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0|回复: 6

厚音老师博文:观念与存在的响应

[复制链接]
流沙河 发表于 2010-6-11 09: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4ace050100k0hk.html

  我们现在讲六道轮回、西方极乐以及天堂、地狱等,这些到底是什么?其实这都是我们观念中的一种创造。我们自己创造了它,我们就承受它。我们之所以从中解脱不出来,是因为我们自身的观念太环环相扣了,每一个细节都携带有祖祖辈辈的不知道多少次的深切的感想或者是幻想,然后又产生深切的难以摆脱的妄想,最后人类就自己把自己限制在自己的既有观念里面了。任何宗教、文化,一旦变成僵死的教条,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生命力,它的原则和规范也就变成了一种枷锁。这个枷锁就把我们的观念铐在非常难以移动的被动的状态中解放不了,这就是我们执天之行所应该警觉的地方,如果警觉了自己观念的狭隘性,就会知道只要改变了这一点,那么我们自己所有的存在都改变了。我们修,就是要使自己的观念,向有德的方向看齐,就是老子说的“其德之厚,比如赤子”的这个德的方向看齐。老子在暗示人们真正有德的人,不是思想深厚,或者文化根底很深厚,或者是受教育的程度很高,或者是这个人很聪明有比较好的科学思维,他不是从这个角度去下结论的。而是从完全的无意识角度去确定人的有德或者无德。当人的思维在增加的时候,那德行肯定是下降的。
  《黄帝阴符经》中就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我们在这句话的面前就要看看自己尽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要是尽到文化的积累上面,我想那就非常被动了。我们是不是反对文化的积累呢?不是。而是说如果我们把文化的积累当作是一种动态的积累,就比较好办;当作是一种心灵的陶冶,就比较有美感了;当作是一种我们自身在比较的过程中的一种借鉴,就更加具有现实的动态意义了,就更加能够从每一个角度,都能够找到既不确定,同时也能够进行选择的这样一个积极的角度,从而给自己一个明显的或者是积极的发展道路。
  我们在观天之道的时候,就要学会天道的变易性。天道什么时候把它确定成为一种量化的非常标准的存在呢?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它也不是固定的。这就说明天道都有出入的地方,那么人道更加是这样啦。所以人道有时候就要学会用一种波动的思维去适应这个波动的世界,世界本身就是波动的,无论是光也好,声也好,以及其它物质的存在也好,都是一种波动,既然是波动,我们就要适应这种波动,这个也叫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静如 发表于 2010-6-11 17: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生活在观念的世界里,颇如庄子所谓的“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然而无论如何,仍然是脱离不了窘迫的情形的,不如相忘于江湖,即不断改变观念。其一,不断的改变观念即不让自己的思维形成固定的模式,可以免除人因为妄想和执着而造成的思想桎梏、僵化教条以及取舍的分别心。其二,观念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时间场合的不同,观念自然也必须变动,否则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其三,世界是变动的,如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言,万物皆动,万物皆流,“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观念如河流,自然也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四,如厚音老师所说,世界这种物质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波动,人当然也应该以波动的思维去适应这个波动的世界,此为观念与存在的响应,亦即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其五,观念(concept)即是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既然人们的认识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历史性和局限性,其认识事物的能力总是需要不断加强,认识事物的程度也需要不断的加深,视角也需要不断的完善,改变观念即意味着不断的推陈出新。没有观念的更新,人类也就是死水一潭,更谈不上发展了。其六,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人的观念总是带有某种特定看问题的视角,因此,不断改变观念在方法论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种方法能让我们总是探索和发现新的视角,不断地包容多元化的各种存在,不断地走近整体,与道谐振。
然而,要含德之厚,逍遥乎游方之外,则唯有“莫若以明”,“两忘而化其道”了。如此,则自然得无所待之自由之境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城 发表于 2010-6-14 13: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波粒双重性,定不定相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溪水居士 发表于 2010-6-19 22: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堂地狱,皆乎一心,动 是生命的原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0-6-29 1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种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神灵、宗教、偶像,这就是人创造自己的实相,是人群集体意识的长期定向导向所致。在往昔文化分离的时代,人类各种群在自己创造的观念中循环依托,也算各得其所。但在全球化越来越深入的当今时代,局限于种群观念塑造的历史文化、宗教现象中就无法适应更广阔的发展。唯有天道,全人类共见共感,生生不已、从无限到无限,才是最可靠的依托;唯有当下的放弃既有观念桎梏的心眼清澈的法地、法天之思、悟、行才是与天谐行之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10-6-30 18: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变的是现象,不变的是本体,曾仕强说的有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10-7-12 00: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道性规律来说,响应是事物运动的必然。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响应。
响应是具有多维性的,取决于主体与环境的条件。
响应是具有频率性的,犹如收音机与电台的电磁波原理一样。
响应是具有灵活性的,失去了灵活性就会失去很多响应。
最理想的响应,是无观念的响应。
瞎说一通,重在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2:33 , Processed in 0.0230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