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11|回复: 5

与时具进谈修炼

[复制链接]
白开水 发表于 2010-7-10 22: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在这里谈一谈,余个人的一些见解。权作为参考。
当年佛祖传了两大法门,一是宗门,一是教下。佛法其实最圆满的人生哲学。但是就这个“不可说”(道家称之为“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洋洋洒洒五千言,讲了一个道的规律。故,千人看了,有千见。亦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母雷特”——莎士比亚)万万不可死于某一处。观今天之学佛者,多是痴迷执一处,不得根谛,迷迷相执。因个人的天赋高下,对于道的把握和运用也有天壤之别。实在是非一言可尽也。
佛祖当年在灵山法会上讲法,于时,“捻花微笑”,众人皆不明其心。唯我大迦叶祖师,当下,印心,佛祖笑而传心髓。这是佛经上著名的捻花微笑典故。这个东西就是宗门,传的那个东西,就叫“不可说”。也就是禅。关于禅的典故,这里,余就不再搬门弄斧。只是想说一句,凡是真正得佛祖宗门心髓的学子,并且真正悟这个”不可说“的学子,方可真正明白宗门之深邃含义。
教下呢,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当年,佛祖于菩提树下开悟,他发现众生有八万四千个毒心,非常之毒。佛祖一看,没法了。于是,就因着众生的毒心缘,随布讲八万四千对治毒心法门。于是,辛苦讲了49年。之后,涅盘。也只有众生自己循着自己的机缘流转生死了。
复观当下呢,实为太平盛世,千古未从有也。于是,佛道之大兴起。亦是众生之因缘。但,问题多多都来了。基本都走的是教下的路子。但并不否定教下的路子不好。不好的话,佛祖也不会辛苦49年讲法。只能说方便法门。何谓方便?对机即是方便。就是对症得到对治就是方便。比如,山西小院讲念佛的事,还刻出了不少碟子,劝人念佛。它里边举了大量的念佛病好的,度过灾难的生动的事例。怎么不好呢?很好。众生的根器不一,这个法门,亦是大方便之法门。其他,密宗等等,不一一而论。问题在哪里呢?在迷相中,见不得他人过,见不得与己见不一者。第一,迷相者,比如,很多人,包括现在很多学佛学的比较好的人,总整个佛衣穿着,满嘴巴的佛话,开口闭口都是佛经上的话,俨然佛类也。其实,念佛也罢,穿佛衣也罢,它只是一个相,就是必须用这个东西来熏陶你的心,熏陶什么?就是熏陶你那个状态。使你的状态得到佛力的加持熏陶。简单的说,就好比,人是一块铁,那些念佛啊,就是好比跟佛沟通频率吧,这么讲吧,好比磁铁。就用这个磁铁来熏陶铁。时间长了,这个铁也具备了磁铁(佛)的状态,也象块磁铁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正出在这里,因为大多的人,他的思维不能与时具进,痴迷佛经里的文字,文字固可载道,但是,它是要发展的,必须以辨证的与世具进的眼光来把握它。比如,佛衣,当年就那么个穿着打扮罢了。在今天呢?很多人还是痴迷这个相。就如西服,上到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国人有多少穿西服的?国人最多穿的不是中山装和绿军装嘛。那大家看现在,你上大街看看,有几个人还愿意流行穿中山装和绿军装呢?这不是一个道理嘛。佛都在2000多年前穿那个状态的衣服,现在都2000多年后了,一点都没进步,还是一个执着的死板的思维固执在里边。尤其是,作为现在的社会,什么是道呢?这个当下就是道。这个当下是什么?就是你所处的周围的环境一切人和事的氛围的状态。你上班也穿着佛袈裟试试看?你在党政司法公安纪检委部门,上班也穿穿佛袈裟看看!看看,你被领导次的象个鸟是不?看看你能穿出去吗?你跟领导交往办事时,先把双手一合掌,然后念一句:阿弥陀佛,然后再跟领导说话。看看领导次你次孙子似的不?恐怕你也没那个胆!借你个胆子你也不敢!对吧。学佛嘛,就是叫你学佛的精神,在你的这个“当下”圆满你的佛的状态。佛经上,佛说的那个状态,是佛讲了他当时的当下。但是,很多学佛的,他就整不过这个弯来,整个脑袋都是“刻舟求剑”思维。你在生活里不碰壁,谁碰壁?你不遇到麻烦,谁遇到麻烦?都是你自己折腾来的!
尤其是很多得了禅的学子,都这么个折腾法,你不倒霉,谁倒霉?话不好听,话粗,理不粗。
就象“文以载道”,这个“文以载道”与时具进的啊。自从先祖仓颉创造文字来,沿革了多少了啊。“汉字的演变”从岩画、刻符等图画文字生发,到甲骨文这一古汉字的正式出现,再到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相继出现,直至今天的简化字这一完整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与时具进的过程吗?大家学东西,整个都是一个死脑子!难过你不升华,不提升层次,修不上去!
上边讲了文以载道的文字这个工具,载的道呢?也是一样与时具进,也是一个承前继后的过程。单单以韵文来讲,它的发展历史过程就足以震撼国人:
  韵文是讲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字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或文章。包括了如赋、诗歌、词曲等。
  不同时代有其流行的韵文文体。包括:
  周、春秋:诗经,以四言为主的诗歌。
  战国:楚辞 。
  汉朝:汉赋、古诗、乐府 。
  六朝:骈文、诗、赋。
  唐朝:唐诗、乐府、赋。
  宋朝:宋诗、宋词、赋 。
  元朝: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赋。
