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12|回复: 7

(找到十年前写的东西)两条腿——浅论站桩与静坐之理及兼论其它

[复制链接]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 10: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本人十年前的观点,在03年发表在一论坛上!当然其中有些东西我现在认为是偏颇的.但为保持原貌,未作修改

首先声明:本文我知我论,无所成之辈之一家拙见,作抛砖引玉之砖头

问题的缘起:多年前,曾与一搞静坐之友相争,谁都无法说服对方。后,去看一因车祸骨折之友,见其做在轮椅之上,于那一刻似有所悟。今整理一下多年来的笔记,于此相抛,愿与论坛诸友相探相讨,共明浑圆之理。

两条腿——浅论站桩与静坐之理及兼论其它
站桩是一种方法,历史很悠久,尤其是在武学方面,桩功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公认,站桩在芗翁的意拳中得到了重大发展,而浑圆功宗师王安平先生亦曾是意拳门人,苦习意拳多年,后其更是进一步将站桩作为修道之法,并开创浑圆功。而很多人对桩功的武学作用不怀疑,对桩功是修道之法质疑者有,不屑者有。像很多人一样,多年前,我也是怀疑者中的一员,在炼浑圆功后,仍有一段时间站与坐兼习,后来逐渐改变了这些怀疑。今愿将多年前的自疑自答贴于此。
形——千古佛学、道学第一谜
我在炼浑圆功的若干年里,非常的疑惑,为此翻了翻佛经、道典,很多经典至今在目。当然,我原来并不喜欢佛学、道学,毕竟这些东西很高深,只是在炼浑圆功后,一种莫名的东西感染了我,对佛道产生了一些兴趣,当然,我一直看的是原本(没有注释的版本)。在看了很多佛经道典后,我隐隐感到,佛道的难点之一就在形,形是千古佛学、道学第一谜,也是后世学佛、学道之人忽视的问题,很多人追求所谓的高深的东西,但对形却忽略了,甚至是不屑以对。实际上,形是武学、小乘佛学、道学的核心问题。是一切修为的出现点,没有此出现点,就是后世无人能够以佛道经典攀学的原因,没有基石,谈何能登堂入室。真是不积哇步,无以致千里啊!自宋代以来禅宗开始盛行,其因亦在于形,很多人无力以佛道经典攀学,进而只能以参佛经为修行方法了。为什么这么多人搞禅宗?就是禅宗有个容易的方法——参话头,比之佛学、道学来说,总算是有个相对简单、固定的、实实在在的形式。可惜,很多搞禅宗的,搞来搞去,不知道搞了个什么,能有这么便宜的事,参参话头就成功了,这些人只看到了禅宗的外像,而没有看到禅宗的内质。后世的丹道也是如此,很多学人认为法和诀是丹道的重点,但却不知法与诀为何。实际,除了形与意还会是什么。近五十年的气功发展亦是如此,气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发展,不就是在于形,虽不得形之真意,但是由于创造了很多形的内容,故学者众。现代气功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对传统佛学、道学的反思和矫正,然毕竟于真意均失之远矣。
形——修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形是身体的一种状态,坐卧立行,现代体育运动对形的研究也很重视,肌肉吧、骨格啊、姿势啊,现代体育运动更是借助电脑,用以对运动员的形进行分析,研究最佳的形态,进而创造好的成绩。这些已经为人所共知。而我们的祖先们,也创造了很多的运动方式来,来研究形与健康、武术的关系,如模仿动物的五禽戏,形意拳中的形,象形拳等等。可以说,对形的研究一直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历程。道学和佛学对形的研究更是深刻的。道学中的借假修真,实际上很大部分是借形来完成的,佛学中的很多也是借形来完成的。那么形是什么呢?形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既是身的,也是意的,更是心的。形的重要性,可以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说明,形是人体的一个整体的展现、更是人体完美的协作的过程。对于武学、道学、佛学来说,形的作用有二个:炼形筑基(修身)和借形守意(修性)。浑圆功于此有极深的探索和理论研究。
站桩与静坐的作用(目的)
桩和坐都是身体的状态——形,形是一个工具,就是所谓的“借假修真”吧,于修道和炼内功的角度来说,有二个作用:
一、借桩或借坐炼形(筑基),于炼形来说,其目的是:整体炼形,要内外兼炼就只能是在身体外形保持静态下。炼形的目标是松、气血平衡。身体健康可以说是炼形的副产品,这也可能是佛学、道学不屑以对的原因吧。芗翁之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即炼形境界的描述。浑圆功中的松、麻热胀的均衡和饱满亦是在这种状态下的表现。麻热胀的作用之一就是炼形,加速气血的运行。可以说,炼形之核心就是“松”,而“松”贯穿于炼形的全过程之中,松是修身(命)的一个境界。松是炼形所得,是站桩站出来的,可以说炼形筑基之妙尽在“松”字之中。而松与静的关系就更是清晰了,分别代表着身与心的层次和境界。松与静两者相承相促。炼形筑基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是短时间的,在身体没有彻底转化前,炼形将一直存在,是长期的。很多道书中的描述:阳气飞腾,真机勃发,又何尝不炼形之意境呢?此类描述多多,举不胜举。与此相反,后世很多人推崇的静坐在炼形上真意尽失,我遍翻典籍,所得廖廖,现在的静坐就更如此了,很多人更是以盲引盲,令后学无所适从和攀学。
