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6|回复: 1

极限理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转)

[复制链接]
静如 发表于 2010-5-27 22: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极限理论(the theory of limit)
  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第一个坎就是微积分的极限理论。对极限理论的理解和处理是专业学数学和其他科系学数学的分水岭之一,这就是微积分教学中臭名昭著的数列极限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理论(epsilon——δ,函数极限为epsilon——Delta理论)。这个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Delta)理论诲涩难懂,令一拨刚从初等数学跳到高等数学的学生焦头烂额。包括数学系的学生,一些人到了毕业,还对为什么要用如此抽象的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Delta)理论极限来描述微积分的极限理论的不甚了了。以数列f(n)的极限为L为例,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理论是这么表述的:对一个任意给定的实数ε>0(epsilon),存在一个相应的正整数N,当n>N时,|f(n)-L|<ε 成立。我们就认为L是f(n)的极限。
  微积分的极限理论的核心是,如果一个数列或函数无限地接近于一个常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这个数列或函数的极限。由于可用原数列或函数减去极限常数而构造新的数列或函数,问题就可变为“一个数列或函数无限地接近于0”,也就是微积分学的精髓无穷小量。数学家以外的人一般就认为这个无穷小量就是0。这里关键的东西是“无限地接近于”的表述。什么是无限地接近?一般人可以说就是要多近就有多近。在其他学科尤其是社会学科这么讲也说得过去了,但是数学家对它不满意,他们是一群追求逻辑完美的人,这样含糊的定性分析不能让他们止步。你说毛主席和林彪在文革开始不也是要多近就有多近吗,后来不是照样掰了?数学家要的是完备的定量分析,这就是说,给你一个以0为极限的数列或函数,凭什么来度量它和0“要多近就有多近”?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Delta)理论就是要给出一个判定准则。
  陈景润的讲座让众人耳目一新。他先引庄子《天下篇》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无限的思想从我们老祖宗那里就有啦。大家不是都说这个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Delta)理论难懂吗?那现在我就用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理论来试试庄子这个中国命题,看看在座不是专门学数学的人能不能也听得懂这个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几百人的大教室里座无虚席,鸦雀无声,都想见识一下陈景润怎么剃这个刺头。陈景润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的就是微积分学中的无穷小,也就是每天切割棒棰,最后棒棰长度的极限为0。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理论翻译成庄子的话应该是,“一尺之棰,日取其半,切到某一天,没有了。”注意,这里有和没有,决定于我们的观测水平。如果用肉眼看,可能分到500天就看不到了,我们就认为没有了。但是换上一台显微镜来看,又可以看得到了。于是我们继续切,再切到10000天,这台显微镜也看不到了。但是换上更高倍的显微镜,还是看得见。我们就继续切下去。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理论说的是,只要你给一个分辨率,不论是多么精确的显微镜,我总能给一个天数,当分到那一天之后,你的观测工具就看不见了。于是,对任何数列或函数,都用这把尺子去量,以分辨它的极限是不是0。满足这把尺子,极限为0,反之则不是。这就是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理论无穷小——极限为0的实质。在“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个具体问题里,L=0;f(n)=1/(2^n):等分一尺之棰n天以后的长度;ε:任意给出的长度(分辨率);N:达到这个长度(分辨率)所需要的天数。
毛泽东从辩证法的角度基本接受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一九***年八月十八日,他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说:“列宁讲过,凡事可分。举原子为例,不但原子可分,电子也可分。”又说:“电子本身到现在还没有分裂,总有一天能分裂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个真理。不信,就试试看。如果有竭就没有科学了。”
  有人注意到,毛泽东十分偏爱这句话,如五十年代中期对家钱三强,一九***年八月同周培源、于光远,一九七三年、一九七四年接见杨振宁、李政道,等等,都提到这句话。
阿城 发表于 2010-5-28 1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积分在高科技方面是很有用的,特别是卫星航天技术。无数个极限组成了微积分体系,而条件是设定好了的排列组合或者归属整理。因此零在数学家眼里不再是虚无飘缈的数值,她是个座标,是随观察者“分辩率”的高低,给人们带来无限可能,及无限生机,无限结果。

只要条件满足了,“积微分”(玄德语),能够创生-造化,一切美妙的世界,oh,买个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0:19 , Processed in 0.0205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