏——阴符经讲解录》第四讲 第三节 道机得之需德性

[复制链接]
厚音 发表于 2008-2-14 11: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节: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故躬,小人得之轻命。

1、提论:

善人得道机自然身体力行用于积德,小人得盗机必然用于恣纵己欲。

其道性机要之处,没有谁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更不可着于文字。所以圣人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以此,天下则不可公有其盗机,否则,乱传非人的人,必然要天降其罪。

人只有靠练神还虚才可能接近这个道机,所以《神修金丹之法》是不同于其它功法的修真秘宝,其阳性的一面大家可以见诸文字,并且可以恣其想象,同共玄谈,无伤其真。因为其实质至朴至简。你复杂化只不过在衍化其主干的枝叶。

其阴性的一面却要留待口传心授,口传心授的条件是要考验各人的德行。功有大小,果实有数,然德无尽头,所以德于上德者自能由常入玄,由口传而证真。君子得到了其隐性的道机,自然会身体力行地去积德成真,而小人如果得到这个道机,非以正念去看待,而是从邪念以验其真,所以纵欲贪成,不免要“其事好还”自遗其咎。

道的性质就是这样,求之于道者则有求必应,怀正念求之者则得以助正,怀邪念而求之者则得以助邪。欲擒故纵,实损虚补在起作用。所以终究盗机将会危及性命。

2、信道道性,道机在心,盗机在形,不可乱说,自圆其说。

这是我刚才说的天有五贼,见之者昌。这个见之者昌无非是你去盗啦,天地,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这个相互之间这个盗的过程,天下莫能见,莫能知。这个盗机啊,是它的内在的秘密的那一面,你莫能见,莫能知啊。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这句话实际上是很矛盾的一句话,从字面上来看。天下莫能知,莫能见;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不知道大家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稍微休息两分钟,然后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提出问题来?

听众说:这段一看吧,首先想到的问题是自己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

熊老师:噢,首先想到君子和小人这个方面去了。但实际上还没有看到这个问题:莫能见,莫能知。既然莫能见,莫能知,为什么又得之于君子,而失之于小人呢?这句话大家不知道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实际上这个问题很严重,为什么很严重?是因为它的核心啊,它很容易被这个矛盾啊所激发出来,是你注意这个矛盾以后,你就会知道:噢,原来他说的是另外一种意思,那么这句话和老子的《道德经》中哪些话相关呢?我想大家如果要仔细的去思考的话,可能就找得出这个相关的这一面来。我们现在所关心的是什么呢?五贼在心啊,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啊,万化生乎身。

你看这样一句话跟我们现在所接触的这一句话,它无形中它就掌握了怎么?一个是说一个变化的这个核心。是你人啊,这种存在,如果说你掌握了这个盗机的话,那是说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是我们的心,这个心施行于天,是你心如果考虑得恰当的话,你就可以施行天;你所考虑的问题在天下都能够怎么啊?发挥作用。气象学家洛伦兹发现了一个道理嘛,就叫“蝴蝶效应”。后来艺术家就把这个“蝴蝶效应”拍成了一个连续剧。大家的听说过没有?知不知道?《蝴蝶效应》没有看过这个电影啊?那你应该看一看!这个“蝴蝶效应”应该看一看!“蝴蝶效应”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原理。他作为一个气象学家,是跟现在的量子物理学有区别的,从他那个角度他就能够考虑一个问题。他说任何一个蝴蝶,当它在扇动翅膀的时候,如果要是根据力学的原理的话,全世界所有的地方都能够感觉到它这个力的存在。是根据他的万有引力推导出来的一个非常,难以是说不可冥状的一种推理吧。不知道这个推理在你们新生代人中间是怎么去想这个问题的。

所以从前面的文字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宇宙生乎手,万化在乎身”这是又和上面的这一句话“圣功生焉,神明出焉。日月有数,大小有定”这样一个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它就基本上,从文字上它可能就能够概括它了,是你只要从这个角度入手,哪个角度呢?是说天有五贼,五贼又在心,然后在心的这一面呢,然后呢又可以称其为盗机。因为天性在人,人心呢又在机,这个机和这个盗机是个什么关系呢?实际上是它所说的这个文字上的这个矛盾关系,这个矛盾关系是什么意思呢?是明明它说不能见,不能知,但是呢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你看它这样一个矛盾体现在另外一个矛盾上面。

听众问:小人得之轻命是说死了吧?

