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46|回复: 7

犹豫当中见心性

[复制链接]
半碗茶 发表于 2010-11-15 22: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日和极好朋友一起散步,途中朋友接一电话,电话的意思是电话一方的母亲不幸病故在医院,送的时候是我朋友单位的车送去的,问能不能就用我极好朋友单位的车送病故者回来,我听到这,马上想,找灵车送也才几百元,用单位车送死者多不吉利呀,我内心犹豫想劝说朋友不要答应的时候,朋友却一口答应可以送。
    散步一会后,朋友提出来去给一个我们都认识的孤儿买冬天的衣服,我也很爽快答应了,到了商店选择衣服的时候,朋友挑选了一件一百多块的衣服,这时我内心犹豫了一下想,要是买一百多的衣服,那就只买一件,裤子就不买了,可是朋友很快又买了一条裤子。
     昨天晚上做梦捡到一个大钱包,打开一看有好多钱和银行卡,想自己占有,一想不对,犹豫一下开始找失主了。我朋友是啥也不修炼的为啥有大修炼之心性,为啥我炼来炼去内心还很犹豫呢?惭愧呀。
小潘 发表于 2010-11-16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真正的修炼。功夫全在平时的积累。半碗查已经掌握的修炼的关键所在。果然是根基深厚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友 发表于 2010-11-16 14: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中无修炼概念,全凭天性良善累积行事,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11-23 13: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他所说的这样一个现实中的修炼,包括送病故的人和去替孤儿买衣服的这个事,就可以看得出来,修炼的人考虑得角度比较多一些,关于接送病故的人就考虑到吉利或者不吉利的问题,而一般的人如果要是普通不修炼的人的话,从朋友的角度上只要觉得是朋友就应该帮这个忙,而没有考虑到什么吉利不吉利的问题,那说明我们这个修炼者在思想观念上无形中就吸收进来有很多消极的状态,消极的状态,或者消极的判断标准,然后就认为这个是不利的,然后就不愿意干。然后觉得人家花几百块钱请个灵车就够了,既然请了灵车的话那要这个朋友有什么用呢?就是即使很困难的那个角度也应该从朋友义气的这个角度上去考虑,这样才能算得上是朋友。所以说考虑问题的角度的变化是由人们的观念这样自支撑着的,这个观念到底是好还是坏呢?总的说来它也属于妄念,就是说观念中间有很多想法它不一定符合于我们现实中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这种精神,这样发展下去的话,相对说来我们的修炼者比不修炼者难度就更大一些。

——熊老师选取了这个问题在语聊室中的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11-23 14: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莫名其妙的就是信息,什么都要靠信息。去草庄吧,有条件就去。有人就说没接到信息不去,等接到信息再去。他这个信息还必须是梦境太上老君请他去了才去。他这一犹豫,可能是5年。
有的道友就不一样,听说熊老师又回草庄了,就想草庄现在可能很困难,就去了,看看自己能为草庄做些什么。
这一个念头,境界就不一样了,差远了。而不是以每天能打坐几小时来评判的。虽然打坐也很重要。(这是我说的,不是熊老师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11-23 15: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熊老师又说了:
我们从生活中发现了这些例子,然后我们就知道我们本身修炼多了一个标准,多了一个前提,然后就多了一个负担,多了一个负担就是说自己思想上很难以摆脱自己本身所形成的窠臼,就是摆脱窠臼你就摆脱不了了,被自己的思想就限制住了,这就是六祖所说的,“见境思境即乱”,你见到了这个环境,然后你就要思考它,考虑到它的多少啊,或者是应不应该,吉不吉利啊,是不是?这个角度一思考就乱了。那么“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那么这个“见境而不乱”,那么是什么样的“见行而不乱”呢?如果要是从佛学的那个角度上来说总觉得如如不动就行了,从道学的那个角度上来说就应该深入实际,就要懂得什么叫德,这个德呢,就是说自己要养成一种非常良好的思维与惯性,这个思维和惯性就是说无意识的思维惯性,要学会无意识的去处理,他给人家的时候就自动的无意识的愿意奉献出去,而对自己呢,就无意识的要加以克制,克制那也就是说对自己私我的那一面,对自己私有的那一面要加以限制。如果要是说不加以限制自我的这一面就是开始膨胀了,连自己花得钱都不够他怎么会在外面很慷慨呢?但是作为我们的好朋友在这个时候非常慷慨,那就说明我们普通人即使不修炼他也处在修炼的形态中,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呢,画一条决然的界限,这个界限呢,实际上在哪个方面呢,在我们的妄念,我们修炼者的妄念呢就多一份而已,不是说我们的真念,我们的真正的念头多了一份,而是我们的妄念多了一份而已,从这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说大家要对这个引起警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0-11-23 15: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小潘


注意要没有成见,成见、标准越少越好,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随心所欲而合乎自然之道那就好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11-23 15: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本身修炼多了一个标准,就多一份负担。
我们可随时反省一下,我们的标准何其多啊,奈何?修到后来,一到百姓中间,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为之奈何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4:50 , Processed in 0.0181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