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箭凌

关于做了再想的进一步探讨

  [复制链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0-11-26 12: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物、植物是做了不想,因为它们没有可想的器官、功能,但是却常常有鬼斧神功之作,如蚁穴,如蜜蜂与花朵之间的授粉配合,数万蚂蚁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配合;而人类的常态是想了再做,三思而后行,也有很多成就,但是成就在,人没了,或者人虽在,烦恼增多而不可解,也是遗憾。
  现在的要求是做了再想,颠倒常态。做中有想,也属于做了再想。不知我说清楚了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11-26 12: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能, 只做不想岂不是比做了再想更进一步?我们如何不一步到位?
箭凌 发表于 2010-11-26 10:47


我反对。
“做了,再想”理论从来就没确定“做了”就是对的
相反“做了”都是“错的”,或者比较能接受的说是“不完善”的
正因为如此,才有“再想”
如果希望“做了”最好别错啊,这种利判害断放在第一位,就成了“做了做了”和“做了不想”的错误理论。
一步是到位了,失去了再想的改造机会,就没修炼了。
所以,熊老师在花生焉了以后批评,属于再想阶段的棒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0-11-26 12: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倒是想起了《实践论》,实践产生感性,感性产生认识,认识作用于实践,实践得到提升,这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实践在先,而理论或者是总结在后,有总结,然后再去实践,必然有实践的上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0-11-26 12: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怎么作用于实践?总结上一步实践得到的认识就是下一步的实践提升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10-11-26 12: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小潘老大经常是“做了再想”发的贴,那么发贴后想到了什么呢?能不能把体会让我们共享?对我们也有启迪作用啊,谢谢老大!
       对不起小潘道友,我习惯以当下的人事物作比喻,不免多有得罪。也是实践“做了再想”,望大家原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11-26 1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之后感觉是话说出来了很痛快,这时不一定会去再想。
然后很多道友善意提醒我:要少说话,不要张扬,要低调,要谦虚,实在不行用马甲发帖,要学会保护自己。
此时,我不得不“再想”:
人是有嫉妒心的,自己得到的东西不一定喜欢轻易让别人来分享。
人是要面子的,怕说错了丢面子。
人是会掩饰的,内心非常高傲的时候表面一定是很低调的。
....
很多很多,经常地“再想”
总之是人有很多缺点(我说的是我自己)。
那怎么办呢?
说出来!借用这个平台,接受任何的赞美和批评,偷偷地改正。这是一个方法。
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只看不说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10-11-26 12: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潘工老大分享的馒头!感恩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0-11-26 14: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小潘


小潘的想了再做:

坚持做了再想一万年不动摇!

贵在精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4:54 , Processed in 0.0145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