熊老师说:小人得之轻命是死了,对,他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小命就丢进去了。我讲个历史上非常普遍的典故:历朝的皇帝他一边吃着金丹,一边就抱着女人,因为他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他不知道有多少,可以这样说,他吃金丹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他是为了长寿,为了更好的去享受,你想这样一种状态算不算精明呢?你看他这一面他在掌握这个盗机,他说你们都替我炼丹啊,请很多的术士有道真人帮他炼丹,炼出来以后呢他这边去享受。

实际上这个享受也就说和这个存在,它明显的是矛盾的,是你要知道这个盗机呢,它不是用来让你去享受的,它是让你是不是啊,是躬行不辍的。是你不要有时刻的疏忽的。你疏忽了,这个东西你就你就很容易丧失。所以说它这个矛盾呢尽管是矛盾,但是在我的眼里,它肯定不是矛盾,为什么不是矛盾呢?因为它实际上在利用这个矛盾在昭示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呢是说人的生命中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是性。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性,性是我们得道之机,这个得道之机呢就你这个盗天地之气的这种一种基本枢钮。但是怎么盗呢?怎么盗怎么盗?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当然这个道理呢只能边讲边说笑的说,不能严肃,一严肃呢,这个问题就不好说下去了。

中国字呢有相通的这一面,是我们相信道,是相信道的“信道”跟另外一个“性”,是明心见性的那个“性道”,它实际上是相通的,它是相通的,相通的这个意思是什么呢?相通的是说它在这个信号上它有联系。是你要信它的话,你是不是啊,躬行不辍;你要不信的话,你就会去玩命,你就会去玩命,是这个意思。所以说盗机在心啊,盗机也在形。是你在你的形体方面,因为人特别是老子他在他的《道德经》中对这个问题呢,他讲得比较明显,而且比较实在。他说我为什么说我自己不好办这些问题呢?是因为唯吾有身,

是我有身体,我的身体所发出来的任何一种信号,它都要牵制我的这个五贼,是牵制我的神。这是我翻译的师父的思想,并不是说师父原来是这样说的。我是这样翻译的,是我的这个身体啊,我老在不停地从外界把信息吸过来,因为你肯定要和自然之间打交道了,你吸,你吸过来,然后呢你又你又表现在你的神的那个上面(你实际上是把这个信号又要反射到那个神的身上去),这样无形中就你受到这个牵制了。这种牵制在我们修道人中间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很多人他一般不愿意和外界打交道,一般一定要静修,他静不下来的这种状态,我想是不健康的状态,能够静下来的,那么他是健康的一种修炼。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呢,我们人是说尽量的要让自己少接触,当然这个少接触无非是说你把这个社会的那个关系网啊,或者是联系啊,你就切断了。

你一切断了,你无形中切断了你自己的很多的这个缘份啊,包括你的荣誉啊,财富啊,名利啊,这些东西你都切断了。这些你切断了以后,你人心理上呢这个时候说通俗一点,你又要把这个信号又要反馈给神,神呢它又要怎么?又受到牵制。所以说他最后说的一句话是:及吾无形啊,吾有何累。我没有这个形的时候,我又怎么受得到累呢?所以说过去人一般都是这样的,在相对的一段时间内,他把自己的形体啊,他就修化,化到虚空中去。这是我们中国道家研究了几千年以来,所掌握的基本的那个方法。

这个方法在我们的传统的经典中它是记载有的,这是确有其事的。至于说有多少人实践成功了呢?有多少人实践成功了呢?估计可能是这样说吧,这个成功者他就不言了,不成功的人老在那个故纸堆里翻去翻来,所以最后呢是有为的功法不得其终。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有为的功法,所有的有为的功法都不得其终。信无为法,难服其心。

3、执有为法不得其宗,信无为法又难伏其心,躬于德行而不主宰,何愁道机不生?

