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67|回复: 0

《四维奇藏——阴符经讲解录》第七讲 第二节 人以愚虞圣 我不以愚虞圣

[复制链接]
厚音 发表于 2008-7-25 20: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1、大智若愚的慎行是修真的极好素质,大巧若拙的平常心(不奇)是我们得到天地青睐的资本。

  有人认为圣人的说教和行为都是愚蠢的做法,并在修为中以自我的判断来衡量圣人;我却对圣人无为损己,常善予人的不言之教不敢有丝毫的怀疑,并在修行的实践中对圣人大智若愚的表现保持高度的悟性。

  所以,常人总希望从表现神奇中寻找圣人的踪迹,而我却总是从“众人为师”、“至人即同于常人”的道理中去寻找我能吸取的教诲,并在没有神奇的环境中去发现圣人的踪影。相反,却又从圣人平常的表现中体悟微妙的神通。

  2、没有神奇表现之神奇才可能长久,长生久视的通神载道而不显最难为。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这两句话,中间用了分号。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倡大智若愚,但是老百姓往往觉得圣人的行为有点像傻瓜一样,那样的圣人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做。所以《道德经》中就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即若离;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已经说到极点了。人分三六九等,这个地方的三等人他已划出来了:上等,勤而行之,他知道行善积德是绝对有好处的;从什么地方行善呢?就从自己的生存实践中,慢慢地体会道的好处。

  一般的人总是以愚去预料和预测圣人的存在。有时候在街上也能碰到圣人,有很多高人,他就像讨饭一样,就像精神病一样。有很多人,特别是那些精神病,可能都是高人啊。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从一个方面先谈,然后再谈另外一个方面。意思是说存在中有特殊性,但是还有普遍性。

  先谈普遍性,因为普遍性它属于阴性的;特殊性属于阳性,因为它能够很容易观察到。所以一定要先观察它的普遍性,然后再观察它的特殊性。普遍性是什么呢?是我们的信号,所有人的信号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这个是它的普遍性。所以当我们碰到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时候,这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号很可能是和普遍性成为一个整体,他容易被我们感觉得到,这个感觉得到是说在平常人非常鄙视,但是你稍微产生一点同情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精神上有所受益了。

  3、将分别心去掉而树立“比较意识”,这是去“执”着见真机的过程。

  如果说以神奇来期待圣人的到来,他永远都不会在你的面前出现。如果说人以不奇期圣的话,人睁眼所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圣人的作为。大家要在自己的现实中间、生活中间慢慢地树立这样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树立起来了,修炼就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有神奇表现的是神奇,没有神奇表现的神奇才可能长久。”这样一句话,建议大家有所认识。“长生久视之道,它最难的是不显其真。”这样两句话在现实中是很重要的。就像有人点评当代修炼界时针对玄德所说的:之所以能够使人明白一些问题,因为揭示了一个真理:“真师就在身边”这样一个道理。这个道理都是因为《道德经》和《阴符经》对我们的开释。这种开释是因为实践久啦,碰到真师的机会就多了。多了以后自己就比较才知道:人的任何一种缘分都是自己的师父。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缘分都当作是自己的真师呢?要用真心去对待它,不能用假心。

  所谓的真心是什么?你怎么想的,你就怎么去做。当然,所说的这个想,是你要“善者善之,不善者我也善之”这样去想;而不是想伤害他,想占他的便宜,想成就我自己,损害人家的利益。不是这样去想。只要不是这样想,所有的存在,你只要想,都能够得到真实的结果。这个真实的结果,也是天道所不能违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03:46 , Processed in 0.0159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