二、借形(桩或坐)守意。借形守意就是喻意于形,守形达意,守意达形,形意一致。实际上,形是意(实际是心与意)的外在表现方式之一,根本无从割裂形意而谈形或意,如浑圆桩中的抱圆是形圆,而形圆是意指挥的,其与意圆又是一致的,这是身心意合一的体现,也是性命双修的体现。而形与意在浑圆功技击桩上的表现,更是得淋漓,《修真心语》中的桩功图和文字论述,足以令我等品读良久良久,并付之一生。再来看现在,很多拳学和气功在借形守意上之支离破碎,惨目忍睹,形的作用已经大大弱化。此类例子亦多多,不再此举之。
对武学的反思
少林的马步桩,少林武术一直将其作为基础,其违背了炼形的至要“松”,所以其只能是练练肌肉和脚力罢了,根本无从深入内部,更不会出内力了!太极拳呢?本是喻意于拳形中的(试力),现在很多人练太极拳变成了拳练拳、变成了擒拿,倒因为果,真意亦是尽失。再看看意拳、形意拳,为什么要练十几、二十年才能成为高手,才能产生内功,很多形意拳名家的回忆录中都提到了站桩,都似有所悟,内功站中得,为何呢?王先生在《修真心语》认为,对这些人来说,内功是自己走过的路,但是其不知所以然。实际上,练意拳和形意拳人的内功主要是通过桩中的借桩炼形和借桩守意形成的,由于他们没有内视,没有合理的用意(麻热胀,五内心法),用意来加速气血运行、加速炼形之功,进而加速内功的积蓄,所以效率不高,内功的出现要十几、二十年才行。与浑圆功相比较,就能得出:一、内功的核心是意。意的正确与否对内功的形成极重要!二桩功本身的两个作用。这也可以看出站桩的“桩”本身,实际上就是借桩炼形,借形守意合一罢了!
对现代气功的反思
现在练气功、静坐的为什么会出现异能,却不能出现武功、内功呢?是因为其既缺乏炼形,更缺乏正确的用意,内功是积蓄于人体的身体或者说骨髓之中,没有炼形至身体健康和三层通,根本谈不上出内功。很多气功自吹自擂,实际上,其有多少东西,一看其功法就明白了。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静坐中的炼形筑基真意已然尽失了,而现代气功更是如此。那么有人把桩功作为炼形(修命)之法,把静坐作为修性之法,会否更加合理呢?实际上,有这个必要嘛,能够一步到位的炼不是更好,省事省力!更何况修身与修性是相辅相承、相促的,谈何能先修命后修性或先性后命呢!真真高级的功法,不仅是要表现在外形上的,更要是表现在内质上,形只是其借用的一个工具,既不要轻视之,也不要形上。很多先达所谓的先命后性,实际上是针对身体弱的人,这些方法是先达普渡、大德之情,并非真的是先修命后修性,其本质是一种减小炼形(修命)强度的过渡之法,浑圆功中的坐桩、卧桩,就是减小炼形强度的桩法,其效远不及站桩,但其适合身体弱的人,作为一种过渡之法为常不可。不过其最终都是要过渡到站桩的。很多气功都在讲 “性命双修”,都是“借假修真”,而在实修时,以盲引盲者多多,炼形筑基之真意几人可得,几人在行;在借形守意上更是不敢恭讳,相当多的人是有这方面的经验的,仔细反思一下就能明白了,再此不多言。
站桩与静坐的区别
站桩和现在意义上的静坐在炼形和借形守意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站桩中自然体现了炼形,达到了身体松而活,正确的用意,大大提高了修性的效率,性的层次提高又反过来促进炼形,这样就提高了修炼的效益,可谓完美体现性命双修,且事半功倍。而现代的静坐之人放弃了或者说不知道有炼形,直接修性,用意又不正确,造成身体不松、气血不活,此种状态的身体对意产生了负作用,影响守意守神,妨碍了对性的修炼,影响了修炼的效率。很多人开始站浑圆桩时,就有全身紧张、肌肉酸痛、脖子僵等等现象,这就是身体不松、气血不活的表现,这并不是站桩站出来的,而是身体本身的问题,只是在站桩中显现并祛除罢了。如果一个人省掉炼形阶段,就直接静坐的话,就会适得其反,就会进一步造成气血的瘀阻,身体紧张,造成修炼事倍功半,缺乏炼形筑基也是搞静坐的人功效差异很大的原因,每一个的根基(体质)都不尽相同,有的人虽然体质不行,但是在某个局部松、气血活、瘀阻少,对外界反应敏感,就容易有异能产生。有很多报道称静坐易得中风等等心脑疾病,原因何在?就是很多静坐的人既缺乏炼形,身体本身就紧张,静坐加重了这种身体不良状态,用意又不科学所造成的。有报道称很多西藏的喇嘛因为静坐而得关节炎等等症,这都是缺乏炼形之故,外界环境的恶劣以及其自身身体就有此类的瘀阻,而静坐进一步加深了气血的瘀阻之故。与静坐相比,浑圆功之所以功效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炼形,修炼浑圆功能够有成者众亦是得益于此,这也是很多迷人们将浑圆功作为得气方法的原因了。那些迷人们眼中的“气”者,只是稍稍站(炼形)所得罢了,其不得正解,以为得到什么了,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而此对浑圆功来说,仅是个开始,远谈不上基础!站住了就是在修命又修性,性命双修。站住了就是胜利的前提、胜利的开始。在借形守意上,浑圆功桩法将借形守意表现的尽致。其意境炼者自明,本人浑圆功炼得不好,但已经深感其借形守意之深,非投入大量的时间终难得窥其全貌。而静坐中的形与意,就不多谈了,好在很多人是搞静坐的,搞的人平心论道就会有自知之明。