是说我们这个修炼人你无非是说你在实践这个方法的过程中,实践这个盗机的过程中,你最难制服的是什么东西呢?不知道大家思考过什么问题?我现在就提出来,最难制服的是什么?对,最难制服的肯定是心,所以我就提出来这样几句话:信无为法,但是呢你难服其心。是你信无为法,但是你难服其心,因为这个心啊它在不断的受你的身体的制约。然后躬行不宰,是你去怎么啊?你去体会它,你去实践它,但是你不主宰它。何愁不见,是你去实践它,你去体会它,但是你不要去主宰它,你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怎么?游戏一样,你每天去做,每天去做,你就到后来啊,因为只有大人习惯于主宰,想去把这个东西拿过来利用一下,看能不能够用来发财,能不能够提高自己的荣誉的那个知名度,肯定作为成人来说他老是想那个方面去了,作为小孩来说他想不到,他只是想我只是好玩而已,了解一下这个东西,实际上甚至这个思想小孩他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他来说,他只是在实践一个过程,所以说有了这种状态以后呢,即使你有其心,你也不愁看不到这个道机。

所以过去就说啊,比方说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你练虚合道以后呢,你才能怎么?接近这个道机(盗机)。但实际上是神接近这个道机(盗机),而不是你人接近这个道机(盗机)。人他的神它已练得出去了,出去了以后,你人怎么办呢?如果说你人真的要求自己一定要什么东西都了解清楚的话,你说:唉呀这个神出去了以后,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我一定看搞清楚。行不行呢?为什么不行?心易乱,说通俗一点,你老是在想它,你实际上老是在破坏它,你老是在牵制它。所以说它这句话的意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君子得之固躬,什么叫躬啊?躬是说鞠躬尽瘁的躬。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这句话的意思呢当然我们借过来就说明这个道理,说明什么道理呢?是说你只是去做,你根本都不需要去明白主公为什么要你这样做。这就叫鞠躬尽瘁。你不要去追求它的那种实质,你也不要追求那个实质应该怎么去理解。是你理解有时候你不理解的事。

我们打个比方吧,大家都可能记得刘备是怎么死的,刘备是怎么死的?他是因为报仇,他为了报东吴杀关羽之仇,他非要去打东吴,你说他当时来说他自己领兵在那个宜昌一带被火烧连营,好像是东吴的陆逊吧火烧连营七百里,一把火就把他烧烯糊了,结果他回去以后,一病不起,就这样乌呼唉哉了。这就说明了什么道理?“火烧连营七百里”当时是刘备把自己的布军图啊,就已经传给回去了,传给诸葛亮了。诸葛亮一看就说:完了完了。就这样完了。你说当时对于诸葛亮那么聪明的人啊,他会不会算呢?他肯定会算,他就知道刘备肯定怎么?带着这个复仇的心理去打仗的话肯定是打不好的,但是这个书中它没有表达出来。

但是我想的话,像这样的聪明人他既然在那个赤壁之战的时候算得那么准,但是为什么后来算不准呢?无非是说他的鞠躬尽瘁的这个瘁的这一面,意思是说他对于那个刘备这个主公的这一面,他是抱着完全服从的那种角度的。所以说我就把这个角度引用过来,去解释这个固躬的躬它是个什么意思,是你不要管它为什么会那样,你如果真正的想管它的话,你就成小人了,你就成不了君子。

所以大家千千万万要从这个角度要注意这个,这个语言上的转折!是你躬行不辍,你就成为君子,你真正要想把它了解清楚,你就成小人了,你就自己在玩自己的命。是这样一个意思。当然这只怪我三国演义没有看好,我也不知道他当时到底是怎样死的,我也搞忘了,我只知道刘备是气死的。
再是另外一个方面,是说实际上这个道机的实质,它至简至朴,你复杂化,也只不过在衍化其主干的枝叶。是说这个东西啊,在《道德经》的第六章中曾经这样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是这个天地根啊它实际上它有个规律性的,这个规律性一旦被你掌握了,那么整个东西它就生出来了。这个万物它是生于这个根,那么你的复杂化你只能说在这个根的基础上发出了一个枝叶;你怎么去生长这个枝叶,那是你自己的事;但是呢,你这个主干和你这个根你一定要明白,你不明白,那么你说你修道修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都要打一个大问号。我们所推行的方法中就叫神修,不是修神,而是叫神修,所以它的名字呢它本身就带有它的那种有机性。

