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09|回复: 5

圣人出 黄河清!?罕见 黄河水变清

[复制链接]
沧海扬帆 发表于 2008-6-12 09: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人出 黄河清!?罕见 黄河水变清


  20080610215958608.jpg


黄河壶口瀑布平时的照片

新华网/号称“天下黄河一壶收”的黄河壶口瀑布,进入六月主汛期后,十里龙槽上游五百余米的水流宽度缩小至两百余米,并出现了河水变清的罕见景象。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陕西宜川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二十五公里的黄河壶口处。 黄河巨流一路奔腾,在此被两岸苍山挟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滔滔黄河,由三百米宽骤然收束为五十余米。倾泻在落差达三十余米的石槽中,犹如巨壶注水,故名壶口。

据黄河壶口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受去年冬天长时间降雪及低温影响,整个冬季黄河在陕西境内冰封河段长达四十五公里,黄河壶口景区被迫关闭近两个多月。从今年四月起,壶口瀑布流量在每秒八百立方米以上,在黄河两岸形成了瀑布群。瀑布汹涌澎湃,涛声阵阵,蔚为壮观。

进入六月主汛期,黄河壶口瀑布本应该是水流加大,浊浪滔天,然而今年主汛期的十里龙槽上游五百余米的水流宽度缩小到两百余米。水流量仅为每秒一百一十立方米,河水也变清了。昔日奔腾怒吼的金黄色大瀑布,如今十里龙槽显得格外平静,黄河上游呈现碧波流淌。这一现象为历年罕见,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20080610220836283.jpg


20080610220839859.jpg



  据北方网报道,号称“天下黄河一壶收”的黄河壶口瀑布,进入六月主汛期后,十里龙槽上游五百余米的水流宽度缩小至两百余米,并出现了河水变清的罕见景象。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陕西宜川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二十五公里的黄河壶口处。

  黄河巨流一路奔腾,在此被两岸苍山挟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滔滔黄河,由三百米宽骤然收束为五十余米。倾泻在落差达三十余米的石槽中,犹如巨壶注水,故名壶口。

  据黄河壶口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受去年冬天长时间降雪及低温影响,整个冬季黄河在陕西境内冰封河段长达四十五公里,黄河壶口景区被迫关闭近两个多月。从今年四月起,壶口瀑布流量在每秒八百立方米以上,在黄河两岸形成了瀑布群。瀑布汹涌澎湃,涛声阵阵,蔚为壮观。

  进入六月主汛期,黄河壶口瀑布本应该是水流加大,浊浪滔天,然而今年主汛期的十里龙槽上游五百余米的水流宽度缩小到两百余米。水流量仅为每秒一百一十立方米,河水也变清了。昔日奔腾怒吼的金黄色大瀑布,如今十里龙槽显得格外平静,黄河上游呈现碧波流淌。这一现象为历年罕见,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

有网友评论如下:

1、黄河水变清了,黄河怕是要改名了?

2、近期会有大事发生的!

3、................怪事连连啊

4、圣人出 黄河清



圣人出则黄河清。”([明]程登吉:《幼学琼林》)传说黄河五百年变清一次。甚至还有“千年难见黄河清”的说法。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普天有道圣人生,大地山川尽效灵。 尘浊想应淘汰尽,黄河万里一时清。”([明]罗贯中)

4、推背图 五四象 乾下兌上夬

颂曰
不分牛鼠与牛羊
去毛存鞟尚称强
寰中自有真龙出
九曲黄河水不黄

5、圣人出,黄河清!
guext 发表于 2008-6-12 1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黄土高原大旱,没有雨水流到黄河里,河道里只有青藏高原流下来的水,当然清啦,要是黄土高原变绿洲,黄河也早就清了,不过也没关系啦,水清心就跟着清,水浑心就跟着浑浊吧。不管怎么说还是多出一些圣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若尘 该用户已被删除
若尘 发表于 2008-6-12 19: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08-6-14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指圣人出生,?还是指圣人下山度众,?请道友尽快答复,因我在别的论坛讲了此事,无法回答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春华秋实 发表于 2008-6-20 09: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颠倒颠其妙在中间,后天意识的清静。圣人意识就会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秋天的云 发表于 2008-6-21 20: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能容万物,才有清浊,心能生万法,才有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05:12 , Processed in 0.0196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