两条腿——站桩与静坐的核心问题
很多年前,我也认为两条腿是站与坐的区别,后来在与一友相争后,偶见一坐轮椅之人,在那一刻似有所悟,两条腿不是静坐与站桩的区别,而是静坐和站桩的核心,所以在此提出一个观点,一个课题,愿与诸友共相探讨,以得明家相正。
不管站桩,还是对静坐,两条腿都是一个难点所在。站桩能够达到炼形之功在于两条腿,但是其也是修身的难点所在,在浑圆功中有“上三下七”之法,不就是为了两条腿,上身可能早就炼松了,两条腿却不见得,两条腿是运动量最大的,但是其也是炼形中最难的,最不易炼松的地方。腿如果都能够松的话,上身早就松了,并且松之境已经极高了。站桩是借两条腿来炼形,相反两条腿也是炼形的重点对象和最难的关口。反过来看静坐,静坐之法众多,传统的静坐是双盘坐,初习极苦,两条腿上盘时痛苦难忍,我做过,在没有炼浑圆功前,我接触过静坐,当时就想,既然万法归宗,姿态是次要的,为什么先达要推崇双盘坐呢?而不是我们现在推崇的单盘坐呢?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呢?后来炼浑圆功数年后,方有所思,双盘坐的重点不就是在两条腿嘛,站桩是两条腿站!双盘坐是两条腿盘!都是两条腿?难道其中有道相通?这种双盘坐是不是借腿炼形、借腿定形呢?进而全炼形之功,全借形守意之功呢?那么双盘坐以外的坐法是不是过渡之法呢?最终都要过渡到双盘坐呢?众多的静坐之法不过是因人而异之法或者是循序渐进之过渡法呢?我们在庙里所看到的很多不同姿态的罗汉是不是用形法之不同来告诉后学其借形守意之不同呢?很多人在静坐时喜欢结手印,这种手印本身在古代是否有特别的意思呢(就像今天我们抱圆就有意圆之意)?是不是借特定的手形守特定的意呢?后世的观世音的像为什么是站着的多,而观音的修为已经极高(仅次于佛),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当然,先达创学之妙非本人今天所能尽知,本人才极浅,愚之极,无法全盘回答上述问题,仅此为论坛诸友提供一个角度,为明者提供一个回答的课题?
在此我想说一句,在中国佛学道学论坛(网络和纸质媒体、内地和台湾的)上,很多人文写的很深、甚至是高深难测。但是,以一定角度看其东西,就会明白其不过是个以盲引盲的迷人罢了!其文都是从典籍中东抄西抄而得,甚至对典籍糊解,如同儿戏!先达创学之深意岂是以字解字之辈、东抄西抄之辈、胡言乱语之辈、奇言怪语之辈所能参悟!!
很多人喜欢说“万法归宗”,站、行、坐、卧皆可炼功,此非虚言,但宗于何处呢?法相异,理相通,不能否认一切合于道法的修炼方式都应该有共通的东西,其共通的东西在什么地方?这才是实质。修炼者不能只空空的叫什么“性命双修”、“借假修真”,要知道怎么做,如何行。在静坐和站桩中,就要搞清楚,为何要站,站与坐的区别以及其问题的核心,为什么站是合于道法的,是高效率的!更要清楚静坐的问题所在。空空而论何优何劣,何能服众。现在很多人谈起修道就想起静坐,但是问其为什么静坐是修道时,就一脸疑惑,不知所云,有些人更是不屑一顾,好像是这种问题还有必要问,释伽、观音不都静坐,但是释伽、观音静坐之真谛你知道吗?王先生在《修真心语》中也谈到了有的人骗人说自己恍惚进入老子的炼功状态,事实上老子的炼功状态谁人能知!这些人都是以盲引盲之人!很多所谓高人连为什么要静坐都说不明白,但其已经开山多年了,接引迷人多少人了?迷人们呢?有的人是糊里糊涂的坐,也不思考个所以然,有的更是出来代师迷人了。学术做到此,复复何谈!
最后呢,对于很多迷于静坐之人,对于很多曾像我,静坐与站桩一起炼的迷人们说一句:静坐是先达所创的修道方法,我不想贬低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学此之人要问一下自己,其中真谛是否已然尽知!在我看来现在的静坐之学已经是真意尽失了,所谓的名师们有几人已知其中真谛?又证得了多少真谛?望后学自明自选!!学要学的明明白白,选法是很关健的,毕竟很多东西是要用一生去追求的。
(百家鸣2003-10-10浑圆武道)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09-9-2 11: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浑圆站桩之原理不错!拜读了。是好文章!谢谢!要成为武林高手,站桩少不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读过无数气功武术方面的文章。也练过很多种法门。还炼过并通过了手劈砖头、钉床、刀床、头项开砖、汽车过人等等测试。
后来遇到老师,才知道好多法门转来转去总在精和气的层次,不见“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9-2 11: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武术到修炼的优势是明显的