这个有机性就从顺序的方向,是你由神来修你自己的这个人,而不是人去修这个神;神是来自于道和天地的这种信号,而你人呢,也是来自于这个天道的这种所生的这种顺序。那么你在这个顺序中间,你从有形的角度要去修这个神我想那个方法它行不通,为什么行不通呢?是因为我们是先有神,然后有了我们人的主观意识,我们从我们人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婴儿时期他肯定是没有意识的,他只有反射,说通俗一点,他饿了他就只知道哭,冷了他也要哭,热了他也要哭,他只知道有这种冷热的反应。什么时候有思想呢?是当他大脑的细胞长全了以后,一般这个时间大家都可能知道,一般婴儿长到两岁的时候,基本上大脑细胞就已经长全了,这个两岁以后呢,基本上意识就开始活跃了,就开始对外界的事物有很明显的反应了,而且用简单的语言可以回答了,那就证明他的大脑基本上就可以运用了。

这个大脑基本上可以运用了,也是说我们自己的心中这个神可以通过大脑,然后通过五官和我们这个社会和环境进行交换和交流,这一个过程呢也是我们的思想产生于我们神的后面,思想产生于神的后面。因为没有神的话,这个生命它很难以存在,有这个神,它在人的心中,然后呢人的思想的产生和这个神产生呼应,然后产生人的一种特殊的这种的存在,他就不一样了。你看人为什么说非要到一、两岁的时候才能够走路呢?大家都可能知道,那个非洲的角马一生下来,马上就可以站起来。它站起来为什么能站起来呢?

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第一是大脑发育完全,肯定是因为这个自然选择啦,我们按那个进化论的说法,那是自然选择;它长时间,可能多少万年,它都是的这样的,多少万年是说它要想存活的话,它非得一生下来就能够跑,这是它基本的一面。我想问的是说它一生下来就能够跑,它这个跑它靠什么东西来支撑它跑呢?它肯定有个神在支撑它跑啦,它到底有没有主观意识呢?它不需要主观意识,因为它的肢体本身就有这种能力了,所以它生下来就能跑,但是人为什么不能跑呢?

人甚至到了一年以后,甚至一年以后都不能跑,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主观意识这个时候它还不完整,我想这个在生物进化论中他可能没想到这个问题,他只是认为:噢,人好像也是靠像猴子那样进化过来的,人为什么进化成为,要到(出生)一年以后这个思维啊,这个大脑细胞才能长完全呢?这就说明人他的主观意识它有他必需的那一面。没有主观意识,人他就不称其为人啦。他非要等这个主观意识完全的建立以后,人的行动他才有可能掌握自由。但是在动物中它就不需要这个东西,它一生下来就能跑,对!那是它本能。这个本能实际上是神,这个本能是它神在指使它跑,而它不需要这个怎么?后天的这个主观意识作为中间媒介。

实际上我们人所有的行为都是中间媒介——这个主观意识在起作用。这个主观意识呢,你太发达了,你太发达了以后,它就吸收了大量的人的先天的这个神的能量,然后对后天的这个存在呢又起到了干扰作用。所以说,一般人他如果要是真正能够做到无为,那么他的身体肯定是健康的。从这个道理来推的话,所以的有为法不可能追到本,得到源。这个结论可以这样下。所以的有为法不可能得到这个道机啊,这个追本得源的这种状态;不可能得到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后天这个环节啊,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它只能让人的后天去觉,它不能让后天去主宰,这是玄德功中所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它三个“不”,它就已经把基本的所有的存在都限定了。你如果超越了这个,你如果说你非要超过这“不”,然后你要去控制,就像那个有很多武侠小说中说的,人的神通都练到不可思忆的那种程度,我想那样的情况是很少的,几乎找不到的。在人世间也的确没有这样的情况,那都是人们的一种文学想象。

我在原来的《双经和一》中就说到这个问题,其阳性的一面呢大家可以去谈,可以去讨论,但是作为阴性的一面却一定要怎么啊?一定要口传心授。口传心授的条件是要考验每个人的德行。功有大小,果实有数,然而德呢它没有尽头,人的德啊你要想修的话,你永远都可以修下去,你就像我们一滴水可以修成一条小溪一样,然后小溪呢又可以修成一条江河,然后一条江河汇入是不是啊,汇入我们的大海,汇入大海呢你就没有边啦,所以说这个德啊是使我们由常入玄的一个怎么?非常基本的能量。也是一个基本的信号。