  明清:戏曲、诗、词、曲、赋。
  蓝朝(近代):新诗、歌词、赋。
红朝(现、当代):诗、词、曲、歌、辞、赋
余觉得,当今学佛修炼者就象个傻瓜似的,根本就没有继承祖国博大的文化传承,满脑子的物欲太重。还觉得自己了不起。
正是这个文以载道,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典髓,才有了:人身难得,中华难生,佛法难闻,明师难遇。观当今国人呢,正在逐步抛弃这个传统,真是悲哀。就如时下热播的李少红这家伙的《红楼梦》,居然给林黛玉安排了一个裸死!余简单看了简介,连看都不屑于看。真是自断国髓。图迷失于金钱名利里,当不知报应之深重,夫悲哀!
学佛修练,是个很简单的东西。很多人他不这么修,比如,很多学佛的,家也不要了,老婆也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工作也爱干不干了,整天就知道念佛,问之:我念佛就是为了往生!就你这个自私德行!你能去得了吗?生身为人,是带业而来,是极为珍惜不容易的,要圆满随缘了业,何其不易也。其实,
一旦得了佛祖之宗门心髓是极为简单的事。这里即使是因缘得了心髓的学子,素质根器也是云泥之别。现列举几个类型,莫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粹巧合。
一种是痴迷型。得了心髓不如没得。整个磕头烧香拜佛。整个是一个揣皮250。不想多解释。
一种是自大自满型。有这么一些人,他学了正法后呢,就觉得自己除了老师,他第一了。谁也不在他眼里骨碌。整个是一500。不愿意多解释。
一种是背师弃祖型。这种人最恶心。连基本的做人的良心道德都不具备。天地不容之。据余生活中鉴真,确实有这种人。而且全身皆黑也。懒的说这种人。
一种是患得患失型。这种属于一山望一山高型的。学别的吧,又怕丢了这个。但多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如,学某师的莲花动功,图求开中脉,搞的自己全身黑乎乎的。这真是傻瓜520。
一种是莫不关心型的。时间长了,在他心身中,都忘了。也没什么概念了。麻木吧。
一种是痴相型的。这种人多喜欢穿佛衣,动者开口闭口是佛经上的佛话。俨然类佛也。实际多是半掉子,若能去掉相,自然可更上一层楼,倒也不是大坏事。只是他的习气里有这个东西,慢慢去掉习气即可。
一种是糊涂型的。这种人吧,他把心髓当了教下法去学习。对整个心髓把握不住,这种人很危险,一旦遇到事,他往往就会觉得心髓不管用,而弃之。皆因理都不明。这么多年了,这样的人太多。
一种是理法不相合者。这种人其实道德很好,他也认真修。问题是一旦遇到事,他很容易失去自己。啥也不管用了。换句话说,就是把自性都丢了。比如,遇到一个难题,他就忘记了自性,马上掉进这个难题里,不知道怎么办了。在这个难题里转圈了。只要有人一点,他又恍然大悟,马上又好了。这个情况就是不能真正融到自己的身心中。
……
不举了。
余好易,亦研究多年。很多人就对余生意见。说余不务正业,荒废了大道。易道这个东西吧,余建议你,读读《周易》后,再来跟余谈吧。你不跟余一个层次,你明白不了。门外转圈自己都不知道。老师讲的“天律”,你们把握了多少?明白了后,再来跟余聊这个东西。
易是一部哲学,它高度的阐释了这个世界的发展变化。而且高度的概括了这个规律。预测,只是其中最基本的功用。因为易,在阴阳里讲。故这个阴阳非是一般人可以把握的。说句实在的恳切的话,能把易学好的,必定有他的某一方面的过人的天赋。非是人人可学也。
易,不易,简易,变易。已经讲了规律的与时具进了。易,中华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瑰宝。那的确是天书。
因余天赋有限,也只能讲这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zhuan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7-11 07: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开水的文风颇有秀才落第之叹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10-7-11 17: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开水兄此文章不错,主是批评多了一点点,倒也符合率真的性格,哈哈,以后还想倾听学长谈点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通 发表于 2010-7-11 18: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快乐读经于2010-07-11 07:16发表的 :
白开水的文风颇有秀才落第之叹也,,,

同意 酸秀才之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白开水 发表于 2010-7-11 23: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10-7-12 00: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开水学长的道理佛理大有长进,赞一个!
不过俺还是喜欢喝原质原味的山泉水,喝白开水感觉有点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2:36 , Processed in 0.0163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