真让我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09-9-2 11: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潘说的不错,有武术功底的确有优势。而且是出山渡人渡己的一个重要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 11: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有些观点还是幼稚的!

让大家看看当年的幼稚吧!

那些年偏重于实验了.对太多的问题进行了怀疑,进行了实验,现在看来太过浪费时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9-2 13: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再整理一些现在的体会出来吧,以后其他论坛上也能用得上。

比如诵读道德经的体验、效果。这个可能还可以和有实际诵读经历的道友互相交流一下。

另外怎么只有站桩,应该还有些套路动作吧?不然怎么应用到实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古一日 发表于 2009-9-2 22: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年代是功的时期几位大师级的人士出山,社会上无论是以武、以气、以医、以理、以数等等入功者,都在各种传法上转,包括各种所谓的功能更是令人梦寐以求所想往的现象。到二千年后,还在坚持追求这种功的少了许多,有部分人被社会经济改革中革去了学功的理想和兴趣,另有部分人进入了道的修炼,当然也有过去学的影子所在,就是以功入道以法入道。可最终还是千径万径汇入一条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3 0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小潘于2009-09-02 13:00发表的:
那再整理一些现在的体会出来吧,以后其他论坛上也能用得上。

比如诵读道德经的体验、效果。这个可能还可以和有实际诵读经历的道友互相交流一下。

另外怎么只有站桩,应该还有些套路动作吧?不然怎么应用到实战呢?

不写那些了,太幼稚了,都是画蛇添足,先圣的经典已经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读道德经可以让我们自明,明人,明师,明社会,明法,明道........................................

桩可以看作外心法,也是心法的一种.有些东西要看深一些!不要形是形,心是心.意是意.

桩搞好了,一切都在其中.大简而大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10:47 , Processed in 0.0223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