实际上德在玄界中它也是一种物质,在我们的显态来说,它只是一种信号。在隐态来说,它的确是一种物质,而且是由常入玄的一种媒介,就像一个桥梁一样。所以我们的德是把我们送向彼岸的一个桥梁,我们的德是把我们送向彼岸的一个桥梁。由口传而证真,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靠德来体现的。有很多人就说,唉呀,这个师父为什么老不青睐我,老不点化我呢?实际上作为师父来说,他无所不在,就像我们前一段时间看的那个资料一样,我们所揭示一个真理,那是什么?这个玄理是什么?真师就在身边。我想这个道理啊,是你要等待他的口传的话,你无非是说你要修德。

4、修真的色关难过也在于心。

你修德修到你的品行比较符合于道的存在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样的口传是真传!要不然的话,即使有真传到你跟前来了,你还要碰人家一把悬(弦),你还认为那是人家在信口雌黄。你要是那样的话,我想作为真人的话,作为圣人,他不至于说没有那种智慧;他点化你,肯定能够看得到你的德行的增长,因为你的增长实际上在玄界中它就表现成为德这种物质的积累。君子得到了这种隐性的道机,自然会身体力行地去积德成真;而小人如果得到这个道机,并不是以正念去看待,而是从邪念以验其真,我这句话我只能从口头上把它念一念!所以纵欲贪成,不免要“其事好还”自遗其咎。这些道理呢,也无非是说酒色财气,酒色财气呢,可能你抛财容易,戒酒也容易,是你不生气呢,也容易。但是呢一般色关是比较难得过的。道的性质呢也是这样的,求之于道者就有求必应,怀正念求之者则得以助正,怀邪念而求之者会得到什么呢?这是文章中本来就有的。

实际上这个问题呢如果说没有这段话,可能大家就认为,怀正念去求它的话一定会助正,怀邪念去求它的话一定会纠正你这个邪念;实际上它是不会纠正你这个邪念的,它会帮助你成就这个邪念,帮助你成就这个邪念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让你更邪,所以说道的性质呢实际上是说:其欲夺之,必固与之。它要夺去你的话,那一定先给你,所以说欲擒故纵,实损虚补在起作用。这两句话呢,“欲擒故纵”大家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实损虚补”就不大容易理解了,实损虚补是说你在实际的一面它是损去你的,在虚性的一面呢它去补充你,这样一个道理在起作用。所以说终究盗机将会危及性命。那么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在对这一句话的理解,要拿过来实践的话那是这样一句话:要损己而利天下的机遇也不是那么容易碰上的。

希望大家把这句话理解过来,损己而利天下的机遇也不是那么容易碰上的,是你真正要想损去你自己而利天下,你说要这样的事情被我碰到了,然后我不就能够成就自己吗?像这样的机遇你还不一定碰得上。你即使碰到了,你还分辨不出来,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利天下呢?你还怀疑,你一怀疑,哟,这个机遇它就错过了。所以说这种机遇是很难得的,就像那个台湾的南怀谨在提到这个问题一样,他有一次在讲课的时候就说到这个问题,就说:你们以为做好事是那么容易做的吗?好,我现在给你十万。他就说要给你十万,然后让你一天之内要做好事,把这十万花完,你看谁能做到?有很多人在想,想傻了,唉呀,这真是的,我拿十万过来以后做什么好事呀?你还要有个机遇,是你拿十万块钱做好事,你还要有这个机遇你才能花得出去。他并不是说让你把十万块钱送到那个慈善协会就行了,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你还要找到这个机遇,是你要想帮助人家,你还得有个缘份,你没有这个缘份,你拿什么东西去做这个好事?所以说它这个道理是这样一个意思。是你要做好事,你还得有个缘份,还要有个机遇。所以有时候,损己你要养成习惯,损己你要养成习惯,是你要日行月累,你养成了这种习惯以后呢,你对以后的事,所有的事你摆到眼前来了,你自动就知道,噢!这个事情只要对人家有利的,对自己肯定有利。你就自动的就养成这样一种思维习惯,这样你的机遇才不会失去,所以说我理解了是说,人们为什么不在珍惜缘份中去伸展自己的性情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03:30 , Processed in 0.0164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