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2|回复: 0

转:《丹道科学》校对记(38)

[复制链接]
静如 发表于 2010-8-25 11: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e9664f0100l0xj.html

厚音论弱为强母:
古人善为道者,其表现和内涵分阴阳之一对。外象柔弱则内存刚强,何以至此?都是因为其神之故。“不神之神谓之圣”,常人不明其象,不通其理,用凡心度圣意,将圣人以愚之,此为“心之愚拙者,妄援圣人之愚拙自解,殊不知,圣人时愚时智,时巧时拙”。以此修道之人则不可不知圣人处世的阴阳之理,如此方不至错过内练的火候和接引,外练的点化与求证。圣祖曾描述过古代善为道者的外象:“古人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之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善于按道行事时,犹豫之中含谨慎,就像冬天涉水过河一样,审慎之中含小心,就好像四邻都是强敌,严肃之中含庄重,如同登堂作宾客,行为上随和中藏生机,就像冰块在环境中溶化;敦厚朴实中含镇静,就好像素材无华不为人识,其宽广若谷且呼之有应,如同我们求之于神,其表现浑沌愚昧而不露锋芒,就好像有人存心扰浑了水一样。为什么修成的人显得这样柔弱丝毫没有一点大将风范?为的是要合于道性。形体为阳,其神为阴,阳性的形体若表现为刚强,那就是阳性处阳位,终致转阴,此即阳极生阴之道,天下莫不畏,圣人能明此理而求反。阴性的神如果没有形体的柔弱相合,那么性命的精华就会被形体所夺而得不到正常的生长、发展;就像怀抱中的婴儿,其母的天性就是对孩子的容忍,如果怀抱婴儿的母亲与其子逞强凌弱,那这个孩子无疑是在灾难之中。这是母强子弱时的情况,将来孩子长成,成了母弱子强的局势;其母也只有常抱其弱才能服子,否则强服其子则为强子所不从而致分离,这在现代教育中不乏其例。神为何物?古人云:“阴阳不测谓之神”。神是通往“道”的唯一出路,是人和于道的根本条件,人无非一性一命。此中阴阳之节律对于人心来说,尽数都藏于“居下、退后、无欲清虚、无我、自然、无为”之常道中,而常人莫能知,莫能为,皆因人心好强而鄙弱也。此弱者之道并非性命都弱,而是仅弱其命的存在状态。性强是因为人弱,人弱是因为明理,明理则容易得造化之种,有种就必然有生,有生就能呈真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4:44 , Processed in 